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过关必做1000题(含历年真题)【视频讲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五种基本需要之间的层次与顺序并不重要

B.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与受到别人的尊重

C.需要层次论较注重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

D.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后,安全需要会增强

【答案】B

【解析】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是指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2初中生小影平时学习很紧张,但她还是希望能挤出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去唱歌、打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小影的这种想法是出于(  )。[2013年真题]

A.对安全的需要

B.对归属与爱的需要

C.对尊重的需要

D.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解析】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别人的爱。题中,小影的行为属于对归属与爱的需要。

3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新入职的员工春游,大家通过春游活动,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提升了团体的凝聚力。根据阿尔德弗尔的理论,这一做法主要是满足了员工的(  )。[2013年真题]

A.尊重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成长的需要

D.关系的需要

【答案】B

【解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又不尽相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生存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关系的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成长的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题中,员工们通过春游加深彼此了解,满足了其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

4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E代表(  )。[2010年真题]

A.行为

B.个体

C.群体

D.环境

【答案】D

【解析】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

5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呼吁政府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倡导绿色环保出行。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这种行为反映出的“中介需要”是(  )。[2015年真题]

A.重要的初级关系

B.适当的教育环境

C.自然环境的安全

D.良好的社会环境

【答案】C

【解析】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其中,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他们列举了11种中介需要。即有营养的食物和洁净的水、具有保护功能的住房、无害的工作环境、无害的自然环境、适当的保健、童年期的安全、重要的初级关系、环境上的安全、经济上的安全、适当的教育、安全的生育控制与分娩。题中,社会组织和个人呼吁政府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属于中介需要中的无害的自然环境需要。

6王大爷身体一向很好,最近突发中风瘫痪在床后,脾气变得很暴躁,经常与家人吵架。根据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小李认为王大爷出现了行为问题,小李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2016年真题]

A.统计学标准

B.内省经验标准

C.行为适应性标准

D.社会规范标准

【答案】C

【解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包括: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按行为适应性标准判断,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就是适应性行为。由于器质或功能的缺陷使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带来不适,则被认为是偏差行为。题中,王大爷由于中风瘫痪使其不能约束自身,因此小李作出判断的依据是行为适应性标准。

7马斯洛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答案】A

【解析】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达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8企业员工担心自己失业后的社会保障问题,这说明人有(   )。

A.生理需要

B.尊重需要

C.安全需要

D.认知需要

【答案】C

【解析】安全需要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等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

9救助站的张某和陈某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两人的境遇相似,但张某希望自己可以在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而陈某则希望自己可以被送回家乡,能够在家乡过自食其力的生活。按照马斯洛的观点,陈某的愿望所表现的最突出的需要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

【答案】C

【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题中,陈某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10归属与爱的需要属于“生存—关系—成长”理论中的(  )。

A.生存的需要

B.成长的需要

C.关系的需要

D.安全需要

【答案】C

【解析】关系的需要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11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对自身所处的文化以及自己在所处文化中应该做什么的理解水平是影响一个人自主性的因素之一

B.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

C.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有可能增强

D.中介需要是指在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

【答案】C

【解析】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其中,影响一个人自主性的因素有:对自我、自身所处的文化以及自己在所处文化中应该做什么的理解水平;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客观环境所提供的机会。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12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人类行为基本原理表达式中的P代表(  )。

A.个体

B.环境

C.人类行为

D.互动模式

【答案】A

【解析】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

13将人类行为划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的依据是(   )。

A.行为是否可观察

B.行为是否有历史性

C.行为的起源

D.行为是否正常

【答案】C

【解析】人类行为的类型有: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可以将人的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可将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14张太太今年50岁,她的先生一个月前刚去世。她与张先生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现在她还处于极度伤心中,每天茶饭不思,难以入眠。如果判断张太太的这种行为是偏差行为,那么是根据(  )进行判断的。

