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诊断(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血栓与止血理论

在生理情况下,血液既不会溢出血管而出血,也不会在血管内发生凝固而形成血栓,这与机体完善的止凝血和抗凝血功能有关。人体止血功能主要由血管、血小板参与的一期止血和凝血因子、抗凝蛋白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参与的二期止血共同完成。机体凝血系统在生理情况下处于低度活化但又无效的惰性状态,使凝血与抗凝血始终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病理情况下,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可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本节就血栓与止血的发生机制作一概述。

一、血管壁止血作用

完整的血管壁对防止出血有着重要作用,当血管壁的结构缺陷或受损伤时便会引起出血。

(一)血管壁的结构

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其中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及微循环血管参与止血作用。血管壁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层: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

1.内膜层

由内皮细胞及内皮下组织组成,覆盖在整个循环系统血管腔表面。内皮细胞含有特有的细胞器,即棒杆状小体或称为W-P小体(Weibel-Palade body)。W-P小体是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产生和储存场所。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浆中vWF和t-PA增加。内皮细胞还可合成: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素(laminin,Ln)、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等。vWF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生理功能:①参与血小板在内皮下的黏附,起桥连作用;②与凝血因子Ⅷ形成复合物,保护其促凝活性;③稳定凝血因子ⅧmRNA,促进凝血因子Ⅷ的合成和分泌。

2.中膜层

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等组成,其中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可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及启动凝血过程。此外,内皮细胞和中膜层还含有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合成酶和ADP酶等。

3.外膜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二)血管的调控

1.神经调控

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支配。当神经张力增强时,血管收缩;反之,血管舒张。

2.体液调控

内皮细胞能合成并释放血栓烷A2(thromboxanes,TXA2)和内皮素(endothelin,ET),其中ET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收缩血管作用最强的物质。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时,血中TXA2和ET含量增加,使血管发生持续的收缩导致血流减慢。内皮细胞还可产生血管紧张素等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但内皮细胞产生的PGI2、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有舒张血管的作用。

(三)止血功能

在生理情况下,血管及内皮细胞的止血与抗血栓形成作用处于动态平衡;在生理情况下主要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具有止血、促血栓形成的作用,也可导致与内皮细胞相关的出血或血栓性疾病。小血管受损后的止血主要通过下列功能实现。

1.收缩反应

当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使受损的血管收缩,管径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及局部血黏度增加而有利于止血。

2.激活血小板

当血管受损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内容物,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填塞伤口而止血。

3.激活凝血系统

当血管受损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受损的血管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填塞伤口而止血。

4.增加局部血黏度

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凝血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激活的血小板也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激肽和血管通透性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黏度增加,血流减慢,而有利于止血。

5.抗纤溶作用

当血管受损后,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PAI-1远大于t-PA,PAI-1活性增加可阻止血液凝块的溶解,加强止血作用。

二、血小板止血作用

(一)超微结构和生化组成

正常未活化的血小板为表面光滑呈双凸碟状的无核细胞,平均直径约2~4μm。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由表面结构、骨架系统、细胞器和特殊膜管道系统四部分结构组成。

1.表面结构

由细胞膜和细胞外衣组成,前者由蛋白质(占57%)、脂质(占35%)、糖类(占8%)组成,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glycoprotein,GP)。细胞外衣(又称糖萼)主要由膜糖蛋白的糖链膜外段组成,是许多血小板膜受体(如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的所在部位。常见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有以下几种:

(1)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Ⅸ(GPⅠb-Ⅸ)复合物:是最主要的糖蛋白之一。它是vWF的受体,参与血小板黏附功能。

(2)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GPⅡb-Ⅲa)复合物:是血小板上含量最多的膜糖蛋白。其为纤维蛋白原的受体,主要参与血小板聚集功能。

(3)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 (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 :又称P-选择素(P-selectin)、CD62p,是血小板表面α颗粒上的一种膜蛋白,血小板活化时迅速分泌至细胞膜表面和血浆中,是鉴别血小板是否活化的分子标志物。其主要介导活化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黏附,使白细胞停留在血管破损或血栓处,参与炎症反应或修复过程。另外,亦参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

