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对环境绿化和美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当前,我国各地城镇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以园林植物的种植、造景和管护为主的环境美化工作,从城市到乡村,种树、养花、赏绿的队伍正在发展壮大,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观赏效益日益凸显。但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轻者影响生长,降低观赏性;重者枯萎死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生产与配置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常常导致园林植物生长衰弱和死亡,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其观赏价值,稍不重视,就容易遭受重大的损失。受害植株叶、花、果、茎、根常出现坏死斑或变色、腐烂、畸形、凋萎等现象,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苗木数量和质量以及植物的观赏性,甚至导致全株死亡。
园林植物病虫害对多种园林植物普遍造成危害,有些病虫害甚至能使苗圃、城市绿化树种、风景区林木大片死亡,曾给世界各国的园林种植、园林绿化等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葡萄根瘤蚜在1860年由美国传入法国,25年后有10万hm2以上的葡萄园毁灭,约占法国葡萄栽培面积的1/3;板栗疫病自1904年传入美国后,25年内几乎摧毁了美国东部的所有板栗树;1918年以前,榆树枯萎病只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发生,随着苗木的调运,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传遍了整个欧洲,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从法国输入榆树原木,将该病传入美洲大陆,很快在美国传播开来,约有40% 的榆树被毁;20世纪20年代,由于茎线虫的危害,英国当时的水仙种植业几乎毁灭;20世纪70年代以来,松材线虫病在日本盛行,几乎席卷全国,每年损失松材达200万m3以上;松突圆阶自20世纪80年代在广东珠海市邻近澳门的松林发现以来,危害面积逐年扩大,仅1983—1984年发生范围便由9个县(市)蔓延至35个县(市),发生面积达73万hm2,受害林木连片枯死,更新砍伐约14万hm2,给我国南方马尾松林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原产热带美洲的恶性杂草薇甘菊,属藤本植物,喜欢阳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为争夺更多的阳光,薇甘菊攀附其他植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使得覆盖在其下的植物因长期缺少光照而长势减弱,甚至枯萎死亡,堪称“植物杀手”。同时,在园林植物生产和绿化中,蚜虫、蚧虫、蓟马、粉虱、叶螨这几种刺吸式口器的小型害虫属常见的重要害虫,是国际公认的“五小害虫”。该类害虫因其虫体微小、抗药性强、繁殖力强、扩散迅速、容易被携带传播,还可传播园林植物病毒病,往往造成更大的危害。此类害虫危害严重而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不稳定,是园林生产及绿化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园林植物的钻蛀害虫在园林生产及绿化中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病毒病在花卉上的发生也极为普遍,我国常见的12种重要观赏花卉几乎都有一至多种病毒病。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及种植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但是,诸多实践证明,只要能够做到“提早预防、及时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是完全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不至于造成较大的损失。例如,1990年北京香山风景区黄栌尺蛾大发生,虽然景区内1/3的黄栌叶片被吃光,但由于发现较早,防治及时,措施得力,该虫害的发生没有对黄栌造成较大的危害,保护了景区的正常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景区的经济损失。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在城镇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园林植物常见病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早发现病虫害、弄清病虫种类,准确诊断、对症用药,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园林植物具有品种丰富多样、处于人口密集区、与人类关系密切、园林环境多变等生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数量较大
园林植物品种繁多,设计和配置千差万别,既有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的复式种植,又有不同色彩的植物混合种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园林(景观、造园、造景)风格的不断传入,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园林格局,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丰富的植物数量以及大幅度增加的绿化面积,为不同病虫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或寄主,改变了园林植物原有的病虫种类、结构,形成了园林植物病虫发生种类和结构的新变化。例如,近年来一些外来入侵病虫害如扶桑绵粉蚧、螺旋粉虱、椰心叶甲、松材线虫病等的发生,给我国园林植物的种植及绿化带来了较大的损失。蛀干害虫、“五小害虫”和部分枝干病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便是很好的例证。
(二)园林植物病虫危害重,持续时间长
园林植物的主要分布区是风景区、公园、庭院街道等,是人工建造的特殊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园林植物分布的环境与园林病虫害之间建立的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且园林植物系统内的植物种类十分繁多,其来源的渠道亦是多种多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不同园林风格的传入,植物的设计和配置方式更加千变万化,这就助长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园林植物本身多数经过长期驯化,其抗逆、抗病、抗虫能力减弱,加上其生长的环境透气性较差、土质低劣、生长空间狭窄、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足、人为破坏频发,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猖獗与长期发生,而危害往往具有隐蔽性、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和灾害性等特点。
