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1.1 复习笔记

一、叙说

1.概述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鼎盛时期之一,起自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统一全国,到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建立北宋为止。

2.时代特征

(1)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和动乱,从隋朝开始,中国进入了基本稳定的大一统时期。继隋而立的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和世界各文明古国,特别是周边国家交往频繁,对它们影响巨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文明昌盛的国家。唐亡后,全国又出现了短暂的分裂和动乱,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也是为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时期。

(2)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也是政治、经济以及官制、兵制、赋役制度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变化对以后历代王朝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隋唐五代上承魏晋南北朝,下启辽、金、宋、元,不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

3.隋唐五代时期的世界与中国

(1)中国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在世界上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2)西欧

在西欧,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化的开始。

日耳曼民族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封建国家,这些国家处于封建割据和分裂的状态。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商业不发达,几乎没有城市。西欧这种落后的状况,随着封建化的不断深入和完成,一直到11世纪才开始有明显的转机。

(3)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幅员辽阔,经济发达。到7世纪时,由于不断受到阿拉伯国家从东部的进攻侵扰,以及斯拉夫人从北方的进逼,拜占庭帝国很快衰落下去。

(4)东欧和北欧

欧洲的东部和北部要比西欧更为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也较低。

(5)西亚

在西亚,7世纪之后,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中国称之为大食,是当时中国以西最强盛的国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大食帝国的兴起是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在与拜占庭帝国及萨珊波斯的战争中,其疆域迅速扩张。

8世纪中期到9世纪中期是大食帝国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到10世纪时,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境内,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小王国,互相混战,彼此兼并,大食帝国实际已分崩离析。

(6)南亚

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4世纪时强大的笈多王朝,一度基本上统一了北印度,并把势力伸向南印度,这是印度古代史上经济兴盛、文化昌明的时代。

从5世纪后半期开始,由于游牧民族的入侵,笈多王朝陷入分裂混战之中,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小国,有东、西、南、北、中五天竺。

6至10世纪,印度的种姓制度进一步得到巩固、完善,原来最早在印度形成并蓬勃发展的佛教此时却逐渐衰落,由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结合而成的印度教则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

(7)东亚

朝鲜半岛

a.中国东边的朝鲜,当时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国并立的时代,其中新罗社会经济发展很快。

b.7世纪中叶,新罗完成了对朝鲜半岛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局面。

c.9世纪时,新罗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不断,人民不断起义,半岛又重新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d.10世纪,高丽王朝重新统一三国,成为朝鲜半岛的主人。

日本

a.东亚的日本原来处于氏族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

b.7世纪初,开始与中国交流。

c.公元646年的大化改新,是日本社会迅速发展的标志。

d.日本曾多次派出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到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制度,在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影响下,日本步入了文明国家的行列。

4.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

(1)陆上丝绸之路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以至远达开罗、北非沿岸和伊比利亚半岛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

(2)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海路的对外交通有很大的发展,与日本、朝鲜、南洋群岛、印度支那半岛以至非洲都建立了联系,形成唐前期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并举的对外交通格局。沿海的明州、温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交州成为新兴的外贸港口城市,唐后期,海路对外交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陆路。

(3)中西文化交流

在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唐王朝推行兼容并蓄、广采博取的开明文化政策,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以及金银器制造、玻璃、制糖等手工业技术方面都广泛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影响,从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

唐文化也给予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西传促进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文化的发展,唐文化对东亚、东南亚诸国的影响尤其明显,日本、朝鲜等国的历史发展都深受唐文化的影响。

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国成为当时亚洲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地区之一,隋唐长安城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都会。

5.隋唐五代时期历史分期

隋唐五代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隋朝(公元581~618年)

隋朝虽然建国短暂,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隋朝结束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新局面。

隋朝对秦汉以来的制度进行了总结,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2)唐前期(公元618年唐建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唐朝的历史以安史之乱的爆发为界标,可以分为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唐前期,又可分为贞观之治、高宗武则天时期、开元盛世三个小的阶段:

贞观之治

公元626年,李渊次子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登上帝位,次年改元贞观。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法度、最有格局的时期。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宗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把贞观之治时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势头推向前进,从而为连接两个盛世架起了坚实的桥梁,这一时代也是唐代社会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

开元盛世

唐玄宗即位之后,大力革除弊政,在贤相姚崇、宋璟的悉心辅佐下,励精图治,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国家顷刻之间又陷入了分裂与战火之中。

(3)唐后期(公元755~公元875年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中央集权削弱,在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上也由主动转为被动,但唐王朝的统治依然维持了一百多年。唐后期又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公元755~780年

a.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政府经过8年的奋战,才勉强平息。安史之乱使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安史之乱平定后,安史降将、内地军将、地方长官被唐政府委任为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成为唐后期的严重问题。

b.安史之乱平定后,代宗时期,在刘晏主持下,对财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混乱的财政状况得以改善,财政收入大量增加。在农业税收方面,资产税在农业税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为过渡到两税法奠定了基础。

公元780~874年

公元780年,德宗建中元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两税法正式实行。两税法的实行是财政史上的一个重要变革,它是当时生产力发展及生产关系变化在财政上的反映,对后世财政制度的影响十分深远。

(4)从唐末农民战争到五代十国(公元875~960年)

唐朝末年,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是由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揭开的。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又爆发了庞勋领导的桂林戍卒兵变。懿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大起义,起义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并一度建立了大齐政权。黄巢起义坚持了17年,唐王朝在起义军的打击下名存实亡。

五代十国是唐末农民战争以后割据局面扩展到全国而形成的。五代是指建立在北方黄河流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先后更替的王朝。十国是指南方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及北方的北汉十个政权。这时期,虽然处在地方割据的混乱状态下,但统一的因素同时也在不断增长,因此,这是一个割据局面延续并为统一奠定基础的时期。

总之,隋唐五代结束了东汉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割据的状况,继秦汉之后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长期大一统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大一统,是在黄河、长江南北两大经济区域进一步结合,以及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更为交融——即比秦汉时期更为广阔深厚的基础上实现的统一。因而,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6.唐后期衰落表现

从两税法实行到黄巢起义的近一百年中,唐朝的统治在走下坡路,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

(1)藩镇割据

唐朝中央虽然在与藩镇的斗争中取得一些胜利,但无力彻底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中央与藩镇及藩镇之间的不断战争,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2)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主要形成于代宗、德宗两朝。宦官集团形成一股政治势力,掌握国家军政大权,干预国家大事,甚至任意废立皇帝。

(3)牛李党争

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和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牛李党争从宪宗朝开始,至宣宗朝以牛党当权而结束,持续近半个世纪。政见的分歧,无谓的意气之争、门户之见,同时掺杂着人事的倾轧、权力的争夺。加重了朝政的混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统治的力量。

7.唐后期社会经济变化

(1)随着均田制的破坏、门阀士族地主的衰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普通地主的大土地所有制有所发展,私人的租佃关系占据主要地位。

(2)两税法的实行,适应了土地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手工业、商业在唐后期有所发展,货币经济也相对活跃,城市更加繁荣。国家从商业的发展中取得的税收有所增加,商业税收成为除农业税之外国家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3)唐后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处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之中,农业有较大的发展。连接政治军事重心关中和经济重心江南的运河漕运,成为维持唐王朝存在的生命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8.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在唐末农民大起义中,残存的士族地主受到沉重打击;

五代时,门阀制度和观念被进一步清除;

北宋时,门阀士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2)军事形势变化

在五代十国的前期,黄河流域主要是两个割据势力斗争的场所。一个是以开封为根据地的朱温集团,另一个是以山西太原为基地的沙陀族李克用集团,两个集团之间进行了拉锯式的激烈斗争。两大势力的斗争以太原势力的胜利暂时告终。

936年,李克用的女婿石敬瑭从太原起兵,依靠契丹的势力,南下灭唐,建立后晋。944年,刘知远又从太原起兵,南下灭晋,建立后汉。

951年郭威灭后汉,建立了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从后周建立开始,黄河流域的政治局面逐渐澄清。

黄巢起义失败后,藩镇割据遍于全国。

(3)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

全国统一的趋势日渐成熟。周世宗柴荣顺应了历史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实现统一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到五代末,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南北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密切,结束战乱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要求。

9.隋唐五代时期基本史料

(1)正史类史料

基本史料有《隋书》、两《唐书》、两《五代史》《资治通鉴》以及十国史籍等。

(2)政典类史书

政典类史书有《唐六典》《通典》《唐会要》《五代会要》《唐律疏议》《唐大诏令集》等。

(3)其他基本史料

《大唐创业起居注》《贞观政要》《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姓纂》等。

(4)类书

类书方面,隋唐时期有虞世南《北堂书钞》、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和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北宋纂修的四大类书《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保存了相当数量的隋唐五代史料,很值得参看。

(5)诗文类

诗文方面,包括《全隋文》36卷、《全唐文》1000卷、《全唐诗》900卷、《陆宣公集》22卷、《白居易集》71卷、《元氏长庆集》60卷、《韩昌黎集》40卷、《会昌一品集》34卷、崔致远《桂苑笔耕集》20卷等。

(6)笔记小说类

唐宋时期的笔记小说、别史和杂记如杜宝《大业杂记》、刘谏《隋唐嘉话》、刘肃《大唐新语》、张篱《朝野佥载》、郑处诲《明皇杂录》、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李肇《唐国史补》、封演《封氏闻见记》、裴庭裕《东观奏记》、孙柴《北里志》、王定保《唐摭言》、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以及王谠《唐语林》等。

(7)宗教文献

佛教方面,有道世《法苑珠林》100卷,玄奘《大唐西域记》12卷,智升《开元释教录》20卷,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4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2卷,日本高僧圆仁《人唐求法巡礼行记》4卷及释元开《唐大和尚东征传》等。

道教方面,杜光庭《道教灵验记》15卷、宋张君房《云笈七签》120卷、《太平广记》等。

(8)出土文献和墓志碑刻

出土文献

图录本有《敦煌宝藏》《英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西域文献》《新获吐鲁番出土文书》等,整理本有《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实录》《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吐鲁番出土文书》《大谷文书集成》等多种。

墓志碑刻

墓志方面,除了传统金百学著作中收录的隋唐五代石刻碑志外,大批的墓志石刻较集中地收入《千唐志斋藏志》《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全30册)、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毛汉光主编《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全18册)、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以及《全唐文补遗》中。

二、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隋朝的建立

公元580年,宣帝病死,静帝年幼,外戚杨坚获得掌握中央军政大权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公元581年,静帝被迫退位,杨坚代周称帝,建元开皇,建都长安,定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

(2)统一南北

背景

a.北方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已经逐渐融合在一起,北方各族及南北之间,已经不存在严重的民族矛盾,民族融合步伐加快。

b.原来在经济上比较落后的江南地区,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农业和手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随着南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联系的加强,人民迫切要求结束南北对峙状态。

c.实现全国统一。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隋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远远超过了南方的陈朝。

d.陈朝每况愈下,北强南弱的局面形成,由北方实现统一成为必然之势。

过程

为促成统一大业,隋文帝利用巩固统治基础、推行政治、经济改革之际,着手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a.妥善处理与突厥的关系。在北部边境派兵驻防屯守,修筑长城,从军事上加强对突厥的防御。

b.广泛征求文臣武将灭陈统一的策略,定下了从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夹击陈国的作战方针。

c.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灭掉梁国,扫平了灭陈统一的障碍。

d.在晋王杨广指挥下,隋军顺利渡过长江,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攻占建康,后主陈叔宝被隋军所俘,陈朝灭亡。

影响

a.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政治分裂,开创了此后近三百年国家和社会的统一新局面。

b.使经济上同样繁荣的黄河、长江流域在一个朝廷下统一起来,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动了民族融合,消除了南北经济交流的障碍,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c.不论从新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还是共同的文化意识的形成等方面看,隋朝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为唐朝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朝的政治革新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a.在中央设置太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

b.在中央设置御史、都水二台。

c.在中央设置太常、光禄、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十一寺,左右卫、左右领军等十二府。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a.三省六部制开创了中国官制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是中央集权化的体现,即三省同为中枢机构,各司草诏、审核、执行之权。

b.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使得他们从职司上分割了原来的相权,互相制约,避免了权臣独断专权的局面,有利于加强皇权。

c.三省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共同辅佐皇帝,有利于提高执政与决策水平,对唐以后的封建统治体制影响很大。

三省六部的职能

a.尚书省

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置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统领吏部(掌官吏的考核任免)、礼部(掌礼仪制度)、兵部(掌军政)、都官(后改刑部,掌刑狱)、度支(后改民部,掌户口、赋税等)、工部(掌土木工程)。六部各设尚书一人,分统三十六侍郎,执行各部的具体事务。

b.门下省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置纳言二人,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

c.内史省

内史省是决策机构,置内史令二人,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背景

a.自东汉末年以来,由于州刺史和郡太守职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变成州、郡、县三级制度。

b.南北朝以来,又在州上设置都督数州军事或总管,兼管地方军民事务,州郡县的数目伴随统辖区域的逐步分割、缩小而不断增多。

c.隋初郡县的细分使得人浮于事的冗官增多,地方财政开支相应加大,极不利于加强统治。

措施

a.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十一月,隋文帝改东汉末年以来地方行政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置令。州刺史相当于以前的郡守,除边远州外,刺史只管民政,不掌军权。

b.并省了许多州县,裁汰了部分冗官,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郡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吏都由中央的吏部任免,且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连任。

d.为加强地方吏治,防止地方官吏与地方势力勾结,隋文帝规定,总管、刺史、外官九品以上不得携带父母及子年15岁以上的家属。

(3)初创科举制度

背景

a.魏晋以来,门阀士族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人才的选拔主要依靠门第的高低。

b.随着南北朝以来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正相吻合。

形成

a.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

b.开皇三年,文帝“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又令“诸州岁贡三人”。

c.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已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其中“贤良”“志行修谨”“清平干济”就是唐代制举科目的由来。常举科目此时也已出现。

d.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炀帝始建进士科”,并命按十科举人。明经、秀才、进士三科的相继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确立。

影响

a.科举取士制度,比较重视才学,而不看重门第,为一般庶族地主参政创造了条件,反映了士族衰落和普通地主向上发展的趋势。

b.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以才选人,可以把更广泛的地主阶级中的人才网络到官僚集团中来,从而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基础。

c.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为历代王朝所沿袭并充实完善,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4)改革府兵制

背景

府兵是职业兵,兵士皆入兵籍,不属州县地方管辖。家属亦随营居住,编为军户,不属民户。这种战时的军事制度在隋统一南北以后显得不合时宜。

内容

a.改革府兵制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从事生产,一面仍保留军籍,轮番宿卫。

b.设置卫府制度

府兵的统率,隋文帝设置了卫府制度。中央设置12府,即左右卫府、左右武卫府、左右武侯府、左右领军府,各置大将军一人。中央12府下统诸骠骑府,上直属皇帝管辖。军权集中于皇帝,有利于府兵行使保卫国家统一和镇压人民的职能。至隋炀帝时,骠骑府改为鹰扬府,中央成立16府和12卫分领府兵。

影响

a.经过改革,府兵制下的军人,也成了均田制下的农民,从而形成了兵农合一和寓兵于农的新制度,是府兵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b.卫府制度进一步固定下来,并趋于完善。府兵制度因而成为维护封建统治、镇压人民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

(5)修订隋律

内容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令大臣高颍、郑译、杨素等人参照魏晋及北齐旧法“更定新律”。刑名有死、流、徒、杖、笞五种,同时还规定了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和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的内容。这些条目表明,《开皇律》仍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维护封建制度和财产关系的刑律。

