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1下图是伍德•沃德在一项研究中用的所有刺激,旨在考察6个月大的婴儿能否认识到实验者的伸手动作是指向某一特定客体的(即带有某种意图的动作,而不只是具体时间空间特征的动作)。让婴儿可以看到平台上放置的A和B两物体。
步骤一:一人多次反复从右下侧去拿A,使婴儿观察并习惯。
步骤二:AB调换位置,仍从相同位置去拿A。
步骤三:AB位置不变,但转而选择B。(图略)
A(球)B(小熊) B(小熊)A(球) B(小熊)A(球)
图一:习惯化刺激 图二:测验刺激 图三:测验刺激
实验结论证明,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的程度。
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的逻辑及其结果的意义。
【说明:用文字取代图画的球和小熊。每个图从右下侧有只手伸过去,去拿A或B。选择的物品在图中用红色字体标注。】[统考2014年研]
答:(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范式: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会不再注意该刺激,或者其注视时间明显变短,乃至消失,这一现象成为习惯化。如果给予一个新的刺激,婴儿的注意时间又恢复或变长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2)实验逻辑:运用被试内设计,一个自变量是A球与B球的位置,一个自变量是拿A球或者B球,因变量是儿童对于拿A球与B球的注意时间,结果反应拿不同位置的相同的球,儿童的注视时间变短,拿不同的球,注视时间变长。结果证明了婴幼儿具有超强的反映外界刺激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2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将婴儿和母亲带到一个实验室中,观察婴儿在游戏时与母亲的互动情况,之后要求母亲离开房间,一位陌生人进入房间与婴儿游戏一段时间后母亲再返回。下面是两岁的平平和乐乐在实验中的表现。
平平:在与母亲独自相处时,积极地探索环境。在与母亲分离后,明显的产生不安,当母亲返回时,就寻找母亲,很快地与母亲接触,很容易又高兴起来。
乐乐:在与母亲单独相处时相当焦虑,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与母亲分离后,表现得非常不安,母亲返回时,对母亲曾经离开表现出强烈不满,试图留在母亲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对。[统考2012年研]
请问:
(1)该实验程序的名称是什么?
(2)什么是依恋?平平和乐乐分别属于什么依恋类型?
(3)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两位母亲在养育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4)依恋安全性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1)该实验程序是陌生情境法。陌生人情境程序是将婴儿与其母和一陌生人安置在实验室里,通过母亲离去、返回及陌生人出现等一系列特定程序,考察婴儿分别与母亲在一起、与陌生人在一起、与母亲和陌生人在一起、独自一人、母亲离开和回来时及陌生人出现和离开时的情绪和行为。
(2)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的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艾恩斯沃斯等人采用陌生情境程序研究婴儿的依恋,将依恋分为:
①安全依恋,大约70%的婴儿,与母亲独自相处时,他们积极地探索环境,与母亲分离之后,明显地产生不安。当母亲返回时,就寻找母亲,很快地与她们接触,以结束这种分离忧伤;
②矛盾依恋,1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即使当母亲在场,他们也非常的焦虑,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当与母亲分离时,则表现非常忧伤;母亲返回时,他们表现出矛盾心理,对母亲曾经离开感到非常不满,试图留在母亲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抗;
③躲避依恋,大约20%的婴儿,他们与母亲在一起时似乎对探索不感兴趣,与母亲分离后也没有多少忧伤,母亲重新返回时,常常避免与母亲接触。他们对陌生人没有特别的警惕,但常常采用回避和忽视的态度。
据此可以得出平平是安全依恋型;乐乐是反抗型依恋。
(3)婴儿的依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与婴儿的交往方式。例如,安全依恋儿的母亲对孩子的信号、情绪的表达非常敏感,鼓励他们进行探索,而且她们喜欢与孩子有紧密的接触。此外,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依恋的机会、抚育的质量、婴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4)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人格特征及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和影响同伴关系的发展,安全依恋的儿童比较自重,热情高,积极性情感较多,而消极情感较少,他们较少牢骚,攻击性也较弱。如果儿童早期缺乏社会性刺激,缺乏关心、爱抚,儿童就难以建立对任何人的依恋,这种早期情绪生活的缺乏将对儿童今后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统考2011年研]
研究一:有人探讨了不同亲缘关系成员在不同养育环境下智力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如下表。
不同水平亲缘关系的亲属之间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
研究二:研究者测查了5岁的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的智商,对每个儿童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些社会经济变量间的差异与不同种族儿童智商的差异是否有关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表。
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智力分数的差异
(1)研究一应用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是什么?
