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11小时高清视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08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流动资本

答: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的特点是:一次预付,一次全部回收其价值。在生产过程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其价值随产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全部耗费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全部收回,在下一个生产过程开始时重新投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是一次性支付。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这一部分价值,随商品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流动资本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所以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

2有效竞争

答:有效竞争是指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有效竞争的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短期来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他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长期来看,存在着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当新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进入一个产业,并且使自由进入发生困难时,现有的实力强大企业却可以通过产品多样化的方式,即通过产品选择和设计以增加新产品的方式进入这个产业。这样,既有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又存在应用科学技术而带来的进步,也不会阻碍竞争机制的作用。

3利益相关者

答: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的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利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做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还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或权利要求,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

4重置投资

答:重置投资又称更新改造投资,是指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它主要用于重新购置、替换和更新已经报废的现有固定资产及企业的改建。由于这种重置、替换和更新通常与企业的改造结合在一起,因此又称这部分投资为更新改造投资,它是社会总投资的一部分。重置投资的基本功能是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作为固定资本的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磨损、自然力的影响以及逐渐的陈旧过时而影响正常的生产水平。因此,须按其价值转移和损失程度,以货币形态逐渐积累起来,以备固定资本的更新。

二、辨析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在金本位条件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答案】正确

【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因此,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它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流通中对货币的需求量是自发地变化,而且难以预测。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纸币流通在技术上具有货币供给的无限可能性,而且通过国家权力强制货币流通,从而弱化甚至破坏货币流通的自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纸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内在价值,进入流通的纸币不能够通过贮藏方式退出流通,这就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无限性和货币容纳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结果必然是,过多投入流通的纸币只有采取降低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来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这样,货币贬值就不可避免了,由此产生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在金本位条件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这是因为流通中的货币量可以通过黄金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自发进行调节,过多的金属铸币会自发地退出流通而贮藏起来,所以金属货币不会超过流通中的需要,所以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2技术先进的产品之所以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是因为先进技术能创造更多价值。

【答案】错误

【解析】技术先进的产品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其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这是因为: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因为先进技术而降低,并且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就有超额剩余价值产生,利润空间也就增大了。同时,先进的技术可能会提高产品的质量,在竞争中获胜,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利润。

科学技术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其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够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但是,在商品生产中,物化形式的科学技术进入劳动过程,但不进入价值增殖过程。可见,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创造价值,而是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价值。

3在资本主义社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和结果。

【答案】错误

【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它的产生不是由于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而是由于工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中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而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因此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

而各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却是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生产的剩余价值。它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当资本主义企业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时,原来的先进生产条件转化为一般的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将不复存在,从而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在个别资本家那里消失,整个资本家阶级却普遍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

4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办法。

【答案】错误

【解析】我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而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推动我国二元经济走向现代一元经济,实现整个国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确有利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解决。让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进入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缓解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但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还可以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来实现。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在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如下变化:

(1)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传递和控制的多层级的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的结构。删除、减少管理层,缩短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组织结构扁平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已在许多企业中实现。

(2)企业组织小型化。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与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和多样化要求相适应的是企业规模的小型化。面对市场竞争,许多大公司正在通过分离、剥离或授权的方式使自己的经营实体小型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许多大公司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再造进行“减肥”,压缩组织层次,去掉非核心业务,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到创造较高价值、拥有独特优势的核心业务上。为了降低成本,大公司通过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来减少雇员,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业务外包来降低自己的投入和减少涉足的领域。

(3)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虚拟企业主要有网络型虚拟企业、品牌型虚拟企业、联盟型虚拟企业这三种形式。

2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是什么?

答:(1)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势

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

能够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能够促进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及时协调。

(2)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局限性

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外部性问题是指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外部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也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了一定的利益。这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难以解决的。

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在市场调节下,会导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要求相背离,个别企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竞争,经济主体往往不顾社会资源的约束,盲目扩大生产,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同时,由于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从而在供求已经平衡甚或供给已经过剩时,生产仍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在供求平衡甚或供给已经短缺时,生产却会继续收缩。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

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在市场调节下,由于人们的智力禀赋不同,特别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的不同地位,收入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从而偏离社会公正原则。

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社会再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包括: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资本周转与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四、论述题(12分)

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有哪些?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实际,分析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答:(1)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以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

经济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

法律手段。政府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一方面通过经济立法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行政手段。政府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纵向性、直接性、时效性的特点。

(2)我国体制转轨的实际

20年的经济转轨是一个多层面的历史过程,中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对外开放。即从传统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开放化、市场化经济转轨。

总供求方面: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经济过热,有通货膨胀趋势;自1997年以后,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持续几年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物价持续下跌;社会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净出口(国外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降低。

结构方面:在供需总量矛盾的背后,通常隐含结构性矛盾。在体制转轨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不平衡,城乡结构二元经济趋向成熟并开始向一元的现代经济转化,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问题严重,金融风险加大,经济运行内部各种矛盾突显。

(3)针对以上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金融与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

