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寻租行为
2外延型行政改革
3复式预算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巴纳德关于“非正式组织”的主要观点。
2绩效激励的方法有哪些?
3简述国家权力机关实施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
4从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分析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
5行政职权的特点是什么?
6行政权力负效应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试述评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2试述行政职能的转变与我国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
3如何认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应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寻租行为
答:寻租是指个人在某种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寻求财富转移或者追求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寻租行为的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①为了获取租金,寻租者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这种活动对社会没有任何效率;如果寻租行为得以实现,相关生产者和消费者将由于政府干预而付出代价,这种代价高于寻租者所得到的利润。②整个社会为寻租行为付出道德成本甚至政治成本。
2外延型行政改革
答:外延型行政改革属于行政机构改革的一种类型,与内涵式行政改革相对应。外延型行政改革是一种依靠撤销、合并和增减行政工作机构与工作人员,从而达到控制行政机关规模的“量”型改革。它对于解决行政机构臃肿的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因为没有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常会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3复式预算
答:复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政府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归类,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中加以反映和计算的预算编制方式,通常分为经费预算、资本预算和专项基金预算。复式预算的意义有:①推动国家资本积累;②便于考核与投资;③视经济情况发挥调节作用;④增强预算与发展计划的联系性。但复式预算也可能会导致投资结构、资本支出过度膨胀、增加日后财政负担等问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巴纳德关于“非正式组织”的主要观点。
答:(1)“非正式组织”的定义
非正式组织是指人的接触、相互作用和聚集的总和。巴纳德将非正式组织界定为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非正式组织是不确定的和没有固定结构的,没有确定的分支机构。
(2)非正式组织的后果
①非正式组织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理解、风俗、习惯、习俗;
②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条件。
(3)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①非正式组织的态度、习俗、风俗影响着正式组织且部分通过正式组织表现出来。非正式的联系是正式组织形成所必需的条件。为使共同目的被接受、信息交流成为可能、协作意愿得以达到,必须有事前的接触和预备性的相互作用过程。
②非正式组织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的正式组织当中都有非正式组织。
③正式组织产生之后创造出非正式组织并且需要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能给正式组织以活力或给正式组织以某种限制,甚至在目标及工作方法上和正式组织进行对峙。
(4)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功能
①可以从事正式组织所不便沟通的意见、资料和信息;
②可以通过培养组织成员的服务热诚以及对权威的认同感来维持组织的团结;
③可以借助于非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避免正式控制过多过滥,进而保持个人自尊、人格完整和独立选择力。
(5)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
①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管理者如果无视非正式组织本身的态度、习惯和规范,就难以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甚至造成不利后果。
②管理者也不应过分依赖非正式组织,否则会造成干扰正式的责任分工等不良后果。
2绩效激励的方法有哪些?
答:绩效激励是指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方法对员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检测考核、分析和评价,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绩效目标的活动过程。绩效激励的方法主要有:
(1)绩效奖励,即对雇员的成就提供财政认可,帮助员工明确自身绩效得到欣赏、尊重和重视。
(2)精神补偿,即为雇员和组织提供财政激励,如带薪休假。
(3)奖金,即工资之外的一次性现金奖励。奖给那些已经达到规定绩效目标的个人或组织。
(4)增益分享,在员工达到规定的服务水准和质量时为员工提供组织达到财政节余的保证部分。
(5)共享节余,即组织的增益分享。允许组织保留财政年度所结余的部分资金以备将来使用,增加了组织结余的动机。
(6)绩效工资,又称“功绩工资”,创新传统的补偿机制并使雇员工资的主要部分与绩效联系起来。同时将工资表、工资提升与绩效联系起来,而不是提供财政比例附加,如奖金和增益分享等。
(7)效率红利,即以小比例逐年减少组织的行政预算,但要求组织保持其产品水准,以促使机构提高生产率或弥补流失的收入。
3简述国家权力机关实施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
答:行政监督又称行政调查,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行政监督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及矫正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同时也兼具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责任的维护与实现。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管理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监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最高层次的异体监督。由于世界各国的政体和国体不同,其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内容与模式也存在着差异性。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行政监督行为的主要形式有:
(1)听取和审议同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其中包括年度报告、财政预算报告、各项重大措施和政策报告、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工作活动报告等。
