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机敏篇
思维机敏的人,遇事能随机应变,而不会在问题突然到来时感到困窘;只有过人的机敏,才能躲避灾害,获取利益,成就一番事业。
亡苏秦擒刺客
战国时期,秦国日渐强大,崤山以东的各国越来越害怕,却又不知如何是好。被秦王驱逐出境的苏秦以合纵之计赢得六国的认同,一时间身挂六国相印,贵不可言。齐宣王对苏秦言听计从,宠护有加,使得那些与苏秦争宠的人非常怨恨,想刺杀苏秦。
后来齐宣王驾崩,齐湣王即位,所有人都想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下苏秦该失去靠山了吧。没想到,齐湣王为了不使这身有六国相印的苏秦为他国所用,依然对苏秦信任有加,宠信有增无减,不禁让那些早在暗中磨刀霍霍的人大失所望。
一次,孟尝君在对秦政策上和苏秦产生了分歧,齐湣王竟听从了孟尝君的主张,出兵伐秦,结果大败而回。但是,孟尝君不但没受到处罚,还受到湣王的大批赏赐,以为压惊。立刻,很多人都认为齐湣王肯定已经不信任苏秦了,这应该是除掉苏秦的最好时机。于是他们暗中雇用杀手,准备伺机刺杀苏秦。
刺客被安排在苏秦上朝的必经之路上。就在苏秦刚刚解下佩剑,离开卫士,要上朝面见齐湣王的时候,从旁边站立的侍从中冲出一人,一把扭住苏秦,就势从怀中抽出一把匕首狠狠地插进了苏秦的肚子里。苏秦一手推开刺客,一手紧紧捂住冒血的伤口,咬紧牙关跑上大殿。已经等在朝堂上的官员和齐湣王见状无不大惊失色,湣王从王座上冲下来,一把扶住已经摇摇欲坠的苏秦,大叫“丞相”,然后对着站在大殿外的卫兵们喊道:“快!快捉住那胆大妄为的贼人!”已经被眼前的变故弄蒙的卫兵,这才想起捉拿刺客,可是刺客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苏秦颤抖着手抓住湣王的袍袖,轻声、艰难地说:“大王,臣死后请务必将臣五马分尸,还要对世人宣称:‘苏秦乃是秦国间谍,为了反间齐国潜伏数年,今幸事败受诛,若有知情来告的人必赏千金!’大王,来者必是刺客!大王,臣之仇,只大王可雪!”
湣王虽然于心不忍,但是为了苏秦临终之托,就将他的尸首车裂,悬头于市,还张榜悬赏。果然,不久就有人跑来领赏,齐湣王抓住了凶手,苏秦大仇得报。
【悟在当下】投其所“好”,引蛇出洞
孙子兵法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是以混淆视听扰乱对方的判断为目的。运用此道必先深谙对方的心理和用意,才能投其所好,引蛇出洞。
苏秦虽死,其智不亡。他深知刺客见齐王对苏秦如此憎恨必会以“我杀苏秦”为功邀赏,自己走出来承认事实,而想出了这个高明的报仇计策。
冯谖买“义”
公元前301年,孟尝君出任齐国的宰相,他的封地之一薛邑连年受灾,派去收租的人往往收不回田租。有人见冯谖能言善辩,就建议孟尝君派他去收债。临走前,冯谖问孟尝君:“主公,收完债后,可希望我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不在意地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些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地,见百姓们的确穷苦,根本就无法还债。于是冯谖把百姓们集中在一起,将债券一一核对完毕后,就假借孟尝君的名义,说是要把这些债券赐还给这些百姓,并当场把所有的债券烧掉了。百姓都称颂孟尝君贤德,无不欢呼雀跃。
冯谖就这样两手空空回来复命。孟尝君问道:“债都收上来了吗?”冯谖回答:“全部收完了。”孟尝君又问:“那你买了什么东西回来呢?”冯谖说:“我私下盘算,您府上珍宝无数,宝马成群,什么都不缺,您现在所缺少的,只是义而已。所以臣下不才,为主公您买回了义。”孟尝君一听大觉新鲜:“这义如何买得?”冯谖继续说:“现在您的封地不多,薛地虽偏远却是您最大的一块封邑。但是,您却不爱护那里的百姓,反而除了田租外还要收取债利盘剥他们。所以这次,我以您的名义把债款都赐还给那里的百姓了,债券已经被我当场全部烧毁。这就是臣下为您买回的义啊!”孟尝君听完十分不高兴。
后来只过了一年,齐王因为听信谗言,中了秦王的离间之计,很害怕孟尝君的声望超过自己,于是罢免了孟尝君的相位,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去。孟尝君一路走来心情都十分悒郁,没想到距薛地还有百里之遥,薛地的百姓们就已经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在道旁迎接。孟尝君见后大为感动,他对仍然随侍在身边的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义,今天我终于看到了啊!”不久之后,孟尝君就以薛地为根基,加上冯谖为他奔走周旋,很快又再次获得齐王的信任,重返朝廷。此后,孟尝君除了礼贤下士之外,还很重视对百姓宽厚仁德。这样,孟尝君的贤名更是传于诸侯之中了。
【悟在当下】放弃眼前小利来换取长远利益
民为国本,治国之道在于得民,而得民有三种方法:以德,以财,以力。以德兼民最为高明。统治者通过施恩于民,以德行感化百姓,使百姓衷心拥护。
冯谖买“义”之举,正是通过放弃眼前小利,为百姓解困,这种机敏的做法换来了长远的利益,即百姓对孟尝君的拥戴,为孟尝君积累了人望,深得儒家谋略思想的精髓。
范雎反间破赵国
春秋末期,激烈的兼并战争之后,只剩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其中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民风剽悍。特别是商鞅变法以后,更是国势日强。秦军铁骑常常杀出函谷关,令关东六国胆寒。最后,在苏秦的极力游说下,关东六国采取合纵之策,建立了以赵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借此来抵御秦国。这样一来,秦国的确不似先前那样横行无忌了。当关东六国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当时的秦昭襄王不禁大为犯愁。
这时,在昭襄王身边出谋划策的是魏国人范雎。他本是魏国的显官,因贤能招人陷害,险些被迫害致死,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就一路投奔了秦国。范雎见到昭襄王后,他的才学很受昭襄王的赏识,昭襄王拜他为首辅。面对这样六国合纵的局面,昭襄王对范雎抱怨说:“现今天下的英雄豪杰都四处鼓吹、响应合纵,还聚集在赵国,不仅把我们的军队压制在函谷关难以东进,更要谋划如何攻打秦国,我们怎么可以这样坐以待毙呢,可是又该如何是好?”范雎胸有成竹地说:“大王大可不必如此忧愁,我自有良谋来破解他们的谋划。秦国与天下的豪杰并没有什么冤仇,他们之所以会协助赵国谋划攻打秦,不过是为了求得一己的功名富贵。这就好比是一群狗,如果关在一处,卧的卧,立的立,走的走,停的停,各安本分,自然不会互相争斗,但是倘若投一块肉骨头过去呢,每一只狗都会起来抢夺,并且互相撕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了那块骨头,互相就会起争夺之意了。”秦王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于是昭襄王就派范雎带了五千斤黄金,在武安大摆筵宴,要送给那些主张合纵的英雄豪杰们。消息刚刚传出,那些豪杰自命英雄怎可受秦国恩惠,只有少数几个前往武安。范雎就厚待这些前来的人。所来的人都得到了十分丰厚的礼金和相当尊敬的礼遇。后来,前来武安的人越来越多,范雎就开始因人而异,有时还故意或是厚此或是薄彼,不满和争吵逐渐出现。最后,当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武安的时候,很多争吵演化成了械斗。
范雎带来的五千斤黄金也只用了三千斤,曾经齐聚赵国的各路豪杰就已经互相攻击、争斗不止。最后,相约要谋划攻打秦国的事情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了。而后,秦军铁骑再次杀出函谷关,各自为政的关东六国,只能再次疲于应付,最后不得不陷于割地求和的状态。
【悟在当下】不给对手挑拨离间的机会
再坚固的堡垒,只有在对外时才有效,若是从内部着手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攻破。所以,在对手内部制造内讧,挑起矛盾,把水搅浑,就是为己方从中获利制造条件。就像范雎打的比方一样,当对手井井有条、各安其职的时候,只要能扰乱他们的协调,制造引起内部纷争的契机,就可以使对手不攻自破了。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对手能够挑拨离间的时机,按照范雎的比喻,千万别让对手有机会扔出利诱的“骨头”。
宁越智劝孔青
战国时,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兵祸连连。一次,齐国攻打赵国的廪丘。赵国守军拼死抵抗,但是两军人数差别太大,赵国守军损失惨重。求援的书信接连不断传回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大将孔青率领敢死队前去救援,双方恶战一场,赵国最终仰仗地利之便险胜。齐国率军大将战死沙场,损兵万余人。赵军缴获齐军两千辆战车,并且把战死的万余名齐军将士集中起来掩埋,筑成两座小山似的坟墓。
赵军大将孔青率领得胜之军凯旋,所到之处无不是歌颂之声,纷纷赞扬孔青勇猛善战,能够这么快解决齐国的大举入侵。回到邯郸,赵王的一番封赏,臣僚们的庆功祝贺,种种荣誉纷至沓来,孔青自然是十分得意,很有些腾云驾雾的感觉。孔青的好友宁越却一直对孔青这次的战功卓著不置一词,这让孔青很不满,于是就找了个机会单独宴请宁越。两人小酌慢饮,孔青不自觉地又把话题扯到这次的大败齐军上来,希望宁越能给些意见。宁越静静听完,很惋惜地对孔青说:“大将军,如果此次廪丘之战,您不是掩埋齐军将士尸体,而是将他们归还给齐国,就会更增加您的功勋了。”孔青一听不解其意,问道:“何以见得?”宁越说:“将齐国将士的尸首归还齐国,既可以召显我赵国的宽仁气度,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以此为手段消耗齐国国力。这样,缴获齐军的战车、盔甲可以武装我们的将士,归还齐军将士的尸体又能迫使齐国拿出一大笔抚恤金从而消耗齐国国库的金银。大将军想,这不是削弱敌人、增强自己的最佳办法吗?”孔青点头称是,但是他还是稍有不解,就追问:“你的主意倒是不错,可是如果齐国人不要这些尸体怎么办?”
宁越摇摇头说:“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是这样,那齐国国君就是罪上加罪了。大将军想,齐军这次远途奔袭,却战而不胜,这本身就是齐君的一大罪状;将士出征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是齐君的第二大罪状;战胜国出于仁义把战死的将士归还给他们,国君要是不派人来接,那便是他的第三大罪状了。有了这三大罪状,齐国的百姓肯定会怨恨国君的。那么,从此以后,齐国国君就无法指挥将领,而将领也不会忠心服侍齐君。这就是所谓的连续进攻、以德制胜的策略了。”
孔青豁然开朗,他感慨地说:“众人都称赞我神勇善战,其实我还只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啊!”从此,孔青常和宁越研习兵法,从廪丘之战的光环中走了出来。
【悟在当下】指出缺陷,让他人反省自己
当局者迷,让被荣誉迷昏了头的人清醒过来,一味地泼冷水只会物极必反,招人厌恶。反倒是对荣誉本身不置可否,只点明其中的不足之处会更容易让人明白。
不过,这样的做法只适合严于律己的君子,因为只有愿意看到自己不足,且善加改正的人才会接受别人的指正。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战国时,纵横家们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口才,说服各国国君采纳自己的政见。当年的苏秦游说六国采纳自己的抗秦之策,最后身挂六国相印,显赫一时。他的弟弟苏代也成为纵横家,辗转各国。
有一次,苏代正在燕国做宾客,恰逢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王十分惊恐,因为以当时燕国的武备要抵御赵国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燕王没有办法,只能加紧调兵遣将。苏代得知情况,就自告奋勇,要替燕国当说客到赵国去劝阻这次征讨行动。燕王如获救命稻草,急忙备车准备礼物送苏代上路。
苏代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上下打点,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赵惠文王。赵王因其是苏秦的胞弟,还算礼遇,只是对于伐燕一事,似乎根本不想提及,也十分防备苏代就此游说自己放弃征讨燕国。可是苏代见到赵惠文王,行过君臣大礼之后,只字未提赵国即将伐燕的事情,反倒大谈特谈秦国现今的局势,以及它对六国的影响,尤其是赵国,位处函谷关北,与韩魏恰成一线,是秦国出关后,首当其冲的攻防线。赵惠文王渐渐听入了迷,他很想知道苏代对于这样的局面可有什么良谋妙策。可是苏代突然将话题一转,对赵惠文王说:“大王,可否听为臣讲个故事?”赵惠文王立刻诏准,于是,苏代就不紧不慢地讲起来。
“大王,这是小臣在从燕国来赵国途中,亲眼看到的。小臣途经易水时,天气十分晴朗,就看见河滩上有一只很是肥硕的蚌趴在岩石上晒太阳。可巧了,就在这时从西边飞来一只鹬,它看见河蚌张着厚实的壳,中间露出肥美鲜嫩的肉,着实是馋坏了,想也没多想,就俯冲下去啄蚌肉。河蚌感到了危险,就在鹬的长嘴捉到它的肉前,合拢结实的蚌壳,将鹬的长嘴紧紧地夹住。无论鹬怎么挣扎也摔不开蚌的钳制,最后,折腾得精疲力竭的鹬威胁河蚌说:‘要是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这么夹着我,迟早你会被晒死!’蚌毫不示弱地回答说:‘哼,要是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也不放你,总有一天你就会被憋死!’双方都互不相让,就这么一直僵持着。这时候来了一个打鱼人,毫不费力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捉了起来。”
赵惠文王听了,觉得十分可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可是转念一想总觉得苏代讲这么个故事,肯定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开心,就马上正色,问苏代:“先生如此辛劳,在燕赵之间奔波劳碌,不会只是为给寡人讲个故事吧?”苏代急忙深施一礼说:“大王明鉴。臣之所以讲这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其中含有一比。大王,现今燕赵就好比这即将争斗不已的鹬和蚌,一个觉得有利可图,一个势必拼死自保。如果赵国强劲的兵锋真的插进燕国边境,毫无疑问会获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是,燕国地处边北,一味深入也未见得能够取得大王想要的战果;要是燕国上下一致抵御,恐怕就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到时候,一直虎视眈眈的秦国,一旦借燕赵两国死斗之际,杀出函谷关来,坐收渔人之利的非它莫属啊!”赵惠文王突然醒悟,这才惊觉自己只关注了北边的燕国,却完全忘了西边的虎狼之秦,这样看来伐燕之举的确不很高明。赵王思虑再三最终在苏代的游说下放弃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悟在当下】设身处地地劝说对方
劝服别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晓以利害,而是“设身处地”。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拿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明白对方最需要的,进而确定自己应该以什么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苏代之所以能成功阻止赵国伐燕,就在于无论是讲寓言也好,分析时局也好,都是以有利于赵国的角度来说的,或者说,他首先是顾及了赵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而后在此基础上指明燕赵的得失是一致,伐燕不如存燕。最终打消了赵王伐燕的念头。
“设身处地”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法宝,更是洞悉对手的绝招。
田穰苴立信于军中
春秋末期的田穰苴,是齐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本来只是齐国的普通平民。景公时,燕、晋联兵侵齐,而齐兵屡败,景公甚为忧虑,所以相国晏婴便把还是平民的田穰苴推荐给景公。景公破格提升他为将军率军拒敌。
田穰苴考虑到自己出身微末,况且,自己从来没有带兵的经历,如今一跃成为三军统帅,肯定难以服众。作为将帅,如果部下不服,如何指挥作战?所以,他便请求景公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作自己的监军。于是,景公便派最受宠信的大夫庄贾做监军。
庄贾天天在齐景公身边“工作”,虽然官职不高,但地位特殊,满朝大臣都对他礼让三分,可谓“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于是,做监军这个“光荣”的使命便落到了庄贾的头上。
田穰苴与庄贾约好第二天正午在军门外集合,整点出发,各不相误。第二天,田穰苴很早就带领部队来到军门外,列好队伍,等候庄贾。出发时间快到了,仍不见庄贾来,田穰苴就派人去催,谁知庄贾的亲朋好友正在为他设酒送行;庄贾也自恃景公宠信,流连欢饮;使者连催,全不在意。田穰苴等到日影西移,便登坛号令,申明纪律。
直到傍晚时分,庄贾才大摇大摆、毫不在乎地来到军门。田穰苴厉声喝问:“庄大人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庄贾久受景公宠爱,一向狂妄骄横,哪里把小小的田穰苴放在眼里,于是就傲慢地说:“亲朋饯行,多饮了几杯……”
田穰苴正色道:“做大将的,从接受任命时起,就要忘掉家庭;临阵决战,就要舍生忘死;赏功罚罪,就要忘掉私亲。如今大敌压境,举国忧心,大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士卒战死在边境,百姓的性命难保,你却因为酒宴而违反军法。若临敌应战,岂不误事!”
