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为什么用“一元之气”解读《伤寒论》
谈及《伤寒论》,不得不说一下对三阴三阳的认识。从古到今,对于《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后世俗称“六经辨证”,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三阴三阳辨证”)的研究,众医家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对其进行了阐述。有以经络立论的,有以脏腑阐释的,有以气化解释的,有以区域分野研究的,有以病因阐述的,有以疾病类型论述的,有认为“重在辨表里,不必拘经腑”的,也有持六经辨证包括八纲辨证观点的,更有把辨病辨证相结合作为《伤寒论》的辨证思想的,等等,历代医家的阐发均对《伤寒论》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相信很多医生都研读过众医家对《伤寒论》的注解,然而却发现众医家对《伤寒论》的理解都不一样,很多医生心里都会产生困惑。在这众说纷纭的解读声中该如何分辨?该从哪个角度入手解读《伤寒论》?如何认识三阴三阳的辨证体系?如何参透医圣仲景著书立说之本意?并不是拿着《伤寒论》中的方子,根据病名和症状就给人治病那么简单,仲景能被后人称之为“医圣”,必然有其背后的道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中医的人深思的问题。
观古圣先贤著书的立意之本,皆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以人为本,这也是《伤寒论》中医圣仲景的立意之本。当站在“气一元论”的高度上,以此立意来研究《伤寒论》时,它必然符合阴阳、五行、六气、八卦等。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我执,与古圣先贤同呼吸共思维,从“气一元论”的高度来解读《伤寒论》,解读三阴三阳的辨证体系,解读医圣仲景的立意之本。
《内经》云:“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禀天地就是禀阴阳,禀四时就是禀六气,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角度来讲,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地之气交感从而化生成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所以,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讲“以人为本”,是以人正常的生理功能为本,其必然离不开气血在特定范围内的运动,即人体的气血在特定的空间内以正常的速度和频率做着正常的升降出入、交合聚散的运动。
谈及“病”,首先要知道“不病”是“病”的参照物,只有知道“平人之不病”,才能知道“病人之不平”。《内经》中论述的“不病”是指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以平人脉象来论述。从《伤寒论》的序一直到陶弘景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可知仲景先师是学儒出身,遵从儒家“致中和”“以人为本”的文化思想。由此也可以间接地证明,医圣仲景在著书之时,是以“中和”“平人”为参照物分病与不病的;并从人的角度,以气血虚实分阴阳;以内外为分部,以统摄左右上下而分六经,按照部位的浅深确定了排布的规律,以应地气;以欲解时体现气血在何时、何地最旺盛,以应天气,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只有用“一元之气”来解读《伤寒论》,才能参透《伤寒论》的本意——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解读“以人为本”“平人脉象”。
对平人脉象的阐释
平人脉象是什么,这个参照物怎么确定?该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实践表明,辨别平人的关键是以脉为凭。参照《岐轩脉法》中古人对平人脉象的阐释:“天地者,一大太极也,人身者,一小太极也,天下万物亦各具太极之理。太极者,阴阳相抱而不离也。阴非其阴,盖阴中有阳;阳非其阳,盖阳中有阴。阴得阳和,阳得阴收。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故,平人之脉象亦必合于阴平阳秘之旨、太极混元之理。阴阳于脉,浮为阳,沉为阴,平衡则不浮不沉,居于中,即所谓“脉从中直过也”;上为阳,下为阴(上下即寸尺也),阴平阳秘则上下脉大小、浮沉、长短、来去无偏也;左为阳,右为阴,阴阳调和则左右齐等也。
《灵枢·终始》曰:“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灵枢·禁服》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伤寒论》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岐轩脉法》曰:“阳性刚,阴性柔,阴阳和合,刚柔相济,脉亦如之,故似有力似无力也。脉之至为阳,当有力,阳中有阴,故不失其柔;脉之止也,为阴,像地,故脉软柔,然阴中有阳,故亦不失为有力。”“故悟得太极即平人之理,则平人之脉象亦知矣。”
综上所述,“平人脉象”不仅仅是一种脉象,还是一种规律,是人存活于世间的大“道”。人体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阴阳共同体,平人脉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阴阳去体悟,但这也只是无限地接近,并非本质。《内经》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故诊脉之窍乃“辨阴阳第一,阴阳互比第二”足矣,不必执着于难以把握和统一的脉象“意会”之中。
在临床诊脉治病的过程之中,如何把握住这个“一”和“平人脉象”,并将其落实在“阴阳互比”之中?作为医生,如何能清楚明白地处方用药?上述文字,已经道出其精髓,但仍需用心去体悟、亲自实践去证悟,方可明其真谛。在此,只点睛一笔,希望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为大家指出一条更简捷、没有陷阱的路。
体悟了平人脉象以后就会发现,中医的逐渐没落,归根结底其实是没有一个标准。首先,医生自己心里没有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曾经问过一些业内人士一个问题,“正常的人是什么样的?”很多中医医生都回答不出来。这说明,很多中医医生对“正常人”这个概念非常模糊。这些医生中有些还是看病的高手,但是却不清楚中医讲的“平人”是什么样的。其次,患者看不到一个明确的标准。现代医学之所以被大多数人认可,是因为患者能够看见一个明确的标准。比如一张化验单中,指标是多少,属于正常或异常都十分明了。绝大多数患者对于这样直观的、可视的东西十分信任。相对于中医,除非患者对医生足够的信任,否则,他们更愿意相信化验单上数字的评判。
