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  )。

A.社会人

B.成本与利益

C.经济人

D.社会资源配置

【答案】A

【考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

【解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应该是经济人,而应是社会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2等产量是在(  )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一产量的所有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描述出的轨迹。

A.福利

B.效用

C.技术水平

D.价格水平

【答案】C

【考点】西方经济学——等产量曲线

【解析】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所有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描述出的轨迹。用生产函数表示,产量为y(_)的等产量曲线可以表示为:y(_)=f(L,K)。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的是(  )。

A.商业票据

B.同业拆借市场

C.股票市场

D.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答案】C

【考点】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体系

【解析】货币市场是一年和一年以下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子市场。资本市场一般指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财政赤字的需要。C项,股票市场属于资本市场的子市场。

4商业银行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  )。

A.存款货币银行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B.存款货币银行运用其所吸收的资金的业务

C.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银行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D.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银行资产负债总额,但却会产生风险的业务

【答案】D

【考点】货币银行学——存款货币银行的表外业务

【解析】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有风险的业务,属狭义表外业务。

5在国际贸易相关法律上所指的倾销应包括(  )。

产品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销售

这种低价销售行为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

低价销售是长期持续的

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A.

B.

C.

D.

【答案】C

【考点】国际经济学——倾销的界定

【解析】法律上所指的倾销,应有以下三个构成条件: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6三元悖论的不可能三角,三角的每一边所分别代表(  )三种政策。

A.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完全的金融一体化

B.独立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均衡、完全的金融一体化

C.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国际收支均衡

D.汇率稳定制、完全的金融一体化、国际收支均衡

【答案】A

【考点】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分析

【解析】不可能三角定律的主要内容如下:三角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即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实践操作中指固定汇率)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

7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的一般特点是(  )。

投资成本巨大,且比维护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得多

投资中的沉没成本很高

投资的进入成本和退出成本很大

有较长的债务偿还期

A.

B.

C.

D.

【答案】A

【考点】财政学——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

【解析】经济基础设施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本设施,包括交通、通信、水、电、气、废物处理和其他类似的设施。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下列一些明显的特点:资本成本要比维护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得多;基础设施投资中的沉没成本很高;基础设施行业的进入和退出成本很大;基础设施有比较长的债务偿还期和较高的平均债务-权益比率。

8通常可以通过(  )避免或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

对供给弹性为零的商品征税

对需求弹性为零的商品征税

对所有商品等量(从价)征税

对所得征税

A.

B.

C.

D.

【答案】D

【考点】财政学——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

【解析】可通过如下三种方法避免或减少超额负担:对供求弹性为零的商品征税;对所有商品等量(从价)征税;对所得征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考点】西方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

【解析】(1)替代效应,指的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2)收入效应,指的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3)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所以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劣等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与价格正方向变化。对于劣等品来说,一般的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所以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特殊的劣等品,即吉芬物品,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所以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考点】西方经济学——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解析】(1)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要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在一般均衡分析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3关税同盟

【考点】国际经济学——关税同盟

【解析】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结盟划为一个关税区域,在区域内相互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对非加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限制的关税区域。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的一体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比自由贸易更能提高成员的福利水平。其特点是: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4税收中性

【考点】财政学——税收的效率原则

【解析】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包括两个含义:国家征税使国民所付出的代价应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经济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负担或损失;国家征税应该避免对市场的正常运转带来干扰。

如果政府课税改变市场活动中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的(税前)资源配置状况。这些改变效果即税收的非中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金融风险论”关于金融监管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考点】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理论

【解析】金融风险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1)银行业的资本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量的资产业务都要靠负债来支撑。在其经营过程中,利率、汇率、负债结构、借款人偿债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使得银行业时刻面临着种种风险,成为风险集聚的中心。而且,金融机构为获取更高收益而盲目扩张资产的冲动,更加剧了金融业的高风险和内在不稳定性。当社会公众对其失去信任而挤提存款时,银行就会发生支付危机甚至破产。

(2)金融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阶层以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通过债权债务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金融体系任一环节出问题,都极易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引发普遍的金融危机。更进一步,一国的金融危机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并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世界性的金融动荡。

(3)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2简要说明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过程及优越性。

【考点】货币银行学——货币政策工具

【解析】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

(1)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过程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地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流入商业银行,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倍数增加。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卖出有价证券,以减少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信用紧缩。

(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越性

主动性强。中央银行的业务操作目标是调控货币供应量而不是营利,所以它可以不考虑证券交易的价格,从容实现操作目的,即可以用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买进,用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出,业务总能做成,不像再贴现政策那样较为被动。

