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不忍人之心[湘潭大学2017年研]
答:不忍人之心是由孟子首倡的一个有关人之本性的观点。孟子通过“孺童入井”的例子以说明“不忍人之心”乃是作为人所自然而有的,不假外而得。他指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他进一步论述“不忍人之心”实际上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四端”:“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他提出,人天然具备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推极扩充,就能成为仁、义、礼、智四德。
2思孟“五行”
答:思孟“五行”是指思孟学派所提倡的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荀子·非十二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加以评述,荀子批评子思、孟轲“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1973年,人们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发现一篇被定名为《五行》的古佚书。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中也有一篇《五行》。至此,五行才被明确为仁、义、礼、智、圣。
3求放心
答:求放心是指把放失的良心再找回来,恢复心中的善性。孟子在《告子上》中指出虽然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但它在人心中并不牢固,如果不对其加以保养,很有可能丧失,这称为“放心”。人们丢失了鸡犬还知道去找,可悲的是“有放心而不知求”,因而孟子提出“求放心”。“求放心”的过程是“学问之道”,即求仁为善之道。显然,孟子说学问之道只是“求放心”,是由于考虑到人难免会出现道德失误,而正是“求放心”才可以使道德修养得以继续进行。
4王与霸
答:王与霸是指王道和霸道,是《孟子》中着重讨论的两种统治术。《孟子·公孙丑上》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指出“王”和“霸”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以德”与“以力”的区别。霸道是依靠武力的强权政治,王道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仁政,孟子推崇王道而贬抑霸道。王霸之辩成为后来许多学者讨论的话题,也成为统治者两手并用的统治方法。
二、简答题
试比较荀子与孟子王霸观的异同。
答:(1)荀子认为王与霸是程度上的不同
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王与霸都可以强国,但是比较而言,“粹而王,驳而霸”(《王霸》),与霸道相比,王道可谓是更为理想的政治主张。荀子认为,王与霸的不同不是种类上的不同,而是程度上的不同。
(2)孟子认为王与霸是种类上的不同
孟子则认为王、霸的不同是种类上的不同,是相互对立的。孟子非常轻视齐桓公,他认为:“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荀子则认为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仲尼》),基本上肯定齐桓、管仲建立的霸业,只是认为齐桓、管仲的霸业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为“王”。
总而言之,孟子认为王与霸的不同只是种类上的不同,荀子则认为是程度上的不同,这就是他们的王霸观区别。
三、论述题
1比较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中山大学2013研]
答: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两种对立的人性论。
(1)孟子的性善论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性善论”阐述了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仁、义、礼、智、信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天赋予人的本性。人为恶是后天环境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孟子以“性善论”为根据,主张在政治上施行“仁政”。
(2)荀子的性恶论
“性恶论”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荀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荀子否认了天赋的道德观念,指出人性的本质是无所谓善恶的原始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因为人的本性有恶的因素,那么就要通过道德教育加以完善,强调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自身努力的产物。
(3)二者的异同
①联系
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遵循了儒家“仁政”理想和“求”与“学”的实践原则。因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认为人的德性培养在于人本身,而且人本身具有这种力量,都强调人在社会中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②区别
两种人性观,对人类发展史起了巨大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
a.德性的本质不同。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天生的,本来就是善,作恶是人后天的不努力造成的;荀子否认了“人性天生”的说法,认为人性本无所谓善恶,却有作恶的可能,人的善良也是后天努力对自身修养提升的结果。
b.培养德性的方法不同。性善论以同类意识为逻辑起点,不仅指人的自然属性相同,并在此基础上类推“人心”的相同。孟子认为道德修养要先内求而后外求,强调道德自律的方式,将善行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完成道德实践过程;性恶论以人性为恶,善是人为培养的过程,以道德他律为主并结合自律的方式,鼓励人们改造人性,完成道德实践过程。
c.德性修养的目的不同。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修善的目的是找回失去的善心;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修善的目的是改造人性中的恶端,人为地培养善心。
2试述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及其“大丈夫”人格理想。
答:(1)“知言养气”说
①知言可养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段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的谈话,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将气和道德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认为如果缺乏道德意识,或因做了于心有愧的事而损害道德意识,人马上会感到气馁。加强道德意识的过程也就是培养浩然之气的过程。这种气是经过道德实践的长期积累自然产生于内心的,不是仅凭偶然几次合乎道德的行为勉强袭取的。只要培养得法,这种气就会变得刚强而伟大,并可四处扩散,上下流行,充满天地之间。由此可见,“浩然之气”是天地之正气,也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和高尚的人格。
②“知言”的含义与目的
孟子用“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来解释“知言”,即不全面的言辞“我”可看出其片面性所在,过分的言辞“我”可看出其失足所在,不合正道的言辞“我”可看出它与正道的分歧所在,躲闪的言辞“我”可看出它的理屈所在。
由于不正当的言论反过来会迷惑、伤害其心,所以“知言”的目的是为了辨志与养心,所谓“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2)“大丈夫”人格理想
孟子蔑视权贵,赞赏弘大刚毅、坚定不移的气节与情操。他心中的“大丈夫”理想人格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即真正的“大丈夫”,他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之中,处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之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之上;得志时,与老百姓一起循着正道前进;不得志时,也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改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