所以,中医诊脉治病需要一个符合传统中医的理论框架,符合传统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标准。当然西医的标准也非常的客观,我们可以参照,因为那也是人体功能的体现,只不过二者的角度不同而已。
中医的诊疗标准就是“平人脉象”,它代表正常人的生命状态,即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这里涉及3个方面:气血的活动空间(器),气血本身的状态(体),气血升降出入、交合聚散的运动(用)。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无外乎是正常的气血在特定的空间内做着正常的升降出入、交合聚散的运动,这个在后面会有详细论述。病人只有与正常人对比,才知道什么是病,当心中有“平人脉象”这个金标准时,整个诊疗过程才会实现脉、证、症相合,清晰明了,疗效显著。“平人脉象”不仅是诊断的参照物、金标准,同时也是疗效的量尺和治疗的期望目标,所以对平人脉象,对正常人气机运转过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至关重要。正常的脉象只有一种,不正常的却有千千万万,只有建立了“平人脉象”,才能够有的放矢,破除“万象”,知道并时刻践行“让身体朝着平人脉象方向发展”这一基本认知。在这个认知观念的指导下,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治疗方式,如药(汤药、丸药、膏方)、针(毫针、刃针、针刀)、手法(点、按、压、揉)、艾灸、拔罐、刮痧、放血等,具体选择取决于哪个更合适、更快速。术有万千,随病而设,道只有一也,不可执着于术,心中无疾,心中无术,见病而术生,心中只存平人。
综上所述,“平人脉象”是金标准、量尺。要通过平人脉象,真真正正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理解人体气血循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因此,人要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正常的生活,落实在人体之中,就要知道正常人气血循行的状态。
关于方证的深入思考
从“天地人合一”的角度,用“一元之气”解读《伤寒论》,解读“以人为本”“平人脉象”。有了平人,才有“病人”,有了“病人”,才有病、脉、证、治,才出现方证,那么该怎样理解方证?是不是方和证对应上就可以了呢?现在很多医生将精力和时间用于方证相对应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产生了许多疑问。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方证的关系。
要理解方证,就要剖析和理解方与证的概念,方与证的关联,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匹配的。方,由药物的加减组成,药物作用在人体上,对应人体气血的体、用及循行部位;证,是对人体气血运转态势的综合概括。二者的共通点在于人体气血的运转状态和机制,所以我们应该站在人体气血本身的状态(体)及气机升降出入的角度(用)去看待药物对气血体、用的影响。任何人都应该遵循这种方式。
如果要达到方证的统一,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气血活动空间的状态(通路状态);
(2)气血体的状态(本身的状态);
(3)气血用的状态(升降出入、交合聚散的态势)。
这里涉及正气与邪气的关系问题。正常情况下,气血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进行升降出入、交合聚散的运动。一旦气血在特定空间内的升降出入运动发生了异常,就要考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异常,是外边致病的邪气,还是人体气血本身的问题,又或是通路的原因?判定的关键就在于在整体的基础上如何看待正气与邪气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人体气血本身的问题,就要分虚实;如果是邪气的原因,就要知道其性质是气、血、痰、火、湿、食、郁、寒的哪一种;如果是通路的问题,那就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同样,气血的虚实和邪气侵袭也要有具体的病位落点。这些在《伤寒论》里都有明确的表达。所以说,对方证的深入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首先要知道是怎么得的病,然后才能知道如何祛病,这样才能深入理解《伤寒论》的内蕴。
用中医的思维模式学习、实践《伤寒论》
用什么样的思维学习、理解《伤寒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效仿祖先的智慧,参悟先人是用怎样的思维模式来学习、感悟和践行中医的。
应参看《内经》及其他书籍中的相关内容,学习总结古圣先贤观天地、自然、人体及中医的智慧和思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是天地的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神明变化的法则,生长壮老已的根本,大道藏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其道理也不外乎阴阳。
一元之气,动则分阴阳,阴阳相感相应化生万物。天地万物,皆要遵循阴阳的法则,故无论是天、地,还是人,都要遵循世间的公理和规律。诊脉治病也必法于“气一元论”“阴阳”之理。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古人认为,言于天地者,必验之于人;言于人者,必效法于天地。因此,研究人的时候要将阴阳的规律落实在人的身上,研究人的时候一定是从“三”下手。用“守一元而法阴阳”的规律来解读“三”,“三”包括了天、地、人合一,亦包括了形、气、神合一,“三”各有阴阳,故为“三阴三阳”。我们在临证时,关键是心中要明白自己所站的层次和角度是什么,要分清是从天道看人,还是从地道看人,还是从人道本身所看,切不可将多层次、多角度混到一起去谈同一个问题,否则只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从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看待问题的立足点和方向十分重要。如果走在错误的路上,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在错误的路上走得越快、越努力,就有可能离目标越远,因此,走在正确的路上非常关键。在学习中医的路上,在学习伤寒、实践伤寒的路上,“守一元而法阴阳”“辨阴阳第一,阴阳互比第二”的思维模式就是决定中医人在中医路上能走多远、能走多快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之理”),根于一元,法于阴阳,从天、地、人道来分析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