庄贾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说:“你太神气了,才当了几天将军竟敢教训起我来。你不知道我是谁吗?你不清楚我的地位吗?”
田穰苴毫不示弱,厉声吼道:“违期迟到该当何罪?”
没有回应。田穰苴又大声问道:“违犯军法该当何罪?”
旁边的军正回答:“当斩!”
田穰苴正色说道:“好!现在就把这违犯军法的罪臣正法!”
田穰苴便喝令刀斧手,将庄贾捆绑了,牵出辕门斩首示众。庄贾那颗气焰嚣张的脑袋立刻被砍了下来,挂到旗杆之上,成了田穰苴向全军示信的道具。
在田穰苴喝令斩庄贾时,庄贾的随从人等便急忙去景公处报信求救。景公立即派另一位宠臣梁丘驾驶疾车来传谕赦令。齐景公的使者乘坐三驾马车到来后,传达齐景公的旨意,田穰苴威严地回答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使者还想啰唆,田穰苴厉声问军政司:“军营中不能跑马。现在使者竟然在军营中奔驰,该当何罪?”
军政司回答:“当斩!”
使者闻言,怕自己成了庄贾第二,顿时吓得面无人色。
田穰苴道:“国君的使者不可杀之,但军法不可不执行。”于是就命令把使者的马夫斩首,将马车左边的马杀死,并砍下马车的左驸(马车左边的立木),算是代替对使者的处罚。
田穰苴的举动,立即威震三军,将士们从此俯首帖耳地听从他的指挥。
从此,田穰苴统率的军队对他唯命是从,上下一心,共同抵抗入侵。几个月后,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田穰苴率军凯旋,齐景公亲自迎接,提升他为大司马。
【悟在当下】事不立不行
田穰苴斩庄贾,立威于军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严。所谓“事不立不行”,田穰苴很清楚自己首先要做的不是带兵出征,而是立威以服军心。只有树立威信后,事态的进展才会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现在,我们做事情,也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只有建立威信,事情的发展才会顺利,自己才能做出一定成绩;也只有建立威信,才能上下一心,为共同的前途努力。否则,人心涣散,是不可能做成事情的。
田单巧设火牛阵
田单是齐国田氏远房的亲属,临淄人,湣王时,他任齐都临淄的市掾,当时他是一位资历浅、爵位低、没有什么名气的小官吏。但是,他善于学习,尤其喜欢兵法,对战略战术有过精心研究。后来就是他,在燕兵伐齐的战争中,以奇计制胜燕兵,表现出一位军事家的非凡才能,被襄王法章封为安平君,是齐国军事家的后起之秀。
战国时代,列国争雄,频繁的掠夺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公元前283年,燕、赵等国合谋伐齐,齐湣王因为国力不足,丝毫没有应战的力量,只得弃国都而南逃到了莒城,偏安一时。因此,燕兵长驱直入,很快占据了齐国的大部分国土,齐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燕兵攻破临淄后,又东渡淄河进取安平。这时,早就已经从临淄退守安平城的田单,正在积极筹划抗击敌人的战略方法。为使战车进退方便,避免撞击,他命令宗人部下疾速断去车轴长头,并加固上铁笼。当安平失守时,齐人因车轴相撞,战车被毁,落入燕人之手,做了俘虏,只有田单宗人及其部下安然退居即墨。在即墨大夫战死疆场后,田单被宗人及部下推举为拒燕统帅。田单有了进一步施展才华的空间。
足智多谋的田单,并没有因为齐国暂时的失利而气馁,他决心一定要复国,不辜负大家对他的信任。他细心分析战争发展变化的形势,窥测着出战的最佳时机。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燕昭王病死、燕惠王即位的消息。田单利用惠王与乐毅有裂痕的缘故,派人去惠王面前谗言挑拨,进一步激化君臣间的矛盾,致使惠王猜忌乐毅,改用骑劫为统帅,使齐国在未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击败了智勇双全的乐毅。田单在田氏宗人中名声大振,威望更高。
田单抓住燕将骄傲的弱点,用金钱贿赂燕将,涣散了燕兵的军纪,并且进一步使燕兵放松戒备,使得燕兵以为齐国其实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是,田单却忙于做应战计划和出击准备。他还聚集了田氏宗人登城目睹燕兵对齐人烧掠、削鼻、屠杀和掘坟辱尸等种种惨无人道的暴行,从而激发了齐兵同仇敌忾、收复失地的士气。
这时,田单便组织老弱女子登城,以示降燕,迷惑燕兵。田单向燕兵统帅诈降。在约定投降的前一天晚上,田单组织甲卒精兵埋伏于城内四周,又将城内一千多头牛,双角都装上锋利的匕首,用五颜六色的颜料在红布上画了张牙舞爪的猛兽的图案,分别披在牛身上,又把浸了油脂的麻系在牛尾上,然后又把城墙挖开几十个洞。黄昏时分,精选的五千名士兵的脸上被涂成五颜六色,带着兵器跟在牛的后面。当夜深人静燕兵酣睡之时,城头锣鼓齐鸣,齐兵将牛尾点燃,牛又惊又痛,四面奔出,直奔燕营,五千名化了装的士兵也紧随着冲去,在呐喊声中,随牛冲杀。
燕兵从睡梦之中被惊醒,只见牛尾像火炬一样光明耀眼,群牛乱奔,如同怪兽,燕兵被碰上非死即伤,燕兵大乱,四处奔跑逃命。五千壮士趁机向燕兵发动进攻,燕兵统帅骑劫也一命呜呼。齐军乘胜直追,取得了败燕复齐的全部胜利。田单返回莒城,迎襄王法章还都临淄。
田单的火牛阵取得巨大成功,齐国收复失地,田单也因此成为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悟在当下】正面交锋与侧面突袭相结合
与敌人作战,用奇兵突袭也是一个制胜的关键。正面交锋与侧面突袭的相互结合,是战争胜利的保证。田单的火牛阵不愧是深得此精髓的典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火牛大败燕兵。
今天的我们,虽然不用作战,但是也一定要在做事情之前做最充分的准备,寻找最有利的时机。在时机成熟之时,出其不意,以奇制胜。
赵奢智退秦兵
公元前270年,秦军东向进攻韩国,派重兵围困阏与。阏与这个地方与赵国相邻,且距邯郸很近,所以秦军的攻势对赵国构成了直接威胁。
赵惠文王从本国安全着想,决意同秦国争夺上党地区。赵惠文王分别召集廉颇、乐乘商议,他们都认为道远险狭,难以救援韩国。赵王又召赵奢商议,赵奢认为:“阏与道远险狭,就好像两只老鼠在洞穴中争斗,勇敢的一方将胜利。”于是赵王任命赵奢为大将,率军前往阏与援救韩国。
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做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他们派了一支军队,向东直插武安,形成掎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赵奢得知秦军这一部署,从邯郸出发才30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命令军中加固营垒,在营区周围修筑了许多屏障,故意做出毫无进取之意的姿态,并且命令部队说:“有以军事谏者死。”赵军中有一人建议火速去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掉了。赵军就这样停留了28天,而且再次增筑营垒。秦军派间谍侦察赵军的情况,赵奢好好款待然后就把他放走了。秦军的间谍把赵军的情况报告给秦军将领,秦将非常高兴,说“赵国军队离开国都刚刚30里就停止不动了,又忙于增筑营垒,看来阏与不是赵国的领土”,于是秦军将领放松了对赵军的警惕。
送走秦军间谍,赵奢突然做出决定,集合部队,让部队卸下兵甲,快速行进,仅两天一夜的时间就抵达阏与附近。秦军听说赵奢己至阏与,如梦方醒,慌忙调集兵力赶来。
赵军远离后方,孤军独进,形势依然十分危险。这时,赵军中有一位名叫许历的军士,面见赵奢说:“秦人没有料到我们的军队一下子就来到这里,他们来势凶猛,将军一定要集结主要兵力列好阵势来迎战。不然我们肯定会失败。”赵奢说:“愿意听从你的建议。”许历说:“请您把我腰斩了吧。”赵奢说:“这件事情等回到邯郸后再说。”许历又建议说:“先占领北部的山头一定会获胜,后到的肯定失败。”赵奢同意许历的看法,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山头。果然,后到的秦军,与赵军争夺北边山头,但是久攻不下。秦军拥挤于山下,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成功击败秦军。秦军大败,四散溃逃。阏与之围随之解除。
此次战役,使强大的秦国遭受一次大挫折,此后多年对赵国不敢轻举妄动。由于赵奢在救援韩国之中的表现,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当。
【悟在当下】臧锋示弱,巧用智谋
赵奢在阏与一战中表现了高超的用兵策略,他按兵不动,增筑营垒,用以迷惑敌军。在秦军间谍来偷窥赵军情况时,赵奢好好招待这位秦军间谍,其实这都是赵奢的用兵之道。赵奢就是借秦军间谍之口向秦军将领传达赵军胆怯畏战的假情报。正因为赵奢藏锋示弱,巧用智谋,才成功地解除了阏与之围。
烛之武退秦师
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朝秦暮楚。春秋时期的烛之武,成功地劝阻秦晋联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为了晋国的利益,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晋文公逃亡到郑国时,郑文公曾经对晋文公无礼,而且郑文公暗生二心,依附楚国,暗地里与楚国亲近。这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水之南。晋国的形势危急,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
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文公建议说:“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很危险了,但是大王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我相信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烛之武一定会保卫我们的国家免受灭国之祸的。”郑文公听从了他的意见,亲自去请烛之武。但是,烛之武却推辞说:“微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我已经老了,更做不了什么事了。大王还是另外寻找贤能,以不辜负大王的重托。”郑文公羞愧地对烛之武说:“我没有提早重用您,使得您怀才不遇,现在危急了又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但是郑国是您的国家,还有众多的郑国百姓,如果郑国灭亡了,众多的百姓就会遭难,况且郑国灭亡,对您也不利啊!”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烛之武答应去说服秦军退兵。
当夜,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体,让人将自己从城墙上放下去。烛之武顺利地见到了秦穆公,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郑国怎么可能是秦、晋联合的对手啊!倘若郑国的灭亡对大王您有好处,那我就不敢来麻烦大王了。大王知道,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把郑国设置为自己的边邑,这件事情是很困难的。那么,大王何必消灭郑国来加强邻近的晋国的力量呢?邻国实力的强大,就是您的力量的减弱啊!假如留下郑国,使它成为您通往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郑国还可以供应给您的使臣食宿给养,这对秦国也没有坏处。再说大王曾经对晋文公有恩惠,晋文公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作为报答。可是大王清楚他的所作所为,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筑城防御备战了,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啊?晋国既然要消灭郑国作为它东边的疆界,自然就会扩张它西边的疆界,既然要扩张西边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的利益,晋国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这种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呢?希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件事情,来确定秦国的策略。”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分析,很是高兴,于是亲自与郑国订立盟约,并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则率军回国了。
烛之武以非凡的智慧巧妙地使自己国家躲过了一次灭国之灾。
【悟在当下】详尽分析,明示厉害
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的实例。烛之武利用秦晋的矛盾,从历史到现实,做了详尽的分析,分析灭亡郑国对于秦国的危害,对晋国的好处。秦晋是当时的强国,秦穆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如果两者联合,郑国肯定要灭亡。但是,烛之武的进言,使秦穆公认识到保留东边一个郑国对晋国有重大的牵制作用,只要秦国撤兵,晋国也只得跟着秦国一起撤兵,郑国就转危为安。
现实中,我们解决问题也要抓住主要矛盾,做详细分析,为对方明示利害,这样就会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秦王废信陵君
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觉得有愧魏王,一直不敢回国;而赵国出于感激始终盛情挽留,这样信陵君客居赵国一晃就是十年。秦国探听到信陵君一直在赵国生活,魏国已经无所倚仗,便发兵日夜围攻魏国。魏安釐王为此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最后只好派使者去赵国请回了信陵君。魏安釐王一见信陵君,就哭诉了离别之情,说自己根本没有怪过信陵君,然后授信陵君上将军印,统领全国军队。
信陵君一接掌帅印,立刻向诸侯国发出求援信。各诸侯一听是信陵君当了将军,立即纷纷响应,派遣军队前来救魏。最后,信陵君统领齐、楚、燕、赵、魏五国大军,一举击溃了秦军,赶走蒙骜,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把秦军赶回了函谷关。五国联军还控制了函谷关口,使秦军再不敢出关向东,取得了合纵以来对秦的重大军事胜利。此后,原本就声名显赫的信陵君更是威名震动天下。
信陵君对关东诸侯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得秦王大伤脑筋。他觉得信陵君不除,不要说吞并六国,恐怕秦国将就此被封锁在函谷关以内动弹不得。于是,秦王故伎重施,派人带上万斤黄金到魏国收买被信陵君所杀的晋鄙生前的门客,让他们在魏安釐王面前诋毁信陵君。这些门客对魏安釐王说:“公子在外已经十年之久,现在各国诸侯的将军都服从他的指挥。他们只知道有魏公子,哪里还会想到魏王您!公子现在想趁机南面称王,各国诸侯也会因为害怕公子的威名,准备共同拥戴他啊!”秦国还多次派人假意庆贺信陵君要立为魏王,询问他何时登基。魏王开始还不相信,可是天天都听到这类信息,时间久了,也就不能不信,终于,他让别人取代了信陵君的职务。
信陵君知道自己是因人诽谤才被魏王猜忌,弄到了丢官去职的地步。他想到自己为了魏国魏王尽心尽力,却最终仍然落到这般田地,原以为终可以一展抱负,最后还是遭人陷害、志向成空。信陵君悲愤难平,就此称病不再上朝。他和门客日夜饮酒作乐,借酒消愁,沉溺于女色之中。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四年,魏安釐王三十四年,曾经以贤明著称的信陵君竟然因为酒色无度而死去。魏安釐王听信谗言自毁长城,不知不觉成了秦王的帮凶。
秦王得知信陵君已死的消息,立刻派大将军蒙骜率军东出函谷关攻打魏国。没有了信陵君的魏国既没有有力的统帅又没有各诸侯国的支援,很快就被秦军一连拿下二十余座城池,并在黄河以北设置了东郡。自此以后,秦军不断蚕食魏国,十八年后又俘虏了魏王假,魏国最终宣告灭亡。
【悟在当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古往今来最卑劣却是最有效的计谋莫过于“反间计”。秦王之所以能利用诋毁离间将信陵君拉下魏国的政治舞台,第一利用了魏安釐王的疑心;第二利用了“众口铄金”。原本窃符救赵时,魏王就已经十分不信任信陵君,只是迫不得已再度请他回来。再则秦国不惜万金收买晋鄙生前的门客使之在魏安釐王面前日夜诋毁信陵君。“谎言说一千次就成了真理”,晋鄙门客进谗言多次,魏安釐王便不免信以为真了。再加上秦王不时以祝贺为名敲响的“警钟”,无不时时刻刻在加强魏安釐王的疑心。秦国的这次间谍活动击败了战场上难以击败的敌人,取得了伐兵中无法取得的胜利。信陵君退隐后,魏安釐王很可能自鸣得意,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魏国有史以来的最大内奸。
现实生活中,对待别人的谗言一定要多加分析,考虑采纳谗言将会出现的后果,这样才能洞悉别人的目的。
臧孙子顿悟料事
春秋时期战乱频繁,强国攻打吞并弱国壮大自己的力量早已司空见惯,每个国家都在谋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力争在多国的合并中能幸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某年,强大的齐国攻打弱小的宋国,宋国的国君深知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挡强大的齐国的进攻,心中十分忧虑,就派具有远见卓识并且能言善辩的大臣臧孙子到南方向楚国求救,希望楚国能够出兵帮助宋国抵挡齐国的进军,度过危险。臧孙子领命后认为楚国不会帮助弱小的宋国抗齐而得罪实力强大的齐国,但是他还是存着一线希望火速赶到楚国,企图分析利害说服楚王帮助宋国抵抗齐国。他向楚王报告了齐国入侵宋国和齐兵的情况,并分析了战争的形势和楚国联合宋国抗齐的有利一面,并请求楚国出兵帮助宋国共同抗齐。没有想到楚王听了臧孙子的话没有犹豫,反而很高兴地告诉臧孙子楚国一定会营救宋国,鼓励宋国一定要尽力抗齐,楚国的救兵一定会在适合的时候帮助宋国。臧孙子随从的人看到楚王面带微笑,听到楚王这个干脆利落的回答都很高兴,感到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当即谢过楚王,兴高采烈地返回宋国,努力准备在楚国的帮助下合力抵抗齐国的进攻,保家卫国,并认为只要楚国肯出兵营救,宋国就有胜利的希望。只有臧孙子一个闷闷不乐面带忧愁的神色。
臧孙子的车夫问他说:“楚王不是答应了一定会出兵帮助我们吗?只要有楚国的帮助,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宋国就一定有胜利的希望,你为什么闷闷不乐呢?振作一些吧,相信我们能打败齐国,并壮大自己!”
