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心理结构理论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 )。
A.催眠状态
B.潜意识
C.前意识
D.超意识
【答案】B
【解析】潜意识又称为无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也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它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
2.华生创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人的( )。
A.欲望
B.本性
C.情绪
D.行为
【答案】D
【解析】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把心理学变成一门“自然科学”。华生强调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否认遗传的作用;主张研究人的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在他那里人类的行为公式化为简单的刺激一反应公式,他的实验和解释都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作出的。
3.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 )。
A.惩罚
B.消退
C.正强化
D.负强化
【答案】D
【解析】负强化也称为消极强化,是指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饮酒后烦恼消除表示饮酒这种行为终止了个体不愉快的情绪,所以个体喝酒的行为概率增强;正强化是指给予个体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不符合题目中的情况;消退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惩罚是指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这两者均是使行为概率降低,这与题意不符。
4.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的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认知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答案】D
【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60至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它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和革新运动,又称现象学心理学或人本主义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以性本能决定论为特色的生物还原论,故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潜意识理论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的理论,将人格分成( )。
A.本我
B.超我
C.自我
D.无我
【答案】ABC
【解析】弗洛伊德后期提出人格的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其活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去盲目地追求满足,而是遵循现实原则,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超我也称为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是最后形成的、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
A.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B.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C.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D.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答案】ABCD
【解析】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应该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不要把个体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的不同使每个人成为了独特的个体,每个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3.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包括( )。
A.强化
B.泛化
C.消退
D.惩罚
【答案】ABC
【解析】经典条件反射有这样几个基本现象:强化指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泛化,这是人或动物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扩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的倾向;消退,这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给予无条件刺激,只提供条件刺激物时,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出现条件反应,这时消退就产生了。
4.梅兰妮·克莱茵的客体关系理论中发展状态分为( )。
A.偏执-分裂状态
B.投射
C.分离个体化
D.抑郁状态
【答案】AD
【解析】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客体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由此成长起来,并将人格发展研究的重心从俄狄浦斯期转移到0~3岁的俄狄浦斯前期的冲突上。梅兰妮·克莱茵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她扩展并改良了弗洛伊德的客体和本能的观点,她所提出的发展状态描述的是儿童进行体验的不同途径或处理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的方式。克莱茵指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个基本的状态:偏执一精神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
5.在家庭心理咨询中,提问策略包括( )。
A.关系性提问
B.循环提问
C.差异提问
D.假设提问
【答案】ABCD
【解析】家庭咨询中常用的提问方式可分为:直线式提问、循环式提问、策略式提问。直线式提问又称为关系性提问,是推理式的,通过这些提问收集到的信息可以对问题做出解释;循环式提问是探索式的,提问的目的是探究、强调家庭成员间的联系;策略式提问经常在某一特定方向上提出新的可能性,其本质具有挑战性,其提问方式有前馈提问、差异提问、例外提问、假设提问。
三、名词解释
1.潜意识
答:潜意识又称为无意识,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
作为后一种含义的无意识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也是过去经验的贮藏库。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本能欲望与冲动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但它们并不肯安分守己地呆在那里,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地活动着,不断地寻找出路,追求满足。
2.本我
答: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本我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这些本能和欲望强烈地冲动着,不懂得逻辑、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活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本我不能直接同外部世界接触,其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
本我的特点:是无意识的,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的贮藏库;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了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人格结构完全属于本我。
3.正强化
答:正强化也称积极的强化,是指给予某种愉快刺激从而使有机体某种行为发生概率增加。如一丸食物对于一只饥饿的鸽子,一口水对于一只口渴的白鼠,一块糖对于一个乖孩子,都是积极的正性的强化物,这使得他们更多地去做在给他们这种奖励之前他们正在做的那些事情。
4.泛化
答:泛化是指在条件作用开始建立时,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例如,用500Hz的音调与进食相结合来建立唾液分泌条件作用。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作用,只不过它们跟500Hz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作用效应就越小。
5.投射
答:投射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指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例如个体认为我喜欢我的同学,但是他们恨我,其实个体是把自己恨同学的想法投射到了其他同学身上。
四、简答题
1.简述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答: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1)潜意识又称为无意识。无意识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无意识中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本能欲望与冲动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在无意识中积极地活动着,不断地寻找出路,追求满足。
(2)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部分中去的,即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是可以记起来的。其中的观念可以说暂不属于意识,但随时能够变成意识。
(3)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很重要,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有限的外显部分。弗洛伊德曾作过这样的比喻,认为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无意识则是海洋面下边那看不见的巨大的部分。
(4)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之间所保持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前意识与意识之间虽有界限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是转瞬即成的事情。而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到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在意识之中似乎有一种抵抗力,起着“检查官”或“看守人”的作用,严防无意识中的观念进入意识部分。
2.简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答: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1)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本我活动只受快乐欲望的支配,一味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由于本我不能直接同外部世界接触,所以总是在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出路,而其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
本我是无意识的,是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人格结构完全属于本我。
(2)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其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去盲目地追求满足,而是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它在同外界现实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对外感受现实.正确认识现实和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宣泄。
自我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而其主要为意识的;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自我同时调节着超我、本我和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
(3)超我也称为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超我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可分为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这3种构成: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
3.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答:经典条件反射就是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刺激(UCS)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CS),引起了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UCS)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CR)。
(1)强化是一个中性术语,简单地定义为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2)泛化是将行为、技能、概念从一个情境移到另一个情境或任务中,它最容易在相似的情境或概念中发生。例如一个新的行为从语文课上更容易泛化到常识课而不是课余或家庭情境中。
(3)消退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应用业余时间完成额外的数学和阅读作业。几周后他发现学生只做数学作业,没有完成阅读任务。于是教师改变了规则,只让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其结果是,学生很快就少做数学而多看语文了。在这里,教师应用消退取消对完成数学作业的强化。
4.简述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
答:根据操作条件反射中个体行为之后的刺激性质以及行为变化规律的不同,可将操作条件反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正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是指在行为之后给予个体愉快刺激,从而使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例如,儿童完成作业之后允许其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
(2)负强化又称为消极强化,是指在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从而使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例如,如果某学生上课期间积极回答问题,那么放学之后他可以不用打扫教室卫生。
(3)消退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应用业余时间完成额外的数学和阅读作业。几周后他发现学生只做数学作业,没有完成阅读任务。于是教师改变了规则,只让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其结果是,学生很快就少做数学而多看语文了。在这里,教师应用消退取消对完成数学作业的强化。
(4)惩罚是指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例如,儿童在骂人之后得到家长严厉的批评。
5.简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标准和类型。
答:(1)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这个概念,是指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个体本身生而具有但是潜藏未露的良好品质得以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充分展现出来。
(2)自我实现包括两层含义:完满人性的实现和个人潜能的实现。其标准,一是人的实质和潜能现实化,二是没有或极少出现不健康、精神疾患和基本能力欠缺。
(3)自我实现有两种类型:其一,健康型自我实现,即更务实、更能干的自我实现者;其二,超越型自我实现,即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生活在存在水平或目的水平而具有丰富超越体验的人。
6.简述贝克认为常见的认知歪曲形式有哪些?
答:贝克(Beck)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障碍“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凡的事件中产生”。因此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身认知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贝克把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总结为五种形式:
(1)任意的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作出结论。
(2)选择性抽象,即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
(3)过度引申,指在一件事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4)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5)“全或无”的思维,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往往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贝克认为人的情绪障碍及不良行为正是这些不良认知存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