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的发展简史
一、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的产生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某些植物或动物具有治疗伤病的作用,这就是“药物”的最初来源。开始只是用单味药物治病,后来发现单味药物(单方)的作用有限,于是尝试着将两味或两味以上药味配合起来(复方)使用,结果取得了更好的疗效,又经过长期的不断总结,方剂才逐渐形成。
最早记载皮肤病外治方剂的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据笔者查阅,本书仅记载鲜药外治皮肤病的方剂就达45首,其中大部分为单方,也出现了复方,例如,治疗毒虫蜇伤的方剂是:“以疾(蒺)黎(藜)、白蒿封之。”即是由蒺藜与白蒿两味药组成的复方。
二、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的积累
从春秋战国到晋代,以《黄帝内经》为理论指导,以《神农本草经》为药物基础,以《伤寒杂病论》为组方模式,经过长期临床积累,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逐渐增多。例如,晋代《肘后备急方》与《小品方》,均记载有较多的皮肤病中医外用方剂。特别是晋代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刘涓子鬼遗方》,该书重点论述对痈疽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也涉及瘰疬、疥、癣、面疱、热疮等皮肤病。据笔者统计,该书记载的与皮肤病相关的中医外治方剂超过70首,而且绝大部分为复方。尤其是出现了治疗同一种皮肤病记载有多首外用方剂的情况,例如治疗热疮共有7首外用方剂,其中专为小儿热疮而设的有1首;以生地黄为主药的外用方剂有3首,均命名为“生地黄膏方”,根据组方中其他药味的不同,可以分析出各首方剂之间适应证的区别。
三、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的分类
晋代以后,多部中医外科专著相继问世,主要有宋代的《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外科精要》,元代的《外科精义》与《仙传外科集验方》等。数部综合医书与方书也记载了大量的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例如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其中以《外台秘要》为代表,对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实行以病为主的分类。
随着皮肤病中医诊断(中医病名)及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的进一步增多,如何对这些方剂进行分类,以便人们更容易掌握,开始引起了中医皮外科医家的关注。元代《仙传外科集验方》较早以阴、阳的性质对外治方剂进行分类,包括治疗阳证的“敷贴凉药”(代表方剂为洪宝丹),治疗阴证的“敷贴热药”(代表方剂为回阳玉龙膏),治疗阴阳不调证的“敷贴温药”(代表方剂为冲和仙膏)。这种外用方剂的分类方法对后世具有广泛影响。
四、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的系列化与多元化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发展较快,专著纷纷涌现,并且形成流派。
例如明代的《外科心法》《外科发挥》《外科经验方》《外科枢要》《疠疡机要》《外科理例》《外科启玄》《疡医证治准绳》《外科正宗》等;清代的《外科大成》《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疡医大全》《疡科心得集》《外科证治全书》《疡科捷径》《外科传薪集》《外科备要》等。还有两部方药巨著也记载了特别丰富的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即明代的《普济方》与《本草纲目》。
古代“外科三学派”中,“正宗派”的代表著作《外科正宗》收载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100余首,“全生派”的代表著作《外科证治全生集》收载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60余首,“心得派”的代表著作《疡科心得集》收载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60余首。中医外科经典著作《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总论部分收载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40余首,各论部分收载近100首,另外还有单方、验方60余首。
这些著作对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采用了多种分类方法,因此形成了既系列化又多元化的格局。例如按病证分类,即首先明确疾病诊断,再区分不同病情制定方剂;或按方剂的作用分类,包括麻药类方、祛腐类方、生肌类方等;或按剂型分类,包括膏药类方、丹散类方等;或按用法分类,包括敷贴类方、洗涤类方、艾灸门主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