意义

a.《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与前代刑律相比有很大进步。

b.《开皇律》由于对前代刑法作了总结,同时在量刑定罪上比较宽简,在刑法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而对后世法律影响较大。《开皇律》成为唐律及其以后各代法典的基础。

局限性

a.在封建时代里,法律条文的制定与实际使用往往有很大出入。到隋文帝统治后期,统治者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刑律变得严酷起来,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

b.隋文帝对犯法者亦不依法惩处,常在朝堂律外杖杀官员,以后刑法愈益严酷,甚至偷盗一钱以上即被处以“弃市”之刑。

3.社会经济的发展

(1)经济政策的推行

均田制

a.此制基本上采用北齐的制度,职分田的收入作为官吏俸禄的一部分。公廨田的收入作为官署的办公费用。

b.隋朝实行的均田制度是在人少地多,朝廷可以控制较多土地的背景下实行的国有土地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c.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隋朝实行租调力役制度。这使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农民的剩余劳动时间有所增多,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

a.“大索貌阅”

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

b.“输籍定样”

将人民所输租税,依每家资产情况作出缴纳标准,从轻定额。

统一度量衡、货币

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隋文帝还统一了度量衡与钱币。唐以后历朝沿用隋制大尺、大斗和大秤,变动不大。隋文帝诏令更铸新钱,名曰“五铢”,即每钱重五铢。

综上,在推行上述政策的过程中,隋文帝力戒奢华,倡导节俭。开皇年间的这段太平盛世,后世有“开皇之治”的美誉。

(2)农业

由于全国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和隋文帝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的景象。隋朝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有:

农业人口激增;

垦田面积扩大;

国家粮仓丰实。

(3)手工业

隋代的手工业有较迅速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三方面:

纺织业

纺织业以丝织业(绫、绢、锦)最为有名,主要产地为今之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

制瓷业

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品种有青瓷和白瓷之分。

造船业

隋代的造船业也相当发达。当时民间造船业很普遍。

建筑技术

隋代的建筑技术相当发达。如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宇文恺造观风行殿,何稠造六合城以及杨素、宇文恺营建东都,都体现了高超的建筑工艺。

(4)商业和城市

隋代商业贸易出现繁荣的景象,其重要标志是商业都市的出现。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城市。

(5)对外贸易

隋朝的对外贸易,分为海陆两路,其中西北陆上的丝绸之路及贸易尤其发达。

陆上贸易

通过西北陆上的丝绸之路,不仅可以到达亚洲西北部,而且远及欧洲东部。

海路贸易

通过海路,隋朝与东亚以及南洋诸国也有着贸易和友好关系,而与日本的关系尤为密切。日本曾多次派使臣来隋通好。

(6)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为了便利漕运和军事运输,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条大运河长达四五千里,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开凿大运河的意义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固然有他个人企图巡游繁华江都的动机,但也是出于巩固统一国家的政治需要。

a.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依靠运河转运江南的物资供应大兴城和洛阳。

b.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靠运河水道进行军事运输。

c.这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因而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

d.大运河把南方的经济重心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e.大运河使继隋而兴的唐、宋王朝,由于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也加强了全国的统一。

4.隋炀帝的统治与农民大起义

(1)隋炀帝的统治

隋炀帝杨广(公元560~618年),隋文帝杨坚次子。即位之初,他创设进士科,完善中央官制,废除“十恶”之条,营建东都及开凿大运河,皆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重大举措。但炀帝本人急功好利,爱慕虚荣,后期骄奢淫逸、贪图享乐。他的残暴统治政策有:

征调百姓,大兴工役;

滥刑酷罚,滥用民力;

穷兵黩武,频繁战争。

(2)农民大起义

瓦岗军起义

a.过程

大业七年,东郡(今河南滑县)法曹翟让因犯罪而被下狱,后从狱中逃出,至瓦岗寨(河南滑县东南)聚众起义。同郡的单雄信、徐世绩、王伯当等先后率部前往参加。大业十二年,贵族出身的李密投奔瓦岗军。在李密策划下,瓦岗军攻克了当时中原的战略要地荥阳诸县,又杀死了前来讨捕的隋将张须陀,声威大震。瓦岗军很快发展壮大起来。

b.结果

李密被翟让及部众推为首领,并称魏公,建元永平。接着李密以洛口城为根据地,先后攻克回洛仓、黎阳仓及附近郡县,逼近洛阳,并发布了讨伐隋炀帝的战斗檄文,后来义军领导内部分裂,李密杀害了翟让,造成军心不稳,军队的战斗力有所削弱。

河北义军起义

a.过程

窦建德是高鸡泊起义军的最初组织者之一。大业十三年,隋炀帝令涿郡留守薛世雄带兵三万多人驰援洛阳,在河间附近被窦建德打败。河北大部分郡县,很快转入起义军手中。

b.结果

大业十四年,窦建德改国号为“夏”,称夏王,次年迁都沼州。由于他注意安抚、奖赏将士,又在境内鼓励发展生产。因而甚得民心。后被唐所灭。

江淮义军起义

a.过程

杜伏威在大业九年参加长白山起义军,后来转战到淮南的六合,力量越来越强。大业十三年,杜伏威大败陈棱带领的隋朝禁军,乘胜攻破高邮,占领历阳(今安徽和县),控制淮南各县。

b.结果

杜伏威称总管,以辅公柘为长史。次年,义军又攻占丹阳,控制了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直接威胁着隋的军事重镇江都,后被唐所灭。

(3)隋朝的灭亡

武德元年(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领导侍卫部队的司马德戡和贵族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缢杀了隋炀帝。李渊随即亦废杨侑,自立为帝,国号唐。隋朝自581年建立,至此灭亡,前后历时37年。

(4)隋末农民起义的失败

瓦岗军的失败

隋炀帝被杀后,宇文化及率十余万隋军北还,驻守洛阳的皇泰帝杨侗设计招降瓦岗军,令李密率部与宇文化及决战,双方互有损伤。盘踞洛阳的王世充趁机对瓦岗军发动袭击,李密战败后,率瓦岗军残部降唐,但不久被杀。

窦建德军的失败

武德二年窦建德率河北义军歼灭了宇文化及,并遣使至洛阳朝见皇泰帝杨侗,杨侗被杀后他自称皇帝。武德四年,窦建德率部在救援受困洛阳的王世充所部时与唐军作战,兵败被俘遭斩。部将刘黑闼继续率众反唐,但不久被李渊长子李建成击败。

杜伏威军的失败

隋朝灭亡后,江淮义军的首领杜伏威也迷失了斗争方向。先是向皇泰帝杨侗称臣,受封为东道大总管、楚王。随后于次年又投降了唐朝,被封为吴王、尚书令。武德六年,辅公柘率江淮义军继续反唐,并在丹阳称帝,国号为宋。斗争持续不到一年,即被唐军镇压下去。

(5)隋末农民起义的意义

隋末农民大起义是东汉末黄忠起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参加起义的农民有数百万之多,且历时14年之久,斗争遍及全国,其历史意义和作用十分巨大。

它一举粉碎了残暴腐朽的隋王朝,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充分显示出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推翻和改造封建统治,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作用。

隋末农民大起义打击了地主阶级。尤其是对贵族、官僚、门阀士族等特权阶层的冲击更有力度。

在大起义的冲击下,封建土地的占有形式也有很大调整,一部分农民获得了土地。他们的经济地位有所改善,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隋末农民大起义具有反徭役、反兵役和反人身依附的特征,这给予唐初统治阶级以深刻的教训,新的统治集团采取了废除苛政、“轻徭薄赋”及输庸代役等政策,为唐初的繁盛创造了条件,充分反映了隋末农民起义对封建生产关系的改造作用及对生产发展的积极意义。

三、从太原起兵到开元之治

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1)太原起兵与唐的建立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杀死了隋炀帝派来监视他的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在太原正式起兵反隋,统率三万大军南下,向关中进发。同年十一月,李渊率军攻破长安,立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隋恭帝),遥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建国,国号唐,改义宁二年为武德元年,定都长安。李渊即为唐高祖。

(2)唐朝统一全国

巩固关中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十一月,李渊次子李世民率军攻破薛举(已死)之子薛仁杲,占有陇右地区。武德二年五月,唐朝采用分化瓦解的策略,利用李轨集团内部矛盾逐渐激化的时机,轻松俘虏了李轨,兵不血刃而领有河西之地。

收复河东

武德三年,李世民利用刘武周属将宋金刚军粮匮乏,向北撤退之际,率军全力追击,一举消灭了刘武周势力,河东之地遂为唐朝所有。

夺取中原

a.幽州的罗艺归附了唐朝。

b.李密领导的瓦岗军,遭到洛阳王世充的沉重打击,已经失败降唐,后来又因图谋东山再起被杀。

c.王世充则在洛阳自称郑帝,雄踞河南,与河北的窦建德遥相对峙。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率唐军包围洛阳,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

d.武德四年五月,唐军击溃前来救援王世充的窦建德部众,窦建德兵败被俘杀,王世充被迫降唐。

e.七月,窦建德部将刘黑闼再次举兵于沼州,被太子李建成击败。

f.此后至武德六年,唐军又消除了割据鲁南的徐园朗和割据冀北的高开道势力。唐王朝确立了它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平定江南

在进军中原的同时,李渊命李孝恭、李靖率水陆大军进攻江南,从夔州顺江东下进攻江陵,萧铣请降,两湖岭南各地也纷纷归附唐朝。武德五年,唐王朝又消灭了盘踞豫章的林士弘势力。在江淮地区,辅公柘率江淮义军于武德六年八月起兵反唐,建国号为宋,第二年即被唐军镇压。这样,唐王朝在长江中下游及岭南之地的统治也确立了。

进兵西北

到武德七年,除朔方的梁师都及盘踞恒安镇的苑君璋以外,唐王朝已在全国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梁师都与苑君璋均依靠突厥贵族的庇护而割据一方,与唐王朝为敌。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苑君璋摆脱了突厥可羁縻,归附了唐朝;贞观二年,唐太宗乘突厥衰乱,派兵消灭了为突厥所册立的“解事天子”梁师都。至此,唐朝结束了自隋末以来分崩离析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玄武门之变”

(1)背景

在李唐创业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望甚高,其势力也迅速发展起来。这引起了以李建成、李元吉为首的太子集团的强烈不满。双方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进行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2)过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先发制人,率心腹将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张公瑾等人伏兵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射杀了准备参加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3)结果

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同年八月,高祖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即帝位,李渊被尊为太上皇。次年改元贞观。李世民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唐初的政治制度

为巩固唐王朝统治,唐太宗在因袭隋制和继承高祖建制的基础上,在政治、法律、军事、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和确定了各项政治制度和措施,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

(1)中央官制

唐朝中央最主要的行政机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尚书省

尚书省掌管行政,长官为尚书令,左、右仆射是尚书省的实际长官。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有尚书一人,侍郎一至二人,负责执行或处理一般政务。中书省负责军国政令,长官有中书令二人。

门下省

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有侍中二人。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共同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参议国政。

中书省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副长官中书侍郎。中书省负责陈奏来自各方的表章,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

其他

除三省六部外,唐中央还设有监察机构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掌管纠察非违与弹劾事宜。还有五监(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九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及专管文化典籍的秘书省等。

(2)地方官制

地方官方面,唐改隋炀帝时郡、县两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刺史、县令均由中央任免。

县下设乡,乡下设里。规定100户为一里,500户为一乡。每里设里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是最基层行政单位的直接管理者。

唐初在缘边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置总管或都督,兼管军民。

贞观十年,唐太宗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10道,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又分为15道。

(3)学校与科举

学校

学校是培养封建士人与官吏的场所,也是科举取士的重要阶梯。唐朝的学校教育发达,有官学和私学之分,总体以官办学校为主。

a.中央

在中央设立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大部分招收官僚子弟及外国留学生,平民子弟入学者相对较少。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也招收学生,但多为帝后亲属及贵族子弟。此外,太医署还有专门的医学教育。

b.地方

地方官学由京都学、都督府学、州学、县学等组成。各类学校学习的课目,除法律、书学、算学等特殊专业外,大都学习儒家经典和医学知识。

c.其他

官学之外,唐政府许百姓任立私学,民间的私学教育较前有很大发展。私学培养的学生,可由州、县荐举参加考试。从州、县来参加科举考试的称为“乡贡”,而国子监六学的生员称为“生徒”。

科举

唐代科举在继承隋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完备化。科举考试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a.常举

常举也称常科,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土、明法、明算、明书六科。此外,还有道举(玄学科)、童子(10岁以下能诵一经)、一史(《史记》)、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等科。其中明经、进士两科尤为重要,唐代名臣多从这两科出身。

第一,明经科主要策试帖经、经义、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考生只要能记忆、善背诵即有可能录取;

第二,进士科主要策试帖经、诗赋、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生不仅要有文才,而且要善于独立思考,难度较大。考试及格称为及第。

b.制举

制举,又称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特别考试。其科目如直言极谏科、贤良方正、志行修谨科、博学宏辞科等多是临时设置的,以吸引非常人才,因而不常举行,在科举制中不占重要地位。

学校和科举发展的影响

a.在科举取士的影响下,社会上的求学风气浓厚。学校教育的发达,极大地促进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b.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普通地主阶级势力发展的需要,比较广泛地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打开了入仕之门。由于考试相对公平,也能将部分平民和寒族子弟吸收进去,使唐朝的阶级基础和官僚队伍得以扩大,对于封建政治的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c.科举用读书做官来笼络知识分子,士人汲汲于功名富贵而毕生埋头于儒家经典。无形中起到了加强思想文化统一,减少统治阻力的作用。

(4)府兵制

府兵,也称卫士,是唐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其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卫士挑选壮丁充当,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轮番到京城宿卫,这是一种极为周密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军事制度。遇有战争,临时委派将领率兵出征,战事结束,将归于朝,兵归于农。由于大将很少与兵士联系,他们不能专兵干政。

在府兵制下,府兵的调遣权由皇帝通过尚书兵部牢牢掌握。州县地方官和中央十二卫均无权调兵。临时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保证了中央对府兵的绝对控制,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

(5)律令格式

唐前期的法律体系是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律令格式互为补充,同时并行,但以律为主。比较而言,令、格、式多有散佚或残缺,唯有《唐律》完整保存下来。

“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物程事。”

律是量刑定罪的法典。

令是对国家制度与规章的条文。

格是为防止奸邪而对律、令、式所做的补充或修改。

式是各种行政法规与章程细则。

(6)《唐律》

篇目

a.《唐律》直接从《隋律》发展而来。《唐律》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12篇,共502条。

b.刑名有笞、杖、徒、流、死五种。

c.对于在“八议”之内的贵族官僚和一般官僚地主,犯罪后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处罚,这充分反映《唐律》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实质。

规定

a.唐律对于隐匿户口、诳报年龄、私度入道以及不按期纳租调、服徭役的人,定出轻重不等的刑罚。

b.唐律对于谋反、大逆和逃亡山泽,抗拒追捕者,都要处以死刑,他们的家属也要分别处死、流放和沦为官奴隶。

c.贵族、官僚、良人、部曲、奴婢的不同身份在唐律中也有反映。

影响

尽管《唐律》是封建统治者意志在法律上的体现,但与前代法典相比,亦有相当的进步性。

a.在量刑定罪上较《隋律》宽简。

b.对死刑的判决比较谨慎。

c.《唐律》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统治阶级过分迫害劳动人民及限制官员不法行为的规定。

d.《唐律》不仅为宋、明、清各代法典的编纂提供了范本,而且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各国的法律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7)撰修《氏族志》