臧孙子说:“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在向楚国求援之前我就考虑到这个问题,齐国是大国,而我们宋国是小国,楚王会为了营救一个弱小的宋国得罪一个强大的齐国吗?即使我有再大的辩才也无法掩盖这个事实,这是一般人都应该有的顾虑,身为楚王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因此,楚王即便是勉强答应我们的请求,也应该是面带忧虑之色才对,但是我看到楚王在回答我们的时候却面带喜色,而且回答得这么干脆利落,这些一定是做给我们看的。他可能是想要我们努力地坚持抗战,如果我们坚持抗战,齐国的损失就会很大,最终也会疲惫不堪,这样临近的楚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因此,我看到楚王的脸色,就知道他的许诺必定是假的,楚国根本不会出兵帮助我们,因此,我很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命运担忧啊!”听了臧孙子的一席话,大家都默默无语。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臧孙子所料,当臧孙子一行回到宋国,宋国上下虽然都奋力抵抗,但是却因寡不敌众,已经丧失了五座城池,而楚国许诺的援兵却迟迟不到。
【悟在当下】细察人而不是轻信人
齐国攻打宋国,臧孙子到楚国求救,楚王面带喜色而且不假思索就答应援救宋国。随从的其他人都很高兴,但是唯有臧孙子认识到楚王面带微笑的许诺是另有所谋,并且认为楚国不会真正帮助宋国,结果事情果然如臧孙子所料。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观察别人不能仅靠对方说的话,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还要观察对方言行是否一致。
里克诈病避祸
晋献公有三个儿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以及夷吾,其中夷吾最受献公喜爱。晋献公灭骊戎后,得到美女骊姬,对她言听计从十分宠爱。骊姬生下奚齐后,在骊姬的唆使下,献公逐渐疏远了申生、重耳和夷吾三人,单单宠爱骊姬母子。骊姬为了使奚齐成为太子,在年老的献公逝世后掌握晋国大权,设毒计逼申生自尽,同时预谋要害死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得到申生被害的消息之后,马上意识到骊姬对他们下毒手的日子也不远了,于是他们两个离开晋国,逃往别国避难。
没过几年,晋献公病重,不能理事,将国家大事托付于里克、荀息两位大臣。
里克被献公托以国政后非常高兴,毕竟这是一个特殊的荣耀。但好友郑固却对他说:“虽然献公托政于你,但是你的处境很危险,在不远的将来恐怕会有杀身之祸。”里克听了以后像被浇了一头冷水,非常不高兴,便追问好友这样说的原因。郑固说:“我看国君的病已经很危急了,能够痊愈的希望不大,而太子还年幼无知,根本就无法承担国家重任,所以晋献公近期内必会挑选他逝世以后辅弼太子的重臣。你想想看谁会得到国君的托孤的授命呢?”里克很确定地回答说:“朝中大臣以荀息和我为首,大概就是我们两个了,不会有其他的人。”郑固说:“你说的没错。但是现在的太子奚齐年纪尚小没有能力,也没有什么业绩,因此缺乏德望,又因为他的母亲心狠手辣,逼死太子,逼走献公的其他两个儿子,是个人人痛恨的人,他也算是个恶母之子,必定会遭到国人的怨恨,所以就算晋献公去世后他即位了,这国君的位子恐怕也是坐不长久的。死去的太子申生,以及流亡国外的重耳和夷吾,他们在国内的势力还不小,拥有许多朝臣的支持。我预料献公一死,三位公子的手下必定要发动变乱,争夺国君的位置,而如果你是朝中大臣,又奉先君之命辅佐新主,一旦奚齐失败,其他的人就绝对不会放过你,那时候你就要大祸临头了。”里克听后认为他分析得很对,想到自己差一点陷入灭门的大祸,大吃一惊,浑身冒汗,于是他郑重地谢过友人的提醒,自此打算不再上朝理事,也不会接受托孤遗命了。于是从第二天起,里克就推辞自己身患重病不能上朝理事,不再上朝。
不久,晋献公病危,急忙召见里克、荀息入宫,商议身后之事,但里克以自己身患重病为由,没有前往受命。于是荀息独自接受了献公的遗诏,答应要尽忠辅佐太子。后来献公病死,太子奚齐即位,晋国果然发生动乱。诈病在家的里克不但没有遭到什么祸患,反而利用时机,诛杀奚齐,迎立新君,重新掌握了晋国的大权。奚齐死后,荀息为尽臣节,自杀身亡。
【悟在当下】明哲保身,静待时机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宫廷政治斗争的故事。要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全身进退并能获得一定的利益,需要认真分析形势,对各种势力的强弱胸有成竹,综合把握大局,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至于身败名裂。里克没有被一时的荣辱所迷惑,没有为君臣之义所拘囿,而是明哲保身等待时机,起初诈病退隐,后又复出,迎立了真正值得为之效力的新君,重新掌握了政治权力,这样的做法确实很高明。
在现实生活中,对事物的分析要综合全面,同时要有远见卓识,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列子自却恶名
战国时期,列子先跟随壶丘子学道,后又师从老商氏,并与伯高子为友。传说列子修道九年之后,即能“御风而行”。在今天看来这些有点玄虚,但是从中可见列子当时的修行极高。后来,列子隐居郑国四十余年,修身养性,过着远离世俗的隐居生活。
在列子隐居郑国期间,他的生活穷困潦倒,常常食不果腹,脸上常有饥馑之色。一位他国的使者在郑国见到列子,看到列子生活的窘困状况十分吃惊,当他见到郑国的相国子阳后,对子阳说:“列子是闻名天下的有道之士,居住在贵国这么长时间,生活这么穷困,作为相国,你难道不知道这件事情吗?这样的做法恐怕要被人耻笑了。”子阳听后忙问左右,才知道郑国有列子这样一个人,而且生活确实十分穷困,于是就让手下的官员给列子送去了数十车粟米。
列子听说相国子阳派人送来了粮食,立刻出来迎接。为列子送粮的官员说:“相国听说你的生活很困窘,特意让我给你送来粮食,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列子说道:“相国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隐居于此没有为郑国做一点贡献,没有一点的功劳,我怎么可以接受相国的恩赐呢?还是请收回吧。”面对送粮的官员,列子再三拜谢相国的恩典,但是却始终不肯接受官员送来的粮食,送粮的官员只好作罢,并把此事禀报相国子阳。
送粮的官吏走后,列子的妻子面带饥色,望着他说:“我听说有道之人的妻子和儿女都可以有饱足安逸的生活,但是现在我和孩子们却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你也知道很久以来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吃的,每天靠一点点稀粥充饥,为什么今天相国派使者送来的粮食你不接受呢?相国子阳知道他以前慢待了你,但是现在特意派人送来粮食证明他认识到了以前的错误,你应该接受才对,这样我们也可以渡过难关,不至于每天忍受饥馑之苦啊!”听完妻子的话,列子也感到很抱歉,妻子说的话是事实而且也不无道理,但是列子拒收相国的馈赠也是不无理由的。于是他和颜悦色地对妻子解释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了,这些年来忍饥挨饿,确实让你们受委屈了。但是你知道吗,相国子阳对我并不了解,他只是听了别人的话才给我送来了粮食,今天他可以因为别人赞扬我的话给我送来粮食,明天他也可以因为别人的谗言而拿我问罪,这样的人送来的东西我能接受吗?我这样做是为了洁身自保,以防将来的不测啊。”听了列子的话,妻子也默默无语。
后来,果然相国子阳在郑国很不得人心,百姓忍无可忍就起来造反,子阳在混乱中被百姓杀死了。
【悟在当下】择善相交,以避不义
列子在郑国隐居数十年,郑国的相国子阳都没有关注过他,而单凭别人对列子的称赞就给列子送来粟米。列子通过一件小事认清了子阳的为人,从而拒绝了子阳的馈赠。
在现实生活中,要择善相交,才能避开不义,避开逆天。
芒卯诈献邺城间秦赵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约定共同攻打魏国,因为秦国和赵国都是当时的大国,两国联合来攻打相对弱小的魏国,魏国根本就不是对手。为此,魏王非常惊恐不安。相国芒卯却很镇定地对魏王说:“大王不必发愁,臣有一计,可以一试。”魏王问:“爱卿有何妙计快快讲来!”芒卯说:“请大王允许我派张倚对赵王说:‘秦国和赵国联合来攻打我们魏国,我们自知不是对手,邺这个地方看样子是保不住了,现在如果大王和秦绝交而连魏抗秦,魏王就把邺地献给大王。’赵王对邺城垂涎已久,必定会同意,等到他与秦国断绝关系,来接受邺城的时候,臣就推说不知道这件事情,那时,秦赵的联盟已经瓦解,赵王必定不敢以强硬的态度来对付我们,也只能不了了之,同时,没有赵国的支持,秦国也不会远道而来单独攻打我们,我们也许就可以转危为安。”魏王听了非常高兴,认为可行并立即让芒卯着手去做这件事情。
于是芒卯授计张倚并派张倚去赵国见赵王,告诉赵王说只要赵国与秦国绝交而连魏抗秦,魏王就愿意献出邺地。赵王听后非常高兴,就找来赵国的相国说:“魏王请求把邺地献给我们,要我们不再和秦国联合,而和魏国联合抗秦,你认为我们与秦绝交收下邺地,这样做可以吗?”相国说:“如果我们和秦国联合攻打魏国,我们得到的好处也不过就是得到邺地,秦君不会给我们更大的好处,现在我们不用兵就可以得到邺地,这样的好处,为什么不答应呢?请大王还是速速答应魏国的请求吧!”赵王答应了魏国的请求,这时使者张倚对赵王说:“我国负责交割城池给贵国的官员,已经在邺地等候了,既然大王答应收下邺地,那么大王又打算怎样来报答魏国呢?”赵王想到现在自己垂涎已久的邺地已经唾手可得,就下令关闭秦国通向魏国的所有关口,秦赵的关系恶化,秦赵联盟彻底瓦解了。
随后,赵王派人去接收邺城,芒卯对赵国的使者说:“我国所以要侍奉赵王,为的是保住邺城,把邺城献给赵国是张倚的过错,芒卯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不会将邺城献给赵国。”任凭他们的万般解释,芒卯依旧不开城门,赵国的使者也无可奈何,只得回去回复赵王。
赵王知道后,明白自己中了魏国的计谋,又害怕魏国乘他背弃秦赵联盟之机来攻打赵国,或者是秦国来攻打赵国,因此也不敢强逼魏国献邺城,反而立即割让五座城池给魏国,请求魏国共同对付秦国。
【悟在当下】见利忘义必受损
芒卯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智谋之士,他利用赵王的贪心,教魏王以献邺城这一虚假的许诺,轻易地瓦解了秦赵联合攻魏的约定,反而迫使赵割让五城争取与魏联合起来抗秦。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宜见利忘义而上当受骗,蒙受巨大损失,应该从这些事例中吸取教训。
献计越王,屈身事吴
春秋后期,地处江淮的吴国和越国开始振兴起来,他们之间为了争霸不断地进行战争。最初,吴国的力量胜于越国,越国的力量不足以与吴国抗衡。到了越王勾践即位的时候,越国的力量也开始逐渐强大起来,便不甘心屈从于吴国。勾践三年吴越争战,结果勾践大败,仅剩下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又被吴兵团团围住。勾践身临绝境。
越王勾践的大臣范蠡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对于一时的成败看得并不那么重,他认为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寻找可行的方案,然后东山再起。因此他劝说勾践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灰心。事到如今,只有前去求和,贿赂吴国君臣;倘若不许求和,可以以臣下的身份侍奉吴王,慢慢再看转机,这是危难之时不得已的方法。因此可以派文种到吴军大营请求议和,以后的事情,看事态的发展再做决定,只要可以存活下去,以后励精图治,总会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勾践认为可行,于是派文种到吴国军营去求和。
文种初次到吴国的军营求和,受到伍子胥的极力阻挠,结果吴国没有答应越国的请求。勾践听到文种报告的消息,决定杀死妻子儿女要与吴王决一死战。范蠡和文种阻止了他。两人认为硬拼不是办法,他们通过冷静的分析,认为吴王夫差喜欢美女,当时的权臣太宰伯噽喜欢财物,越国可以利用对方的这个弱点来试一试。于是越国首先用美女、宝器买通太宰伯噽,让他转献给夫差,然后又派文种前去求和。
文种见到吴王说道:“大王如果能够赦免勾践,越国愿意献出所有的珍宝,越国上下都降为臣民,如果吴王不许,勾践就杀死妻子儿女,毁掉所有的珍宝,然后率领五千士兵和大王决一死战。真的打起来,难免会让大王受到损失。杀掉一个勾践,怎么能比得上得到整个越国呢?希望大王能够三思而后行!”文种的话分析了利害,吴王也怦然心动。这时,接受了越国贿赂的太宰伯噽也在一边帮助文种说话,说:“越国已经降服,并且举国上下都降为吴国的臣民,连勾践也对吴国称臣,所以,我认为,如果能赦免越王而不是让越国与吴国决一死战,对我们吴国反而更有利。”伍子胥极力反对讲和,要除掉勾践,灭掉越国,断绝吴越争霸的根源,认为放掉勾践无异于放虎归山,倘若以后他卷土重来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吴王被吴越讲和的利益和太宰伯噽的话所惑,再也听不进去伍子胥的谏言,答应了越国的请求与越国讲和罢兵而去。后来,勾践返回越国励精图治,在范蠡和文种的辅弼下终于灭掉了吴国。
【悟在当下】不计一时得失
胜败乃兵家常事,智谋之士往往能不局限于一时的胜败,而能在困境中面对现实谋求出路,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越王勾践兵败陷于绝境之时,范蠡临危不乱,劝勾践屈身称臣与吴国讲和,并利用对方的弱点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讲和,保留自己的力量,励精图治,最后灭掉吴国,具有一定的远见卓识。
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局限于一时的成败得失,而要有长远的目光,在逆境中发愤图强,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末年,在各路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力量,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队伍。他们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朝都城咸阳,谁就在关中称王。结果,刘邦一路避开秦军主力,专走偏荒的小径。这样,刘邦没有打过几场硬仗就已经兵临咸阳。秦三世子婴没做什么反抗就投降了刘邦。于是刘邦就先占据咸阳,控制了函谷关。项羽一路上沿黄河流域进军,这是进攻关中正门的路线,一路上坚城固垒随处林立。尽管项羽数十万铁骑以摧枯拉朽的声势,攻城破寨,所向披靡,但是,连续不断的大仗硬仗,显然阻碍了项羽的行进速度。等到项羽来到函谷关前,发现早被刘邦抢了先。
项羽因此非常生气。他想自己有四十万大军还没称王,你刘邦十万人马居然称王啦!于是要找刘邦决战,杀进关中。项羽的一个远房叔叔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听到这消息,他连夜跑到刘邦大营告诉张良,劝他赶紧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经张良介绍,刘邦热情地接待了项伯,并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劝刘邦亲自去向项羽解释、道歉,以避免这场大战。
第二天,刘邦带着一百多人亲自去鸿门向项羽赔礼道歉,解释说他根本就没想过什么称王关中,有项羽立下如此功勋,这关中之王非项羽莫属。他不过是一时幸运能够先项羽一步进入关中罢了,但他只是替项王守着关中大门,以防让其他诸侯乘虚抢了去。项羽一听气就消了大半。他的谋士范增曾劝项羽在酒宴上除掉刘邦,项羽也同意了,早在宴会上埋伏了一批武士,约定项羽一举杯,就立即动手。可是在宴会上,刘邦对项羽态度谦卑,处处赔着小心。项羽性情耿直,不善权谋,早被刘邦哄得心花怒放,哪还记得要杀他的事情!
