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是一名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我的学生。
我也是一个中医,有责任、有义务运用我的中医药技能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更有责任、更有义务让我的学生尽快学会中医药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成为合格的中医毕业生。
近20年来,我一直工作在《中药学》、《方剂学》的教学与研究岗位。这个过程不算长,但也不算短,回想起来,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云亦云”阶段,大约有三四年的时间,基本上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教科书上怎么说的,一定要怎么教给学生,哪怕是一个字,也不能有错,授课脱稿是最基本要求,学生对这样的教师往往是敬佩有加,我们也常常引以为荣,有时也感觉教学也不过那么一回事。
第二个阶段是“质疑”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没有结束,而且永远也不会结束。俗话讲“熟能生巧”,加上备课时广泛搜集材料,在讲课的过程中,一个个问题逐渐显露,《神农本草经》说当归“主咳逆上气”,是什么意思?《中药学》怎么没提呢?诸多医师提到生白术量大时能够通大便,教材上至今也没有相应的知识,白术苦温,能够燥湿止泻,是治疗湿停腹泻的常用药,大剂量应用就能通便?教材上规定,细辛煎服的用量为1~3g,张仲景在小青龙汤中用到三两,三两到底是多少克?量大的话会不会中毒?教材和药典指出,应用阿胶时要烊化,黄土汤中的阿胶为什么不烊化,而是要与灶心土同煎,这样的话,黄土还能沉淀吗?病人能喝下去吗?疑问重重。看来停留在“人云亦云”阶段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与研究的需要。也正是这些质疑,需要我对药物的研究再深入下去。
第三个阶段是临床验证与总结收获阶段,这个阶段不会有结尾,也永远不会完美。中医教学与临床有着密切的关系,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那一天,也是我走上临床岗位的开始,自1994年至2004年,虽然没有连续性坐诊,但其间也是断断续续辨证处方,偶尔也有些收获。2005年开始,乡村医生培训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因为这些乡村医生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要的是一招一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而不是听我们照本宣科。这一年,是我的教学思维彻底转变的一年,即以临床为中心进行备课授课。这种转变的标志是不再纠缠于某一晦涩而难懂的理论,而是看这些知识与技能能否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比如,四神丸主治五更泻,其病机是什么?历来争论不休。其实病机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治疗五更泻,用四神丸是有效的。半夏为什么能够化痰,这个并不重要,对于痰稀量多者,应用半夏配方后,痰量明显减少,这就是半夏化痰的硬道理,药理研究至今没有说清楚,只能说明实验设计存在问题。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黄煌经方沙龙,里面的内容非常实在,易学易用,基本与《伤寒杂病论》内容相符,“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也正如黄煌教授的观点一样,少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是什么。黄煌教授的思路与方法对于中医教学大有帮助,遂于2008年得到黄煌老师的允许后,我以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身份跟随黄师做学术访问,跟师整整一年,临床与理论收获巨大,从此走上经方之路,研究中药更贴近临床。
因得到黄煌老师的指点与教诲,知识、技能日积月累,进步很快,努力与付出终出结果,2009年7月出版了《名方60首讲记》,2011年1月出版了《中医小方杂谈》,2012年2月出版了《神农本草经讲读》,《名方60首讲记》第二版也于2013年7月出版发行。其实,早在2011年出版《中医小方杂谈》之前,我已经意识到,我对《中药学》的认识与感悟应该整理了。
整理《临证本草讲读》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是我近20年来《中药学》教学与感悟的总结,融入了我的心血和汗水,而且毫无保留,我想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基于学习《中药学》的基本要求,是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概说:这部分简要介绍了该药的来源、质量状况、常用的炮制方法等。面对当前中药材质量,医药不该分家的中医,了解一些中药材质量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是有帮助的。
2.性能特点:性能特点是中药的基本特性,也是中药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主要针对现行教科书中提到的药性特点进行了阐述。若有与《神农本草经》等典籍明显不相符者,进行适当论述。
3.功效应用:药物的功效和应用与临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这是本书的重点部分。笔者广泛收集材料,结合自己的应用、认识与体会,对每一味药物的功效与应用都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阐述。为了突出实用性,有些内容已经超出了现行教科书的内容。其阐述方法不仅仅限于中医方面,药理研究也常是阐述功效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4.用法用量:基于当前的药材质量与药材来源的变迁,有些药物的剂量远远大于药典的规定,特别是无毒中药,更是如此。有诸多中药的剂量是从笔者的临床应用中得来的。
5.使用注意:有些药物有较为明确的使用注意,有些药物则没有,这不是本书的写作重点。
6.临床经验:感谢那些在临床一线探索的中医工作者,他们不但探索出了诸多药物的应用经验,而且公布于众,难能可贵,所以在每一味药物之后,列举数条用药经验,便于读者参考。这些经验并未经过一一证实,瑕疵难免,所以,请读者朋友们在阅读过程中,不要一一照搬,如有兴趣,可以进行临床验证。对于行之有效者,建议发表以供交流。
还有,对于部分药物有附药者,有选择性地一并进行简要介绍,同样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而这本书言辞语句似乎并不十分规范,只要能够讲解清楚,通俗易懂,易于掌握,不管是选取的材料,还是笔者个人的阐述,都可以选用。所以,这本书不是一本教材,而更像是一本辅导用书。既然是辅导用书,其编写的体例就与教材有些相似,比如章节的划分与次序、药物的编排次序、药物的阐述内容等。不过,基于临床实际用药方面的考虑,药物的选取与章节编排有所不同,如开窍药的麝香、平肝息风药的牛黄等均不选入,因为此类药物在处方中根本看不到,即使开到处方上来,药房基本无法配方。由于开窍药在临床中较少应用,而石菖蒲却是临床常用药,因其有化湿和胃之功,故将之归于化湿药中介绍。驱虫药的驱虫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不多,但槟榔具有良好的行气作用,这是其临床常用的重要原因,故将槟榔归于理气药介绍。外用药在临床上应用不多,删之,而蛇床子本属外用药,因内服、外用均常用,具有良好的温补肾阳之功,故编之于补阳药中。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变化,请读者朋友慢慢体会。
这本书是笔者系统研究并学习《中药学》的阶段性的资料总结,对某些中药、某些方面的认识一定存在不足,错讹之处肯定难免,请各位同仁擦亮慧眼。
在该书付梓出版之际,特别要感谢我的恩师黄煌教授,是他给我了无私的指点与帮助,是他引我步入了经方之门,也是他给我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榜样;其次,我要感谢那些中医同仁,是他们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公布于众,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充实,使得这本书能够拥有丰富的佐证资料;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工作单位,即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平台,给了我充裕的写作时间,使得这本书能够如期完成。
宋永刚
2013年9月16日于
山东烟台养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