(2)审查并撤销本级行政机关发布的不适当的法规、规章、命令和决议。
(3)向政府及所属部门提出质询和询问、发表意见,同级政府组织的有关人员必须负责答复。
(4)视察和检查政府工作,处理公民对政府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当公民向国家权力机关提出对政府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时,除了与人民代表联络以外,还可以诉诸各级人大常委会内设的信访机构。权力机关的信访机构通过处理公民的来信来访,发现政府工作存在的问题,以督促其改进。
(5)罢免政府组成人员。我国政府组成人员都是由各级权力机关选举或任命产生,权力机关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监督,如提出批评、建议、意见或进行评议,其中罢免则是最为严厉的惩戒方式。《宪法》第6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而《地方组织法》第10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
4从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分析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
答: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体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当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时,社会总需求下降,国民收入也随之下降。这时政府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比如,通过增加购买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方式增加政府支出,而政府的财政支出会通过乘数效应造成社会总需求和国民经济收入数倍增加。政府也可以通过减税的方式刺激总需求,减税可以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而消费水平和收入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因而减税也会使得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
(2)当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经济出现泡沫,物价飞涨。这时政府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降低社会总需求,达到反通胀目的。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是削减政府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以及增税。政府可降低公共服务的购买力度,削减公共投资,降低社会总需求;或者可通过增税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降低,从而消费水平降低,社会总需求降低。
(3)当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时,政府可维持平稳的财政政策。但一般而言,国民经济总是处于波动状态,因而政府也需要根据经济周期实行反周期的财政政策。
5行政职权的特点是什么?
答:行政职权是指具体配置于不同的行政主体的行政权,是行政主体所拥有的具体的行政权。行政职权的基本特点在于:
(1)国家强制性。行政职权的行使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具有直接支配其他当事人的强制命令力量,即通过行使行政职权迫使或禁止相对人做出某种行为、实施某些活动。
(2)不可处分性。行政职权不仅表现为法律上的支配力,还包含着法律上的职责要求,实际上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体,故行政主体不得任意转让和放弃其拥有的行政职权。
(3)单方性。行政职权的行使是行政主体单方意思表示的行为,而非双方行为(行政合同行为除外)。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取决于自身判断,不以相对人的意志为转移。
(4)优益性。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时,相对行政相对人而言处于优越的法律地位,依法享有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这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保障与物质保障。
(5)法定性。任何一个组织的行政职权都是法定的,行政职权必须通过合法途径拥有,不能自我设定。行政主体取得行政职权途径:①国家法律、法规的直接设定;②通过有关行政机关的依法授予。
(6)与行政主体的关联性。按照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行政主体必须以自己的名义开展行政活动,行使行政权;而行政主体以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即便能够开展某些行政活动,但也只能借助他人的名义。这就意味着行政主体一定拥有行政职权的所有权,而非只拥有行政职权的使用权。是否拥有行政职权,是判断一个有权开展行政活动的组织是否属于行政主体的标准。
(7)公益性。行政职权是一种公权,是为维护社会公益而设置的一种国家权力。
6行政权力负效应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行政权力是行政管理主体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相应的强制力与约束力,行政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维持、调整和管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行政权力负效应,是指行政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发生的违背行政权力主体预先设定的目标、社会公共价值和行政根本目的作用及现象。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权力的嬗变性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期,行政环境相对复杂化、多变性、无序性和控制程度较低等特点,客观上为行政权力运作中的负效用的产生和发生作用创造了条件,行政权力负效用的表现就更为严重。具体而言,其负效应有以下几点:
(1)职权扩大为特权
行政权力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一部分,是由公众需要而生长出来的一种资源稀缺的特殊产品,能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掌握这样的权利,对于占有这种资源稀缺的个人或者小团体在分配社会价值时天然占据某种谋取私利的优势和机会。由于权力主体“经济人”的内在规定促使其继续朝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一旦行政权力处于一种没有约束或缺少约束机制的畸变或异化的运行状态下,权力主体必然会借助权力效用以追求或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行政权力作为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手段,在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就异常容易导致“权力崇拜”现象,造成人们竭尽所能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把追逐权力作为一切行为的基本目的,不择手段往上爬直至达到自己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为止,这种现象被称为“彼得原理”。权力争夺的结果就使得一部分行政官员偏离了自己的工作,使职业和职位逐渐特殊化,通过不择手段所获得的权利加剧了权力部门之间的内耗与摩擦,职权扩充为特权,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行政权力的负效用。
