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194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产业

(一)民营经济自由竞争时期

电影传入中国以后,最早是由外商投资影片的拍摄及影院的建设,中资随后也投身其中。无论是电影拍摄还是影院的经营,都处于自由市场阶段,没有行业壁垒。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影院数量、观众人数的大幅增加,电影市场的获利机会也显著提升,其中一些影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等)因新奇刺激而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从而引得各路资本与人士积极进入电影行业一试身手,带来了1922-1930年期间大量私营电影公司的兴起和市场泡沫。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的电影制片公司、影片产量、影院数量如图1-1所示:

图1-1 1920-193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概况

(资料来源: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6,45,49,5.)

少数影片的高额利润推动了国内各种民族资本进入电影行业,一时间国内电影业的投资出现泡沫,“一片公司”甚至空挂招牌的电影公司比比皆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好莱坞八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设立了办事机构,在电影发行放映中还利用与院线的排他协议,阻止国产影片的竞争。

随着竞争加剧,电影制作公司成立热潮逐渐降温,联华、明星、天一这三家公司逐渐成为市场上最重要的三大民营电影公司。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件给民族电影业带来巨大冲击,大量中小公司受战事影响纷纷停业、倒闭。联华的资产严重受损、资金也出现问题,明星和天一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抗战时期官办电影主导市场

这一时期,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政治因素对市场格局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随着日军侵华的不断深入,上海沦为“孤岛”,电影业向内地大后方转移,上海本地电影制片业濒于崩溃,其中明星公司被日寇纵火焚毁。除天一公司转战南洋市场、南迁香港得以侥幸壮大外,各民营公司既遭战火荼毒,又无资金输入途径,受到重创。

早在1933年左翼电影兴起的时候,国民党政府即开始加强电影审查,并同时加快创办官营电影公司的计划。1937年,国民党政府内迁以后,官办电影得以发展。官办电影得到了官方及军方的资金支持,而战火使原有民营电影企业人员纷纷流失至“中制”(中国电影制片厂)、“中电”(中央电影摄影场)、“西北”(西北影业公司)等官营电影企业,从而加强了这些官营企业的技术实力。

(三)战后电影产业的多头竞争时期

战后初期,国民党政府对日伪电影企业进行接收。“中制”“中电”等制片机构占据官方资源,接收了主要的日伪电影制片厂资产,实力得以壮大。另外,控制发行、放映业务的官办“中央电影服务处”接收了日伪发行机构和影院,并实行统一发行政策,偏袒官办电影,形成事实上的官营影业在市场上的垄断。然而,随着好莱坞电影公司重回中国市场并自营电影发行,以及民营电影公司再次兴起并成立联合发行组织“中国电影联营处”,官办垄断被打破。由于战后百废待兴,内战很快爆发,国内电影生产的基础还很薄弱,导致国产片在数量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进口片大量进入市场。这一时期,国民党官办电影自身实力未能垄断市场,再加上对美贸易中的亲美立场为外资大开方便之门。总体来说,整个市场格局是开放和多元的,中资、外资,官营、民营皆在市场上自由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