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心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6 验案举例

患者,女,42岁,就诊日期:2013年6月19日。主诉“间断咳嗽2个月”。患者2个月前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少痰,咽痒,夜间明显,闻到刺激性气味可加重,曾于本院门诊服中药汤剂及止咳化痰西药,症状无明显改善。近2个月时间每天均被咳嗽困扰,痛苦异常,严重影响工作。就诊时症见时有咳嗽,咳少许白痰,咽痒而干,乏力纳差,胸闷,口微渴,大小便正常,既往患缺铁性贫血。听诊双肺未及啰音,胸片正常,肺功能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现代医学诊断:感冒后咳嗽。中医诊断:咳嗽。证型:风邪恋肺,痰浊内阻,气阴亏虚。治法:祛风宣肺,化痰通络,益气养阴。处方:炙麻黄10g,半夏10g,炙甘草20g,蝉蜕10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白芥子10g,桔梗10g,陈皮10g,五味子10g,车前子10g,乌梅10g,枸杞子10g,菟丝子5g,女贞子30g,生地10g,黄芩10g,桑叶10g,杏仁10g,生黄芪10g。此方连服7剂,咳嗽已基本缓解,再服1周以巩固疗效。

2013年6月26日二诊:上方稍作调整,增加益气养阴之药,补益肺阴。处方:炙麻黄10g,杏仁10g,炙甘草20g,芦根30g,紫苏子10g,钩藤20g,半夏10g,沙参10g,生黄芪30g,女贞子10g,阿胶10g,生地黄10g,陈皮5g,枸杞子20g,五味子10g,车前子10g,黄芩10g,桑叶10g,杏仁10g,上方继服7剂,症状缓解。

按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对于胸部影像学正常的患者且咳嗽大于等于8周的,称为慢性咳嗽,常见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等。本例患者治疗难点在于虚实夹杂,一味宣肺止咳,如此则使肺气更虚,气阴更伤,故在应用“五步法”加减宣敛肺气止咳的同时加用生黄芪、女贞子、生地黄益气养阴,症状得以迅速消除。由此可见,对于慢性咳嗽患者要注意患者虚实程度,应注意扶正以祛邪,如此方能标本兼治。

王莒生教授在继承前辈老专家治疗咳喘病临床经验的同时,积极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思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咳喘病的经验,并将治咳喘病大法及经验巧妙的总结为简单的数字法,也体现了王莒生教授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

参考文献

[1]顾观光校注.神农本草经[J].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147.

[2]胡炜,牟重临.解表药的作用机理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0):771.

[3]高亮,陈明.运用二陈汤及其类方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2):2425.

[4]刘华东,朱益敏,范欣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方证本义探析[J].现代中医药,2013,33(5):37-39.

[5]朱玉祥.谈谈二陈汤的组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3(1):34-35.

[6]李威,景龙,邢斌,等.二陈汤类方用药规律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7):445-447.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2005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941.

[8]彭欣,王冰,秦林.论乌梅在二陈汤中的祛痰作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12):827-828.

[9]孙蓉,彭欣,王平,等.乌梅、生姜对二陈汤功效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2):149.

[10]卢艳文.苏芩桑杏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型咳嗽98例[J].国医论坛,2008,23(5):31.

[11]孙志伟,李玉洲,张长城.五子衍宗丸药理作用及其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