(2)从研究一和研究二分别能得出哪些结论?
(3)结合研究一和研究二,说明在考察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问题时,研究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研究一应用了相关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使用了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手段(或双生子研究)。通过对不同遗传和环境的个体之间相关系数的计算,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得出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各自的影响。
(2)从研究一得出的结论:①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亲缘关系越密切,智力的相关程度越高);②智力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亲缘关系相同,相同家庭中的成员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高于不同家庭中的成员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③智力既受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研究二得出的结论,非裔美国儿童和白人儿童在智商上的差异并非种族差异造成,主要由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如经济收入、家庭环境等)引起。
(3)在考察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时,研究设计应注意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如要探讨遗传因素的作用,血缘关系研究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同卵双生子之间智力上的相似性,可归结为遗传的作用;智力上的差异性,可以归因于环境因素。如果要探讨环境因素对智力发展的作用,研究设计必须控制遗传因素。考察智力的种族差异,也必须控制一系列的环境因素,才能得出信服的结论。此外,必须对环境因素变量进行清楚的界定和操作。
4试述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统考2010年研]
答:(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个人人格的基本面貌。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性(心理性欲)的发展。儿童人格发展分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和生殖期(青少年期)五个阶段。
(2)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更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个体人格发展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阶段1(0~1岁)信任对怀疑、阶段2(1~3岁)自主对羞怯、阶段3(3~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4(6~12岁)勤奋对自卑、阶段5(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6(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阶段7(成人中期)繁殖对停滞、阶段8(成年晚期)完美对绝望。
(3)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将人格发展局限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而艾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将个体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渐成的过程;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里克森则将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了人的一生。
②联系: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的继承、扩展与修正。
5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统考2009年研]
答:(1)认知发展理论
①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智力既非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亦非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②影响认知发展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在整个心理成长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即决定条件)。
b.物理环境。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它包括物体经验(来自外物)和数理逻辑经验(来自动作)。前者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如大小、重量、形状等。后者则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从而理解动作间的协调结果。
c.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皮亚杰指出,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正是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里便产生了运算(或操作)和协同运动(或合作)的相互依赖和同型性。皮亚杰认为,社会经验同样是心理发展的一些必要条件,但不足充分条件。
d.平衡。皮亚杰认为平衡或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的因素。平衡就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相互作用。平衡可以调和成熟、个体对物体产生的经验以及社会经验三方面的作用。
③认知发展的结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a.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或基模)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
b.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因为它只不过是以原有的图式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历程,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c.顺应。质量上的变化,因为它在原有图式不能直接适用条件下,个体为着环境需要,主动地修改图式,进而达到目的的心理历程,所以其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d.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③认知发展阶段论
a.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是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b.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结构各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c.各阶段出现有一定次序每一阶段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d.前阶段是后阶段的结构基础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
e.两阶段间非截然划分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明显可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集的。
f.新水平的构成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是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④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若干阶段。儿童思维发展依次经过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见于0~2岁的儿童,这一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儿童主要
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的关系。
b.前运算思维阶段,见于2~7岁的儿童,表象或形象思维萌芽于此阶段,在前一阶段
发展基础上,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而为表象或形象图式。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见于7~12岁的儿童即相当于小学阶段,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皮亚杰认为具体运思是在前一阶段很多表象图式融合、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具体运算图式,其主要特点是守恒性,和可逆性。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发生于12~15岁儿童,具抽象逻辑思维,即具体运算思维,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平衡,就在旧的具体运算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出现新的运算结构。
