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琥珀是树脂形成的化石,因其特殊的质地与美丽的色彩而被视为珍宝。琥珀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中都有记述,在中国的典籍中更有“松脂入地所化”的说法。琥珀不同于其他种类的化石,其中常常有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可以是非生物,也可以是生物,是树脂在石化之前包裹的物质。包裹在琥珀中的生物有细菌、藻类、真菌、高等植物、节肢动物,甚至是脊椎动物等。包裹有动物的琥珀在中国收藏者中被统称为“虫珀”。树脂埋藏于地层中逐渐石化并变成琥珀的过程被称为琥珀化。琥珀化的过程缓慢而轻柔,对于保存生物体非常有利,因此保存于琥珀中的化石往往是同类化石中最为完整和精细的。
缅甸琥珀主要产自缅甸北部克钦州胡康河谷。在古代,缅甸北部受中国控制,进贡给天子,当时的缅甸琥珀称为“中国琥珀”。直到1836年,欧洲人首次进入胡康河谷的琥珀产地。1892年前后,印度地质学家采集了一些琥珀标本,根据其出产的地层将其时代定为下中新世,这些琥珀标本后来被命名为缅甸琥珀。此后,由于标本的增加,经过一批昆虫学家的研究,逐渐确定了缅甸琥珀属于白垩纪。2012年,我的同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施光海教授通过琥珀内的火山灰等物质确定了缅甸琥珀的形成年代约在9800万年前。
缅甸琥珀的产地在白垩纪时期至少是较为湿热的地区。在琥珀内经常能看到大量被子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也有不少杉树叶子和大量蕨类植物叶片、孢子囊。缅甸虫珀的生物种类极其丰富,尤其是节肢动物更是种类繁多,主要有昆虫纲中的双翅目(蚊类和虻类),以及大量的金龟总科、叩甲总科、马陆类等取食朽木腐殖质的昆虫,也有奇蝽科、蜍蝽科、步甲科、长泥甲科等半水生昆虫,还有蜻蜓稚虫、扁泥甲幼虫、黾蝽、蜉蝣稚虫等典型水生昆虫以及蜗牛等。
缅甸琥珀另一个重大亮点,就是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丰富的脊椎动物包裹体,包括了恐龙、鸟类、蛙类、蜥蜴等。蜥蜴类的发现包括了基干有鳞类、壁虎亚目、蜥蜴亚目和变色龙类4个大的类群。这一发现表明高度多样的旧大陆热带蜥蜴类组合早在白垩纪中期就已经形成了。鸟类和恐龙的躯体,包括骨骼与软组织,出现于琥珀之中,是震惊世界的发现,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非常精细的形态学信息,使得人们对恐龙化鸟的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时下,缅甸等地的琥珀风靡全国,佩戴琥珀首饰已成潮流。但琥珀中千奇百怪的包裹体,从昆虫到羽毛,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则形成一个极大的空白。把一些杂质当成植物,现代填充的蜥蜴当成稀世珍宝等新闻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普及琥珀中的古生物相关知识,已经成为一个众人期待的项目。
珠宝质量检验高级工程师、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的陈德锦先生是一位有心人,他敏锐地意识到,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一些缅甸琥珀科普书籍,但是由爱好者、学者,甚至艺术家跨界联袂编写而成的此类图书却很少见,这也是这本书诞生的初衷。我很荣幸在本书中编写了古脊椎动物的部分,希望读者多多指教,或提供更多脊椎动物收藏品参与科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