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以后,汉地佛教中最大的两个宗派是禅宗和(  )。[2014年统考真题]

A.净土宗

B.天台宗

C.华严宗

D.唯识宗

【答案】A

【解析】隋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重要的有智顗创立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论宗;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相宗;道宣、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北魏昙鸾开创,隋代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净土宗;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创立的禅宗之北宗和南宗,在唐中叶后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五派;法藏创立的华严宗;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这些宗派创立后,随着隋唐中国对外交通的开拓,不久即传播海外。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净土宗与禅宗。

2.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B.出现了秘色瓷

C.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

D.制瓷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

【答案】D

【解析】隋唐五代时期,制瓷业发展显著,最著名的是邢窑白瓷、越窑青瓷,由此可知制瓷业主要分布在江北地区。

3.隋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其作用表现在(  )。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轻徭薄赋有利于荒地开垦,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稳定的赋税

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A.

B.

C.

D.

【答案】A

【解析】隋朝实行的均田制度是在人少地多,朝廷可以控制较多土地的背景下实行的国有土地分配制度。均田制不是将所有土地都拿来分配,而是将政府所能支配土地中的一些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他们固定在土地上,以利于封建政府的派役和税收。虽然农民受田往往不是定额,但继续实行均田制毕竟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一些土地,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因而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租调力役的减轻和租庸调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是(  )。

A.刘知几的《史通》

B.杜佑的《通典》

C.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D.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答案】A

【解析】《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

5.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  )。

A.越窑、邢窑

B.越窑、定窑

C.汝窑、邢窑

D.汝窑、定窑

【答案】A

【解析】南方越窑以青瓷闻名,北方邢窑以白瓷闻名。定窑、汝窑均出于宋代。

6.提出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观点的唐代思想家是(  )。

A.刘禹锡

B.柳宗元

C.韩愈

D.柳公权

【答案】B

【解析】针对当时流行的“祥瑞”、“符命”等思想,柳宗元提出了“天与人不相应”的观点,认为天与人是两样事物,互不干涉。他反对用宗教天命论来解释人类历史,用自然现象来说明社会治乱。他明确提出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论断是在《贞符并序》一文中。

二、名词解释题

1.甘露之变[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甘露之变是唐文宗联合朝臣谋诛宦官未遂的政治事变。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文宗时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擅权,文宗用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密谋内外联合,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事前埋伏甲士,令人奏告文宗,称犬明宫左仗院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企图将其一网打尽。不料事泄,宦官派禁军捕杀李训、郑注等人,受牵连而死者千余人。甘露之变后宦官的势力更为强大。

2.牛李党争[四川大学2014年研]

答:牛李党争是中国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为首领,多是进士及第者,代表庶族地主。李党以李德裕、郑覃为首,多以门荫入仕,代表士族地主。牛李党争从宪宗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宣宗时期,前后斗争数十年。基于出身、政见的差别以及个人恩怨的关系,两党的官僚围绕着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而进行激烈的门户之争。就主要问题而言,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一是如何对待科举取士。李党主张废进士科,按门第取士。牛党则赞成科举制度,反对按门第取士。在这个问题上,牛党胜于李党,因为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虽然也有弊病,但总比按门第取士要合理进步。二是如何对待藩镇割据。李党重视统一,主张以武力讨伐藩镇的叛乱。而牛党多主张对藩镇妥协姑息,只求平安无事,不求统一。在这个问题上,李党胜于牛党。两党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在文宗时期,武宗时,李党得势,牛党的首领被贬逐到岭南。宣宗时,牛党重新得势,李德裕被贬逐,死于崖州(今海南省琼山)。到此牛李党争才基本结束。

3.大索貌阅

答:大索貌阅是指隋初为了更好地控制劳动人口和征收赋税,对户籍进行的整顿和重新编制。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阅,核点户口。“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隋文帝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又开“相纠之科”,鼓励人们检举告发。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清查的结果,使国家户籍增加了四十四万余丁,一百六十四万余口,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4.输籍定样

