国医大师治疗急危重症学术经验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咯血

一、概述

声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排出者称为“咯血”,又称嗽血、咳血。其表现可以是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因此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的咯血量多少,将其分为:少量咯血、中等量咯血和大咯血。由于目前国内外尚缺乏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故各家对大咯血的定义亦有所不同。通常大咯血是指:一次咯血量超过1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600ml以上者。大咯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极高,需要强调的是,对咯血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不要过分拘泥于咯血量的多少,而应当结合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营养状况、面色、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有否发绀等,进行综合判断。
现代医学发病因素与发病机制引起咯血的疾病很多,有100多种,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支气管疾病、肺结核、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血液病等导致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破裂,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咯血。对咯血病人虽然应用了各种检查方法,仍有5%~15%病人的咯血原因不明,称隐匿性咯血。部分隐匿性咯血可能由于气管、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静脉曲张、早期腺瘤、支气管小结石及轻微支气管扩张等病变引起。咯血的颜色对临床疾病诊断有辅助意义,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急性左心衰竭(亦称肺水肿);支气管扩张咯血为鲜红色;典型大叶性肺炎咯血为铁锈色;肺栓塞时咳黏稠的暗红色血痰;而二尖瓣狭窄合并肺淤血时咯血不是鲜红色,而一般为暗红色。明确患者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咯血的治疗的关键。
关于咯血,历代医家有血多论述。《赤水玄珠》卷九:“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血即出,或鲜或紫者是也,又如细屑者亦是也。”《张氏医通·诸血门》:“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或血点是也。其证最重,而势甚微,常咯两三口即止。盖缘房劳伤肾,阴火载血而上。亦有兼痰而出者,肾虚水泛为痰也。”治宜滋阴降火,用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加牛膝,或合茜根散加减。偏肺热者,用青饼子。若心经火旺,痰中带血丝,治宜清心为主,佐以清肺化痰,用导赤饮加黄连、丹皮、血余、蒲黄、天冬、寸冬、贝母、茯苓、或太平丸等方。
中医学认为咯血总由肺络受损所导致。以肺为娇脏,又为脏腑之华盖,当内外之邪袭扰及肺,肺气上逆则为咳,损伤肺络则导致咯血。其病因病机不外外邪袭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虚不摄等。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易受外邪侵袭。外邪袭肺则肺气受损,使肺气失于宣肃而上逆为咳,若损伤肺络,血溢气道,则引起咳血。在外邪之中,以热邪、燥邪引起者居多。如《临证指南医案·咳血》谓:“若夫外因起见,阳邪为多,盖犯是证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至于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之一二耳”;肺气素虚者,复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肝火上逆犯肺损伤肺络而咳血。或因暴怒气逆,致使肝气横逆,气有余便是火,血随之动,肝火上逆犯肺而咳血;若疥虫侵蚀肺系,动热伤阴,或患病日久,耗伤气阴,以致阴虚肺燥,虚火内炽,灼伤肺络而导致咳血。此外,肺肾之间存在着金水相生的关系,因此,或先病肺阴亏虚,日久病及于肾,或先病肾水不足,以致肺失滋润,均可形成肺肾阴虚,水亏火旺,火灼肺金而咳血;或因劳倦过度,或因情志内伤,或因外邪不解,耗伤人体正气,以致气虚而血无所主,血不循经而错行,从肺络溢出而形成咳血。在上述病因病机中,由外邪袭肺及肝火犯肺所致者,属于实证;由肺肾阴虚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于虚证。但实证咳血,若病久不愈,也可转化为虚证。
