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不属于中国“小学”范畴的是( )。
A.文字
B.音韵
C.语法
D.训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具有社会性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rass”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是“玻璃杯”,这是词义的隐喻扩展。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用来突出对立面。
3.方言形成的语言内部原因是( )。
A.语言变化的不平衡性。
B.形式和意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
C.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D.语言变化的类推作用
4.在[p]、[b]、[v]、[h]、[g]、[k]、[d]、[t]、[s]、[f]中,擦音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辅音[x]的发音特征是( )。
A.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B.舌尖后清擦音
C.舌面后清擦音
D.舌叶送气清塞擦音
6.“葡萄”中的“葡”是( )。
A.一个词
B.一个语素
C.一个音节
D.一个词组
7.英语中的swell(膨胀)的过去分词原来写作swollen,后来写作swelled。原因是( )。
A.正字法
B.类推作用
C.误写
D.过分概括
8.汉语中“他”和“她”的不同,所涉及的对立是( )。
A.性的区别
B.数的区别
C.格的区别
D.书写形式的区别
9.一种方言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时,决定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下面方言中,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是( )。
A.多斯岗方言
B.汉语北方方言
C.伦敦方言
D.东京方言
10.下列普通话词中属于借词的是( )。
A.足球
B.电话
C.罗汉
D.蜜月
二、名词解释题(要求举例说明。每小题5分,共20分)
1.零形式
2.聚合关系
3.黑话
4.汉藏语系
三、分析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把下面的汉语句子泽成你所熟悉的外语,并据此说明你所发现的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
这是什么?这是书。
这是一本书吗?是的。/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
2.请以“狗”“猫”“龙”“鸡”“青蛙”“老虎”“老鼠”之类的动物名词为例,分析汉语和你所熟悉的一种外语在词义上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
3.根据下面用国际音标记录的材料,说明英语、德语、瑞典语之间有哪些音存在着有规则的对应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80分)
1.阿Q认为城里人不叫“长凳”叫“条凳”是错了,很可笑,因为未庄的人都叫“长凳”,不叫“条凳”。试从语言符号的角度,分析阿Q的上述言论。
2.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3.从语言变体与社会特征、社会群体相联系的角度,论述语言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
4.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规范化。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语言规范化面临哪些新的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的纲领性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失都将是人类的损失。”如何理解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