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面试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部分计划:马谡为何守不住街亭

本节介绍三个特质,困惑失察、断言推理、线性假设,这三个特质会妨碍计划能力。需要为工作制订计划的岗位,招聘的时候,要做一轮专门的面试,以确认候选人没有这三个特质。下文是这些特质的详细介绍,为了方便表述,我选择三国时期,蜀国阵营中的马谡,来代表这些特质。

刘备不看好马谡,在《三国志•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刘备这句话,不像他的风格,刘备看人总看优点,而且不说别人的坏话。《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中,曹操请刘备喝酒赏梅,并问刘备,谁是英雄。刘备说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曹操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刘备说刘表、孙策、刘璋是英雄,曹操则说他们是虚名无实,不算英雄。刘备再说张绣、张鲁、韩遂,曹操说他们都是“碌碌小人,何足挂齿”。在刘备看来,人人都是英雄;在曹操看来,只有曹操自己是英雄。为了给刘备面子,曹操先用手指一指刘备,再指着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以为曹操是认真的,吓得手一抖,筷子都掉到了地上。

不说人坏话的刘备,在临终前,说了他儿子刘禅的坏话。刘备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知道刘禅不行,没有诸葛亮辅佐,刘禅撑不起蜀国。刘备还说了马谡的坏话,说他“言过其实”,这是说马谡对不知道的事也敢发表观点,这样的人不能担当大事。

刘备看人很准,关羽、张飞都不是武将出身,刘备能看到他们的能力。徐庶、庞统、诸葛亮、法正,愿意跟随刘备,因为刘备能看到他们的才华。刘备看人也很客观,他知道儿子刘禅“不才”。对有才能的人,刘备都很尊重。但刘备不欣赏马谡,说他不可大用。马谡大意失街亭,证明刘备对马谡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从心理角度去分析马谡,他有三个妨碍思维的特质,即困惑失察、断言推理、线性假设。

需要制订计划的岗位,面试要筛查的第一个特质是困惑失察。其定义如下:对认知盲点的习惯性忽视。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里,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这一句中的“龙挂”,即龙卷风。曹操指着龙卷风问刘备:“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

在上面的对话里,曹操问刘备,了解龙吗?刘备说不了解;曹操再问刘备,知道谁是英雄吗?刘备说不知道。刘备有个习惯,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明白地说不知道。在第三十五回里,刘备拜访水镜先生,水镜曰:“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玄德曰:“备愚昧不识,愿赐指教。”……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也?”

不论是在曹操面前,还是在水镜面前,刘备对自己不知道的事,就坦然地说不知道。马谡不一样,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的事,马谡也以为自己知道。马谡的这种状态,就是刘备说的“言过其实”。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里(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司马懿引兵二十万,从长安出发,准备进攻蜀军。听到探报,诸葛亮大惊曰:“……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语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诸葛亮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马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在上一段对话中,马谡转移了话题。诸葛亮说,街亭很重要,也很难守。如果马谡正面回应,他应该说他知道街亭重要,它是蜀军运送粮食的唯一通道,也是蜀军从关中退回汉中的唯一通道。然后,他应该说,他知道街亭难守;街亭是一个路口,没有地势依据。最后,他应该说,他有守街亭的计划,他会垒石墙、挖堑壕,建立一个易守难攻的据点。在与诸葛亮的对话当中,马谡转移了话题,说他自幼熟读兵书,怎么会守不住一个街亭。这好比诸葛亮说,今天这顿饭不容易做,而马谡说他从小看菜谱,怎么会做不好一顿饭。他们两人说的话,不是同一个话题。马谡这样说话,因为他没有想过,街亭为什么重要,如何才能守住街亭,但他又急于立功,就言过其实地说,“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诸葛亮接着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马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

在这一段对话中,马谡再次转移了话题。诸葛亮说,司马懿、张郃都不好对付。如果马谡不转移话题,他应该说,他知道司马懿有谋略,也知道张郃善战,所以他准备垒高墙、挖深沟,把据点修扎实,再多储粮草、多备弓箭,坚守据点,避免正面交战,让司马懿的谋略,和张郃战斗力发挥不了作用。但在对话中,马谡又一次转移了话题,怎么对付司马懿和张郃,他想都没想,他再一次言过其实地说,“有何惧哉!”