(2)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①教学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构建各种知识图式的习惯,通过同化的方式,丰富这类图式的内容,通过顺应的方式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出的新的图式,使其发生质的变化。最后通过调节同化和顺应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平衡的状态。
②这种理论是活动教学法、认知冲突法等的理论基础。
6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言语发展过程的时候发现,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其言语发展的过程极为相似。具体表现为:大约1岁时,能说出被他人理解的词;2岁末能说出词组;4~5岁能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这表明,儿童在出生后的4~5年内即获得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试选用两种不同的言语获得理论解释上述现象。[统考2008研]
答:婴儿言语获得的理论主要包括习得(或经验)论、先天论以及相互作用论三种主要的理论,现选用习得(或经验)论和先天论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
(1)习得(或经验)论
言语的习得论认为,言语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强化说与模仿说。
①强化说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的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
②模仿说认为,儿童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语言的。
③“大约1岁时,能说出被他人理解的词;2岁末能说出词组;4~5岁能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此现象展示了婴儿语言的发展过程:从理解语言阶段发展到掌握合乎语法规则的语句、开始积极语言活动的阶段。根据强化说理论,在婴儿言语之后,马上就给予强化,将有利于帮助婴儿形成言语行为。斯金纳把言语的发展看成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数量上的增加。婴儿这种言语发展过程正是不断强化的结果。同时,根据模仿说理论,婴儿的言语发展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实现的。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还特别强调“及时强化”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
题中所给的现象表明了儿童在各国阶段受到了不同的刺激强化从而完成了语言的发展。
(2)先天论
言语的先天论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包括先天语言能力说、自然成熟说。
先天语言能力说即由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说。他认为:
①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②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
③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题中所表述的以语言现象正是由于遵循这样一个自然的成熟过程,从而完成语言的学习过程。
7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统考2008研]
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教育是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遗传
遗传是人格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对人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
①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
②家庭氛围的影响。和睦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相互支持的家庭气氛,对人格的形成有积极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都会对人格造成负面影响。
③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对人格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
④出生顺序。阿德勒特别强调出生顺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是由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其他变化因素共同决定的。
⑤独生子女。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由于独生子女的特点,独生子女可能在独立性和人际交往上比非独生子女稍差。
(3)童年期经验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4)学校教育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同学、班集体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②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
③初中生同伴群体也是一个结构分明的集体,群体内有上下级关系的“统领者”和“服从者”,有平行关系的“合作者”和“互助者”。这种群体具有不同于孩童与成人的“初中生亚文化”特征。
(5)社会文化因素
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②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
③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6)自然物理条件
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②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
(7)自我调控系统
上述各因素体现的是人格培养的外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它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
8下面是一位14岁男生的日记摘抄,试分析日记内容反映的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点。[统考2007研]
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
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唠叨:“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运动鞋想买阿迪达斯的,妈妈却非要买耐克的……
……
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会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
……
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
答:日记内容反映了初中生在青春期前后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和思维这三方面的心理变化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①自我评价的发展
a.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日记中写到:“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会觉得羞愧难当”等,都说明这位少年在意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希望自己可以在别人面前建立良好的形象。
b.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如关注身高、外貌等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如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关注自己内心世界。日记中提到“我长高了,吃多了……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是个孩子”,可以看出,该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妈妈对他像小孩子一样,他希望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做出判断。他在日记里问自己,“我帅吗?我是一个好学生吗?”等,说明他对自己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外表上,而且对自己有心理的自我的关注。
②自我体验的发展
a.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反抗性表现在和父母的关系上。初中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在生活细节上作出决定,不再需要父母的意见。如日记中提到:他想买自己喜欢的鞋子,但是妈妈却买别的等,妈妈总是不断的唠叨让他注意很多事情,而他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有能力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希望独立于父母。
