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引领社会文明前行的精神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深化改革开放需要转变我们的话语方式

话语方式的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2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由此,我认为,思想解放和话语方式的改革都是改革开放不可或缺的方面。

1.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转变话语方式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拥有世界上数额最庞大的外汇储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不过,与我们的经济影响力相比,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尚显不足,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政治运作方式所积累和形成的特殊的话语方式,使我们的文化和观念传播的效果不强。在一定的程度上,这种话语方式已经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与老百姓的日常表达相去甚远,往往以比较微妙的语言表达经济利益、政治权利的博弈,以比较迂回曲折的表达新的或不同的利益和政治诉求。由于我们生活在这样的语境之中,已经习惯了在这种语言之网中理解问题,所以我们还是能够理解许多话语的弦外之音,但是这影响了我们清晰表达思想的能力,而且使我们的思维陷于某种封闭的模式之中,逐渐变得麻木迟钝。更重要的是,我们似乎习惯了自说自话的话语方式,往往难以让这种语境之外的外国人理解,尤其是刚接触中国表达方式的外国人往往对我们的许多套话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的话语方式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因为社会变化必然引起话语方式的变化。正如毛泽东指出的:“经济有变化,反映经济之政教亦将有变化,文事亦将有变化。一成不变之事,将不可能。”转引自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96页,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的话语方式之中,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和说明当下的现实。显然,我们现存的话语方式已经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舆论先导,而舆论的变化实际上都表现为话语方式的变化。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文革”式的“左”的话语方式,从而开启了伟大的改革开放进程。现在,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地带的大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也需要进行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和话语方式的新变革。

2.转变话语方式首先要转变看问题的方式

我们写文章、讲话无非是要表达观点、与人沟通或说服他人。这就要求我们讲别人能够听进去、听得懂的话,让别人能够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随着中国越来越深地卷入全球化进程,大家都意识到,要想对外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扩大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就必须转变我们的话语方式,学会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话语讲述中国的故事、表达中国的声音。这就是说,我们再也不能按照过去内部既定的和习惯了的话语模式,而不管国外受众的反应如何,否则只能是不厌其烦地自说自话了。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再加上我们改革开放之前相当一个时期与外部联系很少,逐渐形成了一套我们自己内部习惯了的话语方式。尽管在我们内部对这种话语方式也不再那么满意,但我们一时也找不到或还不习惯其他的话语方式。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以对内的话语方式向国外讲,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起负面作用。当然,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按照别人设定的话语方式讲话,结果必定是落入人家设定的语言陷阱。还没有讨论,我们已经矮人半截。毛泽东早就指出,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毛泽东文集》,第7卷,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如果说毛泽东更多的是注意学习外国的东西来创造中国新的话语风格,那么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进一步,综合外国和中国的东西,创造出全世界人民都容易接受的具有中国风格的话语方式。

实际上,不仅对外要改变话语方式,对内也是同样。关键是能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讲述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故事。过去,我们是关起门来“自力更生”,因此我们说起话来总是讲“内外有别”。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在这种情况下,用对内的话语方式对外,对方接受起来有困难,难以增进双方的理解;对内对外用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容易造成同一个事情有两种说法,这不仅不利于内部的思想同一,也不利于我们与外部沟通和建立信任关系。

转变话语方式就是要找到最佳的沟通语言。写文章、说话,都是为了与人沟通,这就需要合适的词语和调门。譬如,我这个来自山东的人在北京待了30多年之后,平时讲的是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当我回到山东家乡与亲朋好友谈话时,往往就要讲带有普通话味道的山东话,否则就很难与家乡人顺利地聊天。回家过春节,与母亲见了面,我首先得调整我的口音和说话方式,否则就难以开口。同样的道理,我们与工人讲话,就要以工人喜闻乐见和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讲;与农民谈话,就要贴近农民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使谈话得以进行;与青年人沟通,就要以青年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说话;与外国人说话,就要以外国人容易理解的话语方式去表达。