虽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都视而不见,没有反应。范增眼看计划无法进行,就把项羽的堂兄弟项庄找出来说:“项王太仁慈了,可是刘邦不能不除。你快进去借舞剑为名,趁机杀了刘邦。”项庄回来便到宴会上敬酒,并请求让他舞剑助兴。只见剑光闪闪,项庄越舞越靠近刘邦。项伯一看情势不对,就对项羽说:“一人独舞,兴致不高,让我和他对舞吧!”项伯也拔剑起舞,暗暗地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刘邦,使项庄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张良看到这种情况,赶忙出去对刘邦的武将樊哙说:“现在项庄舞剑,他的用意就是要杀沛公啊!”樊哙一听,立即拿起武器,闯到宴会上。他不惧项羽的英勇让项羽十分欣赏,项庄舞剑一节就这样被樊哙搅过去了。又过了一会儿,刘邦借口去上厕所,悄悄溜了出来,张良告诉他快回大营,否则性命不保。刘邦赶紧带了樊哙等几个贴身护卫,丢弃车乘马匹,徒步从小路逃回了大营。张良留下,等刘邦走远了才再次进大帐献礼,说刘邦一时身体不适,先回去了。项羽不以为然,范增大顿手足。
果然,鸿门宴之后,逃得性命的刘邦终于在垓下之战中逼死项羽,取得了楚汉之争的最终胜利。
【悟在当下】处乱不惊,当机立断
鸿门宴上情势凶险,大家各怀心机。刘邦能全身而退,安然回营,全赖张良及时洞悉项庄的意图,当机立断,召进樊哙解一时之困。待时机成熟,张良又力劝刘邦逃回大营,以保万全,自己则主动留下应对项羽。他于危急之时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处事从容,此等智慧实在令人赞叹。
陈平脱衣险渡河
陈平为人机敏,谦逊有礼,又很有学识,在秦末乱世之中很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求取功名。当得知项羽率军到达黄河岸边时,陈平就别妻离子前去投奔。只可惜,项羽虽然勇猛无人能敌,却猜忌多疑、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陈平虽自许才高,但在项羽眼里只是个读书识字的书生而已。于是,陈平尽管在项王手下勤恳多时,也不过是个校尉。
陈平隐忍等待,终于等来了建功的机会。被项王封在殷地的殷王司马卯起兵叛反楚国,项羽大为恼怒,立刻派遣陈平所在的军队前去平叛。一路上,陈平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很快就招降了司马卯。项羽对陈平的表现十分满意,不仅加官晋爵,还赏赐千金。这样前所未有的恩赏让陈平受宠若惊,他觉得自己就此可以在项王手下一展抱负了。只可惜好景不长,刚刚被招降的司马卯,没过多久再次叛楚,这次更绝,为了躲过项羽的压制,他干脆投降了汉王刘邦,以谋求保护。这让项羽大为恼火,他不但准备发兵征讨刘邦,更迁怒于曾经到殷地平叛的将军官吏,一定要杀之以解心头之恨。陈平听到消息,十分害怕,立刻挂印封金,只身抄小路逃走。他觉得此时尚能和项王一决高下的只有汉王刘邦,就决定西去投靠刘邦。
陈平不分昼夜,一路西行,终于来到了黄河边上,浩荡的河水挡住了去路,陈平看见岸边停靠着几只小舟,就急忙雇了条船过河。那几个船夫都是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膀大腰圆看似很有力气。陈平只想快点逃到黄河对岸,见到汉王自己就当真安全了,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几个船夫打量他时贼贼的目光。直到船已经离开河岸一段距离,陈平才注意到几个船夫一边摇船,一边不怀好意地盯着自己,还不时窃窃耳语几句。陈平这才惊觉自己是上了贼船了,这几个船夫看自己衣着光鲜,又身佩宝剑,一定认为自己是携宝出逃的将领,没准儿正打算杀了他以劫取珍宝呢。
这让陈平万分害怕,就此丧命实在冤枉,更何况他是封金逃走,身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金银珠宝,这样被劫杀,岂非更是无妄之灾。陈平思索再三,决定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既然自己身上根本没有珠宝,让这些船夫知道了,也许能躲过一劫。
主意已定,陈平立刻走出船舱,冲着摇橹的船夫说:“这会风大浪急的,老哥实在辛苦,就让小弟也帮上一把吧。”然后他把衣服脱掉,光着膀子,一边和几个船夫拉着战乱之中不易生存的家常,一边奋力撑船。几个船夫先是吃了一惊,不过看陈平这么不在意就把衣服扔在一边,全身上下也没个能藏珠宝的地方,看来不是什么有钱的主,于是就打消了要杀人劫财的念头。
等船到了岸,陈平付了船钱,急忙穿好衣服,跳上河岸,向汉军大营奔去。
【悟在当下】大丈夫能屈能伸
行大事之人,往往要有忍辱负重之气度,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陈平跟随项王攻打秦军可谓战功卓著。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他落在唯利是图、心狠手辣的水寇手中,又急于逃难,敌强我弱,稍不慎重,轻则伤身,重则丧命。因此,只能斗智用计。他大智若愚,脱光衣服,既向船夫暗示自己身上没有财宝,又为船夫掩饰了图财害命的歹意。陈平运用这种以屈求伸、以退为进的策略,达到了化险为夷的目的。
张良的安嗣计
刘邦在位之初为安定内外,显示汉家江山的千秋万代,便立吕后之子(即后来的惠帝)为太子。后来戚夫人备受刘邦宠爱,并为其生下一子,赐名如意。刘邦因为极其喜爱戚夫人,与吕后感情日疏,终于经不住戚夫人的旁敲侧击和屡次请求,动了废太子、改立如意的念头。群臣震动,纷纷上书力谏刘邦,认为废长立幼不仅有违传统,而且易引发内廷动乱。刘邦一时决断不下。整个事件中,最为焦急和忧虑的莫过于吕后,可惜她一时束手无策,只能终日寝食难安。这时有人向她献计说:“张良一向足智多谋,并且深得主上信赖,王后何不求教于他?”吕后立刻让其弟建成侯吕泽将张良请至府上。张良深知其用意,本欲推脱,称:“立太子本是皇家之事,主上自有主意,纵使一百个如臣之人也无能为力。”吕泽一再坚持,软硬兼施之下张良心知推辞不了,沉吟片刻,献策说:“如今戚夫人受宠,口舌之辩无济于事。主上一向最敬重四个人,当年因主上轻慢,这四人愤而隐匿于山野之中,誓不为汉室效力。主上想招而不可得,常常耿耿于怀。太子若能得此四人辅佐,或许会受益良多。”
吕后于是让吕泽带着太子的亲笔书信,以重金厚礼请这四人出山相助,并将四人接回长安,安置于建成侯府中。
汉十一年,英布起兵造反,刘邦便属意让太子代己出征,平定叛乱。四人急忙向吕泽建议:“太子此番出征,若建功勋,并不能改变如意受宠的局面;稍有差池,则必招祸殃。再者,军中诸将随主上平定天下,常年征战,骁勇过人,必不服太子指挥。此去无异于以羊率狼,必定无功而返。何况太子领兵在外,如意长侍主上左右,一涨一消,如意更得主上喜爱。今有传言,主上常叹,‘怎能让不肖之子居于爱子之上’,可见废太子之心日盛。唯今之计,还是请吕后向主上恳求,请主上率军亲征。”吕后依计行事,刘邦以为太子之力不足以领兵,只好决定亲征。随后,刘邦向张良询问此事,张良知其中利害,便说:“太子毕竟征战经验不足,封太子为将军,监管关中军马即可。”刘邦于是亲自领兵,攻打英布叛军。
第二年,刘邦得胜归来,身体日益衰弱,心知时日难久,急于改立太子。一次宫中设宴中,刘邦突然看见侍立太子身后的四人,心中震动,问其缘由。四人答道:“太子至仁至孝,天下拥戴,何况我们四人呢?”刘邦见此四人都愿意破誓辅佐汉廷,以为太子羽翼日丰,地位牢不可破,废之不智,从此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悟在当下】借力打力,隔山震虎
张良的安嗣之计即我们通常所说之“隔山震虎”。这是一种典型的迂回策略,当正面交锋或直接陈述行之无效时,就要略转方向,抓住对方的特征甚或弱点,从侧面入手,或借力打力或旁敲侧击,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张良提出请四人辅佐,正是深谙此道。当时,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戚夫人受宠,以情动刘邦自是不可能。依仗群臣的支持,频频向刘邦进言更是无益。只有找出真正能震动刘邦之事,使其在理智上认同太子才是上策。四人在关键时刻的出谋划策使太子避免了一场覆灭之灾,他们带给刘邦的震动使刘邦对太子彻底改观,事实证明,张良之策实在高明。
这对我们不无启示:当我们认为某些问题难以解决时,不妨想想是不是我们的思路该稍做改变,是不是能从侧面入手以达到目的。
陈平机智释樊哙
陈平是西汉有名的谋臣,他足智多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谋略不仅对西汉的建立和巩固有很大作用,而且也在关键时刻让自己明哲保身,脱离当时政治斗争的险境。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病倒了。刚回到长安,刘邦又听说燕王卢绾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樊哙走后,有人对高祖进谗言说:“大王认为樊哙忠心耿耿,但是他是吕后的妹夫,背后他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到那时汉室的江山恐怕不保啊。皇上现在让他去讨伐叛乱,手握重兵,如果将来一旦他们一起发动叛乱,恐怕后果不堪设想。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极为不满,现在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况且,樊哙虽然从前对他忠心耿耿,但是毕竟是吕后的妹夫,在他百年之后如果真的和吕后串通图谋不轨,后果确实不堪设想。他思前想后决意临阵换将,因此与陈平计议此事。如果在军前直接换掉樊哙势必引起樊哙的疑心,如果樊哙果真想要图谋不轨临时发动兵变后果将会十分严重,因此最后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高祖刘邦病重,对此事一直放心不下,因此要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陈平、周勃前去复命。但是陈平想到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他对周勃说:“取樊哙的头不难,但是,处理好这件事情很不容易。其一,樊哙是皇上的老部下,当年对皇上忠心耿耿,对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皇上心里比谁都清楚,如今皇上因为疑心而在樊哙没有丝毫罪证的情况下派我们去杀他,即使我们杀掉了樊哙,皇帝心中也未必高兴,毕竟当年的旧情难却啊,何况皇帝现在正是病重之际,也许会有点糊涂,如果以后他反悔了,那肯定会在内心怪罪我们。其二,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如果我们二人除掉樊哙,她们姐妹二人必定会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我们二人的。这不仅是国事,也是家事啊,我们最好不要参与。”
陈平一席话,说得周勃一身冷汗,一时没了主张。陈平说道:“杀又不能杀,放是不能放的,不如我们把樊哙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吕氏姐妹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二人来到了军前,陈平命人筑起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去传樊哙接旨。樊哙得知陈平前来,想都没有多想就一个人前往接旨。这时后面走出武将周勃,当即拿下樊哙钉入囚车,周勃赶到军中接替樊哙。陈平押着囚车走到半路的时候,听到刘邦病故,大吃一惊,同时他还听到让自己屯戍荥阳。陈平心想所幸的是没有杀掉樊哙,但是也害怕别人在吕后面前搬弄是非,于是加紧策马赶回长安想先把自己的事情解释清楚。
回到长安,他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杀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我把樊哙给您押解回来了,但是您却走了,让微臣如何处置是好啊?”这些话明明是说给吕氏姐妹听的,为自己开脱责任,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表功。吕氏姐妹听说陈平没有按照刘邦的旨意杀掉樊哙,都松了一口气,看到陈平泪流满面的样子,也就不再责备反而宽慰他。陈平又趁机请求留在长安,吕后也答应了,还拜他为郎中令,辅助新皇。陈平就此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再次保全了自己,避免了一场大灾祸。
【悟在当下】遇事要考虑周密
陈平是西汉有名的谋臣,释樊哙的故事突出了他的机智和谋略。他不仅应变快,而且考虑周密。在高祖最初要杀樊哙的时候,他提出了要智擒;在是否要亲自去杀的时候,他选择了“他杀”,把樊哙捉拿回去,让高祖自己去处理;在高祖死后吕后摄政时,他机智应变,还以此表功免祸,并在新的统治集团中取得信任,重新掌握了大权。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陈平始终都能化险为夷,逢凶化吉,这些不能不说是得之于陈平罕有的机智和谋略。陈平处事考虑的周密细致和他的机警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邓禹献计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各地农民军四起,战乱连连,民不聊生。像刘秀兄弟这样的皇亲末裔,也借机起兵。王莽新政很快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焚烧殆尽,接下来就是刘秀等皇室宗亲为了瓜分政治权力的继续争斗。结果,刘秀争强好胜的哥哥在这场争斗中不幸殒命。刘秀则韬光养晦,收起所有的锋芒,接受刚刚即位为更始皇帝的刘玄的安排,受封萧王,经略河北,等待时机。
这时,很多人都向更始皇帝举荐贤士邓禹。更始皇帝也十分重视,可是几番派人去请都被婉言谢绝。更始皇帝没有办法只好作罢。可是,当邓禹听说萧王刘秀已经赶赴河北,便手拄木棍渡河北上,一路追随刘秀到了邺城。刘秀一见邓禹真是大喜过望,他将邓禹迎进军营,对他说:“久闻先生贤名,今日先生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真令刘秀受宠若惊。我尚还有承制封拜的权力,不知先生可想在不才手下谋个官职?”邓禹摇头答道:“我来投奔萧王若是只为功名利禄,那直接应承更始皇帝不是更好?”刘秀一听大窘,红着脸说:“小子狭隘,请先生见谅。不知刘秀这里有什么可以使先生不远千里,远奔而来?”邓禹说:“只愿您能将威德加于四海,让我有机会贡献微薄之力,青史留名罢了。”刘秀一听,当晚就留邓禹同宿夜谈。
当晚,两人彻夜长谈,邓禹对当前局势条分缕析说:“更始皇帝虽然定都关中,可如今关东地区并不安定,赤眉、青犊等各路贼寇,动辄就有数万之众;京畿地区自立名号的匪徒,常常成群结队。更始皇帝既不能弹压他们,又没有力量亲自裁决朝政。他手下的将领大都是庸碌之人,一心只想掠夺金银珠宝,争权夺利,只逞一时之快,没有深谋远虑,从没把尊主安民视为己任。更始朝野上下分崩离析的形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虽然您现在已经建立了属藩来辅助更始帝,只恐怕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空忙一场。为今之计,不如广招贤才,争取民心,恢复高祖的基业,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啊!以您的才能,平定天下是不难的。”刘秀闻言,满心欢喜,立刻要拜邓禹为将军。可是邓禹坚持不受,刘秀也就让身边的人称呼邓禹为“邓将军”。
从此,邓禹食宿在刘秀的大帐中,时时刻刻为刘秀夺取天下出谋划策,成为东汉开国元勋。
【悟在当下】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群雄逐鹿天下的混乱局面中,要想异军突起,建立功业,必须要有洞悉天下大势的独到眼光。邓禹所献之策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具体分析了更始政权危机四伏的局势,借以说明更始政权是毫无前途的;其次,替刘秀谋划了争夺天下、光复汉室的方略,即“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其中,既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又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延揽英雄”就是网罗人才,“务悦民心”就是要争取人民的拥护。夺取天下的关键正是得人才和得人心。可以说,邓禹为刘秀夺取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操诈死欺吕布
曹操与吕布多次开战,攻打濮阳时,由于求胜心切,又加上曹操轻视了吕布,中了陈宫的计策,身陷重围,几乎要丧身濮阳。后来全靠众将的援助,曹操才得以顺利脱险,保全性命。
回到曹营后,众将向曹操问安。曹操仰面大笑,说:“想我一世英名,岂能毁在这般小人之手。不小心中了小人的奸计,我一定要报仇,为自己血洗这个耻辱。”这时,曹操最钟爱的谋士郭嘉说:“如果主公已经有了计谋,可以立即行使这个计策。我们自会全力为主公效劳。”曹操环视众将,吩咐道:“现在就要将计就计,来大败吕布这个小人。既然我深陷重围,吕布一定以为我的伤势很严重。你们就可以对外宣称,说我被大火伤得很严重,现在已经死了。”
果然,半夜时分,只听得曹营内哀乐遍起,城头也遍立白色的旗帜,吕布看着这些假象,又听到探子的报告,以为曹操真的是因为伤势过重而死去了。有勇无谋的吕布完全不顾谋士的劝阻,一意孤行,要倾全军的力量来消灭曹操的军队。吕布以为曹操刚死,曹营内必定是军心大乱,群龙无首,此时正是消灭曹操势力的最佳时机。可怜的吕布实在是低估了曹操的智慧。
刚愎自用的吕布率领全军向曹军发起猛烈的攻击。为了进一步迷惑吕布,曹操吩咐自己的将士不能在吕布进攻的半途就阻止他,这样就会前功尽弃。吕布果真中了曹操的计策。没有受到任何攻击的吕布,真的以为曹营内正在为了曹操的丧事而混乱,以为这就是消灭曹操的最好时机。本想一举歼灭曹军的吕布大军得意忘形地走到了马陵道上,就在吕布的部队走到马陵道之时,只听得一声鼓响,早就埋伏在马陵道上的曹军突然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曹军气势汹涌,情绪高涨。突然受敌的吕布不知所措,仓皇应战。军队的作战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看主帅的指挥能力。吕布突然受到曹军袭击,哪里会有指挥自己的大军正确作战的本领。吕布大军乱成一团,完全失控,加上曹军的奋勇杀敌,顷刻溃不成军。等到吕布拼死拼活厮杀,好不容易冲出重围时,军士已经折损大半。无可奈何之下,吕布只得率领残部退回濮阳城。
曹操兵不厌诈,诈死欺吕布,洗刷了自己在濮阳所受的耻辱。
【悟在当下】示弱诱敌,兵不厌诈
示弱诱敌,兵不厌诈。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这个军事计谋的最好运用。曹操在濮阳由于轻视吕布而中了对方的埋伏险些丧命。他将计就计,以诈死的方式欺骗自己的对手上当。在对手得意忘形之际,突然出现,杀得对手措手不及,得胜而归。
其实,现实中也是需要这种精神的。一个人最大的失败是精神的失败,只要勇敢地面对失败,正视自己的缺点,就有成功的机会。
曹操智用三将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他智慧过人,留下了许多智慧宝典,值得后人反复琢磨。
合淝(今合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建安二十年,东吴十万大军围攻合淝,相对曹魏的七千兵力来说,占有了巨大优势。而当时,魏军最大的困难,就是曹操北征汉中还没有回来。魏将张辽、李典、乐进诸部奉曹操之命镇守合淝。但是,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平时意见不合,在孙权大军进攻合淝之际更是意见相左,应该退却还是继续前进,三人无法统一意见,合淝的形势异常危急。
就在此时,曹操突然派人送来了一个密封的盒子,上面写着“贼来乃发”四个大字。原来,在密匣的书信中,远在汉中的曹操已经对合淝的防御战事做出了具体安排,他指出,“如果孙权带兵来进攻合淝,将由张、李二将军作战,乐将军守城”。三人看过之后,张辽提出由自己亲自出击,与敌人决一死战,但又担心李、乐将军不允许。李典起先沉默,但最终被张辽的行为所打动,慨然说道:“这是国家的事情,难道我们可以因为个人的矛盾而因私忘公吗?”李典还表示愿意放弃旧日冤仇,服从指挥,全力合作,保卫合淝。乐进本来就是守成稳重之人,这时也表示将尽全力守住城池。
于是,张辽亲自率领八百死士突袭孙权,抱着必死的决心,作战异常勇敢,吴军中没有谁可以阻拦这样的将士,他们一直杀入孙权大营。孙权突然见到了曹操的士兵,害怕万分,起初不敢交战,但是他看到张辽的兵力甚少,才指挥士兵集结部下来围攻张辽。张辽浴血奋战,率领数十人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但是也有一部分士兵未能突出孙权的包围圈,他们看着张辽,大声喊叫:“难道将军要舍下我们吗?难道将军就这样逃离吗?”于是,张辽再次回马冲到吴军之中,救出了其余的部下,吴军没有人敢阻挡。
经此一战,吴军士气受挫,而曹军士气大涨,军心大振。魏军守城情绪高涨,孙权攻城十余日而没有结果,不能攻下合淝,为了不再无谓地消耗兵力,孙权只得引军退走。就这样,魏军取得了保卫合淝的胜利。吴军退出合淝,退到逍遥津时,突然受到张辽的袭击。大惊之下,吴军的作战能力大减,就连孙权也差点被张辽活捉,多亏有凌统、甘宁这样的将士拼死力战才得以逃脱。
不在战场的曹操指挥自己的将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不得不说是曹操大智慧的表现。
【悟在当下】知人善任,以谋大事
曹操智用三将的故事其实就是知人善任的典型实例。曹操深知张辽、李典、乐进三人的个性:张、李二人勇武,善于作战,而乐进稳重善于守城。其次,曹操使平素不和的三个人,在危难之计,不计前嫌,相互补充,共同御敌,充分发挥战斗力。
现实中,领导也需要像曹操一样熟悉属下的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发挥其才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属下做出最好的成绩。
周瑜巧拒蒋干游说
赤壁之战中,周瑜可谓是尽显风流,大放异彩。其中,周瑜巧拒蒋干游说成为著名的故事。
赤壁之战,紧张刺激。虽然曹操兵力更胜一筹,但吴军凭借周瑜的智慧,却能挫败曹操的大军。恼怒的曹操对谋臣们说:“我们屡次被吴军打败,全靠一个周瑜。当依何计破之?”蒋干自告奋勇:“我与周瑜自幼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置酒与蒋干送行。
蒋干驾一只小舟,径直来到周瑜军营前,令传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对众士说:“说客来了。我们大家如此如此,大计可成。”
周瑜一见蒋干,故意问道:“子翼兄,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是为曹操做说客的吗?”蒋干大惊,回答:“我许久没有与周兄相见,特意前来叙旧。为什么怀疑我是说客?”周瑜说:“我虽然不是聪明人,但是听到琴弦之音,还是可以辨别曲子雅俗的。”蒋干故意生气地说道:“既然周兄不相信我,认为我是说客,那就此拜别。”周瑜大喜,挽住蒋干的胳膊说:“唯恐子翼兄是曹操的说客,既然不是,何妨离开。我们还要好好叙旧!”