b.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在日记的最后,该生写到“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他认为老师、同学、父母都不理解他,并且同学和他有一样的苦恼,他希望交流,但是又不知该如何和同学交流,因此表现出闭锁性。
c.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日记显示该学生对于自我的思考更加深入。他知道自己有许多苦恼、问题、困惑、迷茫,希望得到解决,他感觉别的同学和他面临相同的问题,他对自己表现出的行为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说明其自我体验更加复杂。
(2)情绪情感的两极性特征
①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从日记中的许多情绪描述如“欣喜若狂、垂头丧气”、“面红耳赤”等可以看出,同样的刺激在初中生那里引起更大的情绪反应,但这时的情绪表现较过去已不太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的控制消极情绪。
②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从“难以启齿”和希望倾诉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初中生有时会隐蔽某些情绪。而在表露情绪时,自觉或不自觉的带上一定表演痕迹,失去了情绪表现的自然性。
(3)思维中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初中生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在心理上,他们制造出了假想的观众。因此,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欣赏或批评。初中生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要花很多时间和心力来应付这些假想的观众。如日记中提到感到有几十双眼睛在监督自己,因而常感到手足无措。
9假定你想研究双语学习(早期识字)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你将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自由发挥题)[中科院2007研]
答:研究双语学习(早期识字)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可以采用如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观察法和模拟法。
①观察法通常是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常常是在所研究的题目不适合在实验室内、以人为方式控制条件下进行时使用的。观察的进行要有严格的计划。尤其是对某一过程的变化情况的了解,或对心理某一方面的发展情况的研究,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之内,有计划地、连续地进行观察记录,以便积累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求得可靠的结果。观察法的优点在于保持了心理表现的自然性而不附加人为的影响。
②模拟法是采用技术模拟或数学模拟,以求得对所研究心理现象的某些方面的认识。模拟法并不直接研究心理现象,而是通过与所要认识的心理现象有某些类似的模型来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编制可输入计算机的程序(数学模型)来模拟所要揭示的心理规律。模拟法的优点在于:它以数学的严格规律来呈现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来检验研究假设和实验程序,符合严格的数量化规律。
(2)研究设计:可采用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差异的纵向研究设计。
①随机选取两组不同的儿童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之间要做到年龄、智力、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匹配。两组儿童中实验组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控制组使用双语教学(进行早期识字),以一个月为间隔时间段,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将两组的表现分别详细记录下来,分析两组记录结果之间随时间变化产生的差异。
②按照关于认知研究的假设,结合已有研究的结果,将儿童的表现编制成一个以数学形式呈现的程序,并在计算机上呈现出来,通过处理,分析结果,看接受双语教学和没有接受双语教学的儿童在编制的程序上的差异。如果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则说明双语学习(早期识字)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影响的。
编制测验程序时要符合标准化的要求,先进行预测,测验的内容要合理。
(3)研究方法和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
①观察法中,研究者把观察的资料记录下来,事后进行分析研究,对观察过程的解释会由于观察者的主观推测或偏见,使结果产生误差。因此,必须依赖科学研究的客观化原则来进行。
②模拟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在于所运用的模型和所研究问题的相近程度。关于儿童认知方面的研究本身的界定就比较困难,再编制能用于计算机分析的模型,对结果的分析存在误差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需要使用较为可信的认知测验材料来编制能用于计算机模型的程序,减少因为测验材料的缺陷造成的实验误差。
③纵向研究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被试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丢失;如果反复测查,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和情绪,从而影响某些数据的确切性;时间限制的普遍性、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普遍地造成无关变量增多,影响研究结果。
10简述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北师大2004研]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所著的《儿童心理》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世纪之前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在近代社会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近代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过许多科学家对儿童发展研究的促进,终于在19世纪后期诞生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2)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此外,继普莱尔之后,有一些先驱者和开创者,如美国的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法国的比纳,德国的施太伦等,都以他们各自的成就,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3)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等;一些著名心理学家也相继出现,如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格赛尔、奥地利的彪勒夫妇、法国的瓦龙等,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学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的时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观点的演变,原来的学派,有的影响逐渐减小,如霍尔的复演说、施太伦的人格主义以及格式塔学派;有的则以新的姿态出现,如比纳、西蒙的测量学说;有的学派在革新后,仍具有很强的势力,如新精神分析、新行为主义等。二是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现代化,发现了许多关于儿童发展的新事实,从而丰富了儿童心理学的理论。
11朱智贤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阐述?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北师大2004研]
答:(1)朱智贤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2)朱智贤的主要观点
①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朱智贤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
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都为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与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②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主体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从学习到心理发展,人类心理要经过一系列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那种高于主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主体主观努力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