另外,国内外植物贸易的频繁,增加了外来病虫害侵入的危险,比如近年来贵阳地区发现了许多外来病虫害种类,如海枣黑点病、金叶女贞轮纹病、悬铃木网蝽、锈色棕榈象等,这些病虫害一经传入,就易得到极为广泛的传播。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成本高,防治技术要求高
因绿化面积广、树体高大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成本往往较高,使得人们在防治过程中优先选用价格低廉的农药,而不注重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园林植物自身生长及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特殊性和多样性,防治技术要求较高。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随时分析各个绿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消长动向,并根据受害植物或寄主植物的不同,不断调整技术措施,做到防治措施灵活多变,绝不能墨守成规,必须确保防治措施的准确和一步到位。对于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或游人众多的风景区,使用化学防治必须考虑用药的安全性,不能使用剧毒和残留时间长的农药,以免造成农药对居民或游人、花木和环境的污染与损害。因此,园林生产上应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药量,强化栽培技术措施,加强养护管理,增强花木的长势,提高园林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近年来常见报道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成功例子,“外科手术”对于园林植物尤其是名贵树种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如用刮除病斑来防治杨树腐烂病,用环状剥皮的方法防治泡桐丛枝病等。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防治药剂的选用不合理
由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复杂,如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多、防治用药量大、病虫害发生环境复杂多变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难度较大。同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药剂的剂型多,施用方式多样,农药品种繁杂,质量参差不齐,令人选择时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园林技术人员选用防治药剂的难度。
相关实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在使用化学防治时,普遍大量采用劣质的、高毒性的农药,甚至仍有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药剂(如氧化乐果、敌敌畏、敌百虫等)的现象。这些药剂虽然成本较低,但污染环境,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施药后农药臭味弥漫、经久不散,使得路人掩鼻、匆忙避之。同时,对防治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选用针对性药剂的意识较弱,对于介壳虫、蚜虫等害虫长期选用非内吸性化学防治而防效较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另外,在市场上存在很多假冒伪劣药剂屡禁不止的现象,给园林植保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园林植物的配置多集中在人员密集的休闲、娱乐场所,供人们休闲、放松时享受和观赏,在这种情况下,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应是环保,应采用环保低毒、无异味的防治药剂,其次才是高效、低成本和便捷。
(二)病虫害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园林绿化和环境美化是在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尚属年轻的行业,园林部门在绿化专业人员的配备上仍存在不足,对园林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也较少,导致园林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由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人员专业结构配备不合理、专业防治器械陈旧、落后等情况,以致在病虫害发生时,相关的应对措施不到位,防治不及时,跟不上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步伐,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较滞后和被动。
(三)药剂配制浓度过大,随意性强
园林技术人员在日常养护管理中,由于农药知识和使用技术匮乏,贪图省事、省工等多种原因,存在着不按推荐用量精准配制,造成使用浓度过大或过小等情况,存在着助长病虫产生抗性、污染环境、浪费药剂等诸多隐患。
一些园林植保人员为了追求防治效果,往往在实际防治过程中,随意加大药剂的使用剂量,配制和使用高浓度的农药,对园林管理员及游客,尤其是儿童是较大的安全隐患。加大药剂的使用剂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显著的效果,但更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使所用药剂的防效迅速降低,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替代药剂,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同时,人们在亲近自然时,往往会主动接触花草树木,尤其是儿童,他们皮肤敏感,活动力强,频繁直接接触农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过敏等不良伤害,这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应加以考虑。
(四)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适期把握不到位