当晚,周瑜大摆筵席,宴请蒋干。周瑜传令让所有的江东英杰与蒋干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来到了宴会大厅。周瑜将他们介绍给蒋干,让其就列于两旁而坐。周瑜说:“这是我的同窗好友,特意前来叙旧,不是曹操的说客。大家就不要怀疑了。今天难得轻松,诸位就尽情饮酒。”然后将他佩戴的宝剑交给自己的侍从,说:“你可以佩带我的剑作监酒,今日宴饮,只是叙说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侍从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再提游说的任何字眼。
席间,周瑜拉着蒋干,同步走出帐外,让其观赏自己的军队。左右军士,持戈执戟而立。周瑜问:“我的军队,雄壮威武吗?”蒋干心虚地说:“真熊虎之士也。”周瑜又引蒋干到帐后,只见粮草堆积如山。周瑜又问:“我的粮草可充足啊?”蒋干更加心虚:“兵精粮足,实在是名不虚传。”周瑜大笑说:“大丈夫在世,遇到一个明主,就应该外尽君臣的情义,内结骨肉的恩情,对君主是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分享。就算是苏秦、张仪、陆贾复活人间,口似悬河,舌如利刃,也不能游说我啊!这世间又有谁能打动我呢?”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夜深了,蒋干终于找到离开的理由:“我已经不胜酒力了。”周瑜立即命令撤席,说:“今晚一定要与子翼兄同床而眠。”周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反复难眠,熬到二更,只见周瑜鼻息如雷,乃起床偷视帐内桌上的文书,其中有一封是“蔡瑁张允谨封”。蒋干偷读这封信后心想:“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于是将其暗藏于衣内。这时,周瑜像是有动静,蒋干不敢再偷看其他文书。
蒋干考虑:“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看不见文书,必然害我。”睡至五更,蒋干趁着天黑,飞棹回见曹操。操问:“事情如何?”蒋干回答:“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辞所能打动的。”蒋干又回答:“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曹操听毕大怒,立即斩了训练水军的将领蔡瑁、张允。这可以说是导致赤壁之战吴军大胜的关键一步。
【悟在当下】占据主动地位,先发制人
故事中的周瑜,处处主动,突出了一个“先”字,游说之中,游刃有余。而蒋干,则处处被动,处于被打压的局面,他的辩才也就黯然失色了。外交活动之中,如果双方的实力相当,谋略运用得当,就能先行一步,处于主动地位。先发制人,这是很关键的;再加上出色的辩才,就能取得先机,取得论辩的胜利。
不仅是外交,就是日常生活中,这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步骤。万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占据主动地位,先发制人,就能为自己的成功多一分保障。
华佗拜师
东汉末年,战乱连年,有一位悬壶济世的神医华佗。据说,他不但能医治许多疑难杂症,甚至还能起死回生。这其中自然有传说神化的成分,不过也足见这位医师医术之高。华佗自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智慧,当时他拜师学医,就是依靠了他的智慧。
当时只有七岁的华佗到一位姓蔡的医生家去拜师。行过见面礼后,华佗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静听老师的吩咐。蔡医生医术高明,前来拜师的人很多。蔡医生觉得应该收那些智力高的孩子为徒,遂决定先考考他们。于是,他把华佗叫到近前来,指着门前的桑树,提了第一个难题。
“孩子,你看到那树上最高的枝叶了吗?你有没有办法把桑叶摘下来?”
华佗一听,很爽快地说:“用梯子不就可以了。”
“要是不能用梯子呢?”
“嗯,”小华佗低头想了一下,“那我就爬上去采。”
蔡医生又摇摇头,“要是也不让你爬树,你还有什么办法采到桑叶吗?”
这下真有点难住七岁的孩子了。不过,华佗并没有放弃,他仔细观察了一下那棵桑树,突然灵机一动,就找了根绳子,又在绳子一端拴牢一块石头。然后,用力将石头带着绳子抛上了最高的桑树枝。等绳子在树枝上绕上几个圈后,华佗就拽着绳子,把最高的枝条拉下来,然后一伸手就把桑叶摘了下来。
蔡医生很是满意,站在一旁摸着胡子微微笑着。
华佗摘下桑叶,正要把它交给蔡医生,突然传来了很大的吵闹声。他循声看去,原来有两只山羊在打架,而且打得很凶,好几个孩子上前去拉都拉不开。蔡医生也看到了,就想到了再考华佗的考题。他走到华佗身边,笑着说:“孩子,你想想办法,怎么能不让两只羊受伤就把它们分开?”小华佗很干脆地答应了,然后一转身,在桑树周围转了一圈,拔了两把鲜嫩的青草。他把这绿油油、鲜嫩嫩的草送到两只山羊面前。那两只羊早就打得筋疲力尽,又饿又累的,一看见有如此美味,立刻把打架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它们很温顺乖巧,都跑过来吃华佗手中的青草。
蔡医生十分满意,他拍拍华佗的头,高兴地说:“好孩子,你很会用心,也肯动脑筋。我很高兴能有你这么个聪明的徒弟啊。”
从此,华佗就开始跟着蔡医生学习医术,最终成为一代名医。
【悟在当下】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凡事只要勤于思考,便可以找到事半功倍的最合理的解决方法。“劝羊”一例,不动脑的孩子只知用蛮力,最后也不能达到目的,而华佗只用一把青草就解决了问题。
所以,要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只有多方位、全面地进行分析,不死守一个方向,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卫瓘临危机变灭钟会
三国末年,蜀吴势衰,魏国越来越强大。随着蜀国五虎将相继逝去,丞相诸葛亮操劳而终,一时间蜀中无大将的局面使得原本在三国中就很弱小的蜀更显得捉襟见肘。于是,魏国在发动兼并战争时的第一个牺牲品也就是蜀。
魏派钟会、邓艾为主将,卫瓘为监军兴兵伐蜀。面对魏军强大的攻势,蜀简直没有招架之力,很快,刘蜀败亡,蜀中落入曹魏之手。钟会和邓艾因此立下大功。但是两个人互相猜忌,都认为对方有抢功之嫌。最后,钟会向曹魏朝廷告发邓艾有占据蜀中自立为王的野心。钟会的谋士也劝他趁这个机会,扳倒邓艾,杀掉卫瓘,就可以安心地独占蜀中,成就一番乱世英雄的霸业。早就看邓艾很不顺眼的钟会,不禁心中蠢蠢欲动,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反叛。
钟会盘算他如果向朝廷揭发,朝廷势必会暗中命令监军卫瓘进行调查。只要卫瓘杀了邓艾,他就可以再给卫瓘罗织罪名,直接除掉这个强大的对手。钟会知道卫瓘已经接到了朝廷密令,就跑来见卫瓘,话语中旁敲侧击告诉卫瓘:邓艾谋反早是事实,如果卫瓘一味偏袒,就是对司马大将军的不忠,理应和反贼同罪。这时,刚才还对朝廷密令用意十分疑惑的卫瓘立即明白了这一切只是钟会设下的局。对眼前局势心知肚明的卫瓘,虽然知道这时擒杀邓艾只会于己不利,但是,如果立时拒绝钟会的要求,肯定会遭毒手。毕竟山高皇帝远,自己眼下只是没有太多兵权的监军,如果没有朝廷的指令,自己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倒不如先答应下来捉拿邓艾,只要不引起邓艾手下将士的怀疑,要比拒绝钟会更安全些。只要能活着回到京师,就还有机会向司马大将军告发钟会的种种劣行。于是,卫瓘就表面上对钟会唯唯诺诺,表示会服从朝廷的命令,还和钟会约定第二天一早就捉拿邓艾父子,希望钟会出兵协助。钟会以为卫瓘不明就里已经上钩,不禁心里大喜。他连连应承,一面命人加强对卫瓘的监视,一面调动手下准备将邓艾一党一网打尽。
第二天凌晨,卫瓘以司马大将军手谕号令全军,说邓艾谋反,凡悬崖勒马站在官军一边的,就可以加官晋爵;要是执迷不悟仍要和邓艾为伍者,就与邓艾同罪,诛三族。这样,邓艾的将士纷纷离开邓艾的军营,与卫瓘合兵一处。而邓艾父子还在睡梦中就稀里糊涂地被抓了起来。钟会见邓艾父子已经被囚禁,就紧接着将他不信任的将领也全部关押起来,把兵权集中在自己手里。然后,他利刃相加,威逼卫瓘下手杀了邓艾父子和那些不听话的将领。卫瓘知道,钟会是铁了心要举旗造反了,于是他一面假意应承,借口这几天为邓艾的事情操劳过度,身体很差,实在需要休养几天,等他身体稍好立即着手办理,一面想办法通知那些尚有实权的将军们钟会即将造反的实情。
但是,钟会对卫瓘监视严密,卫瓘根本没机会通知那些将军。为了放松钟会的警惕,卫瓘大喝盐水,吐得昏天黑地,他本来身体就虚弱,这样一来,更是精神涣散就像突发大病一样。钟会虽然疑心卫瓘只是在拖延时间,可是他派去的亲信和医生都认为卫瓘的确是身体不适,没发现丝毫的破绽。钟会终于相信卫瓘果然是病势沉重了,就不那么顾忌卫瓘,而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卫瓘一见时机成熟,就赶紧联络诸军,告知钟会谋反的消息,要求各军将领于次日晨发兵围攻钟会。就这样,钟会还在为自己即将成为蜀中之王沾沾自喜的时候,就被卫瓘带兵剿灭了。
【悟在当下】事急则乱,事缓则全
临危不乱、处事不惊是谋略者的基本素质;审时度势、随机而变就是谋略者的应变手段。卫瓘能够在钟会的威胁下全身而退,继而抓准时机将其一举歼灭,不能不说他是谋略和智慧灵活运用的典范。面对早已经谋划在心、杀机毕露的对手,首先要做到的是思虑周详,保全自己;然后才是随机而变,找出对手的疏漏,一击成功,才能彻底变被动为主动。
再则,事急则乱,事缓则全。在危乱的事情来临的时候,稳住心神,尽可能推延和对手过招的时间,转移对手的注意力,制造假象迷惑对手,争取到想出应对之策的时间,才会在突如其来的危难中化险为夷。
曹操以逸待劳观虎斗
曹操在白狼城大败冒顿兵团,袁熙、袁尚两兄弟率数千人逃向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当时曹操的部下都摩拳擦掌要去追赶,企图一举歼灭平定袁氏集团。
但是曹操当时的行动出乎众人之料,不但没有派兵去追赶兵败而亡的袁氏兄弟,反而退兵易州,按兵不动。大家都猜不透曹操的心思。大将夏侯惇问曹操道:“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臣服我们,现在二袁又去投靠,这样岂不是如虎添翼?如果现在不去征讨他们,等到他们彻底结成一伙来对抗我们,必为后患,因此还不如现在趁他们立足未稳之际就去征讨。”曹操听了哈哈大笑,然后说道:“大家为国出力血战沙场,很是辛苦,这次就不用劳烦你们出征了,几天之后,公孙康一定会自动将二袁的脑袋送来。”众将依据公孙康以前对曹操的强硬态度都不相信公孙康会这么做,但是曹操的话又都不敢不听,只得按兵不动。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不久,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袁尚的首级送到曹营。众将很是吃惊,都称赞曹操料事如神。曹操仰天大笑:“果然不出郭嘉所预料的啊。”
曹操这才给众将解释自己退守益州按兵不动的原因。原来谋士郭嘉在征乌桓回军途中病倒,不久因病去世,其临终时给曹操留下一封信授计道:“公孙康一直担心袁氏吞并,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公孙康心中必然怀疑。如果我们派兵攻打,由于他们各自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因此他们势必并力迎击,急切中难以得手,反而可能会让我们损失惨重,如果我们暂缓出兵,公孙康与袁氏兄弟就会互相火并。”事情果然如郭嘉所料,公孙康听说袁熙、袁尚将要来投奔,当即与手下的人议定:若曹操前来征讨,便留下他们合力抗曹,否则,就将他们诱入城中杀掉,把他们的人头献给曹操。
曹操不费一兵一卒除掉二袁,收复辽东,隔岸观火使曹操坐收渔人之利。
【悟在当下】巧用对手之间的矛盾
曹操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他善于利用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为自己服务。他利用公孙康担心袁氏集团吞并辽东之心和二袁想借机吞并辽东这二者之间的矛盾,隔岸观火,没有急切地去攻打他们,而是按兵不动以逸待劳,静候他们之间矛盾的恶化,让他们之间互相残杀,从而不费一兵一卒除掉二袁、收复辽东,坐收渔翁之利,这样的计谋确实是高人一筹。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要学会以静制动,利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转化的规律来激化矛盾,为自己服务。
华歆智退礼
华歆是汉魏时期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人物,作为汉朝重臣之一的华歆,支持曹操统一中国的大业,协助曹操打击外戚和宦官势力,参与了汉禅位于魏的改朝换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为曹操父子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曹氏一族的信任。他一生为官清廉,处事周密谨慎,德才兼备,为世人所称道。
华歆在孙权手下为官的时候,处事严谨,很有智慧和谋略,而且为官清廉,具有很高的声望。他平日都在府衙勤于政务,回到府中总是大门紧闭,谢绝宾客。当时曹操正在官渡,为了想在群雄争霸中占有一席之地,极力招揽人才。他听到华歆的名声,十分欣赏其才华和品行,就向汉献帝上书举荐华歆,并请汉献帝下诏让华歆进京为官。
华歆即将离开东吴前去京都赴任的时候,前去为他送行的竟然有一千多人,他们都给华歆送去了饯别礼,这些人有些是很亲近的朋友和亲戚,有些是一般的相交,有些是曾经受过华歆恩惠的人,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认识,因此送礼的人有些是出于感情,还有些有其他的目的。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大家送给他的饯别礼物大多数都十分厚重,有的甚至价值百两黄金。华歆很感激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对其他的送礼者也没有厌恶之感,毕竟自己另有高就之时,这些客套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礼物太过于厚重而且又太多毕竟难以接受,如果当面一一拒绝一定会使朋友和其他人难堪,但是这些礼物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华歆对于朋友们和其他人送的礼物一概收下,但是暗地里却在每件礼品上都标上了送礼者的姓名,以便将来在适当的时候退回。
转眼间,很快就要起程赴任了,华歆把所有的送他礼物的亲戚朋友和其他人都请来欢聚一堂,设宴款待,宴罢将要起程之时,华歆把所有的礼品都拿出来集中到一起,微笑着对他请来的宾客和朋友说:“我很感激诸位的情分,为我送这么好的礼物,我也都十分的喜爱,因此我把大家的礼品全部收下了。但是前去京都,路途遥远,而礼品又实在太多,我实在难以带走,请大家帮我想想办法吧!”看到这个情景,大家都立刻明白了华歆的用意,谦让一番后,便纷纷取回各自赠送的礼品。从此以后,大家更加钦佩华歆为官的清廉和高尚的品德。
【悟在当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变通
清廉是为政为官者的首要原则,这个原则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要讲究谋略,懂得灵活变通,才能处理得恰当,皆大欢喜。
谢安不动声色
谢安是东晋的著名权臣,他遇事不动声色的安闲气质,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当时,前秦在苻坚的治理下日益强盛,经常骚扰晋土。面对强大的前秦,将领指挥不利,东晋军队在与前秦的交战中屡遭败绩。谢安派自己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率军征讨,从此开始扭转战局,不断取得胜利。谢安又命谢玄训练出战斗力很强的北府兵,为抗击前秦做好了准备。