④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出年龄特征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
12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华南师大2004研,华中师大2004研]
答: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1)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他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了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象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2)维果斯基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人类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机能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组合,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维果斯基着重研究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他提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的思想:
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这两种水平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最主要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它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以及水平和速度。
第三,提出“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思想。他认为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必须重视这些成熟与发育的前提,否则可能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4)维果斯基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
13有一个小孩在家—直不肯好好吃饭,每次吃饭都要爸爸妈妈哄上半天。有一天爸爸 妈妈刚做好饭就因有事出去了,回家后发现孩子不但已好好地吃了饭,而且还把碗洗了。请用心理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浙大2004研]
答:这个现象可以用儿童的依恋行为来解释。
(1)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儿童的依恋表现分为三种基本类型:A型(约占20%)为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B型(约占70%)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C型(约占10%)为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2)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婴儿发出的信号,并能正确地理解,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婴儿就能产生和发展对母亲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则不能。
因此,题目中所讲述的孩子虽然年龄上已经渡过了依恋期,但是心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依恋行为,影响了社会化的过程。
另外还可以用条件反射的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进食行为可能形成了一些联结。如果要消除这些不需要的联结,需要寻找行为的根源,消除强化。
14案例分析:试举一个你所知道的“追星”案例,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偶像崇拜现象并提出你的建议。[华中师大2004研]
答:(1)案例
四川一位13岁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2)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偶像崇拜现象
①用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解释为:这种现象可以用个体心理结构中自我理想部分的欠缺与补偿的原理来解释。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在他幼儿开始时就会按他的自我理想角色(如我是好人,我是英雄,我是聪明、漂亮、智慧、道德的等)去实现他的人生,去完成他的社会角色。如果因种种原因而使一个人的“自我理想角色”受挫或无法实现,通常情况下,人会通过幻想、热衷于某种活动、艺术等形式,或认同、或仿效、或崇拜符合“自我理想角色”的名人而获得心理补偿。
②青少年的追星现象其实与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关:
a.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b.从众心理。青少年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c.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青少年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③性格缺陷是青少年在追星中出现极端选择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发现:凡是采取自杀行为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绝大多数是不健康的。其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缺陷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父母、教师、同伴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作用。一个人如果有真心朋友,他内心的种种不快,就会倾诉出来,紧张的情绪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自寻短见的。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教育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自杀是懦夫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勇敢的人应该面对现实。青少年在追星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青少年要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遇到挫折时,应将压抑的情绪及时、合理地宣泄,就不会失去理智而做糊涂的事了。
通过上述分析,“追星”要把握好分寸,不能盲目。青少年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崇拜的,崇拜的对象要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同时,青少年要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3)正确应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建议
①重视家长在青少年追星中的正确引导作用。家长一般关注的是儿女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心理活动、情感需求往往关心得不够。其实,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对于孩子崇拜偶像,家长的任何不客观的甚至过激(如说张国荣“变态”,语言过激)的言语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激化矛盾,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但家长也不能对此置若罔闻,任孩子如痴如醉地迷恋明星。在孩子追星这个问题上,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并坦然接受孩子对明星的崇拜。
②重视学校在树立科学偶像中的作用。偶像崇拜是当代青少年的一种自然、普遍的现象。沉重的学习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严峻的就业压力,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就在有限的自由时间里投向了“明星”和“偶像”,从中得到暂时的快乐与放松。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常常扮演着一个不恰当的角色,即极力引导学生去接受死板的政治教育,而压制学生个人崇拜,实际上常常导致学生更偏向对偶像的盲目崇拜。在科学的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及媒体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15评价后天教育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意义。[四川大学2004研]
答:影响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与环境的自发影响相比,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社会的,都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以教育人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片段的,是不能与学校教育相比拟的。