背景

a.唐初的士族阶层,主要有四个地域集团,他们各有崇尚:山东士族崇尚婚娅,江左士族崇尚人物,关中士族崇尚冠冕,代北士族崇尚贵戚。当时江左和代北士族,唐初已全面没落。

b.关中士族即关陇贵族,是唐王朝起家和赖以建国的根基,在唐政权中实力最强,是左右唐初政局的力量。

c.而以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虽经隋末农民起义的打击有所衰落,但由于昔日为名门望族,根深蒂固,至唐仍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

目的

唐太宗修《氏族志》,实则通过士族内部社会地位的调整,使一部分庶族出身的新朝官僚取得了士族身份,进一步削弱以山东士族为首的没落门阀士族势力,从而保障了关陇士族的地位。

作用

通过修《氏族志》,太宗达到了打击门阀士族势力,扶植新兴的庶族地主力量,加强李氏皇权与巩固唐王朝统治的目的。

4.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公元626~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安宁,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1)内容

君臣论治

唐太宗在位期间,非常重视与大臣论古说今,探讨治国安邦之道。唐太宗君臣论治的范围很广,涉及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孝友、公平、俭约、务农、刑法等诸多方面,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

轻徭薄赋

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

知人善任

a.在用人方面,太宗坚持“任人唯贤”的标准;

b.在搜罗和使用人才上,太宗并不看重门第、出身、亲疏及仇敌关系,而是不拘一格,因才致用。

兼听纳谏

唐太宗还善于纳谏,“从谏如流”,虚心接受臣下的进谏和建议。他在位的二十余年中,进谏的官员不下三十余人。大臣如魏征、王珪、刘洎、马周、褚遂良、张玄素等人,都敢于犯颜直谏。魏征是当时有名的“诤臣”。为鼓励臣僚直言上谏,太宗还对进谏官员给予褒奖。

法令严明

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生杀任情”的教训,还注意严明法令,要求臣下严格依律法办事。这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

布德怀柔

唐太宗还注意布德怀柔,加强文化教育,改善民族关系。这些措施使贞观初年人口稀少、生产凋敝、灾情严重、粮价腾贵、人民生活困苦的情况大为改观。

(2)评价

贞观之治,不仅是唐太宗君臣论治的结果,也是隋末农民起义推动的产物。农民战争反徭役、反兵役的斗争,沉重打击和教训了封建统治阶级,使唐太宗不得不采取轻徭薄赋、严明法令及关注百姓疾苦的政策。这样创造了一个在中国中世纪历史上少见的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富强的封建国家。

应当看到,封建史家对贞观“治世”有过分渲染和拔高的成分。贞观时期,人民的负担依然沉重,生活仍然艰苦,阶级矛盾还相当尖锐。

贞观时代的开明政治并不是始终如一的,特别是贞观后期的政治已经大不如前。尽管唐太宗和“贞观之治”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唐太宗作为杰出封建政治家和“贞观之治”是中古社会“治世”的历史地位。

5.武周政治

(1)武周代唐

改立武则天为后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太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高宗继续推行太宗时期制定的政策,天下太平,史称“永徽之治”。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高宗废除先前所立的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权逐渐落则天手中。

武则天称帝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死,太子李显立。第二年,武则天废李显,改立豫王李旦,自己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她改唐为周,正式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周政治的特点

打击士族

自高祖建国至高宗之际,掌握李唐政权的主要是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通过高宗诏令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升谱限”,进入上族之列,其余“各以品位高下为标准,共分九等,其中皇后之武姓被定为第一等。这就进一步打破了士族与庶族的界限,提高了出身低微的庶族官员的政治与社会地位。

改进科举

为进一步打击关陇士族,拉拢和培植新的官僚势力,武则天改进科举制度,大量吸收庶族地主做官。

a.殿试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她亲自“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从而创立殿试制度,由皇帝面试和主考考生。

b.武举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又制开武举,由兵部主持选拔军事人才,并将其纳入科举之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科举的录取名额,平均每年录取二十余人,使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有更多入仕的机会。

c.“南选”

对高宗时的“南选”制度进行完善,使岭南、福建等较为落后地区的人才,都有科举入仕的机会。

d.自荐和推荐

破格用人,她曾令九品以上官吏及一般百姓,皆可毛遂自荐。又令存抚使十人分巡十道,举荐本道人才。武则天亲自引见,一律让这些被举荐的人试做某官,称为试官。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后曾向唐高宗“建言十二事。其中劝农桑、薄赋徭,给复三辅地,省功费力役这三事都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建议,被唐高宗采纳。武则天主政后,多次发布诏令劝课农桑。

加强西域边防的管理和建设

鉴于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攻陷安西四镇的局面,武则天注重边防力量的建设,加大屯田力度,重视将领的选任。长安二年,武则天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东的辽阔地区。

注意任用贤能

她选任的狄仁杰、张柬之、王孝杰、娄师德等,或是安定社稷的一代名相,或是稳定边防的封疆大吏。特别是她选拔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后来都成为开元名相。

(3)武周政治的统治危机

冤狱遍地政治恐怖

武则天任用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一批酷吏,通过罗织罪名,滥用酷刑,大加杀戮政治上的反对派及李氏宗亲。同时设置铜匦,大兴告密之风。株连冤杀了很多无辜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造成了政治上的恐怖局面。

选官用人伪滥粗糙

为笼络庶族地主,武则天在选官用人上有伪滥粗糙之嫌。官员设置伪滥,必然使官僚集团迅速膨胀,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大力崇佛屡兴工役

武则天在夺取权力的斗争中得到佛教徒的支持,所以掌权后大力崇信佛教,到处建筑寺庙,塑造佛像。

穷兵黩武对外战争

打败吐蕃、契丹和突厥,河北地区人民先后遭受契丹军事贵族和东突厥军的骚扰杀掠,损失极为惨重,人们徭役苦重,甚于军事的调发。

中宗复辟武周覆灭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发动政变,诛杀了武则灭的嬖臣张易之、张昌宗,迫使武则天让位于中宗李显。恢复李唐国号,政治中心也由洛阳迁回长安。武周政权至此结束,武则天不久病逝。

6.开元之治

(1)李隆基称帝

唐中宗复位后,昏庸懦弱,皇后韦氏及其女安乐公主掌握大权。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当时太平公主阴谋政变夺权,玄宗先发制人。杀死太平公主门下党羽,太平公主亦被赐死。至此,武后以来纷乱动荡达八年之久的政局宣告结束。

(2)玄宗开元革新

玄宗即帝位后,他励精图治。英明果断,先后任用姚崇、宋景、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相,革除积弊,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整饬吏治

玄宗即位后,裁汰冗官,吏部和兵部不得注拟外、试、检这三类职官。同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精简了庞大的官僚机构,节省了国家财政开支。

任用贤臣

在裁汰冗官的同时,又提拔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纺、杜暹、韩休、张九龄等为宰相,协助治理国事。

抑制食封贵族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玄宗规定封家的租调南封建政府统一征收,送于京师,封家在京城领取,禁止封家向封广催索,禁止放高利贷。以后又规定,凡子孙承袭实封的,户数减少十分之二。这些措施对抑制食封贵族的势力,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起到了一定作用。

发展农业生产

a.鼓励各地兴修农田水利。

b.重视田地垦辟,诏令在河东、关内、河西、陇右、河北、剑南等地大兴屯田。

c.颁布《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号召在农村组织“农社”,“贫富相恤,耕耘以时”,提倡农业生产的合作互助。

d.并规定“雨泽之后,种获忙月,州县常务,一切停减,以使“丁壮就田”,“人无遗力”,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e.玄宗还积极组织灭蝗救灾工作,开元三年、四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连年发生蝗灾,玄宗接受宰相姚崇的建议,派遣御史督察州县,大力捕蝗,以减轻灾害,收到了“田收有获,人不甚饥的成效。

检括户口

开元九年,唐玄宗以监察御史宇文融为劝农使,到全国各地检括逃户和籍外隐田。

压抑佛教

开元二年,唐玄宗听取姚崇的建议,下令裁汰天下僧尼,同时规定,不得新造佛寺,禁止民间铸造佛像,抄写佛经。禁止官僚贵族与僧尼交往。

重视经籍的整理与著录

玄宗本人崇尚儒学,爱好文典。玄宗还在东、西二京建立集贤书院,任命学士整理图书和编纂工作开元十年,玄宗诏令中书舍人陆坚于集贤院修撰《六典》,并亲自写了六条类目: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和事典。开元二十七年,《大唐六典》30卷完成。

其他措施

开元年间,玄宗还整顿色役,改革漕运,以兵农分离的募兵制取代府兵。他提倡节俭,力戒奢侈,禁止厚葬。还注意移风易俗,大力发展学校教育。这些措施的推行,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开元之治

经过高祖以来百余年的恢复发展及玄宗的革新措施,到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达,国力强盛的局面,唐王朝进入了繁荣富强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吏治清明,政局稳定;

物价低廉稳定。

四、安史之乱及唐后期政局

1.安史之乱

(1)开元、天宝年间的统治危机

均田制的破坏及土地兼并的盛行

唐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在均田制下,官僚贵族和平民百姓均可分得田地。赋税苛繁,兵役日重。农民往往被迫“卖舍贴田,以供王役”。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唐王朝的统治基础遭到严重破坏。

府兵制的终结及“内轻外重”军事格局的形成

随着均田制度的破坏,府兵制度已难以维持。由于府兵要自备兵甲衣粮,但在农民占有土地越来越少、或者丧失了土地的情况下,府兵的出征反而成了一项沉重的兵役负担,农民想方设法逃避兵役,甚至不惜自残手是。府兵的兵源渐趋枯竭。

守外虚内、外重内轻的局面

边军的将官由节度使掌握。出现了守外虚内、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加强作战力量,节度使的权力不断被扩大,以至于军、民、财权集于一身。他们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一旦中央虚弱,他们就可能发动叛乱。

玄宗贪图享乐,怠于政事

面对经济表面繁荣的景象,玄宗一改往日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开始怠于政事,追求穷奢极欲、纵情声色的生活。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祸乱朝纲。

(2)安史之乱

过程

a.安禄山发动叛乱

胡人安禄山在对东北各族的战争中,立下军功,受到唐玄宗的重视,以一身兼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控制了经济文化素称发达的河北和河东地区。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个人矛盾激化,于755年发动叛乱。唐的内地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军士战斗力薄弱,在与叛军交战中屡屡失利。

b.马嵬驿兵变

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叛军大败唐军,唐玄宗和杨国忠等匆忙向成都逃走,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从行军士哗变,杀掉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缢死杨贵妃。长安落入叛军手中。

c.镇压叛军

在人民的抗击下,叛军遭受到挫折。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唐太子在灵武(今宁夏吴忠)即位,是为肃宗。于至德二年(757年)夺回了长安和洛阳。后来史思明杀安庆绪,即帝位于范阳。这年秋天,他又领兵南下,再度占据洛阳。后来,史思明又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宝应元年(762年),新即位的唐代宗借回纥兵收复洛阳。接着,叛军的几个主要将领相继降唐。宝应二年正月,史朝义穷蹙自杀。

影响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前期至后期的分界线,是唐代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强盛、统一的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很快衰落下去。

a.安史之乱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是地方节度使反抗唐朝中央政府、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

b.安史之乱对唐朝影响极大。持续八年的战争,使田地荒芜,生产几乎陷于停顿,许多州县变为废墟,北方和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长江一带的南方地区,既未遭到安史兵祸,经济没有受到多大破坏,加之大量北方人口的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并日益超过北方。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c.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元气大伤,使中央集权势力大为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大,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王朝的边防军事格局。此后唐王朝边防空虚。国力大为削弱,在民族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退守的局面,失去了对吐蕃、回纥等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驾驭与控制。

2.藩镇割据

(1)藩镇割据概况

唐王朝的平叛很不彻底,安史余部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代宗为求得暂时的苟安,采取了姑息妥协的政策。在平叛过程中,唐中央还对内地掌兵的将领或地方长官,多加节度使、观察使称号。这样,安史叛乱虽然平息,但天下尽裂为方镇,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2)藩镇割据类型

河北三镇

诸藩镇中以河北三镇(成德、卢龙、魏博)势力最大,为患最深。

中立藩镇

中原地区的藩镇大体处于中立状态,如宣武、武宁、忠武,河东、河中、河阳等。

起屏障作用的藩镇

西北地区的藩镇如凤翔、郐宁、同华、泾原诸镇,具有屏障关中的作用,其他如鄂坊、振武、天德、银夏、灵武及西南地区的山南、东川、西川、黔中、桂管、安南、岭南等,多是为防止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而设置的。

东南藩镇

东南地区如浙东、浙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荆南等,是唐王朝直接控制的藩镇,它们稳定地提供财赋来源,为唐后期中央王朝的立国之本。此外,凤翔、剑南东西川及淮南也是唐王朝至为倚重的地区。

其他割据藩镇

除河北三镇外,与中央长期对峙、割据的重要藩镇还有:淄青镇,治青州;淮西镇,治蔡州;宣武镇,治汴州;泽潞镇,治潞州;沧景镇,治沧州。

(3)藩镇割据影响

“四镇之乱”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袭位。唐德宗不予批准。卢龙镇节度使宋滔和成德镇降将王武俊为了争权夺地,又勾结田悦、李纳发动了叛乱。建中四年,德宗抽调驻防京西的泾原兵出关平叛,但泾原兵途经长安时,因犒赏菲薄哗变,攻入长安,德宗逃往奉天。德宗依靠李晟、马燧等将领,终于收复了长安,消灭了朱池、李怀光等叛军。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也与德宗相妥协,这场叛乱勉强得以平息。

“元和削藩”

唐宪宗即位后,展开了裁抑藩镇的斗争。

a.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唐宪宗讨平了西川节度副使刘辟的叛乱。

b.元和二年,又平息了镇海节度使李镝的叛乱。

c.元和七年,魏博镇发生内讧,节度使田弘正主动归顺。

d.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派兵四处攻掠,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元和十二年七月,宰相裴度受命奔赴淮西,与随邓节度使李想等,大举进攻吴元济。淮西平定后,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和卢龙节度使刘总也先后归顺朝廷。

e.元和十四年,朝廷又消灭了淄青李师道的势力。至此,其他藩镇也都向唐中央表示服从。

(4)结果

藩镇割据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削弱了中央集权,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连续不断的战争,使政局动荡不安,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横遭兵祸,生活极端困苦。无论是在唐朝的控制区,还是藩镇的辖区,人民承担的赋税、兵役、劳役及所受的剥削都十分沉重,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加深了唐后期的社会危机。

3.南衙北司之争

(1)宦官专权表现

除了藩镇割据外,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也是影响唐后期政局不稳的两大因素。其中宦官问题,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对唐后期政治影响较大。

侍奉宫廷

唐初,宦官人数并不多,只负责侍奉皇帝和管理宫廷事务。太宗时,规定内侍省不置三品官,“黄衣廪食,守门传命而已,宦官不预闻政事”。

数量激增

至玄宗时,宦官激增至3000人,除三品将军者渐多,五品以上衣绯、紫的已有上千人,宦官之盛自此始。

制敕拥立

肃宗时,宦官李辅国因拥立有功,被肃宗尊为“尚父”,不仅掌管禁军,还领兵部尚书,授以覆署制敕之权。代宗时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相继掌管禁军,皆专权跋扈,裁决朝政。鱼朝恩还行使对外监军之权。

掌管禁军

至德宗时,受泾原兵变的警示,德宗内疑朝臣,外忌诸将,“不欲武臣典重兵”,以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为左右护军中尉,另有中护军二人,亦由宦官充任,统率左右神策军。从此,宦官掌管禁军成为定制,终唐没有变化。

