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电子科技大学80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及详解
电子科技大学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80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人本主义
2自在世界
3社会的政治结构
4矛盾的普遍性
5量变和质变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
1简述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
4简述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5简述真理及其基本属性。
6简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60分)
1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2试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论述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3试分析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
参考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80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人本主义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哲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的历史起源:
①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
②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的一派,胡塞尔现象学也可以被称为人本主义。他同康德一样以自我为出发点,力求为科学知识奠立基础。
③来源于现象学的“哲学人类学”的舍勒的反形式主义价值哲学强调人格是道德行动的中心,似乎同人本主义一致。
④我们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他的著作《有和无》是把现象学、存在哲学和人本主义冶于一炉的集中体现,是人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表现。
⑤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科学要求对人本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学采用一般规律来说明所研究现象显然不同。
2自在世界
答: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这一概念包含着两重含义:
①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着了,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的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
3社会的政治结构
答: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前一个系列是实体因素,后一个系列则是规章与准则。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结构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只是少数政治家,而与政治活动有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却是社会的全体成员。这就是政治的社会阶级(阶层)性和政治的社会普遍性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
答: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5量变和质变
答: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两种基本状态。
(1)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人们平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和面貌。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所呈现的面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
1简述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答:(1)以意识形态为内容的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形成,便同社会意识一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文化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文化结构有时会落后于经济结构,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有时又会预见到经济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不过,这只是相对的。旧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被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意识形态也只有在社会已经具备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
②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文化结构,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经济结构,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意识形态的思想因素和材料,“古为今用”;在形式上会继承既有的形式,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具体形式,“推陈出新”。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文化结构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及其可以追溯的历史线索,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③文化结构对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通过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来实现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①这种反作用表现在质上,就是它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的性质,即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表现在量上,就是它影响社会发展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等。这里,关键是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2)文化结构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①作为经济形态的反映,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意识形态的能动性不仅在于它能够反映现实社会,而且在于它能够评价现实社会。评价的结果便是肯定或否定即维护或批判。维护或批判是同一功能的两个侧面,维护的是同自身性质相同的东西,批判的是同自身性质相反的东西。一般说来,维护仅仅存在于性质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一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总是产生相应的意识形态,而一定的意识形态也总是维护相应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批判则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批判,即旧的、过时的意识形态和新的、代表未来的意识形态对现实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进行批判;二是意识形态对与其同一性质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进行批判。前一种批判着眼于旧制度的复辟或新制度的确立;后一种批判则是通过批判达到从根本上维护现实社会的目的。
②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意识形态在个人、群体、社会各个层次上支配着人的活动,必然对人的活动具有调节功能。动物的活动靠本能和心理调节,人的活动则主要靠意识形态以及心理调节。具体地说,意识形态可以确定人的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对活动作可行性分析,规划活动程序;对人的活动加以必要的调节,部分调整甚至完全停止不适当或不可行的计划,或全力以赴完成原计划;意识形态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社会,创造出新的观念,指导人的活动,并通过人的活动创造新事物。意识形态对个人或群体活动的调控作用,是通过对个人意识或群体意识的影响来实现的。各种意识形态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并表现其调控功能的。我们不能要求某种意识形态单独直接调控人的活动,并以此判断某种意识形态是否具有调控人的活动的功能。
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含义: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具有两层含义:
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矛盾着的每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都同对立一方彼此互相依赖着。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媒介,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任何事物和现象,无一不是作为这样的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问的相互贯通性。矛盾的双方不仅互相依存,而且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存在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即相互贯通性。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相互否定、相互限制、相互离异、相互分化等,这些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从不同侧面表现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对立面的相互的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这是任何矛盾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样,对立一方的发展也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因为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过程是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中实现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同一,是发展中的同一,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不是脱离对立面的孤立发展。
其次,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那些对立面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是这样,那些对立面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也是如此。在一切矛盾中,对立双方总是包含着可以彼此利用的某些共同因素。一切新事物的发展,都要利用旧事物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某些因素。同时,矛盾双方的每一方也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再次,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是一物转化为他物,但不是转化为别的东西,而是转化为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离开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具体同一性,就无法确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②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对立面的相互斗争所推动的。在对立面的斗争中,双方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对立面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进行量的准备和创造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发展在斗争中沿着各自的方向达到它的极限时,就只有通过斗争才能突破这个极限,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事物变成他事物。当旧的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已经发展起来的生产力的时候,就要变革生产关系,即突破原有的旧生产方式存在的界限。事物的质变过程,就是原有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彻底分离的过程,是矛盾的斗争性得到彻底贯彻的过程。