(3)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的、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历史的爱好;他的母亲也常给他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便停下来,留给歌德去想象,待歌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母亲再继续讲。歌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诗人打下了基础。
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
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等,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遗传只提供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后天的教育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智力的发展层次,因此,抓住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创造条件促进儿童智力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
16弗洛伊德强调童年早期经验对毕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他的依据是什么?你的看法如何?[中科院2003研]
答:(1)弗洛伊德强调童年早期经验对毕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他的依据是他所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
该理论内容为:所有人的人格发展都源于婴幼儿时期心理性欲发展的变化,一个人人格的发展和适应都源于力必多能量的变化和发展。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几个先后顺序的发展阶段,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人格特征。他按力比多能量贯注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官期、潜伏期、两性期。
①口唇期(0~1岁)。这个时期儿童主要通过吮吸、咀嚼等口腔活动来获得性的满足,口腔一带成为其获得快感的中心。如果这个时期性的满足不适当,就会形成口腔类型的人格。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乐观、开放等积极人格特点与悲观、被动、退缩等消极人格特点都可以由这个阶段偶然产生的事件引起。
②肛门期(1~3岁)。这时肛门一带成为快感的中心,儿童对肛门粪便的排出与克制都能得到快感。如果出现停滞现象,成人后可能形成“肛门排泄型人格”和“肛门滞留型人格”。
③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出现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此时期的矛盾冲突不易解决,因而产生滞留现象的机会很多,这乃是造成日后许多不良行为如侵略性人格和异常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④潜伏期(6~11岁)。这一时期儿童对性器兴趣消失,实际上是儿童的发展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某种精神力量压抑的结果。但是,这只意味着儿童的性活动暂时被潜伏起来,并不意味着它的中断或消失。
⑤两性期(11~14岁)。从这个时期开始,由于性器官已趋向成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开始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和满足。
以上各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就可能产生迟滞现象,即固着作用。另外还有一种与固着有关的现象是退化,即指个人寻求回到早期的满足方式。儿童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迟滞现象则会相应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学说十分重视个体生殖器官成熟的前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均在五岁前,因而弗洛伊德强调五岁之前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对个体终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和动力性,但又存在过分夸大本能作用的倾向。我的几点看法为:
①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为人的心理、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第一次提出了心理异常并不都是由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而引起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同样也能造成异常心理,从而使心理学家们从研究生理过程本身转向研究异常行为表现的动力和内容,同时,对于探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具有积极的启示。
②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存在过分夸大本能作用的倾向。该理论不仅把性欲本能看作是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且还突出强调性本能冲突对精神疾病的巨大作用。当然,他强调本能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不错,但是,本能的作用是有限的,其作用是有一定阶段、范围和条件的。事实上,从个体的发展史来看,对于幼儿期的人来说,本能是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到了幼儿期之后,就是社会因素逐渐起主要作用,所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总之,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既有合理的思想,又有不足之处,应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发展思想,谨慎借鉴其理论,以促进当代儿童发展心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17皮亚杰说“青年期的情感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冲动,虽然往往为人们所描述,但是他们总是没有理解到这些冲动是由思维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试述前青年期(11、12岁~14、15岁,也叫少年期)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影响?[中科院2003研]
答:青年前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期。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
(1)青年前期个体思维形式发生的变化
①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个体在问题情境面前,采取新颖、独特的对策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少保守性,常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这与他们求异思维的迅速发展有关;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严格地分析思维材料并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青少年思维批判性的增长表现在不愿意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要进行审查,并对此持怀疑和批判态度;还表现在开始严肃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也表现在热衷于探讨那些星辰运转、生命起源等宏观问题,表现出一种不愿盲目生活的人生态度。
②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青少年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具体表现为:狂热的明星崇拜;分析问题常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在思想上缺乏严谨性及全面性,对一些问题的处理虽有新意,但不准确。青少年思维的表面性表现在,在分析问题时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和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尤其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价往往失之表面化。
③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青少年虽然早已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由于这个年龄段个体的自我意识过于高涨,他们有时不能区分自己所关心的焦点与他人所关心焦点的不同,其具体表现如下:青少年在心理上制造出一些“假想的观众”;在青少年的心里也有个“虚构的自我”,常常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在分析和评价事物时也带有主观色彩。