执掌机要

宦官还参与执掌机要。肃宗时李辅国曾宣传诏命,掌管四方文奏。永泰一年(公元766年),代宗置内枢密使二人,由宦官充任,令其传达诏旨,参与谋议,掌握机要,实际上替代皇帝裁决政务。在皇帝与宰相之间起着传上承下的作用。

(2)宦官专权的影响

宦官专权是唐王朝畸形政治的产物,造成了封建统治的黑暗。

政治方面,使皇权旁落,朝政昏暗,吏治腐败,贿赂公行。

军事方面,宦官监军破坏了军队的统一指挥,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禁军将士也倚仗宦官的庇护,在京城横行不法,欺压人民。

经济方面,宦官更是巧取豪夺,霸占民田,恣意敲诈百姓财物,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因此,宦官专权是唐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化的重要根源之一。

(3)南衙北司之争

永贞革新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他任用王叔文、王伾、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人,进行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由于宦官的强烈抵抗,未能如愿。宦官首领俱文珍勾结西川节度使韦皋、河东节度使严绶等人,迫使顺宗退位,立太子李纯为帝(即唐宪宗),改革至此失败。王叔文、王伾被贬,不久王叔文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等8人被贬为边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它以宦官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期,发生了以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为首的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文宗令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带领宦官前去观看甘露。李训在左仗院内早已埋伏了甲兵,准备众宦官一到,便加以围杀。不料仇士良看出了破绽,急忙率众宦官劫持唐文宗还宫,随后派出禁军大杀朝官,李训等所招募的市井子弟,临时募集,全都溃散。李训、罗立言、韩约及宰相王涯等皆遭杀害,郑注也在凤翔被监军宦官所杀。这次事件史称“甘露之变”。

4.朋党之争

(1)背景

唐朝自武则天统治以来,科举制有很大发展,由科举进士及第出身的庶族地主越来越多,在官僚阶层中具有较高地位。

科举裙带关系中门生座主关系密切,情趣相合,互相援引,极易在官场中结成党派,排挤那些出身没落门阀而不由科举出身的官员。

官僚阶层中还有一部分出身门阀的士族子弟看不起庶族地主,轻侮由科举出身的官僚。这样,两种不同出身的官僚集团不断进行明争暗斗,双方各自结党,互相攻击,彼此排斥,形成了“朋党之争”。

(2)内容

唐后期,朋党之争最激烈的是“牛李党争”。它经历宪、穆、敬、文、武、宣六朝,长达四十余年。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为首领,多是进士及第者,代表庶族地主。李党以李德裕、郑覃为首,多以门荫入仕,代表士族地主。元和三年对策案拉开了牛李党争的序幕。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李德裕指责中书舍人李宗闵在科举考试中打通“关节”,营私舞弊,穆宗核查属实后,主考官礼部侍郎钱徽、右补阙杨汝士及李宗闵均被贬官。“自是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对立的两派在朝中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文宗时,牛李党争达到高潮。是时,两党皆为文宗所用,势力参差消长。每逢议政,双方总是争吵不休。武宗时,李德裕为相,执政6年,牛僧孺等皆遭排挤,李党达到全盛时期。宣宗即位后,牛党得势,宰相白敏中执政,李德裕遭贬,于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死在崖州。至此,牛李党争宣告结束。

(3)斗争焦点

基于出身、政见的差别以及个人恩怨的关系,两党的官僚围绕着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而进行激烈的门户之争。

如何对待科举取士

a.牛党主张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喜好文辞诗赋,不重视儒家经学,反对以门荫取士。

b.李党主张废进士科,按门第取士。

在这个问题上,牛党主张较为合理。不过,李德裕对科举制中的“呈榜”“曲江宴”等弊端主张革除,这是值得肯定的。

如何对待藩镇割据

a.李党力主对藩镇用兵,坚决平定藩镇叛乱,加强中央集权。

b.牛党主张对藩镇姑息妥协,承认现状,只求相安无事。

如何对待周边民族

a.在对待吐蕃、回纥等周边民族关系上,李党在沿边重镇派兵戍守,积极御边。

b.牛党苟于现状,主张妥协退让,以免激化矛盾。

如何对待佛教问题

作为李党首领,李德裕限制佛教寺院经济,拆毁佛寺、招提、兰若及淫祠万余所,没收寺院出地数千万亩。精简机构,裁汰郡县冗官两千余员。但牛党上台后,这些措施全被废除了。

(4)评价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由于两党在勾心斗角中都以宦官为内助,以藩镇为外援,以执掌朝政为争夺目标,因而无论牛党或李党掌握大权,都不可能在解决当时的政治与社会问题上有大的作为,自然没有更多的积极意义。相反,两党在斗争与倾轧中,反而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使唐后期的政治更加腐败。

5.农民大起义与唐的灭亡

(1)唐末的政治与社会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

上自皇室贵族,下至中小地主及佛教寺院,都加紧了对土地的兼并掠夺。皇庄、官庄、私庄和寺院庄田,占有大量土地,遍布全国。

赋税繁苛

唐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生活的奢侈、官僚机构的膨胀以及对藩镇和外族战争支出的增加,唐朝政府不断加重赋税,增加农民的负担。

统治集团的贪残腐败

唐后期统治集团奢侈日甚,贪婪残暴,政治极端混乱。统治阶级的贪残,政治的腐败,人民生活的极端困苦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得官僚集团中的少数有识之士有所察觉。唐王朝已不能继续统治下去,广大人民更不能继续生活下去。

(2)唐末农民大起义

裘甫起义

大中十二年(公元859年)十二月,裘甫在浙东发动农民起义。次年攻占剡县,浙东许多起义力量和大量逃亡农民,汇集到裘甫起义军中,队伍迅速发展至3万人。裘甫以剡县为根据地,建立政权,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建元罗平,铸印“天平”,沉重打击了唐朝在浙东地区的统治。在唐朝军队的镇压下,裘甫起义军在作战方针上发生了重大分歧,陷入被动,最终于咸通元年(公元860年)七月失败。

庞勋起义

咸通九年,桂州戍卒推庞勋为首,结队北归,先后攻克徐州、宿州。开仓赈济饥民,深得人民拥护,淮浙、山东等地农民“皆倍道归之”,使由原武装兵变性质转化为农民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20万人,并控制了江淮的广大地区,严重影响了唐政府的赋税收入。成通十年,唐朝调诸镇兵马,纠合沙陀、吐谷浑等部20万人前往镇压。同时,采取诱降政策,分化、瓦解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九月,庞勋在蕲县壮烈战死。起义军被唐朝镇压下去了。

黄巢大起义

懿宗和僖宗时,最高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达到极点,唐对南诏的战争也愈演愈烈,从而对人民的赋敛和征发日益加重。爆发了震撼唐王朝的全国性农民战争。

a.发动起义

乾符元年(874年),濮州人王仙芝领导几千人在长垣起义。冤句(在唐曹州城北)人黄巢聚集数千人响应。唐王朝派宦官与王仙芝联系,企图用授予官职的办法诱他投降。王仙芝为所诱骗,派人到唐军中磋商。黄巢极力反对,带领一部分起义军返回山东。这样,起义军就分裂为两支。王仙芝为唐军所败。最后在黄梅战死。

b.建立政权

王仙芝死后,黄巢成为起义军统帅,称冲天大将军。黄巢为了避开唐朝重兵的攻击,带领起义军渡过长江,突入江西,乾符六年(879年),起义军的主力出现在岭南,占领了广州。黄巢带领起义军取道桂州(今广西桂林)北上,顺湘江进入湖南。广明元年(880年),起义军突破唐军的长江防线,从采石渡江,不久渡过淮水,顺利地攻入洛阳。起义军攻破潼关,进入长安。黄巢在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齐,建元金统。

c.起义失败

起义军流动作战,占领了新的地区,就把原有的地区放弃了。他们虽然取得长安,却没有控制住广大地区。凤翔节度使郑畋用伪降的办法延缓了起义军的西进。883年起义军撤离长安。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军退到泰山下的狼虎谷(今山东莱芜境内),黄巢自杀。各地区的起义农民,也先后被各地的唐军和地方武装——士团镇压下去。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瓦解了腐朽的唐王朝,使新的统一得以在公开的大破裂中孕育、成长起来。

d.起义失败原因

第一,大齐政权建立后,满是于已取得的胜利,麻痹轻敌,致使政府军反扑。

第二,义军在渡江北伐过程中,采用单纯的流动作战形式,而没有重视巩固根据地的建设。

第三,义军的领导集团,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发生动摇或叛变起义,大大削弱了农民起义军的力量。

第四,唐王朝则凭借蜀中、江南的财赋,纠集诸道方镇兵力和地方武装,在沙陀、党项贵族骑兵的支持下,合力镇压起义军,黄巢农民大起义最终失败了。

e.起义影响

第一,这次起义历时十年,队伍发展到60万人,转战于黄河、长江、闽江、珠江四大流域,行程数万里,农民军南征北战,横扫大半个中国。其规模之大,声势之壮,不仅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壮举,也是世界农民战争史上的奇迹。

第二,黄巢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李唐王朝的腐朽统治,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大大削弱了唐朝的力量,唐王朝的统治已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第三,黄巢农民大起义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处死了不少贪官、公卿贵族和豪富地主,彻底扫荡了汉魏以来的门阀土族残余势力。

第四,黄巢农民大起义还打击了藩镇割据势力,特别是义军所到之处,打破了原来藩镇之间的均势,藩镇林立的局面得以遏制,有力地推动了封建国家的重新统一。

第五,黄巢农民大起义第一次提出了“平均”“均平”的思想和要求。表达了农民反对豪强兼并和平均财富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是农民政治、经济要求的集中反映,表明农民的认识水平和革命思想较前已有很大发展。黄巢大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后代的农民斗争有着重大的影响。

(3)唐朝灭亡

藩镇势力的重新布局

经过农民起义的冲击之后,藩镇势力有所削弱。藩镇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攻战,最后只剩下十多支割据势力。势力较强的有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风翔节度使李茂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镇海节度使钱锈,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西川节度使王建等。在这些节度使中,以朱全忠、李克用势力最为强大。

唐朝覆亡

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派其部下杀死宰相崔胤等人,又挟持昭宗迁都洛阳。八月,又谋杀昭宗,立其第九子年仅13岁的李柷为傀儡皇帝,即哀帝。天佑四年,朱全忠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都开封。朱全忠即梁太祖。唐朝至此灭亡,历时289年。

五、五代十国

1.五代更替

唐朝于907年灭亡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指梁、唐、晋、汉、周五个连续更替的政权。

(1)后粱

唐末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原名朱温)于(公元907年)四月,他废唐哀帝李柷,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梁,都开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后梁政权对人民一直是横征暴敛,残酷压榨。朱温不断地南征北战,其目的主要在于掠夺。由于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后梁统治区域内的阶级矛盾一直很尖锐。在农民不断起义的打击及与李存勗的长期混战中,朱温的实力日益削弱,到923年便被李存勗推翻了。

(2)后唐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即为唐庄宗。十月,后唐轻取开封,灭后梁,建都洛阳。但李存勖恣纵荒淫,怠于政事,宠信宦官和伶人,又猜忌功臣,以致众叛亲离。同光四年,魏州兵变,李存勖死于流矢,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入洛阳称帝,是为后唐明宗。明宗死后,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皇位而互相攻杀,实力大损,不久为后晋所灭。

(3)后晋

石敬瑭原为后唐明宗之婿,任河东节度使。为了夺取后唐政权,并取得辽兵的援助,石敬瑭以割地称臣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援助。同年十一月,石敬瑭推翻后唐政权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改元天福,迁都开封。后晋以后,幽云十六州成为辽国南下、攻掠中原的基地。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初,辽兵南下渡过黄河,攻陷开封,后晋亡。

(4)后汉

947年春,刘知远趁契丹兵马撤退之时,在太原称帝。以后迁都开封,是为后汉。刘知远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便死去,其子继位后,后汉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激起了大臣郭威叛变。天雄节度使郭威被迫起兵,攻入开封,后汉灭亡。

(5)后周

后汉灭亡后,郭威于次年正月称帝。他自认为周虢叔之后,故建国号曰周,都开封,改元广顺,史称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他继续革新政治,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并着手进行统一战争。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周灭亡。

2.十国兴亡

十国,是指五代宋初在南方存在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在北方河东地区建立的北汉共10个割据政权。

(1)吴

吴国的创建者杨行密,在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为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又封为吴王,建都扬州。遂割据一方,领有淮南、江东等27州之地。天佑三年(公元906年),杨行密死,长子杨渥即位,重臣徐温开始擅权。后梁贞明五年(公元919年),杨渥弟隆继位,始建吴国。但大权已落入丞相徐温手中。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徐温子徐知诰取代吴主杨溥,自立为帝,并改国号,吴国灭亡。

(2)南唐

吴国权臣徐知诰取代吴主后,自称本是唐朝后裔,故改名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建都金陵。南唐建国后,整顿内政,与民休养生息,实行一些社会改革,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外扩张,先后攻灭闽、楚二国,势力扩展到福建和湖南,成为南方首屈一指的大国。但传至其孙李煜,由于崇重辞赋而怠于政事,国力日渐衰弱,宋开宝五年(公元975年)为北宋所灭。

(3)吴越

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唐景福二年为镇海节度使,驻杭州。后因讨伐越州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二镇节度使。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钱镠及其子孙推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对外始终通贡中原王朝,加之战争较少,生产没有受到大的破坏,经济发展较为顺利。钱氏传至钱俶,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降于北宋。

(4)楚

在淮南与杨行密争城夺地的孙儒的部将马殷在10世纪初攻占潭、澧、衡、道等二十几州之地。后梁建立之初,封马殷为楚王,从此湖南就出现了一个独立小王国。马殷极力结中原王朝为外援,在从湖南到河南的交通要道上设置邸务,卖茶取利,奖励民间种桑养蚕。951年南唐出兵把楚国消灭。

(5)闽

闽的建立者王潮和王审知兄弟,乘黄巢的起义军把唐朝在东南诸道的统治力量打垮的机会,率兵入闽。925年王审知卒,其子延翰、延钧相继立,延钧立未久,即称帝建元,国号闽。935年延钧为其子所杀。从此以后,王家子弟内讧不已,945年为南唐所灭。

(6)前蜀

大顺元年(公元891年),王建攻取成都,入据西川。天复三年,唐封其为蜀王。后梁开平元年,王建自立为帝,国号蜀,史称前蜀,都成都。前蜀初年,王建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前蜀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很快。但王建去世、太子王衍继位后,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国势迅速衰落。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后唐趁机伐蜀,蜀军溃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

(7)后蜀

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孟知祥称帝于成都,国号蜀,史称后蜀。不久孟知祥去世,其子孟昶继位。由于中原王朝频繁更迭,无暇西顾,后蜀在较长时间内,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孟昶骄奢淫逸,政治腐败,国力逐渐衰弱,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为北宋所灭。

(8)南汉

天佑二年,唐以刘隐为清海节度使。开平元年,后梁封刘隐为大彭郡王,又晋封为南海王,领有今两广地区。刘隐死后,其弟刘龚继位。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斐称帝,国号大越,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的统治者都极其奢侈残暴,境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开宝四年(公元971年)为北宋所灭。南汉传5主,凡67年。

(9)南平

同光二年,后唐庄宗封高季兴为南平王,建都荆州,据有归、峡、荆三州之地,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高季兴及其继任者,名义上始终向中原王朝称臣,并凭借其地理优势,开展多方贸易,依靠征收商税和掠夺过境使者之财物。维持财政开支。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南平降于北宋。

(10)北汉

广顺元年(公元951年)郭威夺取后汉政权时,刘崇领有河东并、汾、忻、代等11州之地,随即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建立在北方的割据政权。境内“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传至末主刘继元,于太平兴围四年为北宋所灭。