(4)其他: GPⅠc-Ⅱa是Fn和层素的受体,GPⅠa-Ⅱa是胶原的受体,GPⅣ是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ospondin,TSP)的受体(作用与GPⅡb-Ⅲa相似),GPⅤ是凝血酶的受体等。

膜脂质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主要由鞘磷脂和甘油磷脂组成,后者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以及少量溶血卵磷脂等。磷脂酰丝氨酸在血小板未活化时主要分布在质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转向外侧,可能成为血小板第3因子(platelet factor 3,PF3)。

2.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

血小板的胞质中可见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等,它们构成血小板的骨架系统,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反应和血块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器

血小板有许多细胞器,其中α颗粒、δ颗粒(又称致密颗粒)和γ颗粒(又称溶酶体颗粒)最为重要。

(1)α颗粒:

含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TSP、Fn、Fg、vWF、因子Ⅴ及Ⅺ等,其中β-TG、PF4是血小板特异的蛋白质。β-TG可抑制内皮细胞产生PGI2,间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PF4能中和肝素的抗凝活性,促进血栓形成。当血小板被激活时,这两种物质被释放至血中,使血浆β-TG、PF4含量增加。

(2)δ颗粒:

主要储存低分子量的物质,如钙离子、ATP、ADP和5-羟色胺等。血小板被激活时,ADP从致密颗粒释放至血中,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重要物质;钙离子是血小板活化及信号转导的重要介质,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及释放等; 5-HT释放至血中,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ATP是维持血小板功能和代谢活动的能量来源。

(3)γ颗粒:

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及组织蛋白酶,是血小板的消化结构。

4.特殊膜管道系统

主要包括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道系统。

(1)开放管道系统(open canalicular system,OCS) :

由血小板膜内凹于内部形成的管道系统,OCS是血小板与血浆中物质交换的通道,在释放反应中血小板颗粒中的内容物经OCS排至细胞外。

(2)致密管道系统(dense tubular system,DTS) :

散在分布于血小板胞质中,不与外界相通。DTS是储存钙的场所,也是合成TXA2的场所,参血小板收缩活动和血小板释放反应等。DTS还具有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latelet peroxidase,PPO),是巨核细胞和血小板所特有的酶。

(二)血小板止血作用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包括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及促凝功能等。此外,血小板还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及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1.黏附功能

血小板黏着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称为血小板黏附(platelet adhesion)。在体内,受损血管会暴露内皮下成分(如胶原、基底膜、微纤维),这些内皮下成分与血液中vWF、GPⅠb-Ⅸ-Ⅴ复合物(即vWF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黏附反应。

2.聚集功能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称为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活化血小板上的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使血小板发生聚集。血小板的聚集分为两种类型:①初发聚集(又称第一相聚集) :一般指由外源性致聚剂所诱导的聚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聚;②次发聚集(又称第二相聚集) :指由血小板释放出的内源性致聚剂所诱导的聚集反应,此反应是不可逆的。

3.释放反应

血小板在诱导剂作用下,将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开放管道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称为血小板释放反应(platelet release reaction)。释放反应条件包括血小板的诱导剂、完整的骨架系统和钙离子等参与,常用诱导剂有ADP、肾上腺素、5-HT、花生四烯酸、凝血酶及胶原等。

4.促凝功能

指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①血小板激活时,PF3参与凝血因子Ⅸa-Ⅷa-Ca2 +复合物、凝血因子Ⅹa-Ⅴa-Ca2 +复合物的形成,它们分别起着活化FⅩ和凝血酶原的作用;②血小板被活化时,α颗粒中可释放一些凝血因子(如FⅤ、Fg、FⅪ等),参与凝血过程。

5.血块收缩功能

当血小板被活化时,可伸出许多伪足搭在纤维蛋白丝上并向心性收缩,将血块中的血清挤出,血凝块缩小,有利于伤口的缩小和愈合。

三、血液凝固机制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简称凝血,指血液由液体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此过程有许多凝血因子参与,是机体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凝血因子特性