(2)青年期个体思维形式发生的变化对其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少年期的这些思维变化特征对他们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比如,他们表现出来的反抗行为,对问题认识的固执、偏见直接影响到个性的形成,影响到他们和父母、教师、同伴等的关系,也制约他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判断。同时,这种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18试依据幼儿(3~6岁)的心理特点说明心理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以及这一原理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中科院2003研]
答: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不连贯的步骤。无论是可观察到的行为或是潜在的生物发展过程,都以一系列小的、互相关联的、可测定的数量增减的形式出现。心理的发展又是一个从渐进性的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的过程,表现出阶段性。整个发展过程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典型特征和主要矛盾。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在幼儿时期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1)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①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a.幼儿的身心发展按照一定顺序展开,身体发展是从头部到下肢、由中心到边缘;心理的发展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的顺序发展。
b.幼儿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c.幼儿语言的发展也遵循由简单句到复杂句的顺序。
d.幼儿的认知发展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到深、由绝对到较为相对的过程。
②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a.以认知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出生~1岁半,2岁),前运算阶段(1岁半,2岁~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按照此理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心理发展特点是已具有运用符号的能力。
b.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的标准,柏曼将心理发展分为:胸腺期(幼年期),松果腺期(童年期),性腺时期(青年期),内分泌的全盛期(成年时期)和内分泌缺乏时期(老年期)。按照此理论,幼儿处于胸腺期(幼年期),其心理发展特点是身体比例的成长已趋向成人模型。肌肉和骨骼更强壮,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容量也增加。
c.按情欲说作为划分的标准,弗洛伊德将儿童发展的过程分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4~5岁),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前),生殖期(青春期)。按照此理论,幼儿主要处于前生殖器期,在这个时期,恋父、恋母情结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力量,人格中负责监督行为的超我部分也逐渐发展出来。
d.以人格特征作为划分的标准,艾里克森将心理发展分为:信赖对怀疑(0~1岁),自主对羞愧(1~3岁),主动对内疚(4~5岁),勤奋对自卑(6~12岁),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4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完善对失望(65~)。按照此理论,幼儿主要处于主动对内疚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是表象性思维发展最快,想象力极为生动丰富,已开始了创造性思维。
③心理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随着矛盾一个一个地产生和解决,心理不断产生量的变化,在量变基础上产生质的变化,质变中又包含着量的变化,许多小的质变常常成为一个大的质变的量变准备。例如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两三岁的儿童在外界影响下能产生一些思维活动。由于记忆中所保存的外界事物和联系的形象越来越多,在量变的基础上,他可以在没有外界刺激影响下依靠记忆中保持的形象来进行思维,这样就产生思维活动的一个质变,于是形象思维产生了。在这一基础上,由于形象及其联系积累越来越多,还由于语言产生、发展起来,并与这些形象发生联系,儿童逐渐从主要依靠形象进行思维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进行思维,于是产生了新的质变,抽象逻辑思维便产生了。下一阶段的一些特征在上个阶段末尾已开始萌芽,而上一阶段的一些特征在下一阶段开始时常常还留有痕迹。
(2)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①教育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教育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即教育的内容、方法、进度等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幼儿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能够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等。
②教育要依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循序渐进。幼儿身心的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的,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教育工作者要遵循这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同时更应该按照身心发展的序列来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③教育要抓住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所谓关键期,是指幼儿身心某一方面的发展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地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运用最优化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和技能上的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教育要遵循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运用教育资源。从幼儿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从幼儿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制约性与协调性出发,把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诸因素综合起来,综合教育资源对幼儿实施教育工作。
19结合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特点,谈谈你对小学教学的建议。[北师大2003研]
答:注意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特性或品质,这些特性和品质是: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范围、分配和转移等。在教学过程中,小学儿童的注意的各种特性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1)注意的集中性的发展及对小学教学的建议
小学儿童和学前儿童相比,注意的集中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无意注意或者有意注意都比学前儿童集中的时间更长些,强度更大些。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注意的集中性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低年级儿童的集中性很差,到高年级后集中性逐渐增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必要的教具、事物或者由于某种未经审慎考虑的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向不必要的方向上去。同时,使儿童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也有利于他们注意力的集中。
(2)注意的稳定性的发展及对小学教学的建议
在教学上,不仅要求儿童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课业上,而且还要稳定地保持在课业的进行上。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女生的注意稳定性优于男生。同时研究还表明,注意的稳定性和兴趣、理解力等因素有关,还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合理运用有关。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避免一种单调乏味的教学,组织紧凑的、具有一定直观性的、方式与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注意的范围的发展及对小学教学的建议