(11)其他

除北方五代和南方十国外,东北边疆地区还有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在河西的沙州有曹氏归义军政权。在云南有大理政权。其中契丹的兴起和发展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当时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五代十国的特点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纷扰割裂的时期,是从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发展而来的,是藩镇割据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1)北乱南治

这一时期南北对峙,战乱频繁,吏治败坏,赋役苛重,人民生活困苦。北方五代互相兴替,更迭频繁,国祚短促,政局不稳。南方诸国类同唐末藩镇割据之局,各自据地称雄,甚或同时并存,政局相对稳定。

(2)方镇格局

五代十国时期,各政权的君主大多是前朝的方镇,他们崇尚武力,倚靠军事割据而发展起来,称霸一方。在崇武尚兵风气的渐染下,以军功起家的武人权势极大,骄横跋扈,他们常以兵变篡夺君位。后当时君臣观念淡薄,社会道德沦丧,统一意识荡然无存。

(3)战争频繁

为抢夺地盘和扩充人口,各封建割据者长期混战,使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在军阀混战中,黄河数次决口,造成山东、河南一带连年水灾,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4)人民困苦

长安与洛阳自唐末以来屡经战争蹂躏,残破不已。民生凋敝,满目萧条,迫使人民转徙南方,北方经济衰退。南方经济逐步凌驾于北方,并发展成为经济重心。

(5)刑罚残酷

为镇压人民的反抗,五代十国的统治者实行残酷的刑罚,以维护自身的统治。但这些刑罚并不能完全镇压人民的反抗,随着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各地相继爆发了人民起义。

(6)门阀衰微

五代十国是封建军阀称王称帝的年代,藩镇和帝王是一体之身。各政权的君主不看重门第,因而经过黄巢大起义扫荡的门阀残余遭到进一步的打击,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和门第观念渐趋泯灭,至此完全清除。

4.后周世宗的改革

(1)背景

五代十国时期,遭受分裂割据和战乱之苦的广大人民,要求结束这种政权林立、各行其政的局面;

北方五代和南方十国的长期对峙,对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带来不便;

契丹贵族常驱兵南下肆意掠夺,抢劫百姓财物,北方人民深受其害,迫切要求统一,以便集中力量进行抵御和反抗。到五代后周时,南北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

周世宗柴荣(公元954~959年)继位后,广泛收罗人才,在周太祖郭威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整顿和改革,为统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内容

经济方面

a.鼓励民间开垦荒地,将中原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优待从契丹返回的逃户,减轻租税。

b.重视水利兴修,恢复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派遣宰相李谷巡视河南、山东一带的黄河堤防。将近百年的南北大运河重新开通,从而促进了开封及中原地区的繁荣。

c.严厉打击寺院经济,限制佛教的发展。

政治方面

a.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倡导节俭,力戒奢华,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

b.虚心求谏,听取群臣的意见,经常从翰林学士的策论中汲取为君及治国之道。

c.下诏扩建开封城,使之代替长安、洛阳而成为新的政治、经济中心。

d.要求在刑法上“狱讼无冤,刑戮不滥。并诏令对自唐以来的律令格敕进行删节、注释和评议,定为《大周刑统》21卷,颁行全国。

军事方面

严明军纪,整编禁军。经过整编后,后周“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中央禁军的强大对于控制地方藩镇,加强统一集权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

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刑罚改革外,周世宗还注意修订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还有制定正确的统一全国的方针战略。

六、唐五代的封建经济

1.唐五代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社会经济总体水平呈上升状态,至唐中叶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唐末五代的战乱,加剧了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各项经济制度在继承南北朝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造,唐前期已臻完善,同时也开始进入转变时期。以两税法为代表的新税制。标志着封建财政体系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3)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自西向东的转移,以隋开凿大运河为契机,以唐后期倚重东南财源和五代时期北方战乱为加速期,转移的进程明显加快。

2.经济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1)田制

内容

唐朝建立后,在国有土地的经营上,因袭隋制,继续推行均田制,先后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开元二十五年3次颁布均田令,与隋制大致相同,但又有调整。

特点

a.均田制的实施,普通百姓受田不是是普遍现象,各地区也不平衡。

b.唐朝均田制与前朝相比,内容最为详备,并取消了奴婢、妇女及耕牛受田,增加了对工商业者、僧尼道观等的受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工商业及寺院经济的发展。

作用

唐初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土地与劳动力的结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政府对小农的控制、保证政府赋役的来源以及加强中央集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果

唐高宗后,官僚地主阶级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加剧,大土地所有制逐渐发展,土地私有化程度加强,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不能实行,均田制逐渐废弛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赋役制度

内容

a.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唐朝施行以租庸调制为主体的赋役制度,征收的主要对象是均田农民。全年加役不得超过30天。如遇水旱虫霜等自然灾害,依灾情轻重减免租、庸、调。

b.除租、庸、调外,唐政府还征发各种名目的杂徭、色役等。

c.唐朝五品以上官吏、王公及其亲属可依品级在令文规定范围内免除赋役,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中下级官吏按规定仅免除本人的赋役。

作用

a.由于唐朝的赋役负担较隋有所减轻,并将以庸代役制度化,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对唐初农业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b.租、庸、调收入成为唐初及此后一段时间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自高宗、武则天时期起,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大量的自耕农破产逃亡,或沦为地主佃户,均田制逐渐濒于崩溃,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成为农民不堪怨受的沉重负担,与土地占有状况已不相适应,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d.地方官吏把已逃亡农民的租、庸、调均摊到未逃亡户身上,使更多的农民被迫加入逃亡行列。

(3)开元年间的经济措施

唐玄宗即位后,为维系均田制、扩大国家赋役来源,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检括户口

开元九年,玄宗令监察御史宇文融主持括户,又置劝农判官29人赴各地,检括逃户和籍外土地,并整顿色役。

整顿色役

色役,即指各种有名目(即色)的职役和徭役。唐初服色役者可以纳钱代役,但纳钱所占比例很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人身地位的变化。纳钱代役现象逐渐普遍。

改变地税、户税的征收办法

地税、户税在太宗时已开始起征。户税起初没有定制,税率曾多次变更,一般按户等征收。地税在太宗时据亩征收,高宗时改为按户等出粟,以充义仓备荒救灾之需。

改革漕运

开元二十二年,玄宗任命宰相裴耀卿主持改革漕运,以增强漕运能力,解决关中缺粮问题,稳定中央政权。改革后,缩短了运期,提高了运输效率。

回造纳布

开元二十五年规定,关内诸州庸调资课,根据实价变粟取米送京,路远则就地收购以充粮。河南、河北诸州或折粟留纳本州,或折租造绢,以代关中庸课。江淮诸州租因漕运量减少,并回造纳布。

(4)刘晏的财政改革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经济凋敝、残破,平乱后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又造成大量税源被截留,浩繁的军政开支使唐王朝财政异常窘迫。为解决财政困难,肃宗,代宗任用刘晏出任盐铁使,对财政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改变盐法

只在出盐之乡设置盐官,收购亭户所煮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后又取消州县加收的榷盐钱,禁止堰埭征取通过税,以保持盐价的平稳,便利盐的转运。

整顿漕运

刘晏疏浚了运河,建造了坚牢的运船。他不再征发沿河郡县的壮丁为役夫,而以盐利雇募船工挽漕,又继续行用裴耀卿的分段转输法。

行常平法

刘晏在诸道设巡院,各置知院官,让他们随时上报当地物价的涨落情况,官府遇贵则卖,遇贱则买;同时,要知院官每旬月向使司申报州县雨雪丰歉之状,丰则以高于市价的价格籴粮,歉则以低于市价的价格粜粮。

免税与赈济灾民

刘晏还先期筹划各地的蠲(juān)免和赈济工作,减少了人民的逃亡。

(5)两税法的实施

代宗大历年间,唐王朝的赋税收入,已经逐渐改变为以户税、地税为主。780年,宰相杨炎制定了两税法。两税法的实行是土地兼并改变了土地占有状况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

两税法的基本精神

不论是土著户还是外来的客居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征税不再以人丁为主,而以土地财产为主。

两税法的具体内容

两税法是将过去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原则,转变为以资产(主要是土地)为主的量贫富据等第征收的原则。主要内容如下。

a.量出制入。中央合并原征各项税役,定出“两税元额”,向各地摊派征收。各州县根据所摊数额,向下摊派。

b.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

c.“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d.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

e.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

f.无固定居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1/30征税。

两税法的影响

a.两税法的实施,使唐中叶紊乱无章的税制得以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b.在计税时,钱物同征、折钱纳物,不仅相对松弛了劳动人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两税法实施后,弊端渐生。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造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由于长期不调整户等,依贫富承担赋税的原则无法贯彻。

d.与两税法实行的同时,唐朝调整了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及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原财政体制,改变了唐前期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采取了以两税为代表的农业税与榷盐为代表的商品税并重的二元结构,增加了间接税的比重。

e.确立了中央、节度观察使、州三级财政预算及管理体制,把统一规定的税种,划分成中央直接受益税(如青苗钱、榷盐、酒税、茶税等)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即两税)两种,确定州、使两级的留州额与留使额,形成了新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

(1)农业

生产工具

唐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首要标志。唐代的犁已由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曲辕犁结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水利事业

唐代的水利事业有显著的发展。唐前期的130年间,见于史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有160多项,大多在北方地区。唐后期兴修的水利工程则以南方居多。兴建的渠、塘、堰均使大片田地受益,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灌溉技术

灌溉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提高。传统的辘轳、桔槔、翻车已普遍使用,北方地区还出现了由人力或畜力转动,“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的水车,长江流域则出现形状类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以水力旋转的筒车,均用以灌溉地势较高的农田。

粮食产量

农业的发展,水利事业的兴修,使土地的可耕率、利用率大大提高,垦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户口增长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户口的快速增长。经过百余年的自然繁衍、国家鼓励婚配、增加人口和实行逃户落籍等举措,到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在册人户达906万,口5280万。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总数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手工业

手工业按经济类型可分为: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手工业、与地主经济相结合的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a.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第一,工匠世代相袭,对官府有人身依附关系,官府给予一定报酬。

第二,官府手工业的产品主要供皇室、官府和军队消费,一般不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

第三,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

第四,工匠专业化、技术高,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五,随着纳资代役与和雇等方式比重的增加,官营手工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b.分类

第一,纺织业

纺织业是唐朝主要的手工业部门之一。以丝织业和麻织业最为突出。唐前期丝织品主要产地为今河南、河北地区,唐后期江南地区和四川地区发展超过北方。主要品种有绢、绫、锦、罗、绮、纱等。麻织品盛产于南方,棉织品以岭南地区和西北的西州为主要产区,毛织品主要产于今西北地区。

第二,陶瓷制造业

陶瓷制造业也有很大发展。越州的青瓷类冰类玉,晶莹剔透,邢州的白瓷类银类雪,质量很高。陶器以三彩陶俑,即“唐三彩”最为著名,以青、绿、黄三色为主,以人、马、骆驼为主要造型,唐三彩的施釉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唐后期瓷器逐渐被民间普遍使用,制作工艺也有提高。

第三,采矿业和冶铸业

唐朝采矿业和冶铸业也有很大发展,采矿地区分布很广。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锡、铅、矾、水银、朱砂等。金属铸造业以铸钱业的规模为最大。

第四,造船业

唐后期,南方的造船业较为发达。当时从事海上贸易的海船,大者长达20余丈,可载六七百人。还出现了不用铁钉,而用桄榔须和橄榄糖连接船板的大型商船,以及用人力脚踏两轮使船前进的轮船。

第五,造纸业

造纸业唐后期比前期更为发达。产地以南方为主。益州的麻纸、浙东的藤纸、蒲州的薄白纸、韶州的竹笺、宣州的宣纸、扬州的六合笺、临川的滑薄纸等驰名天下。

私营手工业

主要特点是:

a.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手工业及与地主经济相结合的手工业,以自然经济为主。

b.私营手工业则主要以作坊的形式,多集中在城市。

c.作坊工匠则由师傅家属、学徒和雇工组成。

(3)商业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唐朝的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有:

a.政治中心城市的商业职能增强。

b.唐后期南方的商业城市发展较快。

c.集市的兴起、夜市的出现逐渐突破商品交换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d.出现了最早的汇兑业务。

城市发展的特点

a.规模宏大

唐长安城是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

b.人口众多

长安城盛时人口达百万之众,中外客商毕集,四方珍奇汇聚。此外东都洛阳及各地首府、州、县商业也很繁荣。

c.商业发展迅速

唐后期,南方商业发展更为迅速。地处南北枢纽要冲的扬州,以及西南中心城市益州更为显著,时称“扬一益二”。长江流域的洪州、鄂州以及苏州、杭州都很繁荣。沿海城市,以广州为首,泉州、明州等也开始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

d.集市贸易活跃

唐前期,较大规模的交易活动主要在城市中的市内进行。集市贸易虽然存在,但并不普遍。唐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了集市贸易的活跃,这类交易多以农具和农副产品为主,在农村交通要道上定期举行,有些后来逐渐发展为城镇。

e.坊市界限打破

坊和市的界限在唐后期也逐渐被打破。商业活动逐渐扩展到市以外的区域,扬州、汴州等大城市出现了夜市,不再严格执行坊市分开、日落闭市等制度。

f.出现柜坊和飞钱

第一,柜坊经营钱物存付,并向存钱物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再根据存付人所出凭证代为支付。

第二,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商人在长安把货款交付给各道进奏院或诸军、诸使、某富家,领取文券,凭文券到目的地提取所汇之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4)交通

国内交通

唐朝的国内交通分陆路与水路两种。

a.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四通八达,东至宋城、汴州,远至山东半岛;西南至成都,西北至凉州,远通西域;北至太原、范阳;南达广州。

b.水路交通有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沟通了东部地区南北的主要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及经济文化往来。南方众多的河流、湖泊构成多重水道网,使各城镇、地区紧密相连。沿海地区,海上交通亦逐步发展。

c.驿传制度

在水陆主要交通道路上,大约每30里设一处驿站,全国共设驿站1643所,其中陆驿1297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驿86所。驿站备有宿房、驿驴、驿马、驿船。沿驿道两侧,夹路列店设肆,接待来往商旅。

对外交通

唐朝对外的交通线主要有西北的陆路和东南沿海的海路。

a.陆路

陆路自洛阳、长安,经河西走廊、新疆,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这就是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线。

b.海上

海上交通线以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广州、扬州、登州、楚州、明州、泉州为起点,通往东南亚、新罗、日本、大食及波斯等国家和地区,互相开展贸易往来。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和药材等,输入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珠宝、象牙、犀角等。

c.其他

《新唐书·地理志》转录了贞元时宰相贾耽所记唐时通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通往国外的主要七条交通道路,分别是营州入安东之道;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夏州(陕西横山县西)塞外通大同、云中道;中受降城(内蒙包头附近)入回鹘道;安西入西域道;安南(越南河内)通天竺道;广州通海夷道”。可分别通往高丽(新罗)、渤海、日本、回纥、西域,并再向外远至西亚、欧洲、非洲等地。

4.五代十国的社会经济

(1)南方经济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总趋势仍是继续发展,主要特点: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经济的发展已超过北方。

区域经济逐渐形成(以南方为主),区域经济的优势及特点逐渐发挥和呈现出来。

(2)赋役制度

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仍沿用唐制,正税有夏、秋两税,又有额外加征收耗及名目繁多的杂税。

兵役负担

由于战争频繁,北方百姓兵役负担甚重。此外,征发百姓从事无休止的劳役,如运输、修筑宫室、道路、城邦等,不仅阻碍了北方经济的复苏进程,也使南方经济不能以应有的速度加快发展。