在上面的两段对话中,马谡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都巧妙地转移了话题,让诸葛亮觉察不到他不知道。面对未知,人们通常会有困惑感,而马谡不一样,面对未知时,他不但不困惑,还会表现出一种了然于胸的自信。这个独特的习惯,会导致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马谡的这个习惯,叫作困惑失察。

在公司里,需要制订计划的工作,具体的工作者不能有困惑失察特质,因为困惑失察会让人盲目乐观,他们制订的计划,也会盲目乐观。

困惑失察的直接后果,是对困惑不敏感。人一旦对困惑不敏感,思考就容易出问题,因为困惑是思考的开关。人的行为,都以某种感觉为开关。例如,人先感到饿,然后去吃饭;先感到渴,然后去喝水,饥渴是吃喝行为的开关。思考也需要开头,思考的开关是困惑。人有困惑才思考,就像口渴才喝水一样。没有困惑的人,自然不会思考。聪明人犯低级错误,不是聪明人没有思考能力,而是他们没有思考。马谡是聪明人,诸葛亮评价马谡是“当世之英才”。但马谡的困惑感有问题,这使得他时常不思考。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是说他什么都敢说,对自己不明白事情,也敢于“言过其实”地评说。

在公司里,困惑失察的人,不能给别人制订计划,也不能给自己制订计划。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里,马谡对诸葛亮说:“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诸葛亮说:“军中无戏言。”马谡曰:“愿立军令状。”诸葛亮从之,马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马谡不知道如何守住街亭,他不去思考司马懿和张郃会怎样进攻。在全然无知的情况下,马谡就赌上全家人的性命,这不是他胸有成竹,而是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困惑失察的人,分不清思考和回忆。人在没有困惑的情况下,所做的“思考”其实是回忆。困惑之下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思考。

回忆和思考不同,回忆不能举一反三。只回忆、不思考的人,会把记忆中的知识片段当成全部的知识,这会导致他们把主观想法,视为理所当然。在刘向编写的《新序•杂事》中,记载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认为自己喜欢龙,这是他的主观想法,但叶公对龙的了解,仅限于他脑子里的主观知识。假如叶公能举一反三,他可以根据人际交往的经验,去假想他和龙的交往,通过假想,叶公会知道,他不一定喜欢真龙,因为龙的脾气秉性、行为习惯他都不了解。叶公不知道自己不了解龙,他凭主观知识和主观感觉,去喜欢他想象中的龙。

困惑失察,让不了解龙的叶公,自认为很了解龙。在现代公司里,一些不了解战略的高层经理,因为困惑失察,自认为很了解战略。在失败的商业案例中,经常能见到个人的困惑失察。1978年,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科卡,被董事会开除。同年,艾科卡以1美元的年薪担任克莱斯勒公司的CEO(注:首席执行官)。当时克莱斯勒公司濒于破产,艾科卡上任之后,他凭主观经验,先压缩成本,再开发新车型,带领公司取得节节胜利。到1985年,克莱斯勒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公司。从那之后,艾科卡就像换了一个人,连续作出错误决策,深究失误的原因,根源是困惑失察。艾科卡对困惑不敏感,只对生死压力敏感,一旦摆脱了生死压力,他就失去了方向。因为艾科卡的决策失误,已经崛起的克莱斯勒,再次濒于破产,最终被并购。

困惑失察,是客观思维的障碍,需要制订计划的工作,招聘面试时要筛查困惑失察,因为它是经历塑造的特质,比较难改变。假如马谡小时候,看着桌上的橘子,他问大人那是什么,大人说是橘子。小马谡再问,什么是橘子,大人说橘子就是橘子,小孩子不准胡搅蛮缠。这样的经历不断重复,小马谡就产生了这样一个信念,有困惑是胡搅蛮缠。于是他模仿大人的样子,一遇到困惑,就转移思考方向,这样就能消除困惑。当这种行为变成了下意识的习惯,小马谡对困惑会变得麻木,这便是困惑失察。

如果马谡要改变困惑失察:首先,他需要承认自己的困惑失察;然后,他需要教练辅导,练习如何面对困惑、表达困惑。经过长期的练习,马谡能从困惑失察中走出来。如果企业不具备辅导条件,就应该在面试中筛查困惑失察。此外,另一个妨碍思维的特质,也需要在面试中筛查,那个特质是断言推理。

需要制订计划的岗位,面试要筛查的第二个特质是断言推理。其定义如下:基于陈述性结论的推理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里,马谡和副将王平,带领二万五千精兵到了街亭,他们先查去看地势。看到路侧面有一座山,马谡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王平曰:“参写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