运用金融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a.促进总量平衡方面:1997年以前由于我国经济需求过旺,我国实行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效地缓和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状况,给改革和结构调整带来了有利的经济环境。自1996年我国实现“软着陆”后,我国由需求过旺转向有效需求不足,货币政策就开始灵活微调,由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利率,并于1999年9月开征利息税,同时适度增加了货币投放和信贷投放。

b.促进结构优化方面:中国经济改革内生性使得政府在采取金融手段的同时也兼顾了减少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20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通过加大货币投放与信贷投放,使总量平衡基本实现的前提下,结构失衡在有力资金的支持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运用财政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a.促进总量平衡方面:对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政府采取的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紧缩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增加税收,抑制了需求过剩的趋势,收到了一定成效。对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供给大于需求,经济过冷,有效需求不足,政府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预算赤字,增加国债发行,加大政府支出等加大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这些政策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同时政府还通过提高工资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等许多措施来刺激居民消费,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b.促进结构优化方面:政府为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所有制结构,即彻底清理那些长期亏损的国有中小企业,减少一部分社会无效供给;调整行业结构,即减少传统行业的投入,加大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求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即将那些假冒伪劣商品淘汰出局从而净化市场、减少无效供给;调整技术结构,即顺应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规律的要求,不断增加新技术在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减少落后技术提供的产品在市场的比重。

综上所述,在面对经济转轨时期以及今后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和央行要加大协调,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综合行动,当经济过冷或过热时要配合采用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加以控制和调节,并加强对经济形势的预测,避免事后调节,加大事前调节的力度,以保证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第二部分 西方经济学(90分)

五、名词解释(如有可能附几何图示说明)(每小题5分,共30分)

1蛛网模型

答:蛛网模型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模型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

与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不同,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假定商品的本期产量Qt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t-1,即供给函数为Qts=f(Pt-1),并根据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不同,分为“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类型。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的情况,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吉芬(Giffen)物品

答: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像土豆这种需求量与物品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物品称之为“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1所示。

图1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逆向选择

答: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先河。他考察了一个次品充斥的旧车市场。假设有一批旧车,每辆车的好坏只有卖主知道,要让交易做成,最合理的办法是按平均质量水平定价。这就意味着其中有些好车的价格被低估了,从而卖方就不愿按照平均定价出售,或者卖方“理性”的抽走好车,让买主在剩下的差车中任意挑选。如果买方明白这一道理,就不会接受卖方的定价,而只愿出较低的价格。接着这将可能导致另一回合的出价和杀价:卖主再从中抽走一些较好的车,买主则再次降低意愿价格。最终的均衡可能使所有好车都卖不出去,显然,这是无效率的,因为最终成交量低于供求双方理想的成交量。

逆向选择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并阻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进行调节。

4相机抉择

答:相机抉择是指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以下三种搭配方式: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稳定,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5痛苦指数

答:痛苦指数是指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加在一起所计算出的指数。其计算公式为:痛苦指数=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例如,通货膨胀率为5%,失业率为5%,则痛苦指数为10%。这个指数说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感觉,这个指数越大,人们会感觉到越痛苦。痛苦指数说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感觉,这个指数越大,人们会对宏观经济状况越不满。一般来说,各个社会有一个临界点,在痛苦指数低于这个临界点时,社会是安定的,越过这个临界点则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

6资本深化

答: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相对而言,指资本以超过劳动力增长的速度积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以一定的比率增长,但是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人均占有资本量增加,即资本-劳动比率上升。资本广化与资本深化一般是同时进行的,难分彼此。资本深化一般意味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进步。纯粹的资本广化则没有什么技术进步。

“资本深化”概念应用于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型。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如1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第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深化,而后一部分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公式为资本深化(人均资本的增加量)=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一部分储蓄用于装备新劳动力,一部分用来折旧)。

六、论述题(如有可能附几何图示说明)(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短、长期均衡。

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在短期,厂商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如图2所示。

图2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生产中,厂商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或通过进入或退出行业来进行调整。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如图3所示。由此得到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图3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2)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实现过程中,垄断竞争市场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也会出现超额利润、收支相抵、亏损三种情况。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条件都是MR=SMC。但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短期均衡时有AR=MR=P,而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短期均衡下:AR=P>MR=SMC。原因在于在两种市场下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不一样的。

在长期,垄断竞争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及通过进入或退出行业达到长期均衡使整个行业的超额利润为零。因此,垄断竞争是与完全竞争一样,在长期由于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AR=LAC=SAC,如图4所示。

图4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条件,可以看出,两者都是P=AC,表明长期经济利润都等于零。差别在于,完全竞争下AC=MC,P(AR)=MR,而垄断竞争市场AC>MC,P(AR)>MR。这说明:垄断竞争下成本较高,未能达到最低点,存在资源浪费;垄断竞争下价格比较高,相应产量较低,对消费者不利。

但是,也并不能由此得出完全竞争市场就优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结论。因为尽管垄断竞争市场上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资源有浪费,但消费者可以得到有差别的产品,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垄断竞争有利于鼓励进行创新。