参与凝血过程的各种蛋白统称凝血因子(coagulable factor,F)或称凝血蛋白(coagulable protein)。迄今已知至少有15种凝血因子,包括经典凝血因子12个、激肽系统的2个及vWF。除FⅢ存在于组织外,其余均存在于血液中;除FⅣ为Ca2 +外,其余均是蛋白质;除FⅤ、Ⅷ不稳定外,其他均较稳定。除Ca2 +外的其他14个凝血因子的特性详见表1-16。

(二)凝血机制

1964年,MacFarlane、Davie和Ratnoff分别提出凝血的瀑布学说,认为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活化的酶促反应过程,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其前因子所激活,最后导致纤维蛋白生成。传统的瀑布学说认为血液凝固过程由两个系统或三个途径组成,详见图1-16。

1.内源凝血系统(intrinsic coagulation system)

是指由内源凝血途径与共同途径组成的凝血系统,参与的主要凝血因子包括FⅫ、Ⅺ、Ⅸ、Ⅷ、Ⅹ、Ⅴ、Ⅱ及Ⅰ。

(1)内源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 :

是指由FⅫ被激活至FⅨa-FⅧa-Ca2 +-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正常血液中存在的凝血蛋白及Ca2 +,主要包括FⅫ、Ⅺ、Ⅸ、Ⅷ。

(2)共同凝血途径(common pathway) :

是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后的共同凝血阶段。是指从FⅩ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参与的凝血因子主要包括FⅩ、Ⅴ、Ⅱ及Ⅰ。

2.外源凝血系统(extrinsic coagulation system)

是外源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组成的凝血系统。参与的凝血因子主要包括FⅦ、Ⅹ、Ⅴ、Ⅱ及Ⅰ。

(1)外源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 :

是指从组织因子释放到TF-FⅦa-Ca2 +复合物形成的过程。参与凝血的因子不完全来自血液中,部分从组织进入血液。

(2)共同凝血途径:

同内源凝血系统的共同凝血途径。

表1-16 14个凝血因子的特性

续表

图1-16 血液凝固的瀑布学说

传统的瀑布学说中,内源凝血途径是主要的,外源凝血途径只起辅助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临床资料的证实,发现并非完全支持机体以内源凝血途径为主的观点。引发人们对传统的瀑布凝血理论加以修正和补充,不再把凝血系统分为内源与外源两个系统,并提出了凝血机制的新模式:①凝血主要由组织因子途径激活;②凝血的维持需要有因子Ⅷ和因子Ⅸ的参与;③凝血途径之间和凝血反应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对凝血过程起反馈性作用;④凝血过程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和其他抗凝蛋白的调控。修正凝血机制详见图1-17。

四、抗凝系统

图1-17 修正凝血机制示意图

a:代表活化; PL:磷脂; TF:组织因子; 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 Fibrin:纤维蛋白

抗凝系统能对血液凝固系统进行调节,改变凝血性质、减少纤维蛋白的形成、下降各凝血因子的活化水平。在凝血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调节作用,使凝血范围局限在损伤部位。生理抗凝系统是由细胞抗凝和抗凝蛋白(或称抗凝因子)组成。细胞抗凝可清除进入血液循环中的促凝物质等,抗凝蛋白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其特点如下。

(一)生理性抗凝蛋白

1.抗凝血酶

(1)特性: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由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的单链糖蛋白,是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蛋白,对凝血酶的灭活能力占所有抗凝蛋白的70%~80%。

(2)作用:

AT是依赖肝素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但F Ⅶa不被AT所抑制。其机制为:肝素与AT的赖氨酸残基结合,导致AT的构型改变,暴露活性中心精氨酸,后者与凝血酶、FⅨa、FⅩa、FⅪa、FⅫa、纤溶酶、激肽释放酶等丝氨酸蛋白酶以1∶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当血液中有凝血酶形成时,AT即与之结合形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因此,血液中TAT水平可间接反映血液中凝血酶生成水平。

2.蛋白C系统

由下列四种物质组成。

(1)蛋白C (protein C,PC) :

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性双链糖蛋白,是蛋白C系统中的中心物质。蛋白C为无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原,凝血酶是蛋白C的主要生理激活剂,凝血酶与血栓调节蛋白以1∶1形成复合物后,可使结合在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上的PC转变为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活化蛋白C (activated protein C,APC)。APC的主要作用:在磷脂和Ca2 +的参与下灭活FⅤa和Ⅷa;抑制F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通过灭活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激活纤溶系统;增强AT与凝血酶的结合。

