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专题训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者(上海大学2005年研)

答: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与流向。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传播者具有以下八个特征:传播者具有政治倾向性;传播者控制了大众传播的过程;传播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传播者大都受过专业训练;传播者有机会对成千上万的人产生影响;传播者与受众一般不直接交流;传播者能获得特殊的双重报酬;传播者的工作紧张程度较高。

2模式(厦门大学2005年研)

答: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3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上海交大2017年研;上海大学2016年研;首都师大2013年研;复旦大学2012年研;北师2010年研;上海财大2010年研;北邮2007年研)

答:5W模式是指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的传播过程模式。这5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此模式被视为经典模式,人们称之为“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它过高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忽视了反馈要素。

4反馈(湖北大学2017年研;南京理工2010年研)

答: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5香农—韦弗模式(华中师大2016年研;北京印刷大学2011年研;北邮2011年研)

答:香农—韦弗模式由美国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于1949年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提出,用以描述电子通信过程。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香农—韦弗模式为进一步研究传播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启发。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由于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6噪音(黑龙江大学2006年研)

答:“噪音”是指非传播者本意而加之于其发送的信息的附加物和阻塞有效信息通过的干扰。在传播学中,噪音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对新闻信息而言,“噪音”是一种无用、虚假及有害的信息,它给受传者增加了不确定性和误差。新闻传播工作实际是不断地从大量的信息中,剔除不必要的噪音,更改为贴近信息原义的新闻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7单向传播

答:单向传播是指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的传播,即信源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渠道而抵达信宿的单向过程。在单向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关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纯粹的单向传播是少见的。一般而言,人类的传播活动都是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但这种双向性和互动性有强弱之分,传统的大众传播由于缺乏反馈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属于一种单项性较强的传播活动。

8双向传播

答:双向传播是指存在着反馈和互动机制的传播活动。在双向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而言,人类的传播活动均具有双向性,但这种双向性有强弱之分。对话、打电话或计算机通信等属于双向性较强的传播活动,而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活动的双向性较弱。

9互动式直播(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答:互动式直播是指含有互动元素,使得观众能够全方位参与、互动式交流的一种直播方式。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观众主体意识的觉醒,过去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传受双方平等、观众全方位参与形成互动交流的互动式直播形式。平等互动也成为现场直播的重要原则之一。现场直播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实时同步传递新闻信息的特点,使得观众不仅可以同步地接收信息,还可以实时地反馈信息,将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思考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表达出来,参与节目讨论,实现互动交流。互动式直播经历了文字互动→语音互动→视频互动的过程。网络互动直播的实现是网络直播的高级应用,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完善的导播平台、稳定的承载平台和丰富的网络传输资源。

10循环模式(人大2004年研)

答: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于1954年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受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11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清华大学2007年研)

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大众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12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清华大学201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

答: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是指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通过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的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这一模式引入了一个第二种传播者(即信息渠道角色),指出大众传播是经过选择,而且经若干阶段进行,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并且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但该模式也存在明显不足:认为三个参与者(传者、媒介、受众)之间平衡互利,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而事实上很少平衡;夸大了大众传播一体化程度,实际每方追求目标都不同;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13马赛克传播模式

答:马赛克传播模式是传播学的经典模式之一,由美国学者贝克尔于1968年提出,是以马赛克/嵌合体来喻指传播过程存在许多层面的复杂性和多种信息源的传播模式。该模式认为,大多数传播行为连接的讯息要素不仅来自直接的社会情景,而且来自多种信息源:早期的印象、先前的会话/交谈、媒介等,是多种信息源影响的马赛克/嵌合体。在传播过程中,马赛克/嵌合体含有三条主轴线:某一话题的讯息的各种可能信源;某一话题的所有可获得的讯息片段(一批讯息),包括过去的、今天的和未来的;社会系统中所有可能的各批讯息。该模式指出,当每位受传者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穿过传播马赛克立方体时,他会与这个或者那个信息源相遇,后者向受传者呈递某则关于某一话题的讯息,这一讯息被展示为与受传者的某一观点、反应、判断或行动相关联。该模式指出了传播立方体本身的动态性质,它伴随着信息源向受传者呈递讯息(片段)而因地、因时起变化。该模式说明了传播过程的多层面性、复杂性以及传播的信息立方体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