5.封建生产关系的深化与扩大

(1)封建生产关系的深化

国家对劳动者人身控制的松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化了封建生产关系。

国家正役实行纳庸代役以及均田制崩溃后,征税原则从以人身为主转变为以资产(主要是土地)为主,使农业劳动者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土地买卖的限制逐渐放松后,大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租佃经济以及雇佣劳动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手工业生产中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步松弛,在官营手工业部门中,表现为工匠纳资代役的比重增加以及和雇工匠的数量扩大。

私营手工业中,作坊和行会更加发展,雇佣劳动者逐渐增多,已经出现了专门雇佣工从事的作坊。但私营手工业者仍须受官府的控制与行会组织的管理束缚。

(2)封建生产关系的扩大化

西域地区

唐初,灭东突厥,又解除了西突厥对西域的威胁,稳定了唐对西域的统治,在西域设置都护府、都督府和州县,推行中央政令。均田制等经济制度在西域实行,租佃关系通行西域。

东北地区

周边少数民族,在中原封建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下,都不同程度地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有的还达到了较高的封建文明程度。

西南地区

南诏在唐朝的促成下,统一六诏,开始向外扩张。其首领皮逻阁被唐册封为云南王。南诏虽为奴隶制政权,但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教育制度均受中原影响,多仿唐制,城邑及建筑也效法唐风。南诏与唐朝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中原文化、经济交流的加强,唐末五代,南诏也出现了封建制因素。

青藏高原地区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于7世纪初,统一青藏高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此后,与唐关系密切。唐宗室女文成、金城二公主先后入藏和亲,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联系与交流。唐末,吐蕃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同奴隶制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的矛盾,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

(3)区域经济的形成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五代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南方各地区自身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优势,逐渐形成了几个经济区域。在唐末藩镇割据形势下,节度使利用经济区域的独立或半独立状况,演变成了五代时期割据一方的独立政权。

区域经济的形成

a.江淮地区

吴、南唐和吴越政权所辖区域,以唐后期财赋所倚重的江南八道为主,地域邻近,经济特点相同处较多。农业、蚕桑业都很发达,丝织业以质量精美、数量繁多著称。江淮为主要产茶区,制茶业及茶叶贸易都很兴盛。吴和南唐立国,盐利仍是重要财源。

b.两浙地区

越州窑瓷器在吴越统治时也达到了高峰,尤其是专供宫廷的“秘色”窑产品,别具一格,堪称杰作。两浙地区五代时商业以及相关造船业比唐时更盛。

c.四川地区

蜀中的蜀锦、井盐、茶园都极为著名。

d.湖南地区

位于湖南的楚国纺织业、茶业很发达。由于楚与中原一直保持较为良好的关系,不仅每年向中原皇朝岁贡茶25万斤,还从事大宗的茶叶贸易,中原茶贩多往湖南兴贩,湖南荼利由此颇为丰厚。

e.福建地区

闽向中原进贡的物品,以金银、香药为主,也有工艺水平较高的纺织品。海上贸易进步显著是闽的经济特点。

f.岭南地区

岭南自秦汉以来便为中外通商重地,唐代海上贸易更盛,有“海上丝绸之路”誉称。刘氏据岭南建南汉,从国内外人员中所征商税,成为国库收入的大宗。南汉产金银,统治者竞相用金银装饰宫殿,穷奢极欲。

g.荆南地区

荆南仅辖三州之地,高氏以商税为财赋重要来源,扩建江陵城,又辟沙头市,都成为著名的商业城市。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唐末五代南方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几方面都逐渐超过北方以外,人口的增长南方也超过了北方。

6.社会阶级、阶层

(1)地主阶级

唐五代时期的社会阶级为地主阶级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人民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可分为皇族、贵族及士族和一般地主(又称庶族地主)三个阶层。

皇族

皇族即包括以皇帝为首的宗族亲戚,是封建皇朝的最高统治阶层。皇帝既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封建国家最大的地主,是地主阶级利益的总代表。皇帝的宗亲戚属,享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权。政治上有优予出身、优先入仕的特权。

贵族

贵族的主体除皇亲国戚外,主要是高级官僚及其亲属构成的阶层。他们因功、因故、因贤、因能、因门第、因才等各种因素,成为中高级官员,具有职(官职)、散(散品)、勋(勋级)、爵(爵位)等身份,从而也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

士族

士族在隋唐时期开始分化,一部分得以进入贵族行列,一部分则衰落下去。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以当朝官爵定高下来区别尊卑门第姓氏的原则,士族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阶层渐不复存在,五代时已消失殆尽。

一般地主

一般地主,即非身份性地主,他们或由自耕农中的富裕者上升,或由工商业者转化,或起自胥吏、勋功,但不享有经济、政治特权。

豪商富贾

豪商富贾也是地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往往可以一身兼为商人、地主、官僚,或勾结贵族官僚共同剥削劳动人民。唐后期,不少商贾或其子孙通过科举、辟署军功或贿买等方式进入仕途。

(2)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劳动人民

农民为主的劳动人民可分为自耕农、各种官私杂户、佃农、部曲客女、官私奴婢等几个阶层,个体的小商贩、独立的手工业者相当于个体农民。寺院经济中,也同样划分为僧侣地主与劳动僧众两大阶级,与世俗社会一样。

自耕农

唐前期施行均田制,均田农民即为自耕农,他们有少量土地,一般都受田不是,但都要按规定承担封建国家的租、庸、调,被称为课户。均田制破坏后,自耕农则成为负担两税的两税户。

客户

客户的主要成分是自耕农中的没落者。由于土地兼并加剧,赋役繁重,大批自耕农破产,失去土地或流亡他乡,成为佃户、佃客、庄户、庄客等,从而成为私家的依附民,脱离政府的户籍管理。

杂户、官户、工乐户

隶属于官府的杂户、官户、工乐户,属于“贱民”阶层,“配隶诸司,职掌课役,他们是介乎奴婢与良人之间的阶层。

a.杂户接近良人,官户接近奴婢,都隶属于有关的官府机构,在所属的官署中服劳役。官户、杂户都须轮番服役,役期比一般农民长,有时也可纳资代役。

b.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唐令规定,杂户官户只可同类为婚。如违反刑律,处罚严于良人。在一定条件下,杂户可经朝廷放免为良人,官户则须先放免为杂户,才能放免为良人。唐后期,随着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放免渐多,和雇匠增加。

c.工乐户指官府工匠、乐工或太常音声人。户籍不隶州县,工属少府,乐及太常音声人属太常,后有所变化。他们与杂户、官户同属于“贱色”。

部曲

部曲客女的身份类似于私家农奴,依附关系很强,隋朝部曲客女有受田资格,唐朝则取消了这一规定。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于杂户,非经放免,不得为良,所生子孙,世袭为部曲。法律地位低于良人,也属“贱民”的一个等级。随着依附关系的松弛以及部曲客女的反抗斗争,放免部曲为良人逐渐普遍。

个体工商业者和小商贩

个体工商业者和小商贩主要是从自耕农中分化出来的,有的成为世袭之家。法律对工贾异类是歧视的,隋唐都规定工商不得入仕。他们虽非“贱民”,但有市籍,对封建政府的依附关系很强。民间工匠都要到官府作坊中分番服役,技艺高者往往被补入官府番匠,或编入贡户。不少手工业者未脱离农业。在城市中,个体手工业作坊往往是前店后作坊,商工一体。

奴婢

奴婢是社会中最低贱的等级,法律视奴婢如同牲畜,属于主人的资财这是奴隶制的残余。官僚豪族拥有大量奴婢,这一时期的私家奴婢,主人不可以随便杀害。奴婢小仅同类为婚,而且子孙世袭,非经放免(官奴婢须经两次放免),不得为良。

佣雇工

佣雇工主要是从自耕农或个体手工业者中分化出来的,他们没有生产资料(或仅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佣雇工有农业上的雇工,工资主要是实物,有的为长工,有的为季节性短工。手工业中雇工有按日、按月、计件或包工的不同形式。

七、隋唐五代的民族关系

1.突厥的兴亡

(1)突厥的兴起

突厥是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原居今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游牧为生。5世纪中叶,为柔然族征服,迁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6世纪末叶,突厥逐渐强大,打败柔然,其首领土门自称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北齐、北周时突厥不断侵扰内地,掠夺财物,而北齐、北周在相互对峙中争相以财帛贿赂突厥,企图利用突厥力量来打击对方。突厥的强盛,对中原王朝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2)东突厥兴盛

隋初,突厥汗国发生分裂,出现了诸多可汗并立的局面。其中治于都斤山的沙钵略可汗和占据西域地区的达头可汗比较强大。

后隋将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都蓝之弟突利可汗,都蓝求婚,隋未答应,于是都蓝发兵攻打突利。开皇十九年,突利战败降隋,隋文帝封他为启民可汗。都蓝不久为部下所杀,启民可汗遂尽有东突厥故地,且与隋朝和好。

仁寿三年(公元603年),西突厥内部铁勒、思结等十余部反叛达义而降于启民可汗,达头逃死,处罗可汗继立。隋诱使达头可汗之孙射匮可汗袭击处罗可汗。处罗兵败,被迫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向隋请降。

隋末,东突厥势力又强大起来。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北巡长城时,被启民可汗子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是时,中原起兵反隋的梁师都、刘武周、李轨,薛举、王世充、李渊等势力。为取得突厥的支持,无不向其称臣。

唐朝建立后,东突厥贵族屡次攻掠内地,唐高祖曾被迫考虑迁都。唐太宗即位之初。突厥颉利可汗率数十万骑兵深入到长安附近的渭水北岸。唐太宗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并积聚力量做好了反击的准备。

(3)东突厥灭亡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命李靖、李勋为行军总管,统兵十余万分道出击,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汗国至此灭亡。

东突厥灭亡后,唐太宗将归降和被俘的突厥人安置到漠南,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一带设置了顺、佑、长、化四州都督府。在原属颉利可汗所辖故地,设置定襄、云中都督府,以突厥贵族为都督,统率和管理突厥各部。

(4)唐与西突厥对西域的争夺

高昌

当时高昌由汉人麴伯雅、麴文泰家族统治,高昌王麴文泰亲至长安谒见唐太宗,贞观四年,西突厥属地伊吾城及所属六城的胡人,归附唐朝,唐以其地为西伊州,作为经营西域的据点。贞观九年,唐派大将李靖统兵,大败吐谷浑,解除了向西域用兵的后顾之忧。贞观十四年,唐朝大将侯君集率兵攻灭高昌国,太宗以其地置西州,并在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

“安西四镇”

西突厥的叶护也以可汗浮图城归附,太宗置为庭州。此后,唐又攻取焉耆、龟兹等镇,天山南路各国纷纷脱离西突厥,归附唐朝。至贞观二十二年,西域大部统一于唐。唐迁安西都护府至龟兹,统领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此即“安西四镇”。安西四镇成为唐朝经略西域的军事基地。

安西都护府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阿史那贺鲁统一西突厥各部,多次与唐发生战争。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将苏定方于伊犁河击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被俘,西突厥灭亡。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昆陵都护府和漾池都护府,以突厥贵族为都护,隶属安西都护府。唐以碎叶水旁的碎叶城取代焉耆,与龟兹、于阗、疏勒成为新的“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及葱岭以西、楚河以南的广大中亚地区)

北庭都护府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又在天山以北的庭州设置了北庭都护府,以管辖天山以北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对维系唐在西域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5)后突厥汗国

兴起

东突厥灭亡后,唐朝经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渐渐引起突厥人民的不满。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起兵反唐,两年后被镇压。永淳元年(公元682年),早先参加起事的阿史那骨咄禄,招集亡散残众继续反唐,势力逐渐强盛,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建牙帐于乌德键山,据有东突厥故地,史称“后突厥汗国”。

灭亡

后突厥汗国与唐朝虽然发生过不少战事,但双方仍维持着密切关系。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后突厥汗国统治下的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起兵,杀死骨咄叶护。天宗四载(公元745年),回纥怀仁可汗统兵攻击突厥,杀死白眉可汗,后突厥汗国至此灭亡。汗国治下的突厥人一部分归附唐朝,一部分西迁中亚,而大部分转入回纥国。

2.薛延陀与回纥

(1)薛延陀

兴起

薛延陀是由薛、延陀两个部落联合组成的。突厥分裂后,铁勒各部也大多一分为二,在东、西突厥汗国境内都散居着薛延陀部族。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西突厥发生内乱,薛延陀首领夷男率部7万余家越金山往附东突厥。时东突厥境内薛延陀、同纥、拔也古诸部,也纷纷起来反抗突厥的统治。东突厥汗国灭亡后,薛延陀成为漠北强国。

灭亡

贞观十九年,夷男死,其子多弥可汗继位,国内部众不服,内乱频生。次年,唐太宗以李劫为将,统唐军攻灭了薛延陀。薛延陀亡后,铁勒诸部回纥、拔也古、同罗、仆固等十二姓纷纷归附唐朝。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于其地设六府七州,以铁勒各部酋长为都督、刺史。并设燕然都护府予以管理。

(2)回纥

兴起

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回纥部众原来游牧于娑陵水和嗌昆水流域及天山一带,隋末唐初,回纥人在酋长菩萨的带领下,与剥削和压迫他们的突厥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东突厥颉利可汗败亡后,漠北以薛延陀和回纥最为雄强。薛延陀称可汗时,回纥一度受其役属。贞观二十年(公元648年),回纥部落首领吐迷度联合诸部,击灭薛延陀,尽有其土地和部众,回纥由此渐盛,国主亦号可汗。

发展

a.贞观二十一年,唐在漠北推行羁縻府州制度,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任命回纥酋长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吐迷度自称可汗。

b.后突厥汗国兴起后,回纥部族再次遭突厥贵族奴役,其中一部分南迁至甘、凉间居住。

c.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从唐太宗贞观时起,回纥和中原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就很密切。每任可汗都要经过唐朝的册封承认。

兴盛

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朝平定叛乱,收复两京。为酬报回纥的军事援助,唐朝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起,每年送回纥绢两万匹,回纥每年也向唐朝输送数万匹马,以换取内地的帛绢和茶叶。

衰亡

回纥汗国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尖锐起来,汗国境内的沙陀、黠戛斯、葛逻禄等族也纷纷起来反抗回纥贵族的压迫与奴役,回纥势力大为削弱。9世纪30年代末,回纥地区连年饥疫。驻牧在叶尼塞河上游的黠戛斯部落,乘机对回纥发动进攻。开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10万骑兵大破回纥,可汗被杀,并焚毁其牙帐。回纥汗国至此灭亡。

3.吐谷浑与吐蕃

(1)吐谷浑

兴起

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原居徒河之青山。5世纪中叶,吐谷浑势力扩张至今新疆东南部地区,约在两魏、北周时,吐谷浑主慕容吕夸称可汗,始建国家,都伏俟城。

发展

南北朝时,吐谷浑和南北政权都曾通商往来。隋初,吐谷浑袭击隋朝边境弘州。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以上柱国元谐为元帅在青海击败吐谷浑,后吐谷浑又伺机侵扰。开皇三年,隋将梁远又大败吐谷浑。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国力强盛,吕夸不敢再来进犯。

衰亡

a.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经营西域,命观王杨雄和许国公宇文述率军大败吐谷浑,其部众来降者10万余口,携牲畜30余万头。隋在吐谷浑旧地设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其王伏允遁逃,及至隋末才恢复故地。

b.唐初,吐谷浑累为边患,与唐不时发生战争。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命李靖率侯君集、李道宗等进击吐谷浑,王伏允兵败自杀。其子慕容顺继立,称臣内附,唐封其为西平郡王。贞观十四年,唐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妻之。此后,吐谷浑与吐蕃互相攻伐。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为吐蕃所灭。