(2)蛋白S (protein S,PS) :

是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性单链糖蛋白,在血液中有两种形式存在: 60%PS以非共价键与C4b结合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40%以游离形式存在。游离的PS才能作为APC的辅因子参与抗凝机制。

(3)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 :

又称凝血酶调节蛋白,是凝血酶的受体,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位于细胞膜表面,并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加速蛋白C的活化。

(4)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 :

是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可调整PC抗凝作用,储存于内皮细胞胞质中,在炎症反应时可在内皮细胞表面表达。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

是1995年确定的一种抗凝蛋白,现认为其在生理性抗凝作用中相当重要。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及肝脏合成,是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中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外周血中的TFPI,50%与脂蛋白结合,50%呈游离状态。当组织受损时,TFPI从血小板释出,在Ca2 +的参与下,先抑制FⅩa,后形成TFPI-FⅩa-FⅦa-TF复合物抑制FⅦa/TF活性,故TFPI是组织因子途径的主要生理性抑制物。

4.其他凝血抑制物

(1)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G) :

是肝脏合成的大分子量糖蛋白。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对凝血酶、激肽释放酶和纤溶酶等有抑制作用。

(2)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α1-AT) :

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可抑制FⅪa、凝血酶和纤溶酶活性。

(3) C1抑制物(C1-inhibitor,C1-INH) :

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可抑制FⅪa、Ⅻa、激肽释放酶、纤溶酶、补体C1等。

(4)肝素(heparin) :

是肥大细胞合成的一种酸性黏多糖。肝素与AT结合可灭活多种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蛋白酶。

(二)病理性抗凝蛋白

病理情况下,机体可产生下列一些病理性抗凝蛋白。

1.类肝素(heparinoid)物质

肝脏和许多其他器官可产生类肝素物质,也可产生肝素酶(灭活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类肝素物质产生增多而肝素酶生成减少,故循环血液中类肝素物质含量增加,后者抑制FⅨa、FⅩa和凝血酶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2.狼疮抗凝物质(lupus anticoagulant,LA)

是一种磷脂依赖性的病理性抗凝物质,为IgG、IgM或两混合型的抗磷脂抗体,可抑制FⅨa和Ⅷa形成的复合物,也可抑制FⅩa和Ⅴa形成的复合物等。主要存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动脉及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等。LA由于抑制磷脂的生物学特性,其对血液凝血系统除具有“抗凝”作用外,在临床上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促凝”作用。LA的“促凝”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PC的激活,使PC活性下降;通过与血管内皮磷脂结合,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使PGI2合成减少。所以可抑制抗凝血过程,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

3.凝血因子Ⅷ抗体(coagulable factorⅧantibody)

属IgGκ型或IgGλ型抗体,这些抗体与FⅧ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FⅧ的活性。

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tic system)简称纤溶系统,是指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在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 activator,PA)作用下转变成纤溶酶(plasmin,PL),纤溶酶进而降解纤维蛋白(原)和其他蛋白质的过程。纤溶机制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一般分为纤溶酶原激活、纤维蛋白(原)降解两个阶段。纤溶亢进易发生出血,纤溶减弱易形成血栓。

(一)纤溶系统的成分及其特性

纤溶系统主要由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抑制物等蛋白酶组成,都是丝氨酸蛋白酶。

1.纤溶酶原

PLG是纤溶基本成分,为单链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当血液凝固时,PLG大量吸附于纤维蛋白网上,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作用下,被激活而形成纤溶酶(PL),后者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2.纤溶酶

PL是一种活性较强的丝氨酸蛋白酶。在t-PA 或u-PA的作用下,PLG转变为PL。其主要作用有:①降解Fg和Fb;②水解多种凝血因子(FⅡ、Ⅴ、Ⅶ、Ⅷ、Ⅹ、Ⅺ) ;③使谷氨酸纤溶酶(原)转变为赖氨酸纤溶酶(原) ;④分解血浆蛋白和补体;⑤将单链t-PA、u-PA转变为双链t-PA、u-PA;⑥降解GPⅠb、GPⅡb/Ⅲa;⑦在较高浓度时能激活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促进凝血。