马谡见路侧面有一座孤山,他觉得可以在山上屯兵。王平提议在大路边筑高墙,凭借工事,二万五千精兵可以抵御十万敌军。同时,王平不同意在孤山上屯兵,他认为如果魏兵把孤山包围,街亭就很难守住。

马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王平曰:“……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马谡曰:“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上面的对话,反映了马谡和王平的思维差异。马谡想在孤山上屯兵,他做决策的两个依据都来自兵书,一是“凭高视下,势如劈竹”,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王平反对在孤山上屯兵,理由都来自对实战的推演,万一孤山被魏军包围,很难突围;万一取水的道路被魏军阻截,人马饮水会成大问题。

像马谡那样,不根据真实情景,而只是根据兵法上的教条来进行判断推理,这种思维方式,叫作断言推理。

断言推理中的“断言”,指一个陈述性的结论。例如,“今天星期三”,这句话是一个陈述性的结论,它就是一个断言。一切结论都是有条件。“今天星期三”,这个结论也是有条件,把条件说出来,这句话要这样说,“按照一周七天的星期制度,今天是星期三”。这样说话很麻烦,为了方便,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会省略彼此知道的默认条件,直接说“今天星期三”。在兵书上,“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是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有条件。而马谡忽略了它的条件,并把它当成一个定律来指导下一步行动,像马谡这样的判断推理,就是断言推理。

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唤王平进帐,责之曰:“吾令汝同马谡守街亭,汝何不谏之,致使失事?”王平曰:“某再三相劝,要在当道筑土城,安营守把。参军大怒不从,某因此自引五千军离山十里下寨。魏兵骤至,把山四面围合,某引兵冲杀十余次,皆不能入。次日土崩瓦解,降者无数……非某之不谏也,丞相不信,可问各部将校。”

诸葛亮责备王平,马谡要在孤山上屯兵,这么明显的错误,王平为什么不劝马谡。王平说他再三相劝,但马谡不听,还威胁要治王平的罪。王平怕诸葛亮不信,让诸葛亮去问一问其他军士。

王平担心诸葛亮不信,这个担心有道理,因为马谡所犯的错误违背常识,王平说服马谡,用常识就能说服。而王平确实是用常识在说服马谡,例如,他说山上屯兵,没有水源,士兵和马匹如果不喝水,会体力衰竭,如果作战紧张出汗,没有水,体力会更加衰竭,所以,在没有水源的山上,士兵的战斗力不会以一当百,而恰恰相反,军队会迅速土崩瓦解。

马谡不听王平的劝告,因为断言推理的依据不是逻辑性,而是权威性。马谡在山上屯兵,因为兵法有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在马谡心中,兵法比王平权威。而且,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兵法大师孙子说的,孙子的权威性远胜过王平。如果王平想说服马谡,就要找出比孙子更权威的兵法大师,用权威大师的断言,去否定“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才能说服马谡。王平试图用逻辑性去说服马谡,而马谡只相信权威性,对于王平的逻辑性,马谡觉得是胡搅蛮缠。

在公司里,需要制订计划的工作,工作者不能有断言推理特质,因为断言推理会妨碍逻辑思维。

马谡不根据实情制订计划,也不被常识和逻辑说服,要等计划彻底失败,他才会得到一个惨痛的教训。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更加不适合断言推理特质的马谡,因为他会根据权威教条去做判断,这会让探索脱离现实。

公元8年,王莽推行改革,他的改革就脱离了现实,因为他的改革依据,是上古圣人的治国之道。《汉书•王莽传》记载,莽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

王莽说,上古时代,八户人家共同耕作一片井田,一对夫妇耕作一百亩,夫妇按土地产出的十分之一交税,这样就能够国家丰裕、百姓富足。秦朝为政不遵循大道,他们废除了井田制,民间因此出现了土地兼并,人们也变得贪婪而卑鄙。因为兼并和贪婪,强者占田上千亩,弱者没有立锥之地。