A.统计学标准

B.个体主观体验

C.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D.行为适应性标准

【答案】B

【解析】个体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这种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即不同的观察者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

15人类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未来行为又必然是当前行为的延续,体现了人类行为的(  )特点。

A.适应性

B.指向性

C.发展性

D.动态性

【答案】C

【解析】人类行为的发展性特点是指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的行为又将成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16关于人类行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行为只受社会因素影响

B.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C.人类行为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诸因素综合影响下而形成的

D.要了解人类的行为首先必须要了解人类的需要

【答案】A

【解析】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影响人类行为的这三方面因素并不是单独作用于人类行为,而是相互交叉影响着人类行为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刚入学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讲授人际交往技巧,协助他们与其他同学建立伙伴关系,促进他们成为班级的一员;辅导学业和培养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获得同学的认可,该服务直接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需要有(  )。[2014年真题]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CD

【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归属的需要和友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指的是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题中,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这两种需要。

2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需要中,属于“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有(   )。[2010年真题]

A.自信心

B.成就感

C.对家人的关心

D.宗教信仰

E.有知心的朋友

【答案】CE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别人的爱。AD两项属于尊重的需要;B项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3某作家以文学创作为生,他常常与同行沟通,也加入了当地的作家协会,定期参与该组织的活动,还参与一些文学创作的比赛。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这位作家的以上行为体现的需要层次有(  )。

A.本质需要

B.生理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归属和爱的需要

【答案】BCDE

【解析】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归属的需要和友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题中,这位作家的行为体现了BCDE四项需要。

4常见的生理性需要主要有(  )。

A.生理保健的需要

B.繁衍后代的需要

C.交往需要

D.成就需要

E.对生活资料的需要

【答案】ABE

【解析】按起源划分,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反映了人类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如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等。CD两项属于社会性需要。

5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性需要的有(   )。

A.性需要

B.交往需要

C.工作需要

D.知识需要

E.进食需要

【答案】BCD

【解析】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人对工作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和实现理想的需要等。

6吮吸和爬行等行为属于(  )。

A.本能行为

B.习俗行为

C.社会行为

D.遗传行为

E.心理行为

【答案】AD

【解析】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以把人类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人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如吮吸、爬行等。

7下列各项属于人的习得行为的有(   )。

A.吮吸

B.行走

C.法律

D.饮食

E.学习

【答案】BCDE

【解析】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以将人类行为分为两类:本能行为,它来自遗传,是人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如吮吸、爬行等;习得行为,是人类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也可以称为学习行为,如工作、交往等。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先天本能加上后天学习所产生的。A项属于本能行为。

8小涛是某中学初二学生。课余,他经常与一些不良青少年待在一起,出入酒吧,寻衅滋事。可以用(  )来判断小涛的行为是否属于偏差行为。

A.个体主观体验

B.行为适应性标准

C.统计学标准

D.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E.当地风俗与习惯

【答案】BD

【解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个体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这种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即不同的观察者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统计学标准。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行为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行为,否则就被视为有偏差的行为。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就是适应性行为,反之就是偏差行为。题中,可用社会规范与价值和行为适应性标准来判断小涛的行为属于偏差行为。

9划分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   )。

A.当地风俗与习惯

B.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C.个体主观体验

D.统计学标准

E.行为适应性标准

【答案】BCDE

【解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个体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这种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即不同的观察者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统计学标准。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行为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行为,否则就被视为有偏差的行为。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就是适应性行为,反之就是偏差行为。题中,可用社会规范与价值和行为适应性标准来判断小涛的行为属于偏差行为。

10一般来说,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   )。

A.适应性

B.多样性

C.创新性

D.整合性

E.发展性

【答案】ABDE

【解析】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等。

11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包括(  )方面。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物质因素

E.环境因素

【答案】ABC

【解析】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复杂多样,这也是导致人类行为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影响人类行为的这三方面因素并不是单独作用于人类行为,而是相互交叉影响着人类行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