(2)行政权力的扩张与滥用
行政权力的扩张与滥用是行政权力负效用最明显的表现。行政权力的扩张表现为对其他国家权力的排挤,出现权力越界的现象。行政权力终究要具体的公务人员来行使,因此行政权力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渐人化。行使具体行政权力的公务人员由于特殊的私人利益,再加上公务人员个体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必然会有一些公务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角逐个人或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表现为越位施权、关系用权和感情决策等。如果国家缺乏相应的规范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权力的扩张与滥用就会造成大量的腐败现象。如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垄断、权力不流通,权力专控等不正之风大量出现。
(3)权力流失、导致行政资源浪费、行政成本过高
行政权力的流失是指因被合法权力组织之外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占用、使用,以及权力配置不当和运用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公共权力弱化、流失、损耗等现象。公共权力流失虽然不一定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但会导致权力的失控,而失控的权力会引起权利资源的浪费、行政成本过高现象出现。公共权力流失在现实社会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权力部门化,即由于行政层级结构的一体化程度低,造成行政体系的无序与失衡,导致权力为部门所有的现象大量出现。权力部门化会导致行政权力向某些利益集团流失,造成地区、行业、部门对行政权力的争夺、造成行政成本过高,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4)权力惯性导致行政专横
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我国在客观上还存在着行政权力扩张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满足相冲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使得行政权力运行仍然保留着许多旧的特征。在缺少有效的规范和监督的情况下,权力的运行必然会出现行政专横,为行政权力的拥有者谋取私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权力掌握在个人或小团体手中时,权力获得金钱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导致权力运作的扭曲和畸变发展,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降低政府公共管理的效能。行政权力的私性扩张导致个人或小团体对公共权力的暗箱操作,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利益分配不公,极大地动摇了政府的权威地位,不能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试述评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答:新公共行政学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的,弗雷德里克森等公共行政学者把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重心的公共行政理论称之为“新公共行政学”。
(1)新公共行政学思想
①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a.从理论方面来看:
第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将效率当作基本价值,强调非人性化和客观化的所谓理性效率,促使组织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采取机械性的控制,个人只是惯性地服从并且专注于生产或工作过程。
第二,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而且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善人类的生活。
b.从公共行政管理实践方面来看:
第一,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所强调的指挥统一、层级节制等原则虽然促进了效率,但是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第二,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研究者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的绩效。
第三,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的缺乏效率并且已经明显地造成了更多的问题。
②新公共行政学提倡社会公平价值观。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经济和效率固然是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之一,但绝不是其核心价值,更不是唯一的价值准则和终极目标。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在于促进公民社会拥有的、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基本价值。新公共行政期待政府能够通过观念与行为解决社会存在的尖锐矛盾,民主行政要求将公众需要作为行政体系运转的轴心,公众权利或利益应高于政府自身的利益扩张和利益满足。
③新公共行政学突破了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在现实的政治与行政运行中,行政体系游离于政策制定之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是行不通的。新公共行政学派确立了一套与其思想体系相配套的研究方法。新公共行政学派指出传统公共行政学奉行价值中立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存在,还使公共行政学研究者远离社会生活,使研究不能影响或参与到决策过程之中。主张社会科学家应该以其专业的知识和才能从事价值判断,强调批判理论、道德哲学对公共行政研究的意义,并推崇“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流派的思辨方法,将价值理论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④新公共行政学提倡动态、开放组织观。
a.公共行政组织运作是一个分配、整合、边际交换、社会情感的过程。
b.当代公共行政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对行政组织进行变革的需要。
(2)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贡献
①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
a.新公共行政学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新公共行政学借鉴和运用解释学方法和批判理论,强调民主行政下的有效沟通和意识形态的解放,着眼于对意义和价值的关注,摆脱了传统“理性模式”的束缚。
b.新公共行政学迈开了公共行政学独立发展的步伐。1950~1970年行政学沦为政治学和管理学的附庸,而新公共行政学则不再局限于对制度和技术的研究定向,它试图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中独立出来。专门的公共行政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建立是公共行政学独立发展的典型例证。
