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叁
| 1868年(同治七年)四月十八日
与孝威
孝威览之:
今日吴桥营次有平江朱孝廉承基遣人来寻朱副将德树借银,不知朱副将在陕未来也。询知湖南会榜中十四人,不知其姓名。
尔所录寄试稿,首作尚可,次、三不佳,诗有稚句,不中为宜。断不可发下第牢骚,惹人讪笑,反求诸己可也。况尔已蒙恩得官,更不当与寒士争进取乎。
孝宽三月中旬书来,言尔母服参茸补剂渐望复元,惟足踵未愈。家中大小均吉,可无挂念。尔可不急出京,以沿途游勇、恶团到处皆是,无法无天,行旅时有戒心。如已出都,则暂于保定客店住歇旬日,见张廉访号正轩向其询军行进止,作信请其发递,以便营中遣人来接。军行无定,不得不如此已信致张廉访,并得其回信照办。切勿躁急,以贻我忧。
贼由津折窜而南,已入山东境,我军紧追,十一、十二、十三连获胜仗,我亦即率师南趋武定、东昌之间。东阻大海,南滨大河,西阻运河,现值黄、运交涨,积潦纵横,北则刘、张、朱各军兜剿,马队总之,机局凑拍,或可于此间了却。李、丁、英均防黄、运,我军主剿,不敢稍有诿避也。手此谕知。
四月十八日吴桥行次书
左宗棠、恭亲王、李鸿章被逼轮番挂帅
一、悬赏首级,捻军窜近紫禁城
1865年(同治四年)农历七月,捻军被刘松山一仗打得分成东西两部:东捻以任柱、赖文光为首,西捻由张宗禹统领。清军内部也针对敌情做出大致分工:李鸿章负责剿灭东捻,左宗棠负责剿灭西捻。
1867年(同治六年)农历十二月十一日,李鸿章率领淮军,通过扬州一战,将东捻军全歼,赖文光被俘,当即处以极刑。
李鸿章的剿捻任务如期完成,左宗棠剿灭西捻却还未成功。形势逼人,他不得不考虑加快进度。
1868年(同治七年)正月初三,老湘营统领刘松山、将领郭宝昌率兵会合喜昌骑兵,追西捻军至磁州,追逃至河北巨鹿、平乡。两天后,老湘营将士从南和绕到西边截击捻军获胜,捻军被赶得北窜定州,转而袭击保定。
左宗棠因急于求功,不但劳师直追到直隶一带,亲自指挥亲兵营率先作战,还对部下各将明确斩捻军的“首级赏格”,并对生擒、阵斩张宗禹等人“从优悬立赏格”,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以作士气而速戎机”。
“从优悬立赏格”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楚军部将一日追赶千里,西捻军东奔西窜。但猛追穷寇,意外的后果是,走投无路的西捻军从保定潜行入京,骤然出现在北京卢沟桥一带。
紫禁城内顿时陷入空前恐慌。慈禧太后又惊又怕。气急败坏之下,她将剿捻两大统帅左宗棠、李鸿章,以及配合者直隶总督官文、河南巡抚李鹤年,全部就地罢官。处罚如此之重,她还不放心,又派出军机处神机营在紫禁城外日夜严密巡防,以防捻军潜入皇宫让自己遭遇不测。
1868年正月十七日,左宗棠扎营寿阳,准备围而剿之,突然接到捻军北上的情报,他惊慌失措、忧愤欲死,只好临时改变计划,星夜挥师入京保驾。
谁知此举又犯了高射炮打麻雀的失误。窜入卢沟桥一带的原来只是一小股捻军,势单力薄,他们只在北京城外转悠了一圈,又迅速撤出。朝廷紧急下令左宗棠率军驻扎井陉,阻止捻军西进。五天后,左宗棠带亲兵营抵达获鹿。
左宗棠指出,令出多门,非胜军之道。清廷即时发布新的命令,直隶各省剿捻官军,归左宗棠一人总统。
二、左宗棠挂帅,被捻军绕晕
权力归手,左宗棠当即兵分三路,从东北、西北两个方向朝南追击捻军。
三军联动,小胜不断,但仍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根本原因在于,捻军打闪电战,飙忽驰骋,避实就虚。他们选择出击的时机,往往在清军出队、收队、行军、未成列之时;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楚军追,捻军则一直逃,楚军停,捻军则回头挑衅、骚扰。清军战略若朝东,捻军战术每击西,清军完全陷入被动,左宗棠虽然神机妙算,但始终无法抓准捻军主力。
下面一则战例很能说明问题:1868年农历二月二十七日,老湘营分路渡河追剿,捻军骑兵埋伏在南岸等待。待众将士渡及一半,捻军突然发起猛攻。刘松山急令已渡河的部队立即排阵阻击,并亲率主力渡河,抄袭捻军后路。捻军见偷袭无效,瞬间撤退殆尽,从赵州奔赴巨鹿,让老湘营将士扑了个空。
朝廷谋求速胜,见左宗棠力有不任,权衡之下,慈禧太后加重权码,命恭亲王奕訢总统各军,左宗棠与李鸿章同为偏师。
