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土壤干旱时在叶片内迅速积累的植物激素是( )。[2013研]
A.ABA
B.CTK
C.GA
D.IAA
【答案】A
【解析】脱落酸(ABA)的主要生理作用发生在种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具有抑制未成熟种子萌发即胎萌、诱导成熟期种子的程序化脱水与营养物质的积累、参与气孔运动的调节、作为信号物质增强植物抵御逆境胁迫的重要作用。土壤干旱时,叶片内迅速积累ABA促进气孔关闭。
2.经适当的干旱胁迫处理后,植物组织中( )。[2012研]
A.渗透调剂物质含量增高,水势降低
B.渗透调剂物质含量增高,水势增高
C.渗透调剂物质含量降低,水势降低
D.渗透调剂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增高
【答案】A
【解析】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细胞会积累一些脯氨酸、甜菜碱等渗透调节物质,降低渗透势以促进细胞吸水从而维持细胞的膨压。
3.抗寒性强的植物,细胞膜脂中通常具有较丰富的( )。[2011研]
A.棕榈酸
B.豆蔻酸
C.亚油酸
D.硬脂酸
【答案】C
【解析】细胞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会降低膜脂分子间排列的有序性,从而增加膜的流动性,降低相变温度,提高植物抗寒性。亚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含量显著增加的氨基酸是( )。[2010研]
A.脯氨酸
B.天冬氨酸
C.甘氨酸
D.丙氨酸
【答案】A
【解析】在逆境下,植物体可以通过积累各种渗透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从而抵抗外界的渗透胁迫。脯氨酸和甜菜碱是理想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因此,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含量显著增加的氨基酸是脯氨酸。
5.植物幼苗经过适当的低温锻炼后,膜脂的( )。[2010研]
A.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相变温度降低
B.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相变温度升高
C.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相变温度降低
D.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相变温度升高
【答案】A
【解析】增加膜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不饱和程度,能有效地降低膜脂的相变温度,维持膜的流动性,使植物不受伤害。因此,经过低温锻炼后,膜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相变温度降低,植物的抗性增强。
6.在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中最为重要的植物激素是( )。
A.细胞分裂素
B.乙烯
C.茉莉酸甲酯
D.脱落酸
【答案】D
【解析】脱落酸(ABA)是植物对逆境反应的重要调节者,植物处于逆境时,体内ABA含量大幅度升高,诱导在逆境胁迫下植物基因的特异表达,植物内源ABA含量与其抗逆能力呈正相关。ABA也称为胁迫激素,它主要通过调节气孔运动、保持组织内的水分平衡、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通导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逆性。
二、简答题
1.逆境胁迫下,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可反映细胞膜受损伤的程度,为什么?[2015研]
答: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又称胁迫。植物器官逆境条件下,自由基代谢失调,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是其产物之一,丙二醛含量是植物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的体现,丙二醛含量高,说明植物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高,细胞膜受到的伤害严重。一般植物在逆境条件下,如高温,盐碱,以及强光等逆境条件下就会产生膜质过氧化。
丙二醛从膜上产生的位置释放出后,可以与蛋白质、核酸反应,从而丧失功能,还可使纤维素分子间的桥键松弛或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丙二醛的积累可能对膜和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不同植物体内,各个反应进行的程度不同,因而最终的丙二醛含量会有所不同,从而可根据丙二醛的积累量来判断细胞膜的受损程度。
2.为什么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抗寒性强?[2012研]
答:膜脂中饱和脂肪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与植物抗逆性有关,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抗寒性强的原因在于:
(1)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强,相变温度越低。
(2)膜的流动性是膜具有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在较低温度下膜系统仍能保持流动性,维持其基本的生理功能,因此抗寒性强。
3.经过抗旱锻炼的植物,在抗旱性增强的同时,对其他逆境的抗性也增强,为什么?[2011研]