(2)吐蕃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它是由游牧狩猎在西藏高原的土著居民和从甘肃、青海南下的农业部落西羌之属的发羌融合而成的。

兴起

6世纪时,活动在西藏高原的众多吐蕃部落开始向奴隶制社会转变,在诸多部落中,居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部逐渐强大起来,7世纪初,囊日论赞之子松赞干布以武力征服了羊同和苏毗诸部,完成了统一西藏的任务,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吐蕃奴隶制国家。

发展

松赞干布在位时(公元629~635年),推行多方面的改革。他迁都逻些,使逻些成为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松赞干布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并多次遣使入唐求婚。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宗室女文成公主人吐蕃和亲,唐高宗即位之初,又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密切了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

兴盛

松赞干布以后的百余年里,吐蕃王朝凭借强大武力,不断对外扩张,并与唐朝展开了争夺西域和剑南的斗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夺去了河西、陇右之地,并完全控制了西域。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一度攻陷长安,其国力达到鼎盛阶段。

衰亡

频繁的扩张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国力。进入9世纪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吐蕃赞普可黎可是遣使入唐,请求会盟修好。9世纪中叶,吐蕃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日趋尖锐化。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吐蕃东部康区奴隶、平民起义,迅速发展到全境,这次起义持续了9年,虽然终于失败,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也就此土崩瓦解了。

4.南诏

(1)六诏

隋唐时期,在今云南地区错杂着许多民族部落,他们种类繁多,名号不一,其中最主要的是乌蛮和白蛮。他们主要以洱海和滇池为中心,在附近地区活动。7世纪后期,乌蛮征服了洱海一带的白蛮,在那里建立了蒙舍、蒙巂、越析、逞赕、浪穹、施浪六个奴隶制国家,不相统属。由于其君王称“诏”,这六个王国也就称为六诏。

(2)“南诏”

兴起

唐初,六诏臣属于唐。其中蒙舍诏居地最南,故称“南诏”。南诏与唐关系最为密切。开元时,皮逻阁继立,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在唐朝的支持下,皮逻阁兼并了其他五诏,建立了统一的南诏国,都太和城。

发展

南诏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受唐朝的影响很深。经济上也仿效唐朝实行均田制度。封建生产关系虽然已经产生,但奴隶制还广泛存在,占统治地位的是奴隶制生产关系,所以南诏仍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南诏统一后,起初与唐朝通使和好。

兴盛

南诏进入全盛时期,其领土据有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一部分,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北部地区,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

a.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他致书西川节度使韦皋,表示愿意归唐。次年,南诏与唐订立盟约,双方恢复了先前的友好关系。不久,南诏摆脱了吐蕃的控制。

b.贞元十八年,异牟寻配合唐军,大破吐蕃兵,生擒叶蕃大帽论莽热。南诏与唐恢复了和好关系,取得了对吐蕃作战的空前胜利。

c.太和二年(公元830年),南诏攻破成都,此后,南诏与唐的关系又趋恶化,不断发生战争。至唐僖宗时,又与唐修好。

衰亡

10世纪初,南诏大臣专权,王室衰微,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执政大臣郑回七世孙郑买嗣推翻蒙氏王朝,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公元902~928年)。南诏立国165年,至此灭亡。

5.靺鞨族与渤海国

唐朝东北边境有契丹、奚、室韦、靺鞨等族,大抵属于东胡族。

(1)靺鞨

靺鞨是今满族的祖先,历史比较悠久。商周时称为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改称韩鞫,主要活动于今长白山、黑龙江一带。

隋唐之际,靺鞨分为数十部,其中居南部的粟末和居于北部的黑水二部,势力最为强大。武德时,黑水靺鞨遣使朝贡,唐于其地置燕州,以其首领突地稽为燕州总管。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唐在其部地设勃利州,以其首领为刺史。

开元十三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地置黑水军。次年,又以其最大部落为黑水都督府,其余各部为都督府下属的州,任命各部首领为都督、刺史,而由中央派遣官吏为长史。

开元十六年,唐玄宗赐其首领姓名为李献诚,授以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此后,黑水靺鞨与唐朝联系紧密。五代时,契丹族兴起,黑水靺鞨沦为契丹的附属。

(2)渤海国

兴起

粟末靺鞨居于粟末水流域,在各部中最为强大。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自立为震国王。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玄宗在粟末地区设忽汗州都督府(又称渤海都督府),并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发展

后来,粟末靺鞨称渤海国,以上京龙泉府为都。渤海国和唐朝有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受唐文化影响很深。渤海的政治制度多模仿唐制。渤海国王世代向唐朝请求封号,每年遣使到长安朝贡,并派贵族子弟至长安学习,吸收唐朝文化和先进技术。

灭亡

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渤海国为兴起的契丹族所灭,渤海政权至此结束。

6.契丹

契丹族系秦汉的东胡发展而来,原来居住在辽河上游的潢水流域,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1)兴起

唐初,契丹族已经形成了由8部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契丹归唐,唐太宗于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以契丹首领窟哥为都督,赐其姓李。

武后时,契丹势力渐趋强大,其军事贵族率部先后攻陷唐营州、冀州和幽州的许多城邑。

(2)发展

唐末五代,中原军阀混战,乱事频仍,契丹乘机兴起,成为漠北的一支强大势力。耶律阿保机(公元872~926年)是推动契丹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并建立国家的杰出人物。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阿保机仿照汉制,自立为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公元916年),都临潢府,阿保机便是辽太祖。

(3)兴盛

中央行政设置

契丹国(辽国)境内民族众多。以生产方式而言,大致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为主的契丹人、奚人、室韦人等。为加强对这些民族的有效管理,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蕃汉分治”的方针,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在中央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两个系统。

a.北面官以“国制”(契丹旧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掌治宫帐、契丹部族及属国政令,由于枢密院的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北,故称北面官。北面官均由契丹贵族担任,北面官权力远较南面官为大。

b.南面官以“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掌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其办事官署在皇帝牙帐之南,故称南面官。南面官杂用汉人和契丹人,北面官权力远较南面官为大。

地方行政设置

a.在地方上,契丹国也实行胡汉分治的管理方式。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采用部族制,分地而居,合族而处。

b.汉人和渤海人等居民地区仿效唐制施行州县制。部族、州县之外,还有特殊的“头下军州”,即辽统治者将俘获的汉人和渤海人,分给宗室、外戚、功臣和部族首领,允许他们建立城郭塞堡,并强迫分得或俘获的人口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这种塞堡称为“头下”或“投下”。

八、隋唐五代的中外交往

1.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长期统一。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向上发展,生产发展水平较高,文化繁荣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加上最高统治者又采取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政策,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空前扩大。

(1)陆路交通

当时,中国与亚洲各国的陆路交通比较发达。

以长安为中心,由今天的河西走廊经新疆至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

由河北经辽东至朝鲜半岛;由青海或四川经西藏而至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印度。

由云南至缅甸和印度。

经蒙古地区到叶尼塞河、鄂牛河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或由参天可汗道经回纥地区到中亚。

(2)海路交通

海路交通方面,东至日本有三条路:

从登州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

由楚州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至日本。

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达日本。广州是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2.与朝鲜、日本的文化交往

(1)与朝鲜的文化交往

新罗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新罗来唐贸易的商人络绎不绝。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巨大的。唐末五代,雕板印刷术也传入新罗。

(2)与日本的文化交往

隋朝时期,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日本国王多利思北孤曾遣使到隋朝,隋文帝因命询访其国风俗。

唐朝建立后,中国和日本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正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发展阶段,对唐朝昌盛的文化和物质文明十分向往,于是不断派出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学习唐朝有关的知识和文化。

天宝十三年,鉴真携弟子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了日本,还将中国的佛寺建筑、雕塑与绘画艺术及医药书籍传到日本。

(3)隋唐对日本的影响

政治方面

日本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大化元年即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在唐长期留学的高向玄理和僧旻被任命为国博士,参议国家大事,主持改革。当时颁行的班田制、租庸调制及大宝元年(公元701年)颁布的《大宝律令》,都受到唐朝直接的影响。

文化教育方面

日本天智天皇时期在京都设立大学,分明经、纪传、明法、书、算等科。其学制与唐科举分科相仿。甚至一些在中国失传的书籍(如唐张行成《游仙窟》),以后在日本发现,再回传国内。这表明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纳是相当广泛的。

科学技术方面

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板印刷术等陆续传入日本。唐朝的犁和名为“唐镬”的大型锄在日本普遍使用。都城建筑也深受唐朝影响。

生活习俗方面

唐朝服饰传入日本,为日本人所喜爱。唐人的饮茶之风以及马球、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此外,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十五口盂兰盆会,九月九日重阳节,均由唐朝传入并为日本人所接受。

3.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1)与林邑的文化交往

林邑,在越南中部立国。隋时就和中国经常往来。到了唐初,更加强了与唐的友好关系。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其王范梵志遣使来唐。武德八年,林邑再次遣使通好。

(2)与真腊的文化交往

真腊,原是扶南的藩属,6世纪后期以武力推翻了扶南王朝,建立了以吉蔑族为核心的高棉王国。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真腊国建立不久,便派使者来中国通好。唐时两国的往来进一步密切。武德六年,真腊派使者来唐。

(3)与骠国的文化交往

骠国,是古代缅甸人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建立的古国。国内寺庙众多,人民信奉佛教。农业比较发达,种植稻谷和甘蔗等作物。骠国乐舞受到德宗的重视,一度轰动了长安城。德宗还致信骠国王,并赠骠国使节“检校太仆卿”官衔。此后,骠国又多次遣使来唐。双方关系友好。

(4)与尼婆罗的文化交往

尼泊尔在唐代称尼婆罗。当时吐蕃政权与尼婆罗毗邻,双方在佛教、绘画、建筑等方面互有影响。松赞干布曾娶尼婆罗公主为妻,双方关系更加密切。尼婆罗与唐朝的联系也很频繁。贞观时唐卫尉丞李义表出使天竺,道经其国,其王那陵提婆盛情招待。贞观二十一年,尼婆罗遣使入唐,带来了波棱(菠菜)、浑提葱和酢菜。王玄策出使天竺时,尼婆罗还曾发兵予以保护。随着中尼关系的发展,中国的造纸术也传入尼泊尔。

(5)与狮子国的文化交往

斯里兰卡在唐朝史籍中称狮子国,旧史说因善于驯养狮子,因而得名。咸亨元年(公元670年),狮子国遣使来唐,赠送方物。天宝五载(公元746年),狮子国遣大德三藏来唐,赠送大珠、钿金、宝璎、象牙等物。

(6)与天竺的文化交往

天竺,汉代译作身毒,也称为“婆罗门”,在葱岭之南,周三万余里,共分东、西、南、北、中五天竺,五天竺辖地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唐初,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戒日王)征服了天竺五部,不时遣使与唐通好。唐太宗也一再派梁怀璥、王玄策等出使报聘。天竺的火珠、郁金香、菩提树等传入中国,中国的老子像、《道德经》等也传入天竺。

4.与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中亚诸国

与“昭武九姓”的文化交往

唐时,在今中亚的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一带,有古代康居后裔的九个小国,它们分别为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史称“昭武九姓”。西突厥强盛时,这些国家为其所统治。唐平西突厥以后,九国名义上附属于唐,但唐实际上并不干涉他们各自的内政。这反而促进了九姓诸国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昭武九姓善于经商,他们的活动区域非常广泛,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与吐火罗国的文化交往

中亚的吐火罗国(今阿富汗),是古代大夏的后裔,位于阿姆河以南,是丝绸之路的南路必经之地。唐初,吐火罗多次派使臣与唐通好。唐高宗时,吐火罗送来鸵鸟,高宗派王名远出使其国,册封其王为月氏都督。

(2)与波斯的文化交往

波斯(今伊朗)是西亚的重要国家,位于丝绸之路西部,为东西方交通必经之地。北朝隋唐之际,波斯为萨珊王朝所统治,与中国关系密切。当时的东西二京长安、洛阳和扬州、广州等地,有波斯人开设的波斯胡店,是波斯商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波斯商人经营宝石、珊瑚、玛瑙、香料等商品。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及各种工艺品,也大量输入波斯或再向西方传去。

(3)与拂菻的文化交往

拂菻,以前中国史书通称为大秦(罗马),唐朝史书上所载主要是指东罗马。唐前期,拂菻7次遣使入唐。拂菻为唐朝丝织物的重要转输地。随着双方交往的深入,东罗马的吞刀、吐火等杂技与医术也传到了唐朝。

(4)与大食的文化交往

大食是阿拉伯帝国在中国史书上的名称。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接着向东攻灭波斯,向西攻陷开罗,建立了一个势力横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遣使与唐通好。在此后的148年间,大食遣使来唐达36次。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大食进攻中亚的石国,唐将高仙芝率兵救援,在怛罗斯战败,不少唐朝士兵及技术工匠被大食俘虏,于是中国的丝织、绘画、金银器制作技术,特别是造纸法,由此传入西亚和欧洲,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稍后,中国发明的火药随着炼丹术也传入大食。

九、隋唐五代的科学文化

1.宗教和哲学

(1)宗教

隋唐五代,统治者重视利用宗教来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原有的佛、道二教不仅有很大发展,而且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各种外来宗教如袄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也传入中国。

祆教

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所创。其教以火为善神而加以崇拜,故又名拜火教。初流行于波斯和中亚各国。北朝时传入中国,唐时在长安、洛阳、沙州、凉州等地都建有袄祠,中央政府还置有萨宝府,管理袄教徒众。

摩尼教

波斯人摩尼所创。其教宣扬善恶二元论,认为光明和黑暗分别是善恶的本原,人们应助明斗暗。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波斯人拂多诞持摩尼经典《二宗经》来朝,摩尼教始传入中土。安史之乱时又传至回纥地区,并成为回纥国教。

景教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支,即聂斯脱利派,流行于波斯。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景教士阿罗本由波斯来长安传教。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令在长安置波斯寺一所。唐高宗时又令诸州建景教寺院,统称“波斯寺”。天宝四载(公元745年),玄宗敕令改名为大秦寺。

伊斯兰教

为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伊斯兰教徒所建人食国遣使来到唐朝。以后,又有使者和商人前来。不少大食兵士留居唐朝。这些至为活跃的使臣、商人和士兵,也将伊斯兰教带入中国。长安、广州、泉州、扬州等地均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食人居住。唐中叶以后,伊斯兰教的传布更加广泛。

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老子李聃为教主。唐朝皇帝因与老子同姓,故追尊老子为其祖先,于是大力提倡道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下,唐朝的道教颇为盛行,许多道士受到皇帝的宠信,不少文人都崇信道教。但道教大多讲炼丹服食。

佛教

佛教是隋唐时期信徒最多、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宗教。隋唐时期,随着佛经的不断传入和大量翻译,人们对佛教的哲理和教义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于是在研修佛学的过程中,形成了天台、华严、法相、净土和禅宗等许多宗派。

a.天台宗

天台宗宣扬一切“皆由心生”,世界本是空无的,故又称“空宗”。主张止(坐禅)、观(宗教理论)并重,定慧双修,因崇奉《法华经》,故又名法华宗。

b.华严宗

华严宗为法藏(公元643~712年)所创,以阐释发扬《华严经》而得名,主张“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宜称客观世界是依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的。

c.法相宗

法相宗为玄奘(公元596~664年)创立,主张“万法唯识”“心外无法”,尊奉《成唯识论》,故又称唯识宗。其教义烦琐,不易为一般人接受,所以只流行了三四十年就衰落下去。

d.净土宗

净土宗修行方法最为简便迅捷,其中阿弥陀净土,宣称只要口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得到现实幸福,使灵魂进入西方净土中。

e.禅宗

“禅宗”起于北魏,相传由印度僧人达摩所创。“禅”即“坐禅”或“禅定”,意思是静坐沉思。唐武则天时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北宗的创立者是神秀。南宗的创立者是慧能认为只要净心省悟,便可顿悟成佛。

