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味常见中药辨识与应用彩色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根及根茎)

来源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

形:类圆形厚片,无外皮,切面颗粒性

色:周边黄棕色至红棕色;切面淡棕色、黄棕色,有锦纹

气味: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黏牙,有沙砾感,唾液染成黄色

【性味功效】苦,寒。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内服煎汤3~30g,外用适量。

【功用特点】本品峻下实热,荡涤肠胃,斩关夺门,故有将军之号,为治疗热结便秘的要药;通过泻下,尚能使体内的火毒热毒下泄,又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解毒之功;有较好的活血祛瘀作用,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兼能清利湿热。

【验方精选】口糜生疮:大黄1两(切如指头大),以蜜煎五七沸,待冷取出。每含1块,咽津。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期、月经期、哺乳期(可引起婴儿腹泻)应忌用。

芒硝(矿物结晶)

来源于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的碱土地区。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结晶,统称“皮硝”。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与皮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以青白色、透明块状结晶,清洁无杂质者为佳。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

形:棱柱状、长方形、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

色:半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味:咸

【性味功效】咸、苦,寒。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

【功用特点】本品除苦寒泻下清热作用外,以味咸软坚为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两方面:内服软化燥屎,外用软化坚块。可以治疗积滞便秘、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等。

【验方精选】沙石淋:芒硝100g,琥珀40g,硼砂20g,共为细末,冲服。

【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番泻叶(叶)

来源于豆科草本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前者主产于印度、埃及和苏丹, 后者主产于埃及,我国广东、广西及云南亦有栽培。通常于9月采收,晒干。以干燥,叶形狭尖,叶片完整,色绿,枝梗少,无杂质者为佳。生用。

形:卵状被针形或长卵形

色:上表面黄色,下表面浅黄色

味:微苦,稍有黏性

【性味功效】甘、苦,寒。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2~6g,宜后下。

【功用特点】本品功效是泻下导滞,大剂量攻下,治疗热结便秘;小剂量缓泻,适用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

【验方精选】番泻叶用沸水浸泡后饮服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流行性出血热,并可促进术后肠功能早期恢复。

【注意事项】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剂量过大,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芦荟(叶汁浓缩干燥物)

来源于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 叶汁浓缩干燥物。主产于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亦有栽培。全年可采,割取植物的叶片,收集流出的叶汁,置锅内熬成稠膏,倾入容器,冷却凝固后即得。以色墨绿,质脆,有光泽,气味浓,溶于水中无杂质及泥沙者为佳。入丸剂用。

形:不规则团块状

色:棕褐色或墨绿色,断面光滑,有玻璃样光泽

气味:有特异臭气,味极苦

【性味功效】苦,寒。泻下,清肝,杀虫。内服0.6~1.5g,不入汤剂;外用适量。

【功用特点】本品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火,宜用于热结便秘兼肝火旺,烦躁失眠;兼杀虫疗疳。用芦荟的叶汁涂抹在被核辐射灼伤的皮肤上,伤口愈合又快又好,甚至不留痕迹。芦荟除作为胃肠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痔疮、刀伤、肝病及癌症的良药外,还成为时髦的高级保健食品,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验方精选】癣疮:芦荟、大黄适量,研末敷之。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及孕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