答: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良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植物的“交叉适应”。其原因在于:
(1)在一种逆境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各种代谢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减弱了对胁迫条件的敏感性,对另一种胁迫可能导致的危害有了更大的适应性。
(2)多种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含量都增加,从而提高对多种逆境的抵抗能力。
(3)产生逆境蛋白。一种逆境可使植物产生多种逆境蛋白,多种逆境可使植物产生同样的逆境蛋白。
(4)在多种逆境条件下,植物都会积累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通过渗透调节作用来提高对逆境的抵抗能力。
(5)在多种逆境条件下生物膜的结构和透性发生相似的变化,多种膜保护物质可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使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达到动态平衡,并产生多种保护酶参与植物的抗性反应。
4.冬季到来之前,树木发生了哪些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2010研]
答:冬季到来之前,树木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具体包括:
(1)细胞含水量降低,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高。
(2)呼吸减弱,整个代谢强度降低。
(3)ABA含量增多,GA含量减少,生长逐渐停止,逐渐进入休眠。
(4)保护性物质增多,细胞液浓度增大,冰点降低。
三、分析论述题
1.试述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2013研]
答: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包括酶促清除系统和非酶促清除系统:
(1)酶促清除系统
①超氧化物歧化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生成O2和H2O2;
②过氧化物酶:催化H202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将H2O2还原成 H2O和O2;
③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
三者相互协调,有效地清除代谢过程产生的活性氧,防止了活性氧的伤害。
(2)非酶促清除系统
植物体内存在多种能与活性氧作用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类胡萝卜素等。它们能有效清除活性氧,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伤害。
2.论述干旱对植物的伤害作用。[2009研]
答:干旱条件下植物的失水速度超过吸水速度,植物体内水分亏缺,体内水分平衡被破坏,正常代谢过程受到伤害。干旱对植物最直接影响是引起原生质脱水,原生质脱水是旱害的核心。干旱对植物的伤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膜的结构。膜的磷脂分子排列紊乱,膜的透性增加,引起胞内物质外渗。
(2)代谢失调。光合作用显著下降,甚至趋于停止。干旱使水解酶的活性加强,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蛋白质分解加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被削弱,脯氨酸大量积累。干旱使植株体内的DNA、RNA含量下降。
(3)引起植物激素变化。ABA含量增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含量减少。
(4)水分重新分配。干旱时植物组织间按水势大小竞争水分,一般幼叶向老叶吸水,促使老叶枯萎死亡,导致落叶、落果。
(5)植株生长受抑。破坏正常的代谢过程,合成代谢减弱,水解代谢加强。
3.论述植物抗旱性的机制。[2008研]
答:(1)植物的抗旱性是指在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够维持正常代谢水平和正常生长发育进程的能力。干旱条件下植物的失水速度超过了吸水速度,导致植物体内水分亏缺,正常的生理过程受到影响。在干旱胁迫时,植物通过形态和生理上的改变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植物抗旱的形态特征:抗旱性强的植物根系发达,根冠比较大,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特别是土壤深层的水分。叶片细胞小,叶脉密,表皮绒毛多,角质化程度高,可减少水分的散失。如沙漠灌木具有叶片小、气孔凹陷、叶表面柔毛密、叶卷曲等特点,以减少太阳辐射,降低蒸腾强度。
(3)植物抗旱的生理特征:
①细胞原生质具有较高的亲水性、黏性和弹性。细胞渗透势较低,吸水和保水能力强。束缚水含量高,自由水含量少,原生质黏性较大,细胞原生质具有强的抗脱水能力。蛋白质黏性增加能够提高细胞保水能力,同时弹性增高又可防止细胞失水时的机械损伤。在干旱条件下,细胞亲水能力高能防止细胞严重脱水。
②抗旱植物保持较强同化能力。蛋白质、淀粉等物质的合成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核酸代谢方面相对稳定。水解酶活性变化不大,减少生物大分子的破坏,使原生质稳定,生命活动正常。
③渗透调节物质增加,积累脯氨酸、甜菜碱和ABA等物质。脯氨酸和甜菜碱是渗透调节剂,又可保护膜系统。ABA是逆境激素,可使气孔关闭,减少蒸腾失水。脯氨酸与ABA的积累有利于植物抗旱。
④有些植物可以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逃避干旱的干扰,降低受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