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专题训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章 新闻工作者的素养与职业道德

1新闻道德(华中师大2014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新闻职业道德(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上海大学2015年研;人大2011年研;黑龙江大学2007年研)

答:新闻道德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与新闻法规是一种他律不同,它是一种自律(行业的自我约束,个人的自我约束),主要以行业内部的相互监督、个人的自觉来抵御社会上种种诱惑,防范不良行为,并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四个基本方面。其内容和形式最终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它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2《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答:《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它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扬优良作风;坚持改革创新;遵纪守法;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3新闻传播职业规范(人大2011年研)

答:新闻传播职业规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一般以“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约”“记者信条”等形式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品格、思想与作风,以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其内容大致有社会责任、指导思想、品德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会公德等,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四个基本方面。

4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四川大学2018年研;南京师大2018年研;华东师大2018年研;广西大学2018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研;山东大学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厦门大学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3年研;复旦大学2011年研;华中师大2008年研;人大2007年研)

答: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是指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它以履行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大众化报纸兴起时,在新闻业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信念,构成“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更不是媒体本身。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摆脱党派和团体的立场准确地报道事实。

5新闻专业理念(复旦大学2011年研)

答:新闻专业理念是指,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新闻专业理念是为了确保新闻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有效功能的一种保障,也是新闻业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立足的保障。它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6更正与答辩原则(北大2007年研)

答:更正与答辩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的内容之一。更正是指新闻报道中具体事项的交代出现失实,相关人有权要求传媒作出更正,传媒自身也有责任在发现差错时主动更正。答辩(又译为答复)是指被新闻报道提及的相关人,有权对报道内容的公正性或全面性进行答辩。对于相关人,这是一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对于传媒和记者编辑,主动更正和允许相关人更正与答辩,则是遵循职业规范的要求。

7新闻敲诈(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湖南大学2015年研)

答:新闻敲诈是指借用媒体采访报道权力来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新闻敲诈的主要是一些假记者、野记者和少数主流媒体的黑心记者。由于新闻敲诈本身与被敲诈者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地下交易,对于社会文明和秩序存在着极大的危害。这个词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并使用,当时专指报刊利用最先获得信息的优势,晚发新闻而在交易所牟取暴利的行径;或者指报刊提前发表尚没有成为事实的消息,从而在交易所获利的行径。现在,新闻敲诈则表现为某些记者或者是一些假记者甚至是个别媒体以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名义,对一些违背国家政策的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主体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和现象。

8秘匿权(辽宁大学2006年研)

答:秘匿权又称“取材秘密”“消息来源秘密”“保护新闻来源”“保守职业秘密”的权利,是指新闻传播者不向外界透露消息提供者身份和姓名的权利。国家法律保护这项权利,以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护消息提供者不受报复和打击。在民主社会,新闻传播者享有的秘匿权同保守国家秘密并不构成冲突。有的国家为确保真实报道和司法正常进行,规定必要时,司法机关在取证程序中新闻传播者不得行使秘匿权。

9著作权(上海大学2009、2008年研)

答: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都确认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精神权利包括:公开发表作品的权利(发表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或不署名的权利(署名权);要求被承认是作品的作者的权利(身份权);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作品完整权);修改作品的权利(修改权);收回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的权利(收回权)。经济权利主要是指作者本人或授权他人采取各种方式利用作品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上述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未经作者许可或转让,别人不得占有和使用,否则就是侵犯著作权。但为了社会的利益,法律也规定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特殊情况。对于新闻传播者的作品,多数国家的法律认为,除了简明的时事性消息之外,大部分作品及其媒介应列入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10新闻评议会(社科院2004年研)

答:新闻评议会是指一种评价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的专门性机构,它通常由新闻行业机构组织行业内相关人士组成,也可以由新闻界和其他各界(司法及社会群众团体等)的代表联合组成。新闻评议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报业及其他传媒的表现进行评议,并对一些违反新闻道德的案件做出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一般不受理违法案件。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评议组织仅有裁决权,少数国家如日本等则既有裁决权,又有处罚权,处罚的项目有警告、记过、罚款、开除会籍等。

11有偿新闻(南昌大学2017年研;重庆大学2004年研)

答: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其实质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进行权利和金钱的非法交易。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有偿新闻是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不齿的行为。无论东方、西方,有偿新闻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

12锁眼新闻

答:锁眼新闻是指揭露隐私的新闻。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报界黄色新闻泛滥,许多记者为利益所驱使,纷纷窥视名流显贵甚至平民百姓的私生活,往往从锁眼里向他人家室里偷望而获得新闻素材,把搜集到的丑闻当乐趣报道,故称锁眼新闻。

13假新闻(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答:假新闻是指假借新闻报道形式传播的错误虚假、耸人听闻的信息,并时常带有噱头。但凡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任意凭借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2017年11月2日,柯林斯英语词典发布2017年年度热词,“假新闻”一词位居榜首。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主观原因包括新闻从业人员理论修养欠缺、商业利益驱使、媒体非正常竞争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假新闻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违背了新闻客观性原则;它不仅会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14洋葱新闻(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答:洋葱新闻是指运用网络传播,以新闻方式炮制的笑料。内容多纯属捏造,让人读来觉得荒谬,过后又感到辛辣无比,也可归入“网络恶搞”类中。“洋葱新闻”作为网络中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颠覆了真实和虚构、边缘和中心、精英和亚文化、高雅和庸俗之间的界限。制作者和传播者通过网络来颠覆、嘲弄权威和主流文化,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达到制作者有意、观赏者会心的效果。平民大众朴素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借此得到了伸张,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文艺批评形式。

15棱镜门事件(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一直在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