为了让人人有地种,王莽重新推行井田制,不允许买卖土地。改革之后,经济全面恶化。因为王莽的改革改错了地方。土地兼并的问题根源,是税收不合理。汉朝税收主要是人头税,不论有没有田产,百姓每年要按人头交税,算赋、更赋、平赋等,一年大约交300钱。对穷人而言,这个税收太重;对富人而言,税收又太轻。汉朝的税收是劫贫济富,让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汉朝初年,生产靠自耕农,遇到灾年,自耕农没钱交税,只好把土地和人身自由,都卖给豪强地主。穷人卖身为奴,是为了避免牢狱之灾,也能避免人头税。这就导致自耕农的人数减少,朝廷能收到的人头税也因此减少。

西汉末年,天灾人祸频繁,土地兼并和奴婢买卖愈演愈烈。正确的改革,是把人头税改成资产税,但是,王莽和马谡一样,相信权威的断言,不相信常识和逻辑。所以,王莽也和马谡一样,很难被说服,等计划彻底失败,王莽才得到一个惨痛的教训。

断言推理,会妨碍逻辑推理。需要制订计划的岗位,招聘面试要筛查断言推理,因为它是童年经历塑造的,比较难改变。假如童年的马谡向大人提问,为什么二三得六?大人说,因为乘法表上写着二三得六,所以二三得六。长期接受这种教育,小马谡就开始相信,权威观点就是客观规律。马谡这个观念保持到成年,就是断言推理。

如果一个小孩子问爸爸,为什么二三得六?爸爸让孩子从水果篮里拿出两个橘子,左右手各拿一个,然后把两个橘子都放在桌上,像这样放三次,再看桌上有几个橘子。孩子照着做,他先放两个橘子在桌上,接着再放两个,又放两个,然后一个一个地数过去,1、2、3、4、5、6,数完之后,孩子说是6个。此时,爸爸告诉孩子,这就是乘法口诀中的“二三得六”。这样解释“二三得六”,孩子就知道了,每一个客观规律,都有真实的推导过程。这个孩子长大后,看到“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就会想,孙子这句话的推导过程是什么,像这样思考,就是逻辑推理能力。

断言推理的马谡,如果想摆脱断言推理,他先要自觉,知道自己有断言推理,然后需要教练辅导,教练让马谡把最权威的原理拿出来,然后引导马谡,去发现这个原理的前提条件,经过长期这样的辅导,马谡能摆脱断言推理。如果公司不具备辅导条件,就应该在面试中筛查断言推理。此外,另一个妨碍思维的特质,也需要在面试中筛查,那个特质是线性假设。

需要制订计划的岗位,面试要筛查的第三个特质是线性假设。其定义如下:主观假设的线性延伸。

在失守街亭之前,马谡坚信自己会立下大功,理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马谡相信权威教条,并按教条安排战略。听说司马懿大军逼近,马谡主动提出守街亭,这是他第一次把自己置于死地;马谡立下军令状,这是第二次把自己置于死地;他在孤山上屯兵,这是第三次把自己置于死地,也把两万五千名士兵置于死地。如此坚决地置于死地,马谡相信,他自己能立下奇功,“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王平苦劝马谡,在路边下寨,马谡不同意,王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

王平提出分兵下寨,是希望马谡万一被困时,他可以来援救。而马谡觉得,王平分兵下寨也好,免得王平来分他的功劳。在和王平对话时,马谡的思维像在隧道里,他只能看到隧道口的光,那光就是马谡想象中的奇功。那个奇功来源于一系列“死地而后生”的主观假设。马谡从一连串主观假设中,而得出一厢情愿的理想结果,这种自娱自乐式的主观分析,叫作线性假设。

线性假设,是忽视多种可能性,只沿着一种可能性作推测。打个比方,假如某人捡到一个鸡蛋,他就沿着这个鸡蛋往下想,如果蛋生鸡、鸡生蛋,蛋又生鸡、鸡又生蛋,如此循环,他就会成为大富翁。这个“蛋生鸡、鸡生蛋”的发财梦,就是线性假设。

和线性假设不一样的假设,叫作树状假设,即把各种可能性都排出来,沿着多种可能性往下延伸,得出一个树状图,然后再看树状图上每个分岔的概率。

以“蛋生鸡、鸡生蛋”为例,树状假设是这样的假设。某人捡到一个鸡蛋,他想,第一步“蛋生鸡”,有3个分支,分支1,蛋是坏蛋;分支2,好蛋,没孵出小鸡;分支3,好蛋,孵了小鸡。第二步“鸡生蛋”,有4个分支,分支1,小鸡是公鸡;分支2,母鸡,但没长大;分支3,母鸡长大了,但不会下蛋;分支4,母鸡会下蛋。按这个步骤连续推算下去,从一个鸡蛋推算到大富翁,概率接近于零,所以,“蛋生鸡、鸡生蛋”的发财梦没有意义。像这样,把众多可能性都列出来,再按照概率进行决策,这样的思考方式,就是树状假设。树状假设的人,头脑开放,能看到各种可能。线性假设的人,会钻到牛角尖里。马谡就钻到了牛角尖里,他到了街亭,一眼就看中了那一座孤山,因为那是“蛋生鸡、鸡生蛋”的线性假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公司里,需要制订计划的工作,工作者不能有线性假设特质,因为线性假设会误导分析,让计划失去理性的分析基础。

