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院长手册(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区域卫生规划与医院

区域卫生规划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卫生发展规划的基础,是政府对卫生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依据。它以保护和增进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健康为目的,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针对区域内主要的卫生问题,统筹规划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使卫生资源供给与卫生服务需求保持平衡而有计划地采取一系列决策程序和步骤进行调控和管理。
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精神,中央政府负责制订卫生法规、政策和全国卫生发展规划。而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全国卫生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体现卫生工作战略方针的转变。首先,卫生发展不仅仅是医院、单位、人员和设备等卫生资源的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还包括服务结构的优化、人员素质的提高与结构合理、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配置合理。比如说,城市医师数量增加了,医院病床数量增加了,设备现代化了,如果规模、结构、布局、配置不合理,效益不高,医院资源数量过多,同样是很大的浪费,相反,城乡基层、社区卫生资源严重缺乏,全科医师数量很少、服务质量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求,那就不能认为卫生事业有了发展。
卫生发展观念的转变,卫生工作目标的转变,要求从以医疗为中心的 “小卫生观”,转变为 “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和 “为全民健康服务”的 “大卫生观”。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发展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卫生市场机制功能不全,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国家近半个世纪的经验证明,除了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之外,在市场经济中还有一只 “看得见的手”,那就是 “政府”。国家的宏观调控,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可以纠正因为市场机制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浪费状态,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