灵活性高。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并且买卖数量可多可少。如发现前面操作方向有误,可立即进行相反的操作;如发现力度不够,可随时加大买卖的数量。

调控效果平缓,震动性小。由于这项业务以交易行为出现,不是强制性的,加之中央银行的操作灵活,所以对经济社会和金融机构的影响比较平缓,不像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那样震动很大。

影响范围广。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如果交易对方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直接改变它们的准备金数额;如果交易对方是公众,则直接改变公众的货币持有量并间接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数额,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

3根据产业内贸易简述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几种类型。

【考点】国际经济学——产业内贸易理论

【解析】(1)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的某种产业既出口又进口该产业产品的现象。同质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但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的产品。

(2)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以下几种类型:

国家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和石油的贸易,如中国的南方进口水泥,而北方出口水泥以减轻运费负担;

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

转口贸易;

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使进出口同种产品有利可图;

季节性产品贸易,如季节性瓜果的进出口。

4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考点】财政学——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

【解析】(1)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2)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的调控权和调控力度。在税收划分方法上,有的按税种划分,有的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分配,有的实行分成或共享制。

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纵向转移)两种形式;纵向调节的典型做法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金制度。

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四、论述与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考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解析】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

(1)制度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宪法秩序。宪法是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制度安排。这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规则。它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

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意识形态,是与对现实契约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相连的,它对于赋予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

(2)当把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制度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的:

产权。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大小与一定的产权结构直接相关。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这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产权不清晰通过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限制经济增长,因为交易实际上是产权的变换,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行为人不能通过交换使自己的利益有所增进,其生产或交换的动力很弱或没有,于是,或者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或者交易规模缩小。其直接后果是交易成本上升,经济效率降低,进而限制经济增长。

国家。有效率的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但界定产权本身也是要花费成本的。由于国家拥有“暴力潜能”,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降低交易费用。因为国家决定产权结构,所以国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通过向社会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从而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使统治者(和他们的集团)的租金最大化的产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是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内在不稳定的重要根源。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由相互关联、包罗万象的世界观组成。但凡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解决“不付费搭车”问题,其基本目标在于给各种集团以活力,使它们能对简单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成本和收益采取相反的行为,从而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2假设某经济体满足以下条件:消费C=60+0.8(Y-T),税收T=100,投资I=100-2r,政府购买G=80,实际货币需求为L=0.2Y-8r,名义货币供给M=120,价格水平为P,试求:

(1)IS曲线和LM曲线;

(2)总需求曲线;

(3)当P=1时的总产出和利率水平;

(4)其他条件都不变,政府将税收调整为T=50,总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充分就业的总产出水平Yf=900,通过减税能否实现该总产出水平?

(5)根据以上计算,简要分析减税对总产出、价格和利率水平的影响。

【考点】西方经济学——IS曲线;LM曲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解析】(1)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得:

Y=C+I+G=60+0.8(Y-100)+100-2r+80=0.8Y-2r+160

化简得:0.2Y=160-2r,所以IS曲线方程为:

Y=800-10r

由货币市场均衡得:L=m=M/P,即0.2Y-8r=120/P,所以LM曲线方程为:

Y=600/P+40r

(2)联立方程,有:800-10r=600/P+40r,计算得:r=16-12/P,将r代入方程得:

Y=640+120/P

即总需求曲线为:Y=640+120/P。

(3)把P=1代入r=16-12/P和方程,解得:r=4(%),Y=760。即价格水平P=1时的总产出为760,利率为4(%)。

(4)若其他条件都不变,政府将税收调整为T=50,则IS曲线方程变为:Y=1000-10r。货币市场未受影响,LM曲线方程为:Y=600/P+40r。联立两方程,得到总需求曲线:Y=800+120/P

即当政府调整税收为T=50时,总需求曲线由Y=640+120/P变为Y=800+120/P,总需求曲线常数项数值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减税后,把P=1代入方程中,解得:r=8(%),Y=920。即价格水平P=1时的总产出为920,利率水平为8(%)。若充分就业的总产出水平Yf=900,920大于900,可通过减税实现该总产出水平。

(5)根据以上计算过程可看出,IS曲线方程由Y=800-10r变为Y=1000-10r;LM曲线方程不变;总需求曲线由Y=640+120/P变为Y=800+120/P。在价格水平P不变的情况下,总产出水平Y由760变为920,利率由4(%)变为8(%);由此可知政府减少税收可增大总产出和利率水平。

但长期来看,产出水平会回到充分就业的总产出水平Y=Yf=900,代入总需求曲线方程Y=800+120/P中得P=1.2;再将Y=Yf=900,P=1.2代入LM曲线方程Y=600/P+40r中得r=10(%)。因此,长期来看,总产出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但是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都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