中医对咯血的认识由来已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中引起咯血的病因很多,西医临床以急性期止血、治疗原发疾病为主。但对于长期咯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如长期应用止血药物,可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加重高凝状态,并有肝肾损伤等副作用。治疗急性大咯血常用西药垂体后叶素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衰也多有禁忌。中医治疗本病有减少急性加重、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优势,临床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医认为咯血之病机主要为火与虚两个方面,治疗上应遵循“治火、治气、治血”三则。益阴、清热,补气摄血,清源塞流,因证而施。大咯血救治效果不但取决于原发病的轻重和种类,而且取决于是否出现血停气道、气机闭塞,失血过多以至厥脱等变证,临证时一定要灵活变通,结合临床实际,应随机应变,采取不同治法方能取得良效,不论中医西医、以能取得最好疗效为第一准则,特别是在急症病人救治时更应如此,切忌机械教条,延误时机。
多位国医大师对本病提出宝贵的临床经验。临床中诸位大师对咯血治疗各有所见,使咳血的中医治疗逐渐完善。笔者认为,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两点:其一,辨外感内伤。咳血的病因分外感和内伤,两者在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等方面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外感咳血病程短,起病急,伴有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咳血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起病较缓,同时伴有脏腑气血偏盛、偏虚的表现。其二,辨属火属虚。属火者要辨实火虚火,外感之火及肝郁之火属于实火,肝火灼肺证见咳嗽频作,咳血鲜红而量多,甚或从口鼻涌出,胸胁疼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肺热壅盛证见咯血鲜红,或痰血相间,起病急骤,咳吐黄痰而量多,胸满胸痛,气急,口渴心烦,便秘,或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滑数;阴虚之火属于虚火,证见咳嗽阵作,反复咳血,血色鲜红或淡红,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常伴有口干咽燥,潮热盗汗,颧红,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属虚者均有内伤所致,常见为阴虚及气虚。咳血由火热和气虚两类病引起者为多,火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治当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虚火治当滋阴清热,宁络止血;气虚治当益气摄血。瘀血是出血的常见病理产物,因此,在止血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活血化瘀,勿使瘀血停留引起后患,在血止之后要考虑到宁血、补血。
国医大师朱良春推崇仲景“柏叶汤”合刘鸿恩“独梅汤”化裁治支扩咯血急症。其用药特点为“温不伤阴”。即温阳摄血为主,权衡护阴为辅。朱良春大师治疗风心病咯血,善用药对,常以人参、苏木为对,一补一泻,且苏木甘咸辛,咸主入血,辛能走散,败浊瘀积之血行散,则血行无阻,诸症自愈。或加花蕊石、茜草为对,以化血为水,茜草能行能止,酒制则行,醋炒能止,降而行血,降则血止喘平;丹参、黄郁金为对,以清气、降气化痰,活血,宁血祛瘀,盖气降则火降,而痰和血亦各循其所安处而归原矣,此三对平常药,临证信手拈来,消瘀宁络治咯血,益气固本寓其中,而屡屡应手取效。国医大师张学文应用化瘀滋阴方法治疗咯血,提出咯血日久,肺阴不足基础之上兼有血瘀之象。瘀血阻滞经脉,新血不能安行,终必妄走而再出。消瘀之药宜选用和营止血,养血止血。可达祛瘀而正气不为所伤。王绵之老师认为,血行脉中,气为之帅。血凉则静,热则溢,失所统则离经妄行。如血色鲜红,遇劳、多言辄发,是病不在血而在气。缘“劳则气耗”、“多言耗气”,气血则不能内守。然而长期失血,其血必虚,故舌淡脉涩、面色不华。血虚则肝无所藏,心无所养,神不安舍,自然多梦而眠不酣。综上所述,可知治当益气为主,兼养其血。其失血之后,则以和血止血为主,兼益其气。前者治本,以杜出血之源,后者治标,以防更虚其血,自拟膏方治疗咯血收到良好的疗效。洪广祥老师针对支气管扩张提出,反复咯血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中咯血量不等,可自痰带血丝、血痰、小咯血到大咯血。血色多为鲜红,或兼带暗红。常伴痰热瘀阻或肝火肺热的本证。治疗重在清热泻火,凉血化瘀止血。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治疗,重点应放在清气火而达到止血之目的,所谓“治火即是治血”。支气管扩张症以“痰、热、瘀”为主要病理基础,热易伤血络,瘀使血不归经,痰出不畅,或频繁咳嗽,常为诱发或加剧咯血的重要原因。因此,用药上,要注意把“清热”、“散瘀”、“利痰”贯穿到治疗咯血的全过程。何任大师提出不咳嗽或少有或偶有咳嗽,喉中有血腥气,血自喉中咯出,整口血或有小血块,亦有痰中带血,成丝成点,整口咯血者,多为阴虚火旺或肺有燥热所致;痰中带血者,则为心火旺,阴虚血脉不宁所致。治疗咯血①首须辨患者本身之气血盛衰。即辨其阴、阳、寒、热、虚、实及各脏腑之功能。②以见血为主症,而血之颜色关系证候之新、久、虚、实。③宜参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调气和血原则。而更宜着重于调气和血,此是治咯血之良法。临床中,用自拟之基本方非常灵验。颜德馨大师指出血上溢由口鼻而出,无非阳络之伤。血乃阴类,总以上溢为逆。颜师力主“血无止法”。审证当求其因,治法独主“化瘀宁络”,用药力避刚燥动血。并提出血证不可忽视外治法,颜师除内服法之外,每喜用外治法而收相得益彰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