马谡守街亭,完全可以在路边下寨,这样下寨,就算被司马懿的大军包围,也可以从容抵抗,等待救援。但是,为了实现“蛋生鸡、鸡生蛋”的小概率胜利,马谡偏要冒无谓的风险。

在公司里,线性假设也有价值,边缘市场的开拓、局部技术的研发,可以适当冒险,如果马谡从事这类工作,更能发挥他的价值。而公司的主力市场、现金流产品,会因为线性假设的决策,而遭受难以承受的后果。

在蜀军北伐中,街亭是北上蜀军的运粮通路,也是蜀军回撤的通路,如果街亭失守,就意味着北伐失败。司马懿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一个小小的街亭,因为他知道街亭是蜀军的咽喉。守街亭是战略性的任务,线性假设的马谡,不能胜任这种影响全局的任务。

迷信线性假设的人,不能制订计划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计划会浪费机会。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中,诸葛亮率兵北上,大军驻扎在陕西汉中,准备北伐长安。一日,诸葛亮在寨中商议进兵,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而走……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阳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魏延向诸葛亮建议,他率五千精兵,行军十天到长安,先一举拿下长安,诸葛亮再率大军北上,这样可以一举收复长安西边的大片地区。

诸葛亮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可得中原?”诸葛亮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

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计策,因为这个计策的逻辑,是“蛋生鸡、鸡生蛋”的线性假设。魏延带五千精兵,急行军十天,不被魏军发现,这件事有可能实现。魏延希望用五千精兵,吓得长安守军弃城而走,这件事的概率接近于零。如果长安守军没有弃城而走,魏延靠五千精兵攻下长安,概率同样接近于零。如果魏延带领五千精兵,奇袭到了长安城下,长安守军把这支小分队包围、消灭,概率接近百分之百。所以,诸葛亮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

若诸葛亮采用魏延的计策,最大的损失是机打草惊蛇,把机会浪费掉。从子午谷奇袭长安,这个机会只能用一次,如果一次利用不成功,魏军会派兵在子午谷驻防,这就导致从子午谷奇袭长安的机会彻底丧失。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对刘备说过,“待天下有变,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诸葛亮早就告诉了刘备,可以靠精兵奇袭攻下长安,前提是“天下有变”。如果曹魏政权出现内讧,或者出现天灾人祸,让长安军民人心思汉,此时再奇袭长安,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现代商业经营中,常见打草惊蛇的案例。例如,电脑的图形界面,最早是由施乐公司在1973年研发成功,但施乐公司没有批量生产。到1981年,施乐推出商用级的图形界面,引起计算机的革命。可惜,施乐公司准备不充分,没有围绕图形界面,做好系统的和持续的开发。苹果公司看到施乐的图形界面后大为惊叹,集中力量推出升级版,结果,苹果公司推出的图形界面,后发先至,反超施乐。

线性假设,会妨碍理性分析。需要制订计划的岗位,招聘面试要筛查线性假设,因为线性假设是基因和经历共同塑造的,很难改变。假如马谡从幼年起,得不到大人的关注,除非他做了不同寻常的事,大人才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例如,小马谡爬到桌子上站着,在水池边上奔跑,之前不关注他的大人,这时就会一起关注他。这样的经历,会让小马谡形成一个不自觉的信念,他要做出非同寻常的事情,才能获得爱。这个不自觉的信念持续到了成年阶段,就是线性假设。

如果成年后的马谡,要把线性假设改成树状假设,他先要找到情感归属,他可以爱上一个无条件关注他的人,消除他时刻想建奇功的冲动,他也可以通过教练的辅导,逐渐接受自己不被他人关注的事实。化解了内在的冲动之后,马谡再学习理性分析,就能从线性假设中走出来。这样的辅导条件,公司很难具备,因此,应该在面试中筛选线性假设。