答:输籍定样是指隋朝根据一定标准确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以防止人民逃税,以及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的政策。隋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根据宰相高颍的建议,实行“输籍之法”。即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封建国家和地方豪强之间在对人口的控制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隋朝政府积极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措施,从豪强士族手中把大批户口收归政府控制,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兼并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力量。

5.大运河

答:大运河是隋代开凿的水利工程。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三大段,分段开凿,历时五年,全长两千余公里。北段为永济渠,南起洛阳,北通涿郡。中段是通济渠与邗沟。通济渠北起洛阳,东南入淮水。邗沟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阳,南达江都入长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长南岸之京口,南通余杭。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从南方漕运粮食和便利对东北用兵。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因大量征调力役,耗损民力,激化了隋末的社会矛盾。

6.《开皇律》

答:《开皇律》是隋文帝颁布的国家法典。隋文帝即位后,制定了《开皇律》,共二十卷、五百条。主要内容有:刑罚分五刑,即死、流、徒、仗、笞,共二十等;十恶不赦之罪包括谋反、大不敬等罪;八议之科则是指规定八种人犯罪应给予减免。《开皇律》废除了前代的一些酷刑,简化了律文,成为后代封建法律条文的范本。

7.租调力役制

答:租调力役制是隋朝的赋税制度,包括租、调、力役三部分,租为田租,户为户调,力役即劳役。一夫一妻为一床,每年交租粟三石;受桑田者输调绢一匹、绵三两,受麻田者交调布一端、麻三斤;丁男每年服力役一个月。开皇二年(582年)规定:民十八岁以上为丁,负担租调力役;六十岁为老,免除租调力役。开皇三年(583年)规定,成丁年龄由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受田年龄仍为十八岁,减轻租调力役。开皇十年(590年)又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可免役输庸,即纳布帛以代替力役。租调力役制和输庸代役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8.古文运动

答: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主要是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进行改革。唐中叶,一些文人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大力提倡古文,逐渐形成社会风尚,此即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提倡者,写了大量优秀的散文,气势磅礴,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宋时,又出现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名家,后世合称之为“唐宋八大家”。由唐宋古文运动开始的古文新传统,支配文坛一千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才被白话文所代替。

9.河朔三镇

答:河朔三镇是唐朝后期出现在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河朔三镇的起初皆为安史降将,治下又是安史叛乱的根据地,民族成分也较为复杂,人多彪悍尚武,有一定胡化色彩。唐朝后期,三镇节度使的任命朝廷基本不能干预,皆为家族相传或悍将夺位,然后奏报中央予以形式上的承认。三镇各拥强兵,自行署置官吏,截留本镇赋税而不上贡,又互结婚姻以为声援,朝廷也是视同度外。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直到五代的后梁、后唐时,才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割据问题。它对唐中后期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史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13年统考真题]

材料一

(隋文帝)獨狐皇后河南洛陽人周大司馬河內公信之女也信見高祖有奇表故以後妻焉時年十四高祖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後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後頗仁愛每聞大理決囚未嘗不流涕然性尤妒忌後宮莫敢進禦尉遲迥女孫有美色先在宮中帝于仁壽宮見而悅之因得幸後伺帝聽朝陰殺之上大怒單騎從苑中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三十余裡高熲楊素等追及扣馬苦諫上太息曰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高熲曰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上意少解駐馬良久夜方還宮。

——《隋书》卷36《文献独孤皇后传》

材料二

獨孤信,雲中人也,本名如願。魏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為部部大人,與魏俱起,祖侯民,和平中,以良家子自雲中鎮武川,因家焉。

——《周书》卷16《独孤信传》

材料三

婦人多幸,生逢今世,舉朝略是無妾,天下殆皆一妻。設今人強志廣娶,則家道離索,身事迍邅,內外親知共相嗤怪。凡今至人,通無准節,父母嫁女,則教之以妒;姑姊逢迎,以相勸以忌。持制夫為婦德,以妒為女工。

——《北史》卷16《元孝女傳》

问题:

(1)在答题卡上对材料一加以句读。

(2)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载独孤信与独孤皇后妇女籍贯不同,简析其原因。

(3)概况材料一、三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简析其影响。

答:(1)文獻獨狐皇后,河南洛陽人,周大司馬、河內公信之女也。信見高祖有奇表,故以後妻焉,時年十四。高祖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後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後頗仁愛,每聞大理決囚,未嘗不流涕。然性尤妒忌,後宮莫敢進禦。尉遲迥女孫有美色,先在宮中。上于仁壽宮見而悅之,因此得幸。後伺上聽朝,陰殺之。上由是大怒,單騎從苑中而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二十餘裡。高熲、楊素等追及上,扣馬苦諫。上太息曰:“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熲曰:“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上意少解,駐馬良久,中夜方始還宮。

(2)材料一中所载独孤信的籍贯是按后来他的册封记录的,而材料二中所载独孤信的籍贯则是追根溯源的最初记载。

(3)妇女妒悍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妒悍风气的形成,是相互传授、彼此习染的结果,这表明,北朝许多女性已经公然抛弃了“三从”、“四德”的教诲,而是以“制夫”和“能妒”做为妇女必备的品质和德行。家庭封建社会伦常关系受到冲击,男尊女卑的格局发生变动。

四、论述题

1.隋文帝经济措施及影响。[西北大学2015年研]

答:隋文帝推行的经济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其内容和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颁布均田令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称帝后,立即颁布均田令。据《隋书·食货志》所载,隋均田令规定: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顷,少者40顷。京官又给职分田,一品5顷,以下每品以50亩递减,至九品为1顷。外官也各有职分田。官署给公廨田,以供公用。农民、奴婢、耕牛的授田皆依北齐制度,即一夫受露田80亩,妇人40亩,丁男另有桑田或麻田20亩,是为永业田。奴婢依良人办法受田。地主官僚的奴婢受田,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60人到300人之间。丁牛一头受田60亩,限4牛。

隋朝的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将政府所能支配的土地与一些无主荒地进行分配,官僚地主的大土地所有制并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实行均田制,农民多少得到一点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也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同时,推行均田制也可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使之成为国家的佃农,增加了赋税收入。

(2)改定赋税

隋朝赋役制度沿袭北朝以来的租、调、力役制度而有所改革,它与隋的均田制度相适应,在开皇新令中与均田制一起颁布。按规定:男女3岁以下为黄,4岁到10岁为小,11岁到17岁为中,18岁到60岁为丁,60岁以上为老。丁要负担赋役,老则免去赋役。租调负担,一般以床(一夫一妇)为单位来计算。丁男一床,每岁出租粟三石,调视桑田和麻田不同而异,桑田调绢绝一匹,另加绵三两;麻田调布一端(当时六丈为一端),麻三斤。未婚丁男和奴仆租调减半。力役负担,仍依北周制度,每岁服役一个月(即十二番)。

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下令,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军、人(民)以21岁成丁,比过去18岁成丁延迟了三年;又减岁役一个月为20天。到了开皇十年(590年),又下令“百姓年五十者,输庸停防”,即允许50岁以上的百姓纳布或绢来代役。

与西魏北周相比,隋朝的赋税更薄、力役更轻。隋初轻徭薄赋政策,使农民负担减轻了,农民从事生产的时间更多了,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3)大索貌阅与输籍定样

户口不实会影响政府的收入和徭役的征派。南北朝时户口隐漏情况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严格检查户口。首先隋朝因袭并改革北魏施行均田制时所设立的三长制,在畿内(首都及直辖县)以五家为保,设有保长;五保为闾,设有闾正;四闾为族,设有族正。畿外保之上为里,设有里正;里以上为党,设有党长。这些就是封建政府在农村中推行均田、劝课农桑、催驱赋役和检查户口的基层组织。隋朝政府就是利用这个基层组织来大索貌阅和实行输籍定样的。

