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考研配套题库(含历年考研真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资本积累

1为什么说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答: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使我们看到从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一些重要特点,进一步看清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1)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从一次生产过程来看,当工人得到工资的时候,它们在这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产品往往还没有卖掉。因此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似乎是资本家用自己的货币支付的。从再生产的角度看,虽然工人在这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产品还没有卖掉,但是他们在前一次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已经被资本家卖掉并转化为货币了。资本家把第一次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用来重新购买生产资料,把相当于剩余价值的部分用于个人消费,把相当于可变资本的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即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可见,资本家用来支付工资的可变资本,并不是资本家垫付的,而是工人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工人是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是自己养活自己;同时,不仅如此,工人还以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资本家。

(2)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从再生产角度观察,资本家的全部原有资本,不管它最初是怎样来的,经过一定时间以后,都会变成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服从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工人的个人消费的实质是为资本家再生产提供可剥削的劳动力,因而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进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上述特点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一方面不断地再生产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即再生产资本家;另一方面,它不断地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

2为什么说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须不断增加资本总额,以及扩大剥削规模,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不断增加资本总量,购置更多、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在销售和信贷方面获得比较优越的条件,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因此,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胜,必然不断改进技术,采用先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结果是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增大,而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作为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表现在:

资本积聚是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因此,资本积聚不仅会使个别资本增大,而且会使社会资本总量增大;而资本集中是若干中小资本合并为一个大资本,因此,它只会增大单个资本总量,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

资本积聚要受到剩余价值总量的限制,从而也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它的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没有这种限制,它可以使单个资本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增加。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积聚会促进集中。资本积聚越多,单个资本的竞争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大资本打败和吞并中小资本。

集中也会促进积聚。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生产规模和剩余价值的总量就越大,从而越有利于资本积聚。

4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1)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可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取决于总资本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部分的大小,因此,可变资本比重的下降,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日益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许多工作的繁重程度减轻了,操作简化了,这就造成了妇女和儿童参加劳动的可能性,扩大了劳动的供给;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生产者两极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

资本主义激烈竞争,使许多中小资本家陷于破产,沦为雇佣劳动者。

综上所述,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造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日益增加,其结果必然是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成为相对过剩人口。这种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超过了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仅仅是超过了资本积累的需要,即超过了资本家榨取更多剩余价值的需要。所以,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是因为: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因为存在大量失业工人的情况下,资本家不仅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更便宜的劳动力,而且可以以此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迫使他们接受其他种种更苛刻的条件。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周期性,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就像劳动力的蓄水池,可以随时调节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

5怎样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

答: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积累及其对无产阶级的影响,解释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他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就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大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可见,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在财富占有上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趋势,即财富在资产阶级手中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身上积累。无产阶级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不仅这些财富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而且给无产阶级带来恶劣的后果,造成贫富两极分化,这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无产阶级的贫困表现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两种形式。相对贫困是指在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资产阶级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绝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生活水平的绝对下降。其主要表现在失业和半失业人口的增加、实际工资的下降以及无产阶级其他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状况的恶化等方面。

6怎样理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答: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剥夺者被剥夺,即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需要两个条件:大批的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的存在。大量的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从历史上看,以上两个条件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迅速形成的。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用暴力等最残酷的手段,来剥夺小生产者,使他们失去生产资料,变成无产者,使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多数人的小私有制转化为少数人的大私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迅速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并没有停止对私有者进行进一步剥夺。但是对私有者的剥夺采取了新的形式。过去是资本家剥夺小生产者,现在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即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如果说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家对小生产者的剥夺,曾经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那么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则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随着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剥夺,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质,即越来越社会化了。生产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随着单个资本的膨胀,出现了规模巨大的企业,生产资料成为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作进行的社会化生产过程。产品也成为许多人协作生产出来的社会化产品。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发展,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协作关系日益密切。狭小的、分散的地方市场逐渐汇合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市场。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质的同时,资本积累又产生另一个后果,即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资本积累所造成的这两种后果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生产的社会性质要求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由社会对生产进行统一经营管理,要求生产成果也归社会占有和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分配。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却归少数资本家占有,生产不是根据整个社会需要,而是完全服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则完全由资本家占有,并按照他们的利益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便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矛盾不断发展,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的社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其灭亡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并且准备了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