需要制订计划的岗位,面试要筛查三个特质,困惑失察、断言推理、线性假设。其中,困惑失察会妨碍客观思维;断言推理会妨碍逻辑推理;线性假设会妨碍理性分析。

测试困惑失察,是做一个“三项失察测试”,测试困惑失察的三个特征,即定义失察、条件失察、过程失察。假如我们问困惑失察的马谡,“置之死地而后生”中的“死地”是什么意思,马谡会答不上来,这是定义失察。假如再问马谡,置之死地而后生,需要哪些条件,马谡也答不上来,这是条件失察。三问马谡,实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马谡还是答不上来,这是过程失察。

困惑失察的测试,是问三个递进问题,依次测试定义失察、过程失察、条件失察。首先结合岗位,问一个引导问题。例如,产品岗位的候选人,引导问题是:你最喜欢哪种产品风格?候选人回答说,最喜欢简约风格。基于候选人这个回答,再进行测试。

第一个问题:如何定义简约风格?第二个问题:实现简约风格,需要哪些条件?第三个问题:请描述一下,实现简约风格,需要哪些步骤?

候选人回答第一个问题,要给出“简约风格”的描述型定义,例如,简约风格,是在设计环节,删除产品中不必要的刺激源,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到设计标的上。这样的定义,就是描述型定义。候选人回答第二个问题,要有清晰条件。例如,实现简约风格,需要四个条件;一是明确的设计意图;二是准确的设计标的;三是真实的用户体验;四是必要的设计能力。候选人回答第三个问题,要有清晰的步骤。例如,实现简约风格:第一步是理解,设计师要理解风格;第二步是启发,多名设计师相互启发;第三步是评估,多种方案的效果评估。

测试断言推理,是做一个“断言条件测试”。断言推理的马谡,会把他认同的断言,视为不变的定律,他看不到断言成立的前提条件。没有断言推理的王平,认为断言本身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客观规律的语言表达,因为表达的局限,断言的前提条件,并不包含在断言之中。根据这个特征,测试断言推理是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最欣赏的格言,或者,你最欣赏的名人名言是哪一句。等候选人回答之后,再问第二个问题:在这句格言(名人名言)里,没有说出来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举例来说,候选人说他最喜欢的格言,是“不走捷径就是最大的捷径”。面试官就再问候选人,这句格言有哪些隐藏的前提条件?如果候选人说,没有条件,这句话很正确,候选人就没有通过测试。如果候选人说,这句格言有条件,条件一是选择,如果我面对多种路径选择,其中有捷径,也有非捷径,这句格言才有意义,如果我只面对一种选择,这句格言就没有意义。条件二是了解,当我面对多种选择时,我知道哪个选择是捷径,哪个是非捷径,这句格言才有意义。条件三是收益,当我面对捷径和非捷径时,我选择了非捷径,而且,我知道选择非捷径的收益,是选择捷径无法获得的,这个格言才有意义。如果候选人能像这样回答,他就通过了断言推理测试。

测试线性假设,是做一个“初始设计测试”,线性假设的马谡,认为成功是线性的,只要把一条线上的多个假设都变成事实,就取得了成功。因此,马谡相信,成功人士在最初的阶段,就已经设计好了自己的成功。而树状假设的诸葛亮认为,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多种并行的可能性,经过一系列的理性分析,作出连续的合理选择,才会取得成功。因此,成功者在最初阶段,只会对成功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但最终的成功,和当初的设计肯定不一致。根据这个特征,测试线性假设,是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最景仰的名人、科学家或企业家是哪一位。第二个问题:回顾这位名人(科学家、企业家)的经历,他作出的哪些决策,对他的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候选人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能说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决策,例如行业选择、技术选择、应用选择,候选人就通过了第二个问题的测试。

通过第二个问题的测试,再问第三个问题:这位名人(科学家、企业家)所取得的成功,和他最初设想的成功是否一致?如果候选人能说出,名人最初的设想和最终的成果有哪些差别,候选人就通过了测试。或者,候选人说,他不了解名人最初的设想和最终的成果是否一致,但他相信,最初的设想和最终的成果肯定有差别。这样回答,候选人也通过了测试。

困惑失察、断言推理、线性假设,这三个特质,会妨碍计划能力,需要制订计划的岗位,在招聘的时候,要做一轮专门的面试,以确认候选人没有这三个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