2请根据博弈理论举例说明“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答:博弈理论中的“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是指在寡头竞争市场上,在位者和进入者之间竞争的博弈。在位者厂商为了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所采取的威胁策略是扩大生产规模,在位者愿意花费相当的资金来维护闲置的生产设备。在位者可以通过扩大产量,并将大量的产品抛向市场,压低产品价格,以此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下面,用“在位者和进入者”博弈的两个不同的支付矩阵,通过分析和比较这两个支付矩阵来理解威胁的可信性对威胁策略取胜的重要性。

(1)在图5的支付矩阵中,在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前提下,如果在位者采取威胁策略抵制进入,则在位者可获支付800;如果在位者不采取威胁策略抵制进入,则在位者可获支付900。所以,在位者的抵制这一威胁是不可信的(因为800<900)。换句话说,在位者扩大生产规模的威胁只是一种摆设,它不会被真正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潜在进入者根本不相信在位者的威胁,潜在进入者采取的行动就是进入。

图5 不可信的威胁

(2)在图6中,可以看到在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前提下,如果在位者采取威胁策略抵制进入,则在位者可获支付800;如果在位者不采取威胁策略抵制进入,则在位者只可获支付700。所以,在位者的抵制威胁是可信的(因为800>700)。换句话说,在位者的威胁是一种在必要时能真正被实施的威胁,潜在进入者一定会相信在位者的威胁,于是,潜在进入者采取的行动只能是不进入。

图6 可信的威胁

由此可见,在寡头厂商的相互博弈过程中,所采取的威胁策略一定应该是可信的。只有这样,其威胁策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关于策略的可信性这一点,对于寡头厂商的承诺策略也是同样适用的,即只有当寡头厂商采取的承诺策略是可信的,这一承诺策略才能取胜。

3请说明微观S-D和宏观AS-AD模型,并比较这二者的异同。

答:微观S-D和宏观AS-AD模型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重要的理论模型。这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

(1)两者的相同点

微观S-D和宏观AS-AD模型二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S-AD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产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

(2)两者的不同点

微观S-D和宏观AS-AD模型二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中的AS-AD模型是宏观经济领域的事物。

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总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价格和数量决定的同时,还可用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充其量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学中的AS-AD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4请分析通货膨胀螺旋,说明原因,解释形成机理。

答: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事实上,无论通货膨胀的原因如何,只要通货膨胀开始,通货膨胀也可以自行持续下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

图7(a) 超额需求引发物价上涨

图7(b) 新的超额需求引发新一轮的工资的上涨

图7(a)中,经济初始时处于均衡点E。假定出现总需求冲击,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到AD1,结果价格上升到P1。价格上升会引起工资提高,较高的工资使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反映为图7(b)中总供给曲线由AS1移动到AS2,更高的工资率导致的更多货币收入使得总需求曲线由AD1移动到AD2。在新的价格水平P1下,新的总需求曲线AD2与新的总供给曲线AS2之间仍有差距,于是又存在一个对商品的超额需求,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又引发了另一轮的工资的上涨。这样,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整个经济中具有不断循环下去的趋势。

七、证明题(如有可能附几何图示说明)(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效用函数U=U(X1,X2)连续可导,请证明,在商品X1,X2之间存在边际替代率递减关系的条件之一是U11U22-2U1U2U12+U22U12<0。

证明:假设效用函数为U=U(X1,X2)。

则无差异曲线的方程为:U=U(X1,X2)=c=常数。

对上式两边取全微分,可得:

因此

如果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则有:

所以

由于U2>0,所以-(U11U22-2U1U2U12+U22U12)>0。

因此有:U11U22-2U1U2U12+U22U12<0。

2已知,全社会厂商的总量利润函数为π(P),再定义P*为利润最大化价格水平,P为实际价格水平,请证明,如果菜单成本足够高,就没有理由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消除失业。

证明:菜单成本是指厂商每次调整价格要花费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目表、将新价目表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等所支付的成本。这些成本是厂商在调整价格时实际支出的成本。另有一类成本是厂商调整价格的机会成本,它虽不是厂商实际支出的成本,但同样阻碍着厂商调整价格,也被称为菜单成本。

设厂商的利润函数为π(P),其中P为产品价格;定义P*为利润最大化价格,P为实际价格,由泰勒展开式,价格不调整到P*的损失近似为:π(P*)-π(P)=π′(P*)(P*-P)-[π″(P*)(P*-P)2]/2。因为P*是利润最大化价格,从而有π′(P*)=0,所以企业不调整价格的损失为:[π″(P*)(P*-P)2]/2。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值。从上式可以看出,当价格只稍微偏离最大利润水平时,不作调整的损失是很小的。从直观的意义上说,厂商只有在调整价格后的利润增量大于菜单成本时,才会调价;否则,厂商将保持价格不变。因此,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厂商不愿意经常地变动价格,从而导致价格具有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