园林技术人员常因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识别、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对病虫害的防治适期和防治药剂的使用剂量等不甚了解,对病虫害防治适期的把握不到位,往往在病虫大量发生,危害严重时才进行喷药防治,实际上,此时已经错过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防治效果不理想。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预测预报技术的应用,将病虫害的防治控制在不足以造成危害的合理范围内,在生产管理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植保技能培训和植保知识的普及,使园林植物防治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五)栽培管理方式不当,园林植物抗性降低
有关实践证明,园林植物自身的生长势与其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以及管理不当,会使植物生长势减弱,抵抗力降低,利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间接加速了病虫害的蔓延危害。据有关报道,光肩星天牛在银川生长旺盛的杨树中自然死亡率为50%,在生长衰弱的杨树中自然死亡率就降低到10%左右。又如在生长衰弱、郁闭度在0.60以下的小叶杨林中,十斑吉丁虫的害株率为82%,而在生长旺盛、郁闭度为0.92的林分中,害株率则不到1%,属轻度危害。
在日常的栽培管理中,应加强水肥管理、注意优先选用抗性品种、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合理修剪等措施,增强花木的长势,提高植株对病虫的抵抗力。同时,结合养护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将病虫枝条集中处理,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
(一)防治策略由追求短期行为向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防治园林病虫害只顾眼前而不顾及未来的做法屡见不鲜,人们往往采取“头痛医头”、“打药灭虫”的粗放方式,追求消灭眼前一虫一病的最佳防效,很少考虑到园林生态系统对病虫害的生态调控(ERMP),以牺牲长远的生态稳定换得短期的“最佳防效”。事实上,自然状态下植物—病虫—天敌间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法则,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自然控制作用,使得病虫种群密度始终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波动。研究表明,这种自然控制是园林生态系统中病原之间、病虫之间、病虫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研究制订园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时,必须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辩证地看待环境、植物、病原菌、害虫、天敌和各种防治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克服短期行为,从控制病虫害的基础环节抓起,把病虫害防治纳入园林建设总体工程范畴,比如,在园林种植设计时,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花、藤多种植物合理混配,营造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相共存、生态稳定的绿荫型复层种植结构;在树种的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重点,注意选择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抗污染、抗冻害和耐粗放管理等能良好适应园林生态环境的树种;在防治病虫时,尽量避免防治单一病虫害和单一植物多种病虫害,更多地注意景观区域内多种植物的多种病虫害防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园林病虫害的预期效果。
(二)防治手段上由单一化学防治向多方法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弊端已越来越突出,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其非特异性的作用方式不仅杀死害虫,也大量杀伤天敌和有益生物,破坏城镇和景区的生态平衡。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首先,要以保持和恢复良好的环境生态平衡为出发点,采用适地适树、选育良种、高温灭毒、合理混交、清除病源、修剪疏枝、通风透光、降温控湿、松土施肥和喷保护剂等栽培措施,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提高植物的抗病、抗虫和抗逆能力。
其次,要加强生态手段防治园林病虫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如开展益螨研究,涉及植绥螨、肉食螨等类群,植绥螨可捕食害螨,还可捕食小型昆虫,对其生物学、人工饲养、贮藏、释放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推广应用。
再次,要将负面影响作为评价农药的首要标准,不能唯“高效”至上,尽量选用毒性低、降解快、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对人畜较安全的化学农药和植物源农药。不断改进施药方法和药械工具,推广点片施药、分期隔行施药、局部施药和多品种轮换施药等方法;推广使用颗粒剂、缓释剂药物;推广注射法、埋施法、灌根法和涂干法等施用技术,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此外,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对病虫害固有的免疫力,发展相生植保。避免种植病虫转主寄生植物,如苹果、梨、海棠和桧柏混栽,会诱发苹(梨)—桧锈病,红松和云杉混栽会发生红松球蚜。多栽种一些优化天敌生态环境的蜜源植物,如芸香科植物,其花粉能为姬蜂、食蚜蝇、草蛉等天敌昆虫提供食料。
(三)效果评价上由单项指标评价向多指标综合评价方向发展
从园林病虫害的生态调控(ERMP)和综合治理(IPM)的角度,仅以杀害有害生物个体为唯一目的的做法,即使获得100%的防治效果,也不能算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它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松毛虫的长期不科学防治导致松干蚧严重发生,大剂量喷药防治食叶害虫导致植物叶螨的暴发,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因此,必须以生物间动态平衡规律去考虑防治措施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防治病虫的目的不是消灭病虫殆尽,而是要合理控制病虫种群数量,使其对园林植物不造成明显的危害。科学的做法是把预防放在第一位,把防治当作预防的补充。“有病不流行,有虫不成灾”才是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