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硕士(Ed.M)333教育综合复习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9.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评价[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

答: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客观性、指导性、发展性等,教学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自我评价法等。

2.讲授法[华中师范大学2010研]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又称口述教学法,包括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其优点在于使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控制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但如运用不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可能受到压抑。讲授法的有效使用条件为: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学生听讲的能力;能根据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变换讲授的具体方式并与其他多种教学方法配合。

3.班级授课制[东北师范大学2013研;南京师范大学2011研]

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班级授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

答:教学策略,属于广义的教学方法范畴,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教学策略的价值在于,它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以最佳的决策力,促进教学目的、任务的实现。比如为了传授新知识,可以采取讲授策略或对话策略,亦可采取以讲为主、辅以对话和演示的策略。现以谈话策略为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

(1)谈话法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参见本章考点归纳。

(2)谈话法的应用实例

例如有一位教师运用谈话法进行《植物的果实》的教学。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籽、胡萝卜等。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争论,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相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答案就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问道:

“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呢?为什么都叫它果实呢?”

“都能吃。”一个学生回答。

“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果实都能吃。”教师说。

“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

“苹果和梨是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果实都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

“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一个同学说。

教师立即加以肯定。

“都有核。”——一个学生猛然想起,脱口而出。

“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

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

“是种子。”同学们回答。

教师说:“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

“叫果肉。”一个同学答。

这时,教师总结:“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

“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

(3)谈话法应用实例的评价

《植物的果实》一课教学内容比较晦涩难懂,但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比较贴近。该教师运用谈话法来讲解这节课,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既避免了单纯讲授的枯燥无味,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因此提高了教学效率。

2.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武汉大学2012研]

答: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

不同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和完成。如果是传授新知识的教学任务,就得选择语言传递信息的方法和直接感知的方法;如果是形成和完善技能、技巧的任务,就得选择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2)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不同学科性质的教材,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某一学科中的具体内容的教学,又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就学科教材来讲,语文、外语多采用讲读法;物理、化学多采用演示、实验法;数学多采用练习法,等等。就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讲,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它们又总是和学生掌握该内容所必需的智力活动的性质相联系。

(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所以,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对使用某种方法时,智力、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准备水平以及班级的学习纪律和风气等因素。

(4)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用,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能为教师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发挥作用。有的方法虽好,但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条件,自己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教学实践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5)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同时又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教学方法职能作用的发挥,受制于教学过程诸因素的优化组合。某种方法对于某种学科或某一课题是有效的,但对另一课题或另一种形式的教学可能是完全无用的。

(6)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教学之所以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使教学工作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应考虑教学过程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高效低耗的,至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应力求选用这种经济有效的方法,而那些耗费时间和精力过多,又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是不足取的。

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以上的一些依据外,还应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因素。

3.简述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的基本要求。[上海师范大学2004研]

答:课外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渠道。教师在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时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1)布置作业要份量适当,体现目的性和针对性

不同年级各学科每天课外作业量应有不同的时间限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七、八、九年级(初中)不超过90分钟,高中参照初中时间略有增加。各学科教师要注意沟通协调。

(2)布置作业要适合学生实际,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作业难易程度以中等学生为基准,以基本题型和巩固基础知识训练为主,适当增加发展思维的训练题。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设计符合他们实际的选做题。

(3)应适当布置创新性和实践性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社会实践、小调查、小论文、小实验等。

(4)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

字体端正、美观,字迹清楚、整洁,书写规范;书写格式、步骤符合规范要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5)作业批改质量要高

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催交,及时批改,及时讲评。适当穿插当面批改,非毕业班坚持全批全改。应渗透心理教育,有适当的鼓励性评语或简笔画。杜绝不布置作业、不批改作业,或滥布置作业加重学生负担的现象发生。

(6)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教辅资料

每学科原则上只用一套教辅资料,教师要精心设计、编辑组合试题,不全用现成套题。布置给学生的资料练习题,要按时检查、批改和订正,充分发挥教辅资料的作用。

4.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上海师范大学2013研]

答:参见本章考点归纳。

三、论述题

1.试分析论述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向。[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相关试题: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南京师范大学2010研]

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a.它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b.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c.它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先由教师系统讲授,再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d.它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特别通过课程体系,分工合作,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e.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f.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能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进行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激发学生的思维、想像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等。

总之,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突出地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间接性的认识,有领导的认识和教育性认识,能在时间和精力都比较经济的条件下,较为全面地实现教学任务。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a.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b.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c.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

d.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e.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的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了,灵活性有限。

f.不能保证满足真正的智力要求,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

g.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2)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

尽管班级授课制仍旧是目前主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新时期,结合课程改革的相关特点,教学组织形式有新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改革方向:

教学组织形式向改革和完善班级授课制方向发展

班级授课制作为主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不能比拟的优点。新一轮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主要是完善和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使其扬长避短,发挥作用,例如缩小班级规模,控制人数数量;在班级内分组等等。

教学组织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突破了原有的单一化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形成了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共存的局面。目前的中小学,已经形成了分组教学、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相互补充的情况。

教学组织形式向个别化方向发展

班级授课制最大的缺点是强调全班同学齐步走,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因材施教。所以,教学组织形式的另一个改革方向是向个别化发展,其中以道尔顿制最为著名。道尔顿制是一种彻底的适应个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要废除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各自学习不同的教材,以发展其个性。

2.试论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武汉大学2011研]

答: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的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1)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注重终结性评价,轻视形成性评价

在传统的量化评价中,比较多地使用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等,只关注学生提供的结果是否正确,而对学生获得结果的思维过程却无任何要求,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

评价标准只着眼当下,没有看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传统的量化评价中,评价方式是以奖惩为主的单向性评价制度,忽视被评价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不以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为目的。

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强调把考试和评价方法寄托于表征性分数机制,忽视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程度。

重量化评价,轻质性评价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实施科学范式下的量化方式,试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字,把丰富的质还原为量,把无法量化的内容排斥于评价系统之外,这样势必使评价存在局限性,从而影响评价的信度。

(2)教学评价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淡化甄别与选拔,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评价转变的关键点。评价制度的构建应以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为目的,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评价的目标应是有层次和动态性的,应尊重被评价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评价的过程是开放式的。

以质性的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价

教学评价改革对传统的注重量化的评价模式进行反思批判,强调在评价中使用观察、访问等质性探究的方式,以“评定”代替“评价”,强调质性评价模式。质性评价模式是在对量化的评价模式不断反思和批判中形成的,但是它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抛弃和否定,而是有机地包含了量化评价,如回应性评价、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等评价模式。

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与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相适应,在学生评价手段的使用上,表现性测验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在课堂教学及学生评价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应用,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重在形成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考试和评价中,应强调从传统的表征性分数机制转变到实质性内容机制上来,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也是当代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特征。

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发展性学生评价不再是单一的选择功能,而是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反应方式,又倡导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采用多种参照法,如个人发展参照法、教育常模参照法等。对学生发展进步的评价,已从考核掌握文化知识内容为主的测试扩展到教育目标的多个方面,顾及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广泛性和多元性,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新的评价方式要求测评作业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收集资料、推理、判断并获得结论的过程。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获得结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