三、恭亲王挂帅,捻军窜入山东
恭亲王像
李鸿章这时带领淮军,自翼州移师,扎营大名,采用老师曾国藩的“以静制动”,试图通过扼守住怀庆,将捻军逼到太行山与黄河之间,“扼地兜剿”,守株待兔将捻军一锅端。
此时按左宗棠战术“长围圈剿”“以动制动”追击西捻军的主力,主要有三股:河南巡抚李鹤年部,楚军将领刘松山、郭宝昌两部,清军将领张曜、宋庆两部。但令左宗棠无比烦恼的是,追击部队每天都在接战,每次都能够追上捻军,却始终无法彻底消灭捻军。
就在三股主力军劳心奔命追杀时,战局形势又发生骤变,捻军主力突然转进山东。
战场重心转移,恭亲王奕訢无法督师亲征,朝廷改令由李鸿章总统各路部队,左宗棠则专防直隶运河。
恭亲王前面既有授命,转交指挥棒时,即责令李鸿章会同左宗棠,限一个月内彻底剿灭捻军。
四、李鸿章挂帅,捻军覆没徒骇河
经过左宗棠的一番竭力追剿,西捻军此时已近强弩之末。
李鸿章是个凡事讲究灵动机变的人,他接过权杖,开始琢磨如何将左宗棠的“长围圈剿”与自己的“扼地兜剿”战术结合起来运用。具体方法是,先将捻军设法追赶进一个大的包围圈,再寻找薄弱敌军,打闪电战,各个击破。
左宗棠实行“长围圈剿”一年多来,成效并不大,反倒经常被捻军牵着鼻子走。捻军实在过于灵活,让他对自己的方法已经没多大信心。但李鸿章是北方人,熟悉北方地形与气候,他看到发挥左氏战术优势的绝佳时机已经来临:一是直鲁平原一带每逢盛夏必有暴雨,大雨带来千里沼泽,捻军骑兵将完全失去威力;二是“长围圈剿”的军事部署实力已经具备。清军追剿捻军的兵力,如今已多达十余万人,加上山东地方民团数千,完全有条件进行四面合围。
1868年农历六月十五日,捻军挺进宁津,刘松山率部发起攻击,捻军自相践踏,斩杀1000多人。捻军余部逃到德平与乐陵交界处,刘松山与郭运昌联手,捻军破散,七千余人投降。这虽然仍是常规性的胜利,但大幅度消减了捻军的实力,为最后的决战做好了准备。
随着盛夏降临,一切果然如李鸿章所料,北方“阴雨弥月,海、漳、运为泽国,马尺寸不能骋”。河北、山东两省的地主、乡绅组织民团,在交通要道上修筑堡垒、营寨,既阻住了捻军的粮道,也扰乱了他们夜间的休息。
在关键时候,捻军内部起讧。身陷清军四面包围的捻军部将开始相互指责,张宗禹求团结不得,一气之下,将十余名起讧将领全部杀了。这直接造成军队内部人心完全涣散,战斗力进一步薄弱。
张宗禹杀完部将,率残部从商河、济阳奔向临邑、清平、博平。他不知道,自己正在钻进李鸿章事先布置的包围圈。其时天降大雨,徒骇河水暴涨。淮军将领刘铭传等部骤然追杀过来,张宗禹带领部将狂奔,奔到河边,无路可逃,张宗禹“穿秫凫水,不知所终”。未及逃生者,悉被斩首。西捻军至此全军覆没。
五、后续
此时总结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剿发、剿捻两大任务标志性的“形象工程”,关键时刻都没有左宗棠的份。曾国荃率湘勇负责打下南京,后续的艰巨的主体扫尾工作,全由左宗棠承包;李鸿章率淮军前后剿灭东、西捻军,追剿的阶段性重大战斗,多数由左宗棠完成。
楚军剿捻论军功不及淮军,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则楚军的刚强气势与胆魄,遇上飙忽飘闪的捻军,如虎搏猴,用力失准;二则北方各大军事派系林立,左宗棠的权位与影响力不够,不足以统帅各路力量,做到长袖善舞;三则左宗棠于闽浙移师,在北方既没有地方根基,也没有地方实权,纯粹是一支外来作战部队,没法调动民间与地方支持力量。
1868年农历七月十日,朝廷论功行赏,赏加李鸿章太子太保衔,官封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赏加左宗棠太子太保衔,剿捻历次处分全部撤销,交部按一等军功议叙。
养心殿
捻军平定,1868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清廷颁下谕旨,着左宗棠入宫面圣,加恩左宗棠在紫禁城内骑马。三天后,在中秋月圆之日,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在养心殿召左宗棠,这是左氏生平第一次进皇宫面圣。
西北军事此时又成为下一阶段主题,慈安、慈禧两太后当面询问左宗棠平息陕甘回乱,需要多长时间?
左宗棠凭经验与分析,谨慎地回答说,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