太元八年,前秦苻坚亲自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驻扎在淮淝一带,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军情危急,朝野上下一片恐慌。谢安受命于危难之中,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万分火急情况之中的谢安依然是那样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了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万前去抵御。桓伊担心建康的安危,欲派精锐三千协助保卫京师,被谢安拒绝了。
面对强大的敌军,谢玄心中忐忑,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战胜对手,也不清楚应该用什么战略来对付前秦。谢玄临行前向谢安询问对策,谢安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我已经安排好了。”便绝口不谈军事。
不久,谢安亲自驾车来到谢玄的府邸,并且邀请很多的亲朋好友。然后,谢安就把谢玄的府邸作为赌注与谢玄下起了围棋。平时,谢安的棋艺不如谢玄,但是这一天,由于谢玄的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想着能不能胜利地击退前秦的大军,心不在焉的谢玄自然就输给了心无二用的谢安。轻松的下围棋之后,谢安还很有兴致地在山野之间游玩,喜气扬扬,丝毫没有忧心忡忡的样子,仿佛一切都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了。游玩到深夜的谢安,回家后立即调兵遣将,奔赴前线抗击前秦大军。
当谢玄率领的晋军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前线的捷报,便随手放在自己座位的旁边,脸上没有任何喜形于色的神情,不动声色地继续与客人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前线有什么最新的消息,谢安这才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疾步走回内室,由于太兴奋了,门槛把木屐底上的屐齿碰断了,谢安都没有察觉。
谢安就是这样不动声色,遇事不喜形于色,成功掩饰自己内心的情绪来稳定军心。
【悟在当下】气定神闲,不动声色
淝水之战中,无论是战前情况不明,胜负不分,还是胜利的捷报传到了军帐,谢安都是气定神闲,对弈如故,喜怒不显于色。这不仅是一种极高的品格修养,更是一种策略。当情况瞬息万变,常人束手无策的时候,谢安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稳定了军心,从而使军队取得胜利。
现实中,也要有遇事不慌乱的品质。只有在紧急情况中,气定神闲,才能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成功解决面临的问题。
萧宝夤假钓脱险
宋、齐、梁、陈几个朝代都是在争权夺利中动荡不安,宗室之间也不断互相残杀。梁武帝攻克建业后,对萧齐宗室大加杀戮。他听说建安侯萧宝夤十分贤德,很得人心,担心他会成为自己灭齐的阻碍,于是就立即派兵进城包围了他的府邸,打算杀了萧宝夤以绝后患。萧宝夤家的宦官颜文智与亲信麻拱、黄神等人探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惊慌,急忙通知萧宝夤,密谋让萧宝夤脱身。
夜幕降临后,趁着梁武帝的军兵还没赶到,他们命家将在后花园的东墙的隐蔽处凿了一个洞,然后让萧宝夤穿墙逃出府邸。萧宝夤身穿青布便衣,拖沓着草鞋,没带一个随从一路徒步急行。他来到长江边,买下一个船家的小船,准备渡江。这时,梁军已经发现建安侯萧宝夤穿墙逃走,立刻派一队轻骑追赶。追兵已到江边,萧宝夤却还没能上船。就算这会儿上船就凭他一人之力,恐怕还没摇到江心,就会被追兵追上。萧宝夤焦急万分,突然看到船家还留在船上的斗笠蓑衣及钓具,马上计上心来。
梁军的轻骑沿江搜索建安侯的踪影,却只见雾蒙蒙的江面上,没有一只急行的船,轻悄悄地飘着几只,或是以船为家的渔民,或是深夜垂钓的老翁。还有几只小舟泊在岸边,梁军早就认真检查过了,几乎都是空无一人。率兵的将军大皱眉头。他想,这萧宝夤就算是插翅膀也该有个飞过去的影子啊,看建安侯府的情况,他不可能骑马逃走,也没有那么快的脚程,最多只能逃到长江,怎么会到了这里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呢?难不成他没想过江,反倒逃进城里去了?于是,他命令士兵继续搜寻江岸,依然没有结果,就率领兵士返回建业了。
看到追兵渐渐远去,一直在距江边不远的地方悠然垂钓的一个老翁,这才轻轻松了口气,他张望了一下,确定梁军当真走远了,才赶忙操起船桨,奋力向对岸划去,不一会儿就消失在长江的浓雾里。
其实,这个垂钓的老翁就是建安侯萧宝夤。刚才追兵逼近,他实在没有时间逃过江去,于是就脱下自己的衣服,戴上黑头巾,换上黑布短袄,一副渔家的打扮。然后,他把船驶离岸边一段距离,使得岸上的人既能看到船上有人,又看不清人的面目。接着戴上斗笠,披上蓑衣,镇定自若地拿着钓竿在江上钓起鱼来。梁军在岸上的一举一动,萧宝夤都看得一清二楚。为了避免被怀疑,他不但没想方设法避开梁军,反倒和追兵派到江面上检查的船并行了许久。追兵一见“老渔翁”悠然自得,怡然垂钓,也就没对他产生怀疑,既没搜查又没盘问,就放过了萧宝夤的小船。就这样,看到追兵走远,萧宝夤才从容渡过长江,逃到安全地带。
【悟在当下】急中生智,兵行险招
有些兵家智谋,其实在生活中也是时时用得上的。特别是当人处在险境、逆境的时候,如果能巧妙运用,往往能转危为安。
这位南齐的建安侯就在危难的时刻,对自己进行了改头换面的再包装,掩饰了本来面目,从容镇静,最终以假乱真,蒙混过关,安然脱险。
因而,一旦遇险,不但要主动思考,充分利用周围的一切条件,来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而且要在实施已经设计好的计谋时从容不迫,才能将事态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按计谋渡过难关。
王羲之佯睡保全性命
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早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显示出过人的才华。
王羲之是当时东晋大将军王敦的侄子。童年的王羲之,聪明机警,王敦很喜欢自己的这个侄子,经常让他睡在自己的军帐里。
有一次,王敦与自己喜爱的几个侄子喝酒,王羲之毕竟是小孩子,不多时就喝醉了。王敦不忍心让他醉醺醺地回家,就把他留在自己的军帐歇息。而且,王敦将王羲之放在自己的床上,想让他休息得更加舒服一些。
半夜时分,突然有侍从禀报“钱大人到”,正在书桌前看书的王敦立即请钱凤钱大人进了自己的军帐。钱凤也是东晋的大将军,与王敦的关系很好,两人可以说是生死之交。军帐之中,王敦与钱凤寒暄之后,遣散所有的侍从,开始低声密语。两人谈话甚是投机,不知不觉声音有点放大。谈话投机的王敦完全忘记了军帐之中还有一个王羲之。
王羲之醒来,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谈话的声音。王羲之因孩子的好奇心,对他们的谈话很有兴趣,于是侧耳细听。王羲之一听大吃一惊,原来他们两个人在秘密商量叛乱的事情。叛乱的事情肯定是最机密的事情,任何不相关的人知道了,都只有死路一条。王羲之心想,如果被他们发现自己偷听到他们谈话的秘密内容,知道了他们叛乱的企图,自己肯定性命不保。怎么办?怎么办?
聪明的王羲之机警过人,他想了一条让自己脱身的妙计。王羲之故意大吐一通,不但衣服、被褥上沾满了令人恶心的呕吐物,他还故意在自己的脸上涂满了酒食,然后又故意装出一副睡得很香的样子。
突然,王敦想起了睡在军帐之中的王羲之,急忙与钱凤说:“糟糕,王羲之还在军帐之中。真是可惜,难道我要亲手杀掉这个孩子?但是偷听我们的谈话,只有死!”钱凤知道王敦很是喜欢自己的这个侄子,于是就说:“不必着急,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孩子再说。”王敦与钱凤一起来到了床前,只见王羲之满脸呕吐物,睡得很香的样子,小小年纪竟然也开始打鼾。王敦轻声呼喊“羲之,羲之”,王羲之没有任何反应。王敦放心地对钱凤说:“看来这孩子一直没有醒来,酒醉得厉害。”所以,王敦跟钱凤认定王羲之一直没有醒来过,肯定不知道他俩不可见人的秘密勾当,而王羲之也因此保全了性命。
【悟在当下】伪装并非均系小人所为
遇事要随机应变。王羲之小小年纪,就能临危不乱,随机应变,找到最佳解决办法。如果不是王羲之装作睡得很熟的样子,说不定就被王敦杀死了,就不会有后来的书圣王羲之。
在生活中,遇见事情不要慌乱,不要被眼前突发的事件吓倒,只要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发现解决的办法。
顾荣醉酒保身
西晋后期,宫廷中内乱不断,地方各王独断专权,刚刚统一不久的国家又渐渐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一些在乱世中希望保全自己的人,就得依靠自己的智慧从纷乱中脱身。顾荣原本是吴国人,他家是江南一带的望族大姓。在西晋“八王之乱”前,顾荣曾任过齐王府的主簿。齐王十分骄横,曾一度擅权,却毫无政治建树,只是一味地为自己敛财。从齐王的横暴骄蛮中,顾荣断定他终将败亡,很担心自己会受到株连,他虽然希望赶快离开齐王府,却又不敢直言,无奈之下整天借酒消愁。一次,他将自己的苦衷告诉了冯熊。冯熊也认为顾荣想得很对,就决定帮助好友离开齐王府。
冯熊找到齐王的长史葛纪说:“当初让顾荣当主簿,本来为的是选拔人才,不再计较南北士人的亲疏,想以此平缓天下士人的心。可是,如今顾荣整天狂饮,不务正业。齐王府事务繁多,这样下去恐怕会有碍齐王的威名,倒不如趁早再选拔一名称职的主簿总理府政,为齐王解除后顾之忧,不能让顾荣这样的酒徒再占据这个职位了。”葛纪说:“你说得的确很有道理。只不过,顾荣出身江南望族,现在任职时间又不长,就这样轻易撤换了他,恐怕会引起江南士族的不满啊。”冯熊微微一笑,说:“长史大人又何必为这个担心呢。你可以调他去担任中书侍郎,这样顾荣既不失清显之名,又可以为齐王府换一位既有真才实学又能勤政实干的主簿。”葛纪听从了冯熊的建议,就向齐王汇报了此事,随后就将顾荣调任中书侍郎。
就这样一直等到齐王因反叛被杀时,顾荣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因为讨伐葛纪有功得以升迁。
【悟在当下】以醉酒自保
世事无绝对,所谓利弊往往是依现实情况而定,有时候看似恶习,却是保身避祸的法宝。顾荣就是以“饮酒”恶习为掩护,成功地保全了自己。嗜酒不是出于满足自身欲望,也不是为了麻痹自己,而是表现给同僚看的。他以此制造胸无大志、不务正业的假象来欺骗齐王,达到了脱离齐王府的目的。
所以,事物都有两面性,依据现实情况,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善加发挥,就能变不利为有利,掌握事态的主动权。这不只是兵法机谋,也是生活中的智慧。
北魏征柔然
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相对比较落后,后来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同时任用了一大批汉族士人做他的谋士。柔然也是一支游牧部族,经常南下进犯北魏,烧杀掳掠,威胁北魏边境的安全,严重干扰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计划。
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算讨伐柔然,但是却遭到朝廷上下一致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征伐柔然的时机还不成熟,恐怕会得不偿失,如果南朝借此偷袭北魏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唯独谋士崔浩赞成出兵征伐柔然,并一一驳斥了这些观点。于是在拓跋焘面前,崔浩同尚书令刘洁、左仆射安原、黄门侍郎赫连昌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都认为柔然是没有用的地方,那里的土地不够肥沃,人民没有什么教化,即使征服了柔然也没有什么用途,而是白费力气。针对这样的观点,崔浩驳斥道:“这些观点是以前汉朝的老书生常谈的,完全和现在的形势不符合,柔然以前就从属于我们国家,所以去征伐它使它重新臣服我们是天经地义的。况且柔然所在的漠北草原水草丰茂,很适合放牧和种植,怎能说是不毛之地呢?应该是很有价值的土地。柔然是游牧民族,以前南方的汉人去攻打柔然,的确有很大的困难,当时确实遭到很大的损失,但是我们也是游牧民族,我们有针对他们的特有的战争策略,如果我们去攻打柔然应该没有问题。况且,柔然多次来犯,骚扰边境,只要它一日存在我们就一日不得安宁,而且还严重干扰了我们统一北方的计划,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征讨。”
又有人反驳崔浩说:“征讨柔然是很大的军事行动,如果想保守这个军事秘密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保守秘密让柔然知道而向北逃跑,我们岂不是白费功夫?况且,如果南朝乘机出兵来攻打我们,我们留下的军队可能无法抵挡,这样做会不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所以还是不要去征伐柔然!”崔浩微微一笑说:“恰恰相反,如果不彻底摧毁柔然就无法抵御南朝。以前刘裕曾经攻占关中,留下爱子和几万精兵镇守,却全军覆没。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我国国力强盛,南朝绝对不敢主动北上来犯我边境,依我看,即使我们主动把黄河以南给他们,他们也难以守住,何况我们攻打柔然所需要的时间,他们还不足以赶到这里来攻打我们。所以南朝来犯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考虑。而柔然则不然,他们自恃边远,以为我们没有力量去讨伐他们,因此他们的防卫并不严密,只要我们乘其不备,将他们一举消灭,就能一劳永逸。”
拓跋焘听完他们之间的辩论,下定了讨伐柔然的决心。以后事态的发展全部都在崔浩的预料之中,在征伐柔然的过程中南朝的军队并没有来进攻北魏。
【悟在当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崔浩是北魏有名的智谋之士,在征伐柔然的问题上充分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驳斥了众人守旧的观点,并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征伐柔然的利弊。正是他的论述具有远见而且切中肯綮,拓跋焘才力排众议,下令北击柔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到时移事易,同时要综合分析面对的形势,做到胸有成竹,当然还要有足够的胆略和勇气,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宇文泰败高欢
东魏高欢依仗兵马之强,年年进攻西魏,虽然没有吞并西魏,但是西魏大臣宇文泰知道如果长此以往,实力处于劣势的西魏一定会难以支持而被东魏所灭。因此,大统三年,宇文泰集合自己的军队于咸阳,八月在潼关整理军队,宣布军法和军规,告诫部下不要贪财轻敌,不要作威作福于百姓,与敌作战的过程中胜者赏逃亡的要严格惩罚,通过整治,西魏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并开始一反往日被动的局面,主动东伐高欢。宇文泰所部士气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连连攻破了弘、农两城。高欢十分震惊,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亲自点了十万大军,到达蒲坂。同时,高欢又命高敖曹率三万人马从河南出发,夹击宇文泰。当时,宇文泰兵力不足一万,见高欢来势汹汹,便还师关中。