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儿童过去的经验。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由于经验不多,注意的范围一般比成人狭小。同时,由于小学儿童的思维富于具体性,因此,在一些复杂的事物面前,他们常常不能找出其间的关联。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多提供素材,让学生增加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的发展及对小学教学的建议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例如在书写的时候,要同时注意书写的技术和书写的内容。研究表明,注意的分配在整个学龄初期发展比较缓慢,学龄初期儿童的注意转移也比较困难。
在正确的教育下,从低年级开始,就能逐步培养起儿童分配注意的能力。同时,由于儿童经验和智力的增长,大脑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不断受到锻炼,迅速把注意转移到必要的事物上的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
20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进行论述。[北师大2002研]
答:(1)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①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和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他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实质,认为人类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机能发展的过程。同时,他着重研究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的思想:“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思想。此外,维果斯基还是智力发展内化学说的最早提出者之一。
(2)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比较
①维果斯基和皮亚杰都注重个体内外交互作用。前者更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后者主要强调个体对外部信息主动的建构。前者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后者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两种理论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二者对教学实践的启示不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启发人们要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探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皮亚杰的理论启发人们要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的思维阶段来设计教育训练活动。
21述评皮亚杰、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华南师大2004研,华中师大2000、2001研]
答: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开创了从认知领域对道德发展研究的先河,美国当代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科尔伯格采用实证的方法建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二者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对当代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1)二者的理论内容与评价
①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a.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内容。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并形成了有关道德发展的四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2岁)。此阶段儿童处于感知运动时期,行为主要与满足生理本能有关,还未有任何道德观念的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此时儿童正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其道德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或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8~10岁),又称可逆性阶段。此时儿童思维达到具体运算阶段,有守恒和可逆性的特点。儿童在其道德判断中获得了独立,不再绝对服从成人的命令或把规则看成不可改变的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0~12岁)。此时儿童逐渐形成运算思维,在可逆性自律阶段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公正观念,儿童的道德观念逐步从形式上的公正向真正的公正发展,并能将规则与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利益联系起来。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智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发展。
b.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评价。皮亚杰以科学方法研究道德发展,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对道德认知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结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皮亚杰忽视了社会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当中的作用。
②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a.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观点,将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提出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水平1:前习俗水平(0~9岁)。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阶段2,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水平2:习俗水平(9~15岁)。阶段3,以人际和谐一致为定向;阶段4,以社会秩序和法则为定向。水平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阶段5,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柯尔伯格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激励。
b.对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柯尔伯格的个体道德发展阶段论,注重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个体道德形成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结合,对细化道德教育过程,提升教育效果意义重大。但该理论相对忽视了情感和行为。
(2)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①当代道德教育可从促进道德认知发展入手。道德教育是以促进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定进行积极的思维为基础的,认知、判断或推理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核心。因此,道德教育首先应当促进个体道德认知的发展。
②当代道德教育应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实施。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规范不会自动地作用于人,它必须在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的社会交往的社会合作活动中,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得到传递。儿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也只有通过这种社会交往而传递和产生。
③当代道德教育应适应学生现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依据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制定学校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阶段要求和实施方法,使之符合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规律,从而促进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科学化。
④当代道德教育应该也可以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寓教于学、教书育人。
⑤当代道德教育应当注意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克服命令式和权威式的居高临下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