3为什么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
答: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1)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而旧事物之所以旧,在于旧事物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2)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对于旧事物来说,新事物既是促使其灭亡的因素,又是其赖以存在的因素,它是旧事物本身无法克服、无法消除的因素;对于新事物来说,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却吸取、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并添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东西,因而它在内容上比旧事物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高级和复杂,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阶级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凡符合社会历史规律、顺应社会进步潮流的新生事物,不管经过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终究是不可战胜的。
4简述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
(1)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在它们相互排斥的过程中,当肯定的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的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就使事物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渗透的。肯定包含否定,否定又包含肯定。世界上既没有不包含任何否定的纯粹的肯定,也没有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纯粹的否定。肯定中总是渗透、包含着否定,在这个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而否定中又总是渗透、包含着肯定,在这个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如果肯定中不包含否定的因素,事物就会停滞不前;反过来看,如果否定中不包含肯定,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
5简述真理及其基本属性。
答:(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一个认识论概念,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能够产生正确和错误两种不同的结果,即真理和谬误。
(2)真理的特性:事物的本性通过其特性体现出来。真理的特性在于其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和具体性。全面把握真理的特性,就是从整体上把握真理的本性。
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这是真理之所以为真理的首要条件。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主要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只是因为它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真理当中不能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
②关于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性的局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
③真理的具体性指的是具体的主观和客观在具体的条件和范围内的一致。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具体的真理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在人的认识中,应当尽可能地把握住对象的一切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这是达到真理的必要条件。但这种全面性并不在于一切方面和细节毫无遗漏的罗列,而在于它们的本质的综合,即把握对象一切方面的总和。
6简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及其关系。
答:(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含义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内在的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根本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②历史选择性,实际上是指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即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在这多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这个民族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实践力量的对比。历史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向着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
(2)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关系
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否定,相反,历史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历史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有着既定的前提并受历史规律的制约,并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60分)
1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l9世纪中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旧哲学的全面清算和批判继承,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达到高度统一,使科学性和革命性达到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特征,充分表明了哲学史上这一革命变革的实质和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③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发动一次震撼人类思想史的革命,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试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论述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答:(1)辩证否定原理
辩证的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理解上的。辩证的否定是指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似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即便各有继承。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标志着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它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并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起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的态度
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3试分析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
答:代价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的概念,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
(1)人类在价值追求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是基于自己的选择和实践而产生的与自身价值取向的背离。具体表现如下:
①代价是人们在众多价值目标中,由于选择了优先发展的主导性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其他价值目标被抑制、损害甚至牺牲。
②代价是人们在追求价值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内在矛盾和复杂条件的制约而产生的对人的消极作用。有时人的活动的结果甚至可能与人的要求完全相反。
③代价是由人的错误、失误所造成的背离自身价值取向的消极后果。人们总是在追求重要的价值时才肯付出必要的代价,没有人的积极能动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活动,就无所谓代价的付出。
(2)代价的分类具体表现为:
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随着历史条件、价值主体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为根据,可以对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予以分类。
①从人的活动所赖以进行的前提来看,可分为投入性代价与选择性代价;
②从代价对人类进步的意义来看,可分为必要代价与非必要代价;
③从代价发生作用的时效性来看,可分为短期代价和长期代价。
(3)从人类社会总体发展来说,代价的付出是不可避免的。具体分析如下:
①人类发展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的满足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越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阶段,人类的发展越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在社会发展仅能满足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时,人们不得不放弃其他方面需要的满足。
②无论社会或人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推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必然会抑制或延缓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使社会和人的发展片面化,由此而在某些方面作出牺牲即付出代价。
③合理的社会发展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活动主体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价值选择上的盲目性或片面性,最后活动的结果很难达到这种统一,因而难免付出代价。这并不是说,在任何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必须付出代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只要活动主体所制定的发展目标正确,所采取的途径或手段合理,所运用的防范措施得当,发展就可以少付代价甚至不付代价。社会进步在总体上代价付出的必然性,并不等于任何具体过程中任何代价付出的必要性。
(4)如何正确看待发展中付出的代价:
发展既不能不付出代价,又不能付出过大代价,关键在于把握住合理的代价付出的“度”。把代价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才能保证社会和人健康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抵消发展的积极成果,甚至引起事与愿违的消极后果。如果不能防患于未然,任凭消极因素长期积累,一旦导致危险的局面出现,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合理的度的确定有其基本的标准。具体说来,人们在确定和把握代价付出的度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和民众对代价的承受能力、大多数人基本利益的维护以及社会的稳定与正常运行。
(5)社会发展中代价的支付,总的说来应遵循四个原则:
①该付的必须付,不该付的绝对不能付。
②该谁付的谁要付,不该付的不能让其付。
③该付时要适时付,不该付时不能盲目付。
④该集中付的要集中付,不该集中付的要分开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