高欢顺利入关,在许原西边屯兵,而宇文泰则在渭南驻军。宇文泰召集诸将说:“高欢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犯了兵家大忌,这真是天助我也,我可以乘他们长途劳顿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消灭他们,你们有信心吗?”众将见到高欢兵马众多,都对宇文泰的话不太相信。宇文泰见到大家没有信心,就鼓励他们说:“假如高欢直逼咸阳,深入关中,那时关中的百姓就会人心不稳,我军的士气也会受到打击。那时候战胜高欢的机会就更小了。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趁高欢立足未稳乘机袭击他们,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获全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此战是背水一战,我们只能胜不能败。”于是,宇文泰率军北渡渭水,摆开阵势欲与高欢决一死战。部将李弼说:“高欢人马众多,如果强攻,我们可能不能取胜,因此我们只能智取。东边十里处有一个地方叫渭曲,芦苇众多,很适合伏兵,我们可以先占领那里并在那里伏兵,您可以率少量的部队与高欢作战,这样他必骄傲轻敌,不加防备。在和高欢作战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主力的伏兵出其不意进攻他们,这样就可以取胜。”宇文泰听了大为赞赏,他采纳了李弼的建议,率兵至渭曲背水与高欢列阵对抗,并命令主力军队埋伏在芦苇中,以鼓声为号,准备迎战高欢。傍晚,高欢率兵到达,宇文泰只带少数士兵迎战,高欢看到宇文泰人马很少,认为宇文泰必败,就没有列阵。就在两军即将交锋之时,埋伏在芦苇里的主力部队一跃而起与高欢开始了正面作战,李弼率领骑兵从侧面把高欢的军队拦腰切断。高欢军队阵脚大乱,死伤六千,降者八万。这次战争宇文泰大获全胜。
【悟在当下】有勇更要有谋
宇文泰败高欢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宇文泰在高欢远道而来立足未稳、犯了兵家大忌的不利情况下,带领少量的士兵与高欢对峙,造成假象,让高欢和他的将士骄傲轻敌,然后出其不意,以伏兵袭击他,终于大获全胜。宇文泰与高欢相比虽然兵力弱,但是他敢于主动出击,而且有勇有谋,终于战胜了骄傲的高欢。两军作战不仅要有勇,而且要有谋,只有有勇有谋、攻其不备,才能出奇制胜。
和逢尧巧说突厥可汗
唐太宗主张“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决不轻易对周围少数民族用兵,但是要坚决抵制周边外族的侵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民族融和、版图一统的和谐局面。这和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恩威并施的政策密不可分。唐朝往往是在军事反击取得一定成果后,就采取和亲政策,这样长久以来就和周围各民族建立了和睦相处的亲戚关系。中晚唐时期,尽管国力渐衰,但和亲的政策依然持续着。不过,和亲的使节已经不似以往受到礼遇和尊重,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辩才来维护大唐王朝以及和亲使的尊严。
唐睿宗时,突厥的默啜可汗希望和唐朝联姻,想迎娶一位大唐公主为妻。唐睿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就挑选了一位皇室宗亲的公主远嫁突厥,并命御史中丞和逢尧辅助鸿胪寺卿护送公主的车乘,一同出使突厥。突厥的默啜可汗极为盛情地迎接了和亲的使节,十分有礼地将公主迎进突厥。和逢尧和鸿胪寺卿都长舒一口气,看来这次的和亲任务该是能顺利完成了。可是,他们还没心安多久,两个突厥的兵士横眉冷眼地冲进唐使休息的帐篷,二话不说就把两个人押到了默啜可汗帐中。
和逢尧两个人被弄得晕头转向,进到大帐中,才惊觉气氛十分紧张。默啜可汗面色难看,他身边周围的大小头领也都各个不怀好意地盯着他们。和逢尧首先镇定下来,他冲着可汗深施一礼,问道:“不知道可汗突然以这样的方式请我们前来,有何贵干?”默啜可汗冷哼了一声就偏过头去,他身边的近侍文书站出来说:“可汗有话问唐使。大唐皇帝的书信上明明讲的是赠送金镂鞍作为嫁妆,我们核实检查后却发现只不过是些银胎涂上金粉。这哪里是盛朝天子应有的作为?若不是你们这些人为臣不忠,偷偷把东西给换了,那就必定是唐朝天子和亲的心意不诚,那和亲的公主恐怕也是假的吧!果真如此,就请立即退还信物,取消和亲之事!”
鸿胪寺卿一听大惊失色,和逢尧却听得满心怒气,但是他强压怒火,有条不紊地说:“我们汉人很看重女婿,今天陪送的金镂鞍,只是要取平安长久的吉利意义,如果非得辨明它的材质,按金银来衡量它的价值,只怕有辱这平安长久的祝福之意!难道可汗是重金银而轻礼仪吗?如果真是这样,不劳突厥提出,我们便会取消和亲。”和逢尧一席陈词,整个汗帐中没有反驳之词,默啜早就改了倨傲的态度,赶紧设摆筵宴招待唐使。把和逢尧他们送走之后,默啜感慨地说:“汉人的使节真是不可轻视啊!”后来,默啜可汗还听从了和逢尧的建议,让自己的儿子同和逢尧一起回到长安去觐见唐睿宗,以示敬意和友好。
【悟在当下】机智灵活,能言善辩
在对外交往中,机智灵活、能言善辩是一个外交家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其出色完成使命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意外情况出现的时候。
面对突厥强横的质问,和逢尧不做正面回答,而是迂回而行,利用“鞍”与“安”之谐音巧妙应对突厥可汗,还利用金银质地之别,提出“贪金轻银”还是“重信重礼”的问题使对方陷入尴尬之境,从而成功地扭转了局势。
刘氏智佐晋王
唐朝末年,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各地藩镇割据,为争夺天下,诸雄明争暗斗,局势险恶。晋王李克用能在一片混乱中异军突起,雄踞太原,成为五代时名震一方的霸主,其妻刘氏功不可没。刘氏巾帼不让须眉,不仅通晓兵书,智谋过人,而且善观情势,冷静自持,多次为晋王出谋划策,解救晋王于危难之际。
一次,晋王率军东行,追剿黄巢农民军,途经梁境,在梁王盛情相邀之下,进入城中,当晚留宿于上源驿。岂知梁王此举别有用心,不过假示善意,引晋王入城,打算趁夜半时分偷袭晋王军队,置晋王于死地,借以扩充自己的势力。幸好晋王身边有随从脱身而逃,将事况告知刘氏。刘氏当机立断,为防消息泄露,先斩告事者以定军心,然后秘密召集诸位将领,商议如何解救晋王安然脱险。在刘氏的精心谋划下,天亮时晋王平安返回军中,但晋王心中气愤难平,决意举兵攻打梁王。刘氏力劝夫君说:“梁王恶行,天下人尚不知晓。你此次率军为朝廷讨贼,本为尽忠之举,贸然举兵相攻,只恐他人不明真相,曲解夫君借机诛除异己,扩大自己势力。如此,岂非曲直颠倒,有理之事变无理?不如将此事上奏朝廷,请皇上定夺。”晋王依计而行,最终避免因逞一时意气落人口实,招致祸殃。
随后,晋王讨伐刘仁恭,结果大败而归,晋兵士气受挫,梁王趁火打劫,接连派兵攻打太原,晋兵陷入窘境,屡战屡败,情势危急。晋王忧心如焚,又苦于没有良策应对,十分慌乱。这时大将李存信等人建议晋王率众退守北方以避梁王锋芒。晋王与刘氏商议此事,刘氏震怒道:“李存信等一帮将领不辨时局、目光短浅,夫君岂可与之商讨此等生死攸关之大事。当年王行瑜放弃邠州招致败亡,夫君常引为笑谈,如今危亡之际,夫君竟忘却他的教训,想重蹈覆辙吗?现今夫君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太原,逃往北方,只怕众将离心大起,没有他们的誓死追随,夫君又怎能到得了北地?为今之计,只有死守太原,等待时机。”
晋王在刘氏的劝导下,茅塞顿开,彻底打消了北逃的念头,坚守太原。不久,散于四处的晋兵渐渐聚集起来,晋王军队实力大增,士兵士气高涨,最终解救了太原之困。
【悟在当下】明辨时局,冷静自恃
要称霸于乱世,必须明辨时局,冷静自持,临危不乱,善于机变。李克用虽然身为一代霸主,其实目光短浅,受梁王算计而欲举兵报复,是意气用事、逞一时之勇;太原被围,便想逃之夭夭,是不能料事断局,遇事则乱。幸有其妻刘氏智慧过人,见识高远,力挽狂澜,否则李克用很可能难以称霸一方。
李沆的远虑
宋真宗刚刚即位,对政事勤勉用心,重用了一批贤臣良将,一时朝野上下风气清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的丞相李沆辅佐年轻的君主,整日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有一段日子,因为用兵西北的事情,李沆和参知政事王旦经常要很晚才能吃饭。一次,已经快起更了,他们才忙完了当天的决策和军用调度开始吃饭。王旦瞧瞧吃着饭还若有所思的李沆,又瞅瞅眼前的清粥小菜,不禁叹息道:“唉,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悠闲无事的日子呢?当年娴熟的书画诗词都因为政事给丢弃了呢!”正在沉思的李沆听到王旦的抱怨,苦笑一下,微微摇了摇头,对王旦说:“王贤弟切不可忘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多少有点忧患,可以成为警戒。就算是真有一天四方安宁无事,也未见得朝廷还会风平浪静。我死之后,必定由你来出任宰相。朝廷很快就会同敌人和亲,一旦边境无事,风调雨顺些,恐怕皇上就会逐渐生出奢侈之心了。皇上尚且年轻,多些警戒未尝不是好事。”王旦对这番话却不以为然,觉得李沆是小题大做了。
李沆每天都会将各地的水旱灾害、盗贼为乱以及不孝忤逆等事情一一上报给真宗,真宗听了很不高兴。王旦也觉得拿这些小事来让皇上心烦实在是没有必要,更何况还每次都是这些不美之事,总会有违皇上的心意。王旦多次劝李沆,李沆却自有道理,他说:“皇上年少,应当让他知道四方艰难,这样才会常怀忧惧之心。要不然,正处在血气方刚年纪的皇上,就很有可能误以为天下太平、四时祥瑞,把心思都用在声色犬马上面,或是大兴土木、兴兵打仗、兴建庙宇。我老了,怕是看不到这些了,这都是你日后要担心的事情啊!”
果然,李沆死后,真宗认为同契丹已经讲和,西夏也纳贡称臣,于是便封禅泰山,祭祀汾神,大肆建造宫殿,还搜求亡失的典籍,没有一天闲暇。他还任用一批善于歌功颂德、根本不用心政务的奸佞小人,如王钦若、丁谓之流。王旦看在眼里,却毫无办法。想要进谏,自己已经和这些佞臣同流合污;想要辞官离去,但皇上着实待自己不薄,就这么撒手不管实在于心不忍。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里,王旦才知道李沆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悟在当下】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李沆深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时刻不忘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然而终究良言逆耳,年少的真宗安于现状,好大喜功,听不进有关百姓疾苦、社稷安危的进谏。只可惜,良臣未遇明主,李沆的良苦用心终究付诸东流。
刘基借画讽谏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浙东名士刘基(伯温)一直避开乱世,隐居在青田老家。那里青山绿水,碧草如茵,小径通幽,茶菊多情,鸟鸣成韵。暑往寒来,春秋易变,转眼间十年光阴一晃而过,他耕读不辍,尽读天下之书,真可谓腹中学富五车、笔下文堪千古。朱元璋仰慕刘基的名气,把刘基请出了山。
刘基一出山就帮助朱元璋制定了谋夺天下的总体方略,首先摆脱了受制于韩林儿的状况走自己的路、树自己的旗、打自己的天下。接着在采石矶大败元军,然后水陆并进,攻取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紧接着养精蓄锐积蓄力量,先后击溃了张士诚和陈友谅,最后于1368年正月,在应天(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建年号为洪武。
朱元璋做了皇帝,对于跟随自己出生入死打江山的朋友功臣,准备大肆封赏。可是该封的人实在太多了,朱元璋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对这件大事,刘基有他自己的想法,只不过他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了借题发挥、以画讽谏的方法。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天空碧空万里,鲜亮鲜亮的,没有一丝云彩。万物争春,桃李竞艳。刘基邀请朱元璋外出散心,忙于纷乱国事的皇帝欣然允诺。于是君臣两个扮成老书生模样,仿若是刘基出山前在西湖会友时的那副穿戴。他们就这样优哉游哉地走着,对着这满目春色陶醉不已,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热闹非凡的城隍庙前。
刚跨进庙门,只见院子里围着许多人,正在一边瞧一边议论着墙上的一幅画。两人走近一看,原来那画上画着一个大汉,头上一束一束乱蓬蓬的头发像个鸡窝,而在每一束头发上都戴着一顶式样不一、大小各异的帽子。
朱元璋不解其意,久久看着这幅画,凝神思索。刘基在一旁不动声色,其实,就是他一早安排家将在这里挂上这么一幅画,然后再由他引皇上前来观画。后来,君臣两人继续闲游,可是朱元璋很明显还在琢磨刚才那幅画的用意。就是回宫之后,朱元璋也是一夜未眠,反复思量,到底还是不得要领。第二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刘基,那幅画到底蕴藏了什么深意。刘基这才笑着说:“陛下,画这幅画的画师当真很了不起啊!他是用画来向陛下进谏,开国之后,要防止冠多发乱啊!”
“冠多发乱”的谐音就是“官多法乱”。这下朱元璋恍然大悟,点点头说:“这个画师有点意思,跟寡人打起坎坎来了。这个坎坎打得好,现在就快快拟旨,诏告天下,今后只封功臣,不封亲朋。”
刘基借画师之笔,表明了自己对当前政治的见解和意见,既不强硬难受又十分清晰透辟,使得朱元璋立时予以照准。
【悟在当下】借题发挥胜于直谏
“借题发挥”往往是由此事言彼事,这样从一个看似相关的事情着手,引出真正想要说明的问题,通过引导让人们自己去琢磨理解其中含义。人多数时候更容易接受自己得出的结论,如果一件事并不好直接言明,或是直接说出来效果不佳,就不如“借题发挥”一下,让当事人自己想明白个中的道理,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
就像刘基这样,他直接上书直谏,对朱元璋陈说利害,未尝不可,但是难免会使得刚刚坐上帝位的朱元璋心生不满,难以达到使皇帝自己明白利弊所在的效果。
这就像是在苦药外面包上的糖衣,总会让人容易接受些。现今这个时代,在待人接物上如果能多讲些艺术,就能在繁杂的事务中游刃有余。
杨一清巧谋除刘瑾
明武宗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权擅政,一时间弄得朝纲混乱,官员人人自危。可是,刘瑾依仗武宗对他的宠信和纵容日益骄横,甚至想发动政变,再扶植一个儿皇帝,好让自己能像“太上皇”一样君临天下。刘瑾的野心,朝中尚有良心的官员都心知肚明,只是没人敢就这样向武宗直接进谏。恰逢这时,安化王举兵谋反,吏部尚书杨一清和太监张永奉命带兵前去镇压。
一路上两个人谈起军事来十分投契,等说到现今朝堂上大太监刘瑾专断独权一事,张永也流露出愤愤不平的模样。杨一清仔细观察张永的言行,认定他绝非刘瑾一党,才扼腕叹息说:“藩宗有乱,还是易除的;宫禁大患,如不能尽快除掉,才是祸乱的根源,这可如何是好?”张永惊问何故?杨一清便移座靠近张永,蘸酒在桌上手书一个“瑾”字,张永会意。不久,叛乱平定,安化王被抓,武宗降旨令张永回朝,杨一清留下总制三边军务。
张永临行前,杨一清从袖中掏出两件奏折,一件是汇报平定叛乱的经过的,另一件则是揭发刘瑾将要谋反的罪行,并附耳悄声嘱咐道:“劳公公此次班师回京谒见圣上时,先呈上平定叛乱的奏折,皇上一定会详加询问,公公假说请屏退左右,然后再把宫廷内变的折子呈上去。”张永有些担心地问:“如果事情还不成怎么办?”杨一清鼓励他说:“这件事别人去说,能否成功尚难预料,可是公公来讲就一定能够成功。但公公说话一定要有头有脑,说清来龙去脉。万一皇上还是不信,公公就叩头请皇上即时召来刘瑾,然后派兵查抄刘府,查封他家私藏的兵器,再请皇上亲自上城头检视,并说:‘刘瑾若无反状,请杀老奴喂狗。’同时叩头哭泣。这样皇上一定会十分恼恨刘瑾。刘瑾如果被杀,公公一定会得到重用,这样您不仅是为我大明江山立下首功一件,还会和吕强、张承业一起名垂青史了!不过此事一定要速战速决,绝不可以给刘瑾留下东山再起的机会。”张永听了,十分兴奋地说:“老奴正要报答皇上的恩德,又怎么会怜惜自己的残年余生呢!”