c.新公共行政学扩大了公共行政的领域范围。新公共行政学认真细致地研究和界定了“公共”的意义和范围,着眼于建立公共哲学,倡导民主行政,扩大了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和公共行政工作者的权力与责任。
d.新公共行政学完善了公共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新公共行政学者重新界定了公共行政组织的目的和意义,给公共行政组织理论赋予了规范性的基础并且提出了理论建构的方向。
e.新公共行政学深化了公共行政教育的内容。过去按照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培养的行政管理人员大多为“效率机器人”,而新公共行政学者则强调应当培养德才兼备、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行政通才。
②从公共行政管理实践方面来看:
新公共行政学基于社会公平原则涉及的诸如减少层级节制、分权、参与、民主行政、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出积极回应以及面对面的沟通等观念和主张,从公共服务的平等分配、公务员权利的解放、利益与价值代表的多元化、参与观念的增强、内省伦理道德意识的建立以及人事行政的分权化等方面,均对当代美国政府及其行政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2试述行政职能的转变与我国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
答:(1)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的经验与教训
①行政职能转变的经验
a.整个社会对政府改革取得了共识,认为不进行政府改革,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难以持续。
b.政府机构扩张的总体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机构本身向精简的方向发展。
c.开始为重塑政府职能而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d.在理顺关系,特别是政企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e.公务员和公职制度正在实现从特殊主义的偏狭制向普遍主义的功绩制的转换。
f.政府治理从遵循人治到重视法治。
②行政职能转变的教训
a.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历次的政府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出于财政、机构、人员、官僚主义的压力,迫不得已才进行改革,政府改革是消极的,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和前瞻性。
b.政府改革视角的偏狭。多少年以来,一提起政府改革,便将其等同于机构改革,政府改革的视角局限在机构、人员的调整上。这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政府改革就是撤并机构,精简人员。
c.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历次的政府改革都反映出理论的准备和反思不足,改革在理论上的滞后,影响着对政府改革的思考,并限制着战略和政策的选择。
d.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络。政府改革应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司法改革、立法改革、社会组织改革相呼应,这种政府再造无疑是一种大规模、普遍性、彻底性的,关联政党与政治、立法、司法、社会组织等多种环境系统改革的政府再造,而不仅局限于政府组织之内。
e.效率主义改革典范的局限。主导过去的政府改革的是行政理性模型,即行政改革的核心在于有效率的行政。政府行政必须是有效率的,效率也是重要的。但是效率主义的改革典范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例如,它可能忽视了民主、公平、社会正义、责任的价值以及公民参与。
(2)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联系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政府改革最少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结构性变革,如组织结构的重组,层级的简化,人员的精简;二是工具层面的变革,它涉及政府治理方式、方法以及公务员做事的方式;三是价值层面的变革,涉及政府人员的心灵改革。显然,仅仅改变政府之结构,是无法达到改革目的的。因此,还必须重视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着深厚的现实迫切性:
①行政职能的转变需要机构改革提供制度环境。我国原有行政职能的配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不仅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影响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正确履行职责和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而要转变职能,首先就需要进行合适的机构改革,使之符合市场经济下的实际条件。
②行政职能的转变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a.政府应弱化某些职能。要着力解决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问题,彻底改变政府参与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减少政府对经济领域的行政垄断和干预。同时,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b.政府应强化某些职能。全球化时代,频繁的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许多危及国家民族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的因素。政府必须提高应对能力,加强对涉外经济的调控和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强化监督和监管体系,以确保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安全与国内政治稳定。
c.政府需要增添新的职能。必须积极培育金融、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服务、房地产、外汇等生产要素市场,开放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跨地区跨省的全国大市场,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还必须参与各国治理世界市场失灵的全球性“集体行动”,如共同承担全球性环境保护、流行病的防治等责任。
上述这些要求需要政府机构做出相应的改革与变化。
③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行政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和机构改革的依据。政府机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撤减、合并,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在转变职能的基础上,撤减合并或增设加强机构,最终实现机构改革的目标。避免追求“精简机构”“缩减编制”的表层目标,精简下来的人员又重新回到政府机关,撤并了的机构又重新恢复,冲抵了改革的成效。机构最终陷入周而复始的恶性膨胀。
综上所述,政府改革不能等同于机构改革,而是要必须重视改革的系统配套,将组织重建、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管理方式更新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3如何认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应对?