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4)整顿钱币与度量衡

隋初钱币非常混乱,关东地区通行北齐旧钱常平五铢钱,关陇地区通行北周的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等钱,梁益地区还杂用古钱交易。这些钱币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币质低劣,影响了商品的交换,不适应统一国家工商业发展的需要。杨坚称帝以后,就改铸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日‘五铢’,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开皇五年(585年),“又严其制,自是钱货始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尽管如此,民间私铸钱币依然泛滥,于是“乃令有司检天下邸肆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而京师以恶钱贸易,为吏所执,有死者。数年之间,私铸颇息”。隋炀帝大业以后,王纲弛紊,私铸又泛滥,“货贱物贵,以至于亡”。

在整顿钱币的同时,也整顿度量衡。开皇时,规定以古尺一尺二寸为一尺(合今29.1厘米),以古斗三升为一升(合今594.4毫升),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合今668.9克)。于是,隋代的斗、秤三倍于古制,这一制度可能是援引北周,所以不可能比前代加大剥削量。

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商品交换,为隋朝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试述唐代后期工商税骤然兴起的背景、内容及意义。[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1)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正常统治秩序被打乱,财政收支上矛盾重重,国家财政也基本上陷入崩溃境地,只能通过增辟农业税收之外的其他财源来弥补财政开支。从第五琦的榷盐法开始,包括了刘晏的财政整顿、杨炎的两税法,都增加了财政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工商业税的兴起。

(2)内容

榷盐法:第五琦将食盐的产销环节全部控制在政府手里,对食盐实行辜榷制度,提高盐价,使得政府能从中牟利。但由于广置机构管理导致机构臃肿,管理费用增多,影响榷利的纯收入。

刘晏整顿财政:刘晏首先对第五琦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精简盐政机构,同时把政府统购统销食盐,改为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使得政府收入大增;其次整顿漕运,推行常平法,通过疏浚河道,训练漕卒,并在扬州造运粮船,分段运粮的办法,运粮数量大为增加;同时利用常平法获得粮食差价,也保持了各地物价的大体稳定。

杨炎的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量出以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对不定居的行商按三十分之一征税(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大致均等;无论户税和地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

(3)意义

唐政府的改革措施旨在缓解政府不堪的财政压力,但通过改革也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到唐朝后期,政府对工商业的管理日渐松弛,工商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工商业税兴起,成为后期唐政府财政开支的重要来源。

3.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2012年统考真题]

答:(1)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

汉承秦制,征收的赋税主要有两项,即按照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汉初施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田租十五税一,后减为三十税一,直至东汉末基本未变。

汉魏之际,赋税制度发生了较大改变,由租、赋变为租、调,并沿袭了很长时间。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后,颁行了新的租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称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称作“调”。

隋及唐前期继续沿用北魏的均田制,在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征纳,其中庸是指不应役者,可按照每日缴纳三尺绢以代替,也称“输庸代役”。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均田制规定每个成丁的农民都受田一百亩,因此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租庸调税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税收制度的集成,并有一定的创新,内容比较系统和完整。因此,在我国封建税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到了唐朝后期,赋税制度改为两税法,两税法是指地方官府将过去的税收项目合并为一总额,按照户税、地税两种征收办法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因此叫两税法。两税法变租庸调以人丁为征收赋税标准的原则为以财产、主要是土地为征收标准的原则,是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改变后的反映,是中国古代税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两税法实行初期,统一了紊乱的税制,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后来,弊端丛生,征敛趋于苛重。

(2)主要变化:

税收项目逐渐简化;征收标准逐渐由人丁向土地、财产转变,扩大了赋税征收面;由于征收标准的改变,国家的一些经济政策也受到一定影响,如国家进一步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对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采取放任态度,更加重视土地的丈量,同时也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4.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答:(1)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

唐代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以皇帝为首的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

行政机关——三省六部。中书是决策机关,门下负责审议和驳斥,尚书负责执行政务。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最为政务执行机关。

监察机关——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

事务机关——九寺五监。

唐代还设立翰林学士一职。唐代在京有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官翰林学士,在外的临时差遣则有掌财计的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三司。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各以使臣莅其事,到五代时才并为一职,称为“三司使”。

(2)特点

唐朝的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