张永回京后,立即按照杨一清的计划禀明武宗,一切都按照杨一清的设想顺利进行。只是,刘瑾刚被捕时,武宗念在旧情,仍不忍心杀他,只是降旨令刘瑾去南京看守皇陵。但刘瑾看到一线生机,就想打动皇上,于是呈上一个白帖,乞求得到皇上的一两件旧衣服蔽体。武宗一见又起怜悯之心,一下子赏赐给刘瑾一百件自己的旧衣服。
张永一见,想起杨一清说过的,要速战速决,不能给刘瑾留下喘息的机会,知道再这么拖下去,恐怕武宗真的会舍不得杀了刘瑾。他赶忙和内阁几个重臣密谋,暗令六科十三道一起上书弹劾刘瑾。弹劾的奏折中还涉及了几个和刘瑾关系密切的官员,张永拿着奏折来到左顺门,对几个谏官说:“刘瑾掌权时,我们尚没有一人敢于说话,又何况站在朝堂两旁的大臣呢?现在只要治刘瑾一人之罪就足够了,不要牵扯太多,免伤国体。你们几个把奏折拿回去改一下,记住,只弹劾刘瑾一人,然后呈上。”武宗看到弹劾刘瑾的奏折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下令将刘瑾杀了。
【悟在当下】看清状况,立即行动
审时度势,看清状况,抓住重点,立即行动。看清整个事态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依据现有的条件制订翔实的计划,只要有合适的时机以及适合执行这一计划的人出现,就毫不犹豫地加以实施。
杨一清之所以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决胜于京城之内,关键就是他对刘瑾谋反的事实已经掌握得十分清楚,所差的只是一个能够将刘瑾罪行揭发出来的最佳人选。张永作为皇上身边的人,恰好给了杨一清一个最好的机会,使得杨一清一举扳倒了为祸朝纲的刘瑾。
“杨倭漆”智斗锦衣卫指挥使门达
明英宗天顺年间,指挥使门达受宠专权。另外一个叫袁彬的锦衣卫指挥使,当年曾陪同英宗北狩,同时被蒙古也先俘虏,护驾有功。门达很担心袁彬会因此与自己争宠,进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门达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命令巡逻的士兵,四处网罗袁彬的隐私,再添油加醋地报告给英宗,想借此置袁彬于死地。
当时有个叫杨暄的艺人,他善于用日本漆在器皿上作画,人送绰号“杨倭漆”。门达陷害袁彬的时候,杨暄正在门达府上做工,他听说了这件事,觉得万分气愤,就借着在门达府上干活的机会,搜集证据,最后给皇上上了一道奏折,在其中揭发了门达二十余条违法行径,并且极力为袁彬鸣冤叫屈。奏折几经辗转终于到了英宗的面前,他看完立即让门达去传昭杨暄前来御前质问。门达立刻派人去寻找杨暄,杨暄被带来后,门达没立即带他面圣,而是想先私下里严刑拷问一番。杨暄来到门达面前,神色自若,装出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门达一条一条厉声质问奏折上的那些违法的事宜,杨暄是从哪里得知的。杨暄回答说不知道,并且说:“我杨暄只不过是个下贱的艺人,既不识字,又和您无冤无仇,哪里会吃饱了没事做,弄这些个是非?不过,要是您能屏退左右,我还有隐情回禀。”门达便让左右人等都退下去,杨暄才神秘兮兮地说:“这都是内阁李贤授意我干的,他让我务必以在您府上干活的身份将这份奏折上呈给陛下。虽然我不知道那奏折中写的是些什么东西,但是只要您能在文武百官齐集的朝堂上质询我,让我和李贤当堂对质,我想只要我讲明真相,李贤也自然无法否认了。”门达听后,大喜过望,便对杨暄许以重金,告诉他只要能澄清这件事,一定让他身价百万。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门达就把这件事上奏给英宗。于是英宗下旨让全体官员在午门外集合,然后把杨暄带过去。门达厉声对李贤说:“这奏折上的罪名都是你一手肆意捏造的,杨暄都已经坦白交代了。大胆李贤,想你身为内阁首辅,竟然诬告朝廷重臣,你可知罪!”李贤听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没等他弄明白事态是怎么一回事,杨暄突然高声叫道:“门达,要杀就杀我一个人好了,你怎么还胡乱冤枉他人?我本来就是一个市井小民,怎么可能见到李贤阁老?鬼神明鉴,这全是奸臣门达指使我这么说的。”于是,杨暄就当着皇上和众位大臣的面,一一地把奏折上的揭发门达的二十多条违法罪状做了进一步说明,证据确凿,条条在理,门达听后精神沮丧,十分狼狈。英宗得知真相后,开始渐渐疏远他。袁彬被派到南京任职一年后,又被召回京城官复原职。
【悟在当下】好汉不吃眼前亏
“审时度势”是机智巧辩的重要素质,只有辨明环境,看准时机,才能使自己的谋划收到最好的效果。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眼前的形势不利于己,就要隐忍一时,等待最佳的时机,一举而定。
杨暄是手艺人,要斗倒狡猾显贵的门达,只有勇气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斗智斗勇,在不利的环境中冷静镇定,想方设法诱使门达自掘坟墓,制造最有利于揭发他罪行的时机。
严养斋巧施恩惠拆民房
明代海宁知县严养斋素以勤政爱民著称,凡事总会先以民事为重。有一次,严养斋准备在县城中再设一座乡学,就划定一块地方准备建房。丈量地基等项事宜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严公一声令下就可以破土动工了。可是这时还有一间民房横插在地基的范围之内没有拆迁,使得整个建筑工程进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民房的主人是卖酒和豆腐的,而房子则是他的祖上传下来的。工地的负责人曾用极为优厚的价钱请他们搬迁出去,可这家的主人就是不同意,无论负责人如何费尽口舌,房主还是寸步不让。看这家房主如此不识抬举,工地负责人气愤万分,他把这件事上报给严养斋,还提议说要强行拆迁,看那家人能有什么办法。严养斋不怒不恼,只平静地说:“这没关系,可以先营建其他三面嘛!”
就这样,工程破土动工了。令工地负责人疑惑不解的是,严养斋还下了一个指令,那就是工地的人每天所需的酒和豆腐都必须到那户人家去购买,并且要先付给他们很多定金。这下子把那户拒不搬迁的主人也弄得不知所措。那家主人打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还以为必定得为这祖宅吃一场官司,没想到,不但没等来预计的祸事,反倒是财神天降了,真不知道这位知县老爷在打什么主意。负责人说:“你呀,少在那里疑神疑鬼了,我们老爷天生的菩萨心肠,你是碰到善人了。”房主人一听这才放下心来。
可是工地上人手众多,所需要的酒和豆腐数量极大,那只是家小小的夫妻店,哪里忙得过来?严养斋听说了,就又帮他们招募工人来帮忙。可是一两个帮工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后来招募的工人越来越多了,房主夫妇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越来越丰厚。用于酿酒的器具粮食都堆满了屋子,用来制作豆腐的大豆也随处可见,目前的规模早就是从前的数倍不止,小小的几间屋子实在是容纳不下了。这时候,乡学的建筑已经快进行到这边来了,眼看这几间小屋直接影响了这个工程。这时的房主对严养斋已经是感恩戴德,觉得自己当时不明就里就严词拒绝实在是不通情理。于是,房主人主动献上地契,表示愿意让出房子来。严养斋就在附近为他找了处比他原来的住房宽绰些的住房与他调换,这样他就可以继续做工地的酒和豆腐生意。房主人高兴万分,没过几天就高高兴兴地搬走了。
【悟在当下】“双赢”才是最高境界
“双赢”是指双方在利益发生冲突时,不是以损害一方利益为前提来保全另一方,而是想方设法使双方都可以获利。这不仅应用于现在社会,在过去也不乏其例。严养斋其实就是找到了和拒不搬迁的房主人之间达到“双赢”的方法,不仅使得工程顺利进行,而且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执。
康熙智除鳌拜
清圣祖玄烨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时才八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四位顾命大臣来料理。四个大臣中,鳌拜最为专权,他利用其他三位大臣的软弱退让,拼命扩张自己的势力。他野心勃勃,并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贪赃枉法,自行其是。但是由于他把持朝政,党羽遍布天下,众人都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康熙虽然年幼,但他才华出众,志向远大,决心当一代像汉武帝、唐太宗那样的有作为的明主。他对鳌拜擅权很是恼怒,决定改变这种大权旁落的局面。鳌拜成为康熙的心腹大患,康熙明白必须想办法除掉他,自己才能是真正的大清皇帝。
但是,鳌拜一人独揽朝政大权,他时刻谨防有实力的大臣接近康熙,并且不断派人观察康熙的一举一动,谨防康熙羽翼丰满。鳌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康熙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如此,鳌拜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了躲避鳌拜的耳目,康熙把一些满洲贵族的子弟召来宫中,以陪伴皇帝练武为由,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亲信侍卫。鳌拜看见康熙和一些孩子只是在玩摔跤的游戏,并不觉得对自己有任何威胁,反而认为康熙胸无大志,只知道玩耍,便放松了对康熙的警惕。
一次鳌拜故意称病,好久不来朝拜皇帝,康熙便亲自来到鳌拜府中探听虚实。他径直来到鳌拜的卧室,发现鳌拜的卧榻之下竟然藏有利刃,知道鳌拜心怀叵测。但他随机应变,非但不加责怪,反而安抚鳌拜说:“刀不离身是满族历来的风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康熙对于鳌拜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决定采取果断行为,除掉鳌拜。
回宫后,康熙就把那帮陪他练武的孩子找来,说:“大清朝已处于危急关头,你们就像我的手足一样,你们是听我的命令,还是听鳌拜的命令?”这些孩子早就不满鳌拜专横跋扈的行为,况且天天跟在康熙的身边,早就成为康熙的心腹,他们义愤填膺地说道:“我们听从皇上的!”于是,康熙历数鳌拜的罪状,布置捉拿鳌拜,只等他来自投罗网。
一天,康熙召鳌拜进宫,说有要事相商。鳌拜不知是计,便大摇大摆地来见皇帝。只见康熙端坐宝座,两边站立的都是一班少年侍卫。鳌拜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没有任何戒备,依旧傲慢地走到皇上面前。
康熙见时机已到,便果断做出了擒拿的手势。少年侍卫一拥而上,将鳌拜团团围住。鳌拜大吃一惊,还以为是皇上与这些孩子在玩耍,但是,这些少年侍卫,围在鳌拜身边,这个抢腿,那个揿手,一个抓住头,一个揽住腰,顿时将鳌拜掀翻在地。趁此时机,少年侍卫一拥而上,将鳌拜擒住。康熙当即宣告:鳌拜谋反,令监禁听审。
康熙巧妙地剪除了权臣鳌拜和他的党羽,自己临朝亲政。康熙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平息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康熙在位六十年,威震欧亚,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悟在当下】及时铲除大患
年轻的康熙,运用智慧,巧妙铲除自己的心腹大患,夺回了国家大权,开创一代盛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安排少年入宫作为自己的侍卫,训练武艺,以消灭鳌拜,却对外宣称是陪自己练功消遣,这样便骗过了鳌拜的耳目。也正是这些孩子,使鳌拜放松了对康熙的警惕,最终为康熙所擒。
纪晓岚巧解“老头子”
清代的大学问家纪晓岚从小就以聪慧善辩著称。等到他进士及第,随侍在乾隆皇帝的身边时,他的巧言善辩更成了后世许多传奇的脚本。据说,将“老头子”这个词赋予特殊尊贵含义的,就是这位纪大学士。
纪晓岚受命主编《四库全书》时,整日离不开南书房。纪晓岚是个胖子,冬天的时候还好过些,一到夏天,那堆满了书的屋子就像个蒸笼。别人都还好过些,纪晓岚可就痛苦难当了。这位一向不拘小节的学士,干脆弃仪容于不顾,脱了官衣,打着赤膊光着脚丫子,手摇一把巨型蒲扇,不停地喝冰镇过的酸梅汤。在这里进进出出的人,看着这滑稽的场面也只是背地里偷着乐,没人在意。如此,纪晓岚才得以舒心畅意地继续工作。
只可惜,这样逍遥的日子还没过几天。一天,乾隆皇帝一时好兴致,竟晃悠到编纂《四库全书》的南书房,想看一下进度如何。
小黄门一声“皇上驾到”惊起满座官员,打着赤膊的纪晓岚更是把刚喝进嘴里的酸梅汤喷了出来。按大清律法,衣冠不整见驾就有欺君之罪,更何况纪晓岚这副模样!见满屋官员都在整衣正冠准备接驾,他这会儿是怎么也没时间去穿那烦琐的官服了。灵机一动,纪晓岚连忙钻进挂着长长桌围的桌子底下躲藏了起来。
其实乾隆早就看到了,这位爱和臣下开玩笑的皇帝立刻想出捉弄纪晓岚的主意。他向左右摇手示意,叫他们别作声,自己就在纪晓岚藏身的桌前坐下来。官员们知道皇上玩心又起,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一时间整个南书房寂静无声。时间久了,可苦了怕热的纪晓岚。在这小小的桌子下面,纪晓岚觉得简直要被蒸熟了,可侧耳听听,外面鸦雀无声,桌围遮着又什么也看不见,也闹不清皇上走了没有。最终,他实在是忍无可忍,就偷偷伸出一根中指,低声问:“喂,老头子走了没有?”
乾隆一听,心里又好气又好笑,却把脸一板,故意喝道:“放肆!谁在这里?还不快滚出来!”
纪晓岚不禁连声叫苦,没想到躲了这么久还是没躲过这一劫去。没办法,他只好爬出来垂头丧气地跪在地上。乾隆说:“你为什么叫我老头子?讲得有理就饶你,否则,哼……”纪晓岚略一沉吟,匍匐在地,说:“万岁爷,奴才这会儿实在仪容不整,有碍观瞻,不知是否能格外开恩,让臣先穿戴整齐,再面圣回禀?”乾隆一看,堂堂大清学士,就这么赤膊光脚,的确是不成体统,就准奏让纪晓岚先穿好官服。
不多会儿,纪晓岚穿戴整齐,气定神闲地重新跪在乾隆面前。乾隆说:“说吧,今天你要是说不出什么来,可怨不得朕要按律办你。”纪晓岚答道:“是,臣知道。万岁爷,其实奴才称您‘老头子’是尊称,这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您真龙天子可堪这个称呼。”
“哦,你倒说说看。”
“是。万岁爷,您想啊,您是万岁,应该可以称‘老’吧;又尊为君王,是举国之首,受万民仰戴,当然是‘头’了;至于这‘子’吗,‘子’者,‘天之骄子’也。您看这‘老头子’岂不是至尊之称?”
乾隆一听大笑起来。纪晓岚不禁松了一口气,看来今天是过得了这关了。没想到乾隆话锋突然一转,“那这根中指又算什么?”
“代表‘君’,‘天地君亲师’的君。”纪晓岚一个激灵,急忙接上,并伸出一只手,动着中指说,“从左边数起,天地君亲师,中指是君;从右边数起,师亲君地天,中指仍是君;所以中指代表君。”
这下,乾隆哈哈大笑,说:“卿急智可嘉,恕你无罪!”
【悟在当下】有识才能有智
民间传说和正史野史中,都说纪晓岚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其事前精密的布局、长远的计划、环环相扣的计略固然让人欣赏,而临机应变的急智更让人击节赞叹。在危急时刻,纪晓岚充分发挥他博学多才之能,旁征博引、巧妙勾连,把“老头子”解释为“位高贤德”之人才能承担的尊称,既解除了一时危机,又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学识,赢得乾隆的进一步赏识,一举两得。
由这个故事我们也看到,应变固然需要机智,丰富的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