(2)哲学

唐朝哲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以韩愈、李翱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他们宣扬天命论和性情说,提倡儒家道统和伦理纲常。

以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他们批判天命鬼神,宣扬无神论,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在支配自然中的作用。

2.经学和史学

(1)经学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南北治学各有侧重。开成二年(公元837年),郑覃“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并将成果刻于石碑上。是为《开成石经》,最终完成了五经在文字上的统一。

唐朝在经学注疏方面也有很多成果,主要有陆德明《经典释文》,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以及徐彦《春秋公羊传疏》等,这些著作对于促进儒家经学的统一都有贡献。

(2)史学

隋唐五代,统治者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史学十分重视。唐朝建立后。太宗重视“以古为镜”,设立史馆,任命史官编撰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为监修。从此,官修正史和宰相监修成为定制一直沿袭下来。

八部正史

唐朝修撰的正史共有八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李延寿私自编修而为官方批准的《南史》和《北史》。由于梁、陈、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所以后来又编修了《五代史志》十种,这就是现在《隋书》中的十志。

《旧唐书》

五代后晋时,史官又修成《旧唐书》200卷,这是第一部记录唐朝历史的著作。参与修撰的官员有张昭远、贾纬等人,因成书时刘陶为宰相监修,故后世署名刘陶撰。书名原为《唐书》,后冠以“旧”字,以与宋修唐书相区别。

刘知几与《史通》

a.《史通》

正史以外,唐朝还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史学批评和理论著作——《史通》。全书成于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为刘知几(公元661~721年)所撰,在全面总结唐代以前史学成就的基础上,对史书源流、体例、编纂方法、史料选择、人物评价、史事记述及史书得失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评析,并提出自己的史学主张。

b.刘知几史学思想

第一,刘知几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价人物和事件应从当时客观形势出发。他反对是古非今,认为不应。

第二,刘知几指出,史学家要兼有才、学、识“三长”。“才”指准确的表述能力。“学”是渊博的历史知识,“识”指对历史问题的精辟见解。“三长”之中,而尤以“史识”最为重要。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方面,唐朝有《唐六典》和《通典》两部重要著作。

a.《唐六典》

《唐六典》成于开元二十七年,共30卷。为李林甫奉敕编撰,是一部以开元年间现行的职官制度为本,追溯其历代沿革源流,以明设官分职的典章著作。

b.《通典》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述历代典章制的通史,为杜佑(公元735~812年)所撰。这部书是杜佑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加以扩充、改编而成的。全书共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通典》的问世,创立了一种新的史书体裁——政书体,后来的“二通”“九通”“十通”以及各种会要、会典的编纂,都是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杜佑史学思想

a.杜佑对史学的社会功用,有很深刻的认识,他写作《通典》的目的是“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过对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考察,来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活动提供直接有益的指导。

b.他摒弃过去史家轻视经济的传统,把食货列为九门之首,食货中又以田制居先,体现了杜佑卓越的经世思想。

c.他反对“非今是古”,主张“随时立制、遇事通变”,这种古为今用的治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d.也应该看到,《通典》中《礼典》达100卷,占了全书卷数的一半,这是杜佑维护封建礼教立场的反映。

历史地理方面

历史地理方面,以地志和图志成就最大。

a.隋朝裴矩曾撰成《西域图记》3卷,记述了西域44国的风土人情、山川形势以及取往“西海”的交通路线,并配有地图,可惜原书已佚。

b.唐代各州普遍纂修图经或地志。当时还出现了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流传下来比较完整的只有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

c.唐朝地志中较有名者,还有懿宗时樊绰《蛮书》。此书又名《云南志》,共10卷,系统记录了当时云南地区蛮族和其他民族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山川地理、民族分布、风土人情及生活习俗等,是研究云南地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3.文学艺术

(1)文学

隋唐五代是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表现在诗词、传奇、变文及倡导恢复古文、创建新散文体的革新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诗歌

a.隋朝

隋朝的诗歌,在达官贵族中流行的主要是南朝齐、梁以来的宫体诗,还没有摆脱追求辞藻的风气,缺乏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的社会内容。

b.唐朝

第一,初唐

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期。著名的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他们改造了宫体诗,奠定了五律。继“四杰”之后使律诗定型的两位诗人是沈俭期和宋之问。陈子昂则举起了诗歌革新的大旗。他推崇汉魏古诗,其诗作一扫宫体诗绮靡颓废的遗风,端正了唐诗的发展方向。

第二,盛唐

盛唐诗歌争奇斗艳,万紫千红,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盛唐的两大诗歌流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李白和杜甫是盛唐双峰并峙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唐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

李白的诗众体咸备,尤长于七占古诗和七言绝句。后人称李白为“诗仙”。他一生漫游名山大川,写出了许多描绘壮丽河山的诗篇。由于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李白常以学道、求仙、饮酒来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因而在诗中有一些消极成分,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

.杜甫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博采众长,内容深刻,感情真挚细腻,基调沉郁雄厚,语言精练,他的五言、七言古诗,亦诗亦史,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政治时事和社会生活的画面,因而有“诗史”之称,他本人也因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精湛的诗歌技艺而被尊为“诗圣”。

第三,中唐

中唐诗人以“大历十才子”和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为代表。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淳朴自然,被称为“老妪能解”。

第四,晚唐

晚唐诗人有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李商隐的诗富于文采。长于抒情。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发扬中唐新乐府诗派的创作精神,注重反映社会民生,对唐后期尖锐的社会矛盾都有深刻的反映。

曲子词

词是诗歌的一种。中唐以后,随着音乐的发展和需要。人们注意将民间歌谣吸收到诗歌中,以配合供歌伎乐工来歌唱,于是出现了参差不齐的长短句,这就是曲子词,简称为词。

a.后蜀

后蜀赵崇祚编纂的《花间集》10卷,就是西蜀词的代表作。收录的词作多描写上层贵妇日常生活的情态,散发着花容月貌和艳丽香软的风气,因而形成了花间词派。

b.南唐

南唐的词人,著名的有冯延巳、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等人,其中李煜的成就最高。其著名的词篇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

古文运动

唐朝时期在文学领域出现了倡导恢复周秦两汉古文的革新运动。表面看来这是在文体上刻意复古的一种行为,实际上是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而不受格式拘束的新散文体来代替浮华空洞的骈体文。

a.唐初的陈子昂揭起复古的旗帜,是古文运动的奠基者。他主张文章要顺应时代潮流,恢复《诗经》风雅和汉魏古文传统。

b.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

c.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主将。他主张为文“宜师古圣贤人”,在继承和吸收从六经、离骚到司马迁、司马相如等古文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创造出一种自由流畅、便于表达思想的新散文体。

d.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另一健将。他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者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为文者要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

e.韩愈、柳宗元之后,李翱、皇甫浞、孙樵等人,彼此协作,大力鼓吹,使古文运动蓬勃展开,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散文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新时代。

传奇

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形式。它出现于隋末,发展兴盛于唐代,是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宋元以后的许多白话小说和戏剧故事,就是从传奇中取材、创作出来的。

a.隋和唐初的传奇,流传下来的只有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和张文成《游仙窟》等寥寥几篇。

b.中唐是传奇小说创作的极盛时期。唐代诗歌的繁盛也从语言、意境和艺术等方面,给予传奇小说丰富的营养。这一时期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有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陈鸿的《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等。

变文

a.内容

第一,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讲唱文学。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为吸引听众,争取信徒,释门僧侣常用通俗的语言,以夹叙夹唱的形式来宣传佛教教义。

第二,俗讲的底本,称为变文,起初限于讲唱佛教故事,后来随着俗讲的流行,变文逐步推广为讲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当代人物传记等非佛经故事内容,讲唱变文的也不再限于僧侣,变文由此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b.影响

它对当时的传奇、宋人话本以及后世的诸宫调、宝卷、鼓词、弹词等讲唱文学,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民间弹词说唱和鼓词,都有很大影响。

c.作品

现在流传下来的变文,是在敦煌石室遗书中发现的,已整理出版的辑本有《敦煌变文汇录》《敦煌变文集》和《敦煌变文校注》等多种。演说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有《伍子胥变文》《季布骂阵词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等。

(2)艺术

绘画

隋唐五代时期,绘画繁盛,名家辈出,在题材内容、作画技法方面有很大进步和创新。

a.隋朝

隋朝著名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长于人物、车马、楼阁及山水配景。郑法士、田僧亮、杨契丹都是宗教画家,他们的画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较强。于阗画家尉迟跋质那善画西域人物,画面上阴影晕染,这与南朝画家张僧繇所创“凹凸法”同出一辙。

b.唐朝

第一,初唐

初唐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名家有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现存阎立本的《太宗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就是人物故事画的杰作。

第二,盛唐

盛唐以后,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也日益兴盛起来。吴道子是盛唐最有成就的画家,他兼擅人物、山水和佛道画,造诣很高,有“画圣”之称。山水画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诗人王维首创水墨山水画,画法精炼、淡雅,富有诗意,苏东坡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三,中唐

中唐的张萱、周舫都以善画仕女著名。在描写上层妇女的生活画面上,张萱构图新颖,设色鲜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朱徽宗临摹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周舫的仕女画长于神情的描绘,现存《簪花仕女图》是其代表作。

c.五代十国

五代时,绘画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西北地区的敦煌,归义军政权置有画院,长官为画院使,民间有画行、画师、画匠。归义军外,西蜀、南唐也设立画院,征召大批画家入院供职,专为统治者服务。

雕塑

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窟造像、陵墓石雕和墓葬陶俑等。唐代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雕塑家,如宋法智、韩伯通、杨惠之等。其中杨惠之雕塑技艺极高,被当时人誉为“塑圣”。

a.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是为宗教服务的,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敦煌千佛洞、龙门奉先寺、永靖炳灵寺和天水麦积山等。

b.陵墓石雕

陵墓石雕中,陕西礼泉唐太宗墓前的高浮雕石刻昭陵六骏,生动刻画了六匹骏马的不同神态,造型遒劲,简练有力,形象逼真,是唐代石雕中的精品。此外,献陵石虎、顺陵石狮及乾陵前的巨大雕刻群,也极为壮观、精美。

c.墓葬陶俑

唐墓出土的三彩陶俑,既有文吏、武士、乐工、舞女等人物俑,也有马、骆驼等动物俑,这些陶俑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形态逼真,活灵活现,精致细腻,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书法

a.欧阳询

欧阳询的楷书笔力道劲,法度严整,传世碑刻以《九成宫醴泉铭》最为有名。

b.虞世南

虞世南楷书字体匀圆,刚柔相济,“姿荣秀出”,传世作品以《孔子庙堂碑》为代表。

c.褚遂良

褚遂良综合各家书法之长,参酌隶书笔法,别创一格,他的代表作有《三藏圣教序》《雁塔圣教序》等。

d.颜真卿

颜真卿是唐中期成就最大的书法家。他将篆、隶、行、楷四种笔法结合起来,创造了形体方正敦厚、气势雄浑的新书体,世称颜体,著名作品有《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碑》等。

e.柳公权

柳公权是唐后期的著名书法家,他融合诸家笔法之长,自成一体,世称柳体,代表作有《李成碑》《唐大达法师玄秘塔碑》等。柳公权与颜真卿合称“颜柳”,代表了唐代书法水平的最高成就。

f.孙过庭

孙过庭是著名的草书家兼书法理论家,著有《书谱序》2卷流传于世。

g.怀素

怀素的草书刚劲有力、奔放流畅,《自叙帖》是其代表作。

h.张旭

张旭好饮酒,每醉后挥笔草书,变化无穷,似有神助。

音乐舞蹈

由于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隋唐的音乐舞蹈中融合了大量来自少数民族和异域外来的成分。

a.九部乐和十部乐

隋炀帝时曾定九部乐,唐太宗时又定为十部,即燕乐、清商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康国乐、疏勒乐、西凉乐和高昌乐。乐队规模大,中外乐器、乐曲竞相争辉。高宗以后,十部乐逐渐衰亡。

b.坐部伎和立部伎

坐部伎有六种乐,演奏时坐于堂上。立部伎有八种乐,演奏时立于堂下。演奏的乐曲,长的叫大曲,短的叫杂曲或小曲。

c.软舞和健舞

隋唐的舞蹈有软舞和健舞两种,舞时配以音乐,故称为乐舞。软舞姿势柔软,舞曲有凉州、回波乐、乌夜啼。盛唐乐舞以“霓裳羽衣舞”为代表。白居易曾写《霓裳羽衣舞歌》,详细描绘此舞的宏大场面。

d.其他

唐朝的歌舞戏、宗教祭祀舞、民间自娱自乐的踏歌舞、木偶戏及乐舞杂技等,都有很大发展。

4.科学技术

(1)天文学

刘焯与《皇极历》

隋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刘焯撰成《皇极历》,隋代刘焯造皇极历,吸取北齐张子信关于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的成果而加以损益,他发明了等间距二次内插法,来推算每天的太阳视运动速度。

耿询的天文仪器制造

仪器制造方面,耿询所造的浑天仪用水力转动,观察天象相当准确,耿询还创造性地制作“马上刻漏”来测算昼夜时间。

一行与大衍历

a.创制黄道游仪

唐玄宗命僧一行主持改历。一行与粱令瓒合作,创制了能够直接测量黄道坐标的黄道游仪,用它测量了二十八宿距天球北极的度数,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

b.实测子午线

一行根据南北各地实测北极高度和冬至夏至13影短长的结果,推翻了过去“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说法,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在地面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c.大衍历与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

一行的大衍历在开元十五年作成。他还发明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

d.制作浑天铜仪

在开元十三年,一行与梁令瓒合作,制成了以漏水转动的浑天铜仪。

(2)医学

隋朝在医学上有显著进步,当时的医学家有许智藏、许澄、巢元方、甄权等人。

巢元方

巢元方曾为大业间医学博士,著有《渚病源候论》50卷,分67门,1720目,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病因、疾病分类、鉴别、诊断和预防的综合性病理学专著。书中还记述了用肠吻合手术治疗外伤断肠,对后代医学影响很大。

甄权

甄权是隋唐之际的针灸名医,隋鲁州刺史库狄嵌患风痹,手不能拉弓,甄权为之针治,一针而愈。

孙思邈

隋朝至唐初的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其毕生精力贡献于医药学中,先后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书中总结了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收集了五千三百多个药方,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并重视对药物的采集、配置和施治进行研究,被后世尊为“药王”。

苏敬

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苏敬等人奉命编纂了《唐新本草》53卷,这部书图文并茂,收集药物844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书中纠正了《本草经集注》记述错误的药物四百多种,增加了从波斯和南海传来的药物114种。

王焘

天宝十一载,王焘撰成《外台秘要》40卷,这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汇集了前代的药方精华6900多个,至今对临床治疗仍有参考价值。

(3)建筑

隋朝的工程建筑,以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最负盛名。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占老的单孔石拱桥。安济桥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经历了多次地震,基本保持完好,可见造桥技术的高超。

隋唐的都城长安是一个规模宏伟的建筑群,体现了土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成熟。

唐朝的木结构技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现存的有山西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

(4)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印刷术是雕板印刷,其法是将图像或文字反面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刷墨覆纸刷印。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阶刻印的《金刚经》。

附录:隋唐五代帝系表

说明: HWOCRTEMP_RO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