不过,转变话语方式不是仅仅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和叙事方式,更不是仅仅变换说话的词语和口气,尽管优化叙事方式、更新词语和改进说话的调门都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转变话语方式,首要的是转变看问题的方式。譬如,我们在写东西和讲话时,是从对上级领导负责还是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角度看,是把人民群众当作主人翁还是当作管理和教育的对象,这必然带来不同的话语方式。当我们内心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的主人时,我们的话语方式就必然发生改变。当我们投身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投身到人民群众之中时,我们的话语方式和表达方式也会变得鲜活起来。看问题的方式来自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一个人的话语方式必须与这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适应。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时,他不会说出让人民群众感同身受的话语。

既然一定的话语方式与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相联系,而看问题的方式又与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联系,那么,我们要转变话语方式,就要审视我们看问题的方式,改造我们的世界观。新的话语方式必须有新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写文章时,首先想到读者是人民群众,还是只想到领导和专家,写出来的话语自然是不一样的。写文章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还是为了博得少数人的喝彩或其他目的,文章的价值取向自然也是不同的。写文章和讲话是实事求是还是从习惯的概念出发,文章的话语方式肯定不一样。不同的话语方式反映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方式。

3.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推进改革开放进程

我们平时习惯了一些表达方式,大家心中都知道其中没有多少实际内容。但是,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下,似乎按照这种话语方式讲话最稳当。大家都对此不满,但又改变不了。这说明我们的头脑已经有些僵化了,缺乏冲破旧思维的藩篱的创新的想象力。我认为,要改变话语方式,就必须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的学习和认识问题的方法。我们不要讲晦涩难懂的话、不要讲绕弯子的话、不要讲空洞无用的话,我们不要写云遮雾障的文章、不要写言之无物的文章、不要写难以理解且抓不住问题实质的文章,而要说实话、说真话,写有针对性、有内容、有观点的文章。

第一,要改善话语方式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的传播研究者认为,在传播过程中,“看上去真实的东西经常比不真实的东西更具影响力”[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215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由此看来,用直观的事实说话比用许多概念编织的话语更有说服力。我们要投入人民群众中去,要投入社会实践之中去,多说来自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鲜活的话语,这样才更容易表达社会真实的发展进程,才更容易动员人民进行社会改革,推动历史进步。

第二,改善话语方式必须克服教条主义。无论是古教条还是洋教条,无论是旧教条还是新教条,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大敌,都会影响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既然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应该是发展的,话语表达同样也是发展的。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毛泽东选集》,2版,第3卷,84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选集》,2版,第2卷,5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克服了空洞无物的教条主义,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现实,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改善话语方式必须倡导科学,尊重专家的劳动成果。我们不能以意识形态代替专业知识,而要学习用专业知识强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媒体研究者认为,“设置社会角色是人们本能地减少社会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所以,“专业性影响了对媒体的感觉,同时也影响了对媒体播出的信息的客观判断。如果媒体声称它是专业的,他们将更受欢迎并更有竞争力”[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124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冷静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态度,少从八股式概念出发,多听取科学家和专家的意见。

第四,改善话语方式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不要天天讲重复的话。中国如此之大,事情如此复杂,对中国的表达话语也一定是多样化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永无止境,话语创新也就永无止境。毛泽东指出:“……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标新立异’,但是,应该是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越多越好,不要雷同。雷同就成为八股。”《毛泽东文集》,第7卷,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要创新就要尊重差异,就要允许探索甚至说错话。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多端的,社会是越发展越复杂,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思想就会简单化,就跟不上世事、社会的发展变化。”《邓小平年谱:一九〇四—一九七四》,135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因此,我们的“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邓小平文选》,2版,第2卷,2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毛泽东所指的“党八股”,邓小平所指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都是对套话的批评。大家少讲套话,就会更多地讲实事求是的话,社会也就会越来越有新气象。

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我们必须认识到,话语方式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整体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通过改变“左”的话语方式把中国推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富裕、强大和自信起来;现在,我们还要通过改变自说自话、自我封闭的话语方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让中国更加理性、文明和自信地走向世界。

改革话语方式推动我们不断改进文风、拓展思维方式,开放我们的话语方式则加强了我们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这不仅会让我们更多地吸取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和智慧,大大地拓展我们的眼界或视野,而且能够让我们更直接地把中国的立场、观点和表达推向世界,让世界更容易理解变化中的真实的中国。话语方式的改革开放,能够拓展我们的理论视野和行动视界,挖掘中国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理念,让中国以更加文明和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