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1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答:自公元前475年起至公元前221年止,中国进入了战国历史时期,私学兴起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呈现出鼎盛的状态,无论在其规模、人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上。促使私学兴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状况

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转变时期,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在奴隶制的母胎里逐渐成熟,生产力大解放,生产大发展,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为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丰裕的物质产品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

(2)养士之风盛行

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一国之内公室与私门的争斗也愈演愈烈,因之养士之风大盛,士阶层的活跃,为战国时期私学和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由于各国执政者竞相养士,使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于是,士就成了人们择业的对象,人们竞相学习做士,形成一股社会风气。由于士需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

(3)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局面,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和吸取。为了发扬本学派的观点,各家就大力的提倡教育,对其进行宣传,大量兴办私学也成为主要的方式,也直接推动战国时期私学的兴盛。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展开,促进了私学的繁荣,可以说有多少家学派就有多少家私学,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则为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2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

答:(1)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稷下学宫的出现意味着先秦士阶层发展的登峰造极,也表现了养士之风的制度化。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稷下学宫与之前的官学、与同时代的一般私学、与以后时代的官、私学校相比,都显得独具特色。

稷下学宫的性质

a.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由于养士、用士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目的,这就决定了它是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同时,稷下学宫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齐国官方并不多加干预。从此意义上又可以说稷下学宫是私学。

b.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学宫的创设以“招致贤人”、“得士以治之”为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学宫不是一所以普及文化知识为己任的基础学校,而是一所以学术活动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府。同时,稷下学宫还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资政议政机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干政议政作用十分突出。

稷下学宫的特点

a.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在稷下的各家各派的学术地位都是平等的,欢迎游学,来去自由;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政治多元使百家论辩成为风气。学术论辩带来稷下诸子学派的吸收、交融和分化、嬗变。

b.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发扬了礼贤下士的风格,给稷下学者非常优厚的待遇。“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学者们的很高政治待遇。待遇优厚还表现在物质待遇上,对稷下先生优越的物质待遇甚至惠及其弟子,也是稷下学宫能长期兴盛的重要原因。

(2)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稷下学宫存在的1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它留给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稷下先生千有余人,在先秦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他们的议论自由受到制度化的保障,且能凭借独立的集团力量,以自己手中之“道”与王侯之“势”相抗衡。

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其办学形式、智能特色、教学形式以及办学方针等都是出色的教育典范。

3试比较墨儒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儒家和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它们并称“显学”。孔子创办了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并使之与儒家对立,真正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两个学派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的地方。

(1)墨儒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从教育作用上看,两家都比较重视教育的作用。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指出教育对国家建设、民风形成、社会教化起着重大作用,在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墨家非常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从教育目的上看,两家都着重于培养治术人才。儒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维护阶级统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墨家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墨家培养的“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作治术人才。

从教育内容上看,两家都重视传统经书和文史知识的学习。儒家教育以《诗》、《书》、《礼》、《乐》、《春秋》为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墨子重视《诗》、《书》、《百国春秋》的教学。

(2)墨儒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从教育作用上看,儒家主张命定论,基本以先天人性论的基础上来强调教育,在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孔子指出治国治民,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还承认在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孟子指出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荀子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还认为教育有统一思想、国富民强的作用。墨家非常重视教育,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并以此来反对命定论,是比较彻底的。

从教育目的上看,儒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维护阶级统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孟子确定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实质就是要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墨家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但他的“兼爱”和孔子的“仁”有极大的不同,“兼爱”强调无差别的爱,“仁”强调“爱有差等”。

从教育内容上看,儒家实际上就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孔子已开其端,孟子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后代儒学家又不断继承发扬。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重视武艺的学习,还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

4比较孟荀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荀子和孟子同属于儒家学派,形成了以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代表的“孙氏之儒”。两者在教育上的观点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1)孟荀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从教育作用上看,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而对教育作用的高度重视是儒家学说的共同特点之一,二者都非常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他指出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相反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此外,孟子也并不是完全无视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也看到了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荀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他强调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其次,他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看到人不是被动受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认为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从教育目的和内容上看,孟子和荀子都把培养维护统治的治术人才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并都强调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的重要地位。

孟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他把人伦的具体内容定义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质上是要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孟子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荀子认为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已开其端,孟子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荀子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2)孟荀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从哲学观上看,孟子根据子思的“中庸”和“诚”的思想,建立起儒家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诚”便是大道,便是本体,便是永恒不变的理。他把人的情绪、精神,当作世界的本源,他把人的心性与天联系起来,陷入“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性善论是孟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

荀子思想中最有积极意义的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他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他又指出人对自然界不应是顺从敬畏,而应是进行斗争,使天地万物为人所控制和利用、人定胜天。他对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有重要贡献,他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从人性观上看,孟子肯定“性善”,他以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认为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他指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就是发源于人先天就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孟子强调“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荀子则强调“习相远”而发展为“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性善论和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是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但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否定孟子“良知”、“良能”说上具有更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教育理论上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从教学思想上看,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不同,关于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孟子主张“内发”,荀子则主张“外向”。

在学与思的关系方面,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孟子的教学思想同样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他的认识论倾向于唯理论,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忽视和贬低“闻见”之知的意义,从而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但他强调“思”,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意义。荀子则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在教学过程方面,孟子把教学过程看作“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孟子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的过程。荀子则把教学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荀子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5评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

答:法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法家代表着新兴的社会势力,代表着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其长处在于社会政治实践,在教育方面他们远没有达到像儒、墨诸家那样的造诣,有些主张甚至还显得偏颇。但不论其思想主张的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都有启人深思之处。

(1)法家思想的优点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是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的,用其来治理乱世,具有非常简明有效的作用。其教育目的是培养“耕战之士”或“智术能法之士”,主张以法治国,将国家建设纳入到非常高效的途径,使其思想统一、目标专一,有利于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

法家提出的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的观点,有利于国家统一思想,形成专制、统一的国家,控制民众的思想。从商鞅变法到最后秦朝统一全国,结束长期的分裂状态,法家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家提出的人性利己说,认为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对于这种“利己”的人性,惟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加以法律的强制,法家强调治国必须靠高压的政治、法制手段,无须用温情脉脉的教育感化,对于控制人的行为尤为关键,有利于国家管理。

(2)法家思想的不足

法家在人性观点上太绝对,主张用强制的法律控制人性,反对用温情的教育方式。用法制来治理国家固然有好处,但使用的太过度,势必引起人们的反抗。在秦朝统一后,很快为农民起义所推翻,这就是最好的验证。

法家提倡的禁诗书、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将其他各家学说统一为法家思想的观点,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思想的交流。禁止其他学说的流传,使得文化上出现停滞的状态,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法家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具有一些消极的作用和影响,秦朝时实行的焚书坑儒政策,对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是一场浩劫,在历史上是一种倒退行为。

6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历史地位。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

(1)《学记》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

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学记》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化民成俗”,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培育人才,以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总结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

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在学制和学年上,《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在视学与考试上,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视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而不返”。

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在教育教学原则上,有以下六个观点:

a.教学相长。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b.尊师重道。认为尊师才能重道,要重道必须尊师,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要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c.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

d.豫时孙摩。豫是预防,预防不良倾向产生的教育原则;时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的教育原则;孙是按顺序不越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摩是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的教育原则。

e.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f.长善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在教学方法上,《学记》还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如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

(2)《学记》的历史地位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从教育理论阐发的集中与专门而言,先秦诸子的论著中当首推《学记》。《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