答:电子政务又称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政务倡导科技领先、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和可获得性、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机制以及对效率的追求。
(1)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认识上的不足和理论上的滞后。受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电子政务在经济和社会整体信息化中的基础地位未能充分认识。简单将电子政务定位为技术问题,未能认识到它是信息社会政府治理形态的变革问题,在实践中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重视硬件的建设和发展,而忽视了政府自身的改革问题。
②电子政务缺乏明确而强有力的领导。电子政务主要是国家行为和政府行为,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和政府行为,涉及政治与政党、立法、行政、司法、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需要统一的、明确的和强有力的领导。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导致各自为政、相互割裂、各行其是,极不利于电子政务事业统一、协调、健康、稳定的发展。
③电子政务缺乏明确的战略和发展方向。对于电子政务而言,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和目标十分重要。战略界定了信息化的范围和目标,明确了电子政务的长期发展方向。但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的电子政务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④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信息的低度使用问题。电子政务的一个基本前提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化。不仅政府有获取信息的需求,人民也基于政治参与、经济活动和个人发展强化了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与政府的信息供给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很多信息在理论上和实际利益衡量上应对外公开但未能公开,造成政府资源取得上的困难。公民缺乏整合性获取政府信息的途径,导致信息资源的浪费。
⑤电子政务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政府信息化的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框架。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法制工作发展较为缓慢,截至目前仅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⑥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的整合问题。电子政务始终与政府的再造相联系,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和工具,在促进政府行政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效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政府管理理念、政府治理结构、政府运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政府政策和政策制定产生了重大冲击,在促进政府有效回应,提升政府沟通效率,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精简人力和有效运用人力资源,节约政府开支与经费,扩大公民参与等方面均显示了比较优势。当前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政府技术变革对观念、结构层面变革的积极作用,欠缺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政府再造工具的能力,未能有效实现电子政务和政府改革的有机整合。
⑦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信息化的生命。信息安全涉及保密性(控制那些存取信息的人)、完整性(确保信息的更新与修改只能经由授权者进行)、可用性(确保信息授权用户总是能够存取信息)等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有关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指示,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也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安全问题仍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漏洞。
(2)应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的措施:
①明确政府信息化的愿景和目标。在政府管理领域普遍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建立有效率、有反应力、开放的和服务导向的政府。中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可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a.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流通以及普及应用。b.支持政府政策制定和科学决策,提高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决策能力。c.提升政府对公民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d.促进政府改革,提高政府效率。
②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高度共享政府拥有的信息资源,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的需要和重点,加快建立政府主导、政府机关最大范围内经合法程序提供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的具有整合、示范性质的公共资料库。
③制定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对于满足公民权利,便利人民监督政府施政,提高行政效能,乃至通过有效信息流通体系提升国家竞争力均有重大意义。国家应加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立法工作。
④推动和发展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提升行政服务的水准。电子政务的基础在于政府业务的电子化,即改变政府机关传统的办事方式和手段。我国政府业务的电子化,预期应向以下方面推动与发展,如电子公文、电子邮寄、电子采购、电子法规、电子规划管理、电子税务、电子人事、电子工商、电子公共事业服务等。行政业务的电子化过程不只是单纯地增加硬件、软件设备,更需从政府组织的整体性出发全面了解信息技术需求、组织目标与管理模式、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整体性、合理性的规划,突破现有的运作方式,以更经济、更有效的方法取得政府运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以及人力,促进政府信息的流通及整合,提高行政效率与效能。
⑤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组织和协调运作机制。政府信息服务职能已成为现代政府运作的重要和核心职能之一,电子政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应设立电子政务运作的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全国电子政务的工作。为保证政府机构改革及人员精简,电子政务部门的设置可以从现有的机构或人力资源中调用。
⑥强化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是信息服务能否健全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系统运作环境中,无论使用者、实体设施、应用作业、资料及档案皆应严格管理。政府机关必须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以确保国家、组织及人民的权益。
⑦加强公务员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教育与培训。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是政府信息化落实的关键。公务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以及应用能力处理政府公务外,也要依其专业性质和业务需要培养较高的信息网络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