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价值规律
1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贯彻其作用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1)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在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而不一致是经常发生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由于买者竞相购买和卖者趁机抬价,商品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反之,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由于卖者竞相销售和买者趁机压价,商品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这种商品价格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并不违背或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①商品价格的波动,始终是以它们的价值为中心,波动的幅度也不会与价值相差太大。
②商品的价格不可能一直高于或低于其价值,而是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高于和低于价值的部分会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2评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生产,要求各个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商品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来调节的。具体讲,是通过价格波动来调节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到其价值以上时,表明这种商品已经供不应求,生产这种商品变得有利可图,于是吸引很多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该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随之增加。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到其价值以下时,表明这种商品已经供过于求,生产这种商品变得无利可图甚至亏本,于是使许多生产者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该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随之减少。价格的涨落像指示器,引导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力方向和生产规模,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使各生产部门之间保持大体平衡的比例关系。应该指出,价值规律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过多的流出或流入,从而导致各个部门生产规模的过度扩张或收缩,这又会使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
(2)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出售。这样,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就能够取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就会亏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追求盈利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驱使每个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造成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努力缩短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但是,各个商品生产者占有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同,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因此,他们的个别劳动时间总会存在差异。有的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的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造成有的生产者发财致富,有的生产者亏本破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价值规律所发挥的优胜劣汰作用,又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
3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什么意义?
答:(1)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式。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价值增值,所以,马克思称它们为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要改变它的价值量,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马克思称它为可变资本。
(2)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不变资本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剩余价值得以产生的物质条件,但它本身不产生剩余价值。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是可变资本,或者说雇佣工人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