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诊治之阴阳
【原文】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
【提要】叙阴阳理论在治法中的应用,也就是对“治病必求于本”的发挥。
【讲解】开头句之“邪风”的“风”,有人提出应改为“气”,我同意这个意见,为什么?“邪气之至,疾如风雨”,这样文字通顺一些。“邪气”包括六淫邪气,这里的“邪”不仅限于“风”,寒、暑、火、湿、燥都包括在其中,六淫是外感邪气,外感是暴病,故云“疾如风雨”。
人体从表至里,分作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等层次,人体受病也会按此顺序发展。病在“皮毛”是最轻浅的阶段,病在“五脏”是最严重的阶段,邪气致病的规律一般是由浅入深,开始在“皮毛”,渐入至“肌肤”,再深入到“筋脉”,再扩散到“六腑”,直至损伤“五脏”。所以治病要分清六淫邪气的阴阳性质,是伤风?伤寒?伤热?伤暑?同时还要看是在皮毛?在肌肤?在表?在里?在表为阳,在里为阴。凡病是越早治越好治,如外来的病,病在“肌肤”,即在阳分就及时的治好了,这种医生是最高明的;若延误治疗,病到五脏这个阶段,那就“半死半生”了,治疗的难度就大得多了。
“天之邪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等无形之邪,虽然是外邪,若不及时治疗,可以直接侵犯到人的五脏。当然,临床上也有不少“直中”脏腑的情况,《伤寒论》中有“直中”的记载,如风邪、寒邪直中少阴,直中太阴等。总之这里还是在强调,“天之邪气”虽是外感之邪,不是不能害人五脏的,所以说“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是说饮食致病,或伤于饮食之寒,或伤于饮食之热,感受了饮食的邪气,首先伤及的是“六腑”,所以说“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最易损伤人的皮肉筋脉,故曰“感则害皮肉筋脉”。总之,天之邪气、水谷之寒热、地之湿气等,是从邪气的阴阳属性来分析的,邪有阴阳,病有阴阳,阴阳特性各不相同,五脏、六腑、皮肉筋骨也有阴阳所属,找出致病、发病的阴阳关系和规律,对于诊治至关重要。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这是具体讲阴阳理论在治疗上的应用。意思是,善用针的人,不要见阳治阳、见阴治阴,若病在阳经可以从阴经入手治疗,此即“从阴引阳”,反之,病在阴经可以从阳经入手治疗,此即“从阳引阴”。总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阴阳是有联系的,如表里的联系、左右的联系、上下的联系等,病在左治右,病在右治左,病在上可以治下,病在下可以治上,这些方法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依据阴阳理论,人体左右交通、上下升降、表里浮沉是不能割裂开的,所以可以“以我知彼,以表知里”,我、彼、表、里就是指阴、阳,病在阴者要知道其与阳的关系,病在阳者要知道其与阴的关系,不要有所局限,要了解联系着的对方。在座的同志可能有不少的临床经验,了解如何从阳引阴,如何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如何在下的从上治、在上的从下治,这就是“以我知彼,以表知里”的意思,可以用《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的战术、战略思想来指导临床。“以观过与不及之理”,即分析阴阳双方的状况,观察其中是“太过”还是“不及”?从宏观上看,疾病无非就是“太过”“不及”两种情况,不是阳“太过”就是阴“太过”,不是阳“不及”就是阴“不及”。把握阴阳两方面的状况,还要做到“见微得过”,“微”是开始、萌芽之意,病邪还很弱小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就要去发现病的关键所在,这是“见微得过”的意思。中医辨证论治就要达到“见微得过”的境界,防微杜渐嘛。只要及时地治疗,则会“用之不殆”,就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事故。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这段文献讲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的内容。所谓“权衡规矩”是指四诊原则一类的问题,如就“切脉”而言,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这是四季人体脉象的一般规律。又如“观浮沉滑涩”是讲表里虚实不同证候的脉象。总之在望闻问切四诊中,每一诊法都讲究“阴阳”,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以治”则“无过”,“以诊”则“不失”,这样诊断才能准确无误,治疗才能恰到好处。
诊断的权衡规矩有了,还要有治疗的方法,该补的补,该泻的泻,如果方法不合适,治疗效果还是不行。比如,“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在疾病的初期,可以用针刺的方法而获得治疗效果。但“其盛,可待衰而已”,若疾病发展到鼎盛期,就不要用针刺了,要待病势有所衰减再用刺法。如“疟疾”常有高热的表现,这时不是用针刺治疗的时机,等体温降下来了,再行刺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文献列举了一系列的治法。如“因其轻而扬之”是疾病在表的治法,“因其重而减之”是疾病在里的治法,“因其衰而彰之”是对虚证的治疗方法。下面是对各种治法的更具体的阐释。“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形为阳,形不足就是阳不足,阳之衰者要温补阳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精为阴,精不足就是阴不足,五味是养阴的,用厚味滋腻的药来补阴;“其高者,因而越之”,如病在中焦以上,要用发越、发散的治法;“其下者,引而竭之”,病在下焦,要用引法;“中满者,泻之于内”,中焦胀满,要用泻法;“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在表,要用汗法,与“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是一个意思;“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慓悍”者病多在气分,如疼痛、奔豚、气上攻心等,这些要用收敛、平降的方法;“其实者,散而泻之”,病属阳实者要用散法,病属阴实者要用泻法,“阳实”病多趋向于表,“阴实”病多趋向于里。
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在区别“阴阳”之后,还要再分“柔刚”,即阳要分虚实,阴也要分虚实,这里的“柔刚”是指虚实而言。根据阴阳理论制定的一个治疗原则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如病属阴虚阳亢,就不是要泻阳而是要补阴,这就是“阳病治阴”;阴不足往往是阳气之虚,是阳不能化阴之故,仅仅一味地用滋阴药是不行的,还要扶阳气,这就是“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是说诊断需要定位,要诊断出病在气分、在血分、在上、在下、在左、在右?这个“乡”是指病位,诊断需要确定病位。病位确定之后还要区分虚实,“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血实宜决之”是指用活血法治疗,这没有异议。“气虚宜引之”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气虚”是字误,应为“气实”,“引之”是指理气法;另一种认为,“气虚”不误,“引之”就是升举法。这两种解释关系都不大,主要的精神还是一个,即要辨阴阳虚实,只要这个精神不丢,哪种解释都可以接受。
本篇文献的最后一段,是对“治病求本”思想的具体解释。如何求“本”?从望闻问切的四诊到辨证、立法、治疗,都要从“本”去考虑,即要抓住疾病的本质。
“阴阳应象大论”这篇文献是《内经》中综合性最强的一篇文献,从脏腑、经脉、病机、病证、诊法、治则,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献都涉及了,所以一般认为“阴阳应象大论”是《素问》中较为突出的一篇文献,特别是它以“阴阳”立论,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强调要把握“阴阳”这个纲。大家要充分地讨论这篇文献中的一些学术观点,尽量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充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