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病治验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解肌祛风、养血活血、温通经络法治疗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患者男性,39岁,已婚,工人,住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安徽省芜湖市人。2008年1月14日初诊:
【主诉】
右侧肢体麻木不仁近2年。
【现病史】
患者于2006年4月2日从安徽省芜湖市来深圳务工,途中为汽车窗风所伤,2天后右侧面、上肢、下肢感觉麻木,行走乏力,经多家医院中药、西药包括糖皮质激素、针灸及民间偏方治疗,症状未缓解,失眠多梦,无头痛头晕,饮食正常,二便调。
【体格检查】
血压130/90mmHg,五官不偏,伸舌自如,右侧面部、上下肢痛温觉迟钝,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舌质淡胖,舌苔白润,脉弦缓。
【实验室检查】
生化28项检查:葡萄糖6.37mmol/L,总胆固醇5.9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8mmol/L,余项正常。
【其他检查】
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图像。
综合脉症,患者病初当属风寒偏客身半,迁延至今,变为顽风凝痰瘀阻一侧经络。
【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西医诊断:1.多灶性运动神经病;2.高脂血症;3.2型糖尿病。
【治疗】
解肌祛风,养血活血,温通经络。桂枝加葛根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处方:葛根30g,桂枝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5g,丹参30g,鸡血藤15g,羌活10g,独活10g,细辛3g,炒白术10g,通草10g,生姜10g,大枣10g,炙甘草10g。5剂,每日1剂,水煎取液150ml,温服,日煎服3次。嘱患者低糖、低脂、清淡饮食。
2008年1月20日二诊:
患者服药后右侧肢体麻木不仁开始减轻,痛温觉较前敏感,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缓。药既获效,治不更方,患者续服20剂,右侧肢体麻木不仁康复。
【按】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Lewis于1982年率先描述,1986年RothG首先报道的周围运动神经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根据某些患者血清抗神经节苷脂(GM 1)抗体滴度增高,以免疫球蛋白治之症状好转,抗体滴度下降,认为可能与免疫功能有关,但抗原及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1]GM1广泛存在于周围神经髓鞘中。电生理证明,抗GM 1抗体可以导致周围神经出现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而感觉神经传导正常或轻度异常(如麻痹等);病理检查可见阻滞区有神经脱髓鞘改变。 [2-3]激素治疗无效,免疫球蛋白及环磷酰胺治疗有效。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运动无力,肌肉萎缩,感觉正常或轻度受累。
本病在中医属“中风”范畴,该患者病前有被风邪长时间侵袭史,病后一直以一侧头面肢体麻木、行走乏力为主要表现,结合舌脉征象,其证当属风痰阻滞经络。公历4月乃阴历仲春,在北方依然寒冷。风寒伤人之久,易致患侧卫气闭遏,营阴郁滞,营卫不相和谐,不唯气血运行不利,而且风寒外邪循肌表窜入血络之中,易与痰浊搏结,阻滞经络,出现麻木不仁、运动乏力等症。故治以解肌祛风,养血活血,温通经络。方中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而成。取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以解太阳肌表之邪;用葛根宣通经气,以解太阳经脉之邪。当归四逆汤乃桂枝汤去生姜,倍用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功在养血散寒,温通血脉,以祛深伏经脉之冷风痼寒。其中,当归、细辛辛温,一养血和血,一温通表里,善散血分之寒邪;桂枝辛甘性温,善散血分之风邪;通草通利九窍血脉关节,特以之通导痹阻经络之邪,且全方药物亦借其通利之力而无不通矣;倍大枣者,冀其与炙甘草一同敦脾土以御邪,助经脉,和阴阳以调营卫。加川芎、丹参、鸡血藤者,增强其活血通脉之力也。加羌活、独活者,搜剔偏客于上、下肢之顽风沉寒也。
【参考文献】
[1]蒋荣峰,张光伟,李光勤,等.多灶性运动神经病4例报告[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 (3):167.
[2]SantoroM,VnciniA,CorboM,etal.Experimentalconductionblockinducedby serumfromapatientwithanti-GM1antibodies [J].AnnNeurol,1992,31:385.
[3]王延军,钟延丰.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电生理诊断的初步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8,20 (4):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