3.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由血管内皮细胞的棒杆状小体产生并储存,在肝脏被清除。纤维蛋白是t-PA激活PLG必要的辅助条件,有纤维蛋白存在,其激活PLG速度提高150倍。t-PA也能与PAI-1结合(1∶1)而失活。

4.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主要从尿中提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u-PA可直接激活PLG。

5.纤溶抑制物

包括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和纤溶酶抑制物等。

(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PAI-1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主要由内皮细胞和肝脏分泌,在体外极不稳定(半衰期约为20分钟)。血液中纤溶活性调节主要取决于内皮细胞分泌t-PA/PAI-1的相对比例。

(2)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2:

PAI-2主要由胎盘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正常人含量极少,体内PAI活性主要取决于PAI-1,PAI-2一般不参与纤溶调节。

(3)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lasmin inhibitor,α2-PI) :

即α2-抗纤溶酶(α2-antiplasmin,α2-AP),是血浆中抑制纤溶酶活性最主要的物质,由肝脏合成、分泌。α2-PI有两方面作用:①在纤维蛋白形成之时即开始与纤溶酶原竞争纤维蛋白的赖氨酸结合部位,干扰t-PA/PLG/Fb之间的有效结合;②当纤溶酶脱离纤维蛋白后,即将其灭活,防止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

(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纤溶过程分两阶段:①PLG被激活后生成PL;②PL水解Fb (g)及其他蛋白质。

1.纤溶酶原激活的途径

主要分内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和外源激活途径。

(1)内激活途径:

内源凝血系统生成的FⅫa、激肽释放酶及凝血酶使PLG变为PL的过程。此为继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2)外激活途径:

血管、肾小球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t-PA、u-PA,使PLG变为PL的过程。此为原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3)外源激活途径:

指外界进入体内的溶栓药物,如链激酶(SK)、尿激酶(UK)等,使PLG变为PL的过程。此为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2.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其降解过程见图1-18。

(1)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溶酶首先作用于Fg的Bβ链,降解出肽Bβ1-42;随后,又作用于Aα链,降解出极附属物(碎片A、B、C、H),剩余的Fg片段为碎片X、Y、D、E和Bβ1-42,这些产物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gDP)。

(2)可溶性纤维蛋白的降解:

Fg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分别从Aα、Bβ链裂解出纤维蛋白肽A (fibrin peptide A,FPA)、纤维蛋白肽B (fibrin peptide B,FPB),形成纤维蛋白Ⅰ(Fb-Ⅰ)、纤维蛋白Ⅱ(Fb-Ⅱ),两者统称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oluble fibrin monomer,sFM)。①Fb-Ⅰ的降解: Fb-Ⅰ在PL的作用下,脱下Bβ1-42和碎片A、B、C、H及碎片X'、Y'、D、E';②Fb-Ⅱ的降解:其降解产物基本同Fb-Ⅰ,不同的是Bβ上的降解的是Bβ15-42,而不是Bβ1-42

(3)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

Fb-Ⅰ和Fb-Ⅱ在FⅩⅢa作用下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即交联纤维蛋白),然后在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为碎片X'、Y'、D、E'、D-二聚体(D-D)和碎片A、B、C、H等。其中D-D为交联纤维蛋白特征性的降解产物,D-D增多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形成及溶解发生。sFM及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总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bDP)。

图1-18 纤溶系统的活化及降解过程

注 : 指活化; 指抑制; sct-PA:单链t-PA; tct-PA:双链t-PA; scu-PA:单链u-PA; tct-PA:双链u-PA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s]是FgDP、FbDP的总称。它们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①碎片X (X')与FM结构相似,故可与Fg竞争凝血酶,并可与FM形成复合物,阻止FM交联;②碎片Y (Y')可抑制FM的聚合;③碎片D可抑制FM的聚合,碎片E (E')抑制凝血活酶的生成;④碎片A、B、C、H可延长APTT及凝血时间。

(江明华 王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