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在“傲娇”的阴沟里翻船
今时今日,“傲娇”范儿在言情系影视作品中很流行,不少少男少女也跟风,在生活中摆出一副“我最高贵我最酷帅”的样子,似乎这样才觉得自己像一个时尚青年。
可别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依葫芦画瓢了!要知道,傲娇的姿态可能严重影响了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令他人反感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好人缘。
傲娇,是当下年轻人的时尚用词之一。
年轻人以外,初次看到它,可能还会认为是不小心把“骄傲”两个字打错了。然后,恐怕要在少年青年斜睨着眼睛看过后,才揣着满腹疑惑地小心翼翼地拿起手机去百度求助:啊,原来如此,这竟是个褒贬不一的复杂语汇。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眼里,它包含了骄傲和娇萌的双重属性,单纯骄傲的人当然是人皆厌之,然而傲娇的人却是有着让人又爱又恨恨完了又舍不得不爱的魅力。
这种萌属性的解读方式,显然不符合老一辈人的思维逻辑和浪漫追求,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它发源于日本1997年推出的一款美少女游戏,推广领域是日本的漫画和青春爱情剧。紧接着,它便像一阵龙卷风席卷了恋爱中少男少女的心,简直已发展成为“不傲娇不爱情”!
为什么对傲娇恋人的魅力无可抵挡?
美国有一位叫阿伦森的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可以对此做出解释:
他选了80名大学生,将他们分成4组,每组人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位同学说出事先安排好的对他们的评价。他将第一组人安排为贬抑组,在7次评价中,都只说被测试的人的缺点而不说优点;第二组为褒扬组,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第三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说优点,后3次说缺点;第四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说缺点,后3次说优点。
实验结束后,绝大部分人都表示,最喜欢第四组的评价,而最反感第三组。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阿伦森效应,它表明人们普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褒奖和赞扬逐渐增多的人,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赞美逐渐减少。
正是有阿伦森的这一学说打底,美国的另两位心理学家阿隆索与琳达女士在研究两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时,铺陈开了“傲娇恋人所向披靡”的结论:人们在与一直有好感、一直反感、一开始有好感后来反感、一开始反感后来有好感这四类异性接触时,大部分人钟情于最后一种,也就是说红男绿女们喜欢刚开始冷淡后来才温柔热情的恋人!
这真是一种“匪夷所思”的爱情心理,难怪如今的青春影视剧里,那些痴情的包容的都是男配女配,而作为主角的男神狂霸拽得简直欠揍,女神则一律女王范儿十足!
问题是,现实里的傲娇并没有漫画、小说、影视中那么可爱,一不小心就演绎成了“骄傲”,或者装模作样,或者自以为是,或者狗眼看人低……也许在某个异性眼里你很有个人特色,但你的生活只剩下他了吗?傲娇很有可能会招来其他人的厌恶。
试想想,生活中,无论是和同学、同事、朋友、恋人或只是一个陌生人相处,谁又愿意一直被冷冰冰的对待,然后偶尔抽风似的跟你撒娇卖萌?随便说几句话,对方就舌头长刺口水含毒将你噎得心慌气短,你还没缓过来呢,对方又嗲着声音嬉皮笑脸地缠上来了。
一次受得了,次次受得了吗?今天有耐心等待那温柔的转变,天长日久也有耐心吗?
总而言之,从“骄傲”到“傲娇”的转变,着实算不上是一种进步,两者其实大同小异。虽然有着傲娇属性的人未必像骄傲的人那样自大和轻视他人,他们也许只是希望以强硬高傲的表象来掩饰内心的怯懦与羞涩,或者像小孩子一样,希望用坏脾气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但不得不说,从外表看上去,两者同样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令身边的人敬而远之。
还是趁早向傲娇说一声拜拜吧,小心你还没来得及瞅着机会“娇”一下,别人就已经被你的“傲”打败了。
心灵感悟
用豁达的心面对世界,相信我们的心是坚强自信的;用仁爱的心去面对他人,相信别人的心是脆弱敏感的。只有相互体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缘分才能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