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院长手册(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品质素质

一、基本品质
(一)诚信
一个好的院长应该是真诚地希望通过自己的领导为他人服务。他不十分看重自身的权力、金钱和威望,而是给下属更多的自主权,为机构创造更多利益。他的领导目标明确,切实有效,又不失职业道德。他会与人建立长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信守承诺、自我约束力很强。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诚实也是组织价值观的最基础部分,在弄虚作假、凡事遮掩的环境中,员工的身心得不到归属感。而诚实却使每个人竭尽所能。诚实、正直的品性是个人和组织走向成功的工具,而不仅是一种美德。
(二)公平与公正
医院院长公平公正的品质素质是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自觉戒除有可能造成偏私的因素,对人和事做出判断;当遇到复杂的局面,需要拿捏角度、权衡形势、做出判断、顾全大局时,能果断地担责。这是非常考验人的事,许多事件处理的公平或公正,是依靠不同寻常的过程得来的。院长可能面临挑战、压力、威胁,只有良知并不足以保证你能做到公正,但是职责又不容回避作出临机决策的责任,除了记住兼听则明,院长需要排除外部干扰,果敢行事。公正有时是事后得来的,没有人能保证在信息不全面、前景模糊、意见纷扰的情景下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承担责任的首要表现就是闻过则喜,勇于改过,担责不悔。这也是医院院长的基本品质之一。
(三)自信
自信是一种吸引力。面对一位有足够自信的院长,别人会放弃了他们那游移不定的意见来附和他;自信也是一种说服力。在一开始时,看来仿佛不会成功的事,假如坚持地做下去,它就会成为对它自己的一个证明。这些对一位医院院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品质之一。
(四)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意味着深刻地尊重他人的平等精神。尊重是发展信任和友谊的关键环节,尊重需要智慧,体察人心。尊重在沟通中还意味着并非以共识为目标。尊重他人的院长很少动用 “说服”的本领,他只是提供更多信息和角度与下属分享,也接受下属的角度和逻辑,他们沟通不是为了证明而是发现。
二、关键品质
(一)公众服务意识
公众服务意识在这里指的是要求医院院长坚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全局观念
医院院长在工作中不仅仅是从本人与本单位的角度出发,而是能够站在整个社会发展或上级单位决策的角度来思考自身的定位和工作方式。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方针的重要品质。全局观念还表现在院长做决策时不应当在刻意强调某种建设的重要性时,忽视或偏废了其他方面的建设。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工作任务的调整,主次缓急有所侧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放弃某一方面的建设。否则,不仅会顾此失彼,陷入被动,而且会影响医院的进步和发展。
(三)成就导向
自我成就导向是推动个人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尤其对于院长来说,肩负着医院持续发展的重任,成就导向就显得更加必不可少。成就导向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成就导向过弱,则会导致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工作中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朝令夕改,但过强的自我成就导向则会使一些有着良好动机的领导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变形,比如,对于一项工作来说,过强的成就导向往往导致领导者过于关注自己的意见在工作中占了多大比重,自己的权威是得到了维护还是受到了损害,而不是决策最终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进一步发展下去,则会对任何有意识或无意识挑战自己权威的人和事都十分敏感并深恶痛绝,这个时候出现嫉贤妒能,压制不同声音的行为也就不奇怪了。作为医院院长,完全没必要这么做,下属做出的所有成绩不也是领导者的成绩么?院长这个时候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只是不断寻找激励下属努力工作的办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