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版 前 言

医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使危重病急救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监护是对病人进行连续的观察和处理,包括监测生理功能、生命支持设备、指导管理和加强治疗等。重症监护的基本目的是评估生命器官的功能和急性疾病过程变化,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追踪药物的作用、评估病人的营养与代谢状态等。重症监护是危重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休克管理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丹麦流行脊髓灰质炎并发呼吸麻痹及呼吸衰竭的抢救是集中治疗和重症监护的两个典型事例,直到六十年代重症监护才逐渐被全球所接受。在美国,首先发展心脏病人的重症监护,建立特殊单元和训练监测的复苏人员,据美国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在1964年的报告,有1000家国立医院具有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脏监护单元(CCU),每年可挽救25 000名患者的生命,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正式成立,至1971年CCU的数量超过2000个,1982年达到5600个,重症监护(1CU)总床位为55 000个,占美国医院总床位的5%。最近20年中,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重症监护技术和新的监测方法不断引入临床,并且应用于许多疾病和各个领域,很好地改善了危重病的结果与预后。我国急诊医学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应用654-2治疗中毒性休克和爆发性流脑,80年代起开始建立ICU,加强急症科建设,成立中华急症医学会,90年代ICU数量和专业人员不断增加,监护抢救条件不断改善,开展院前急救,完善急症医疗体系。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来势猛、发展快、病情重和病死率高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建立了第一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以后各大中城市尤其是儿童医院均成立了不同规模的PICU和NICU,降低了危重患儿的病死率,促进了儿科医学的发展。
在重症监护室里,每个监护床单位都布满了各种抢救监护设备,床头的电源插座成排,各种导线与病人的各种管道交织。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置于其中,护理人员需要随时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执行各种治疗指令、完成各项操作,紧急情况下甚至需要一组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在一个监护病房里,必须进行封闭式无陪制管理,病人的接待与解释、设备的保养与使用,所有这些都需要默契良好的医护配合,因此培养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保证人员专业化、抢救程序化、管理制度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危重病抢救时更是如此,因为各项措施都必须准确、熟练、快速地实施才会有抢救成功的机会。护理技术应当得到很好的掌握,与医师正确的临床思维、敏锐的判断力和果断的抢救措施形成最大程度的默契,才能使危重的病人重获新生,这也是本书构思的初衷,并把这种思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因此很快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冯慧敏老师的认可和鼓励。编写的组织上同时邀请在国内儿科急救领域和危重病抢救方面的医学专家和急救护理专家共同撰写,这是本书的最大特点,避免了以往单由医生或护士完成一本急救专著,使医护人为分割,难于在知识上形成一个整体,不利于发挥抢救过程中医护配合的弊端。因此,也得到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和儿科急救的开拓者赵祥文教授的高度评价,并在百忙之中审阅了全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沈阳、重庆、广州、湖南等地的专家的共同参与,使本书成为集全国儿科急救的最新最先进的经验与医护配合体会于一体的大型重症监护与急救护理的重要参考书,适合于从事儿科学、急救医学和护理学的广大医护人员和读者使用。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领导的关心,急救中心全体人员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由于医学的进步日新月异,急救医学也在飞速发展,新的设备、监护手段和抢救技术不断更新,对本书不足之处,诚请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和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祝益民

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