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毕生发展
答:毕生发展是指人从胚胎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这里的变化是指生理和心理有序的、模式化的和相对持久的变化,而不包含十分短暂的、临时的变化。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发展的里程碑或生活的转折点,即对个体发展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事件和变化的标志,其中包括上学、毕业、工作、结婚、孩子离家、父母亡故、自己当了爷爷奶奶、退休、死亡等。心理学家对个体发展的研究曾经主要集中在个体成年之前的阶段。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科学方法的进步以及社会逐步向老龄化过渡,人的毕生发展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即对生命全程进行研究。
2.反应的交互作用
答:反应的交互作用(reactive interaction)是指面对环境刺激,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作出反应。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其特定的行为模式的先天倾向,显示出气质上的差别。一些婴儿较“亲近”,另一些则较“退缩”。有亲近反应特点的婴儿往往对新环境和刺激反应积极。有退缩反应特点的婴儿往往对新环境和刺激反应消极,要么哭闹、焦虑,要么通过其他方式表明其不安。研究表明,在子宫中心跳快的婴儿更有可能成为内向、胆怯的儿童。而内向、胆怯的婴儿与外向、活泼的婴儿之间心率的差异在两周大时就已清晰可见。这两类孩子对于父母的体贴关怀的反应是不同的。反应的交互作用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都在起作用。
3.唤起的交互作用
答:唤起的交互作用(evocative interaction)是指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例如,易哄、爱笑的婴儿比烦躁不安、大哭大叫的婴儿会得到父母和周围人们更多的关怀,温顺的孩子比惹是生非的孩子会受到父母较少的限制和训斥。父母的教养方式往往是由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所唤起的。父母的某种教养方式塑造了儿童的某种性格特征,其实儿童的性格也会塑造父母的教养方式。同理,勤奋的成人和懒惰的成人从社会得到的回报也是不同的。唤起的交互作用也是贯穿于人的毕生发展的。
4.超前的交互作用
答:超前的交互作用(proactive interaction)是指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个体。孩子长大了,有一定的主动性之后,便产生超前的交互作用。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常选择与小伙伴们在一起打架闹事的地方,而不会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这一环境反过来又强化和维持了他的攻击行为。如果不允许他外出到惹是生非的地方去找小伙伴,那么他将会创造条件,如把小伙伴们邀请到家里来,主动地促成有利于攻击性发展的环境。
5.横断研究
答: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水平进行观测与研究,并加以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横断研究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集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显得较为经济;而对多个连续的年龄阶段进行研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规律进行归纳和概括。然而在这一研究策略的使用中,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会受世代变迁的影响,即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研究对象处于不同的世代,其生活成长的环境也就各不相同,由于世代变迁引起的变化与单纯的年龄发展会相互纠缠在一起,致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具有质的不同。
6.纵向研究
答:纵向研究纵向研究(1ongitudinal study)是指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的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性的发展资料。纵向研究对相同个体的发展历程进行追踪,所得到的资料反映了个体实际的发展变化过程,使得研究可以系统而详细地了解连续性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规律。纵向研究的使用要大大少于横断研究。由于在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各种支持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大,纵向研究开展起来较为困难。
7.致畸原
答:致畸原是指对人类或动物会引起胎儿畸形作用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的因素。发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器官对致畸原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很脆弱,最容易受到伤害。例如,如果母亲感染风疹,生命孕育处于胚胎期,有一半以上的婴儿心理发育迟缓。如果母亲艾滋病呈阳性,就会在怀孕或分娩时把病毒传给孩子。艾滋病病毒会对大脑造成破坏,引起注意、记忆、运动控制和推理能力的障碍。酒精不仅会对从胚胎期开始的整个妊娠期的胎儿产生影响,而且也会伤害受孕前的卵子。怀孕时吸食海洛因或可卡因会导致新生儿身体缺陷、性情暴躁、睡眠和注意障碍。过量的咖啡因(每天三杯咖啡)会导致流产或新生儿体重轻、烦躁易怒和其他症状。母亲怀孕期吸烟会导致流产率高、新生儿体重轻、死胎和婴儿早夭等。母亲生活压力过大也会危及发育中的胎儿,使孩子注意困难、异常焦虑及有异常的社会行为。
8.依恋
答:依恋(attachment)是婴儿依附于养育者(大多是母亲)的一种社会情绪性联系。依恋关系不是先天预定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亲子联结。出生后婴儿逐渐对那些给予舒适的身体接触、熟悉且对其需求有反应的人形成依恋。据鲍尔比的研究,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前依恋关系阶段(约在第一个月);②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进入第一年的上半年);③明显的依恋关系阶段(第一年的下半年);④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第二年)。婴儿有四种类型的依恋行为: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不安全—抵抗型依恋和无组织或无定向型依恋。
9.同化
答:同化(assimilation)是指用个体现有的图式去理解新的经验。图式是个体灌注经验的心理模具,如儿童头脑里关于猫、狗、书、爱等概念。皮亚杰认为同化是主体将外界刺激或新经验有效地整合于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与顺应一起构成人类认知活动两个同时存在、互为补充的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再生性同化,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相同的重复反应;②再认性同化,儿童辨别物体方面的差异并借以作出不同的反应;③概括性同化,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归之于不同类别。反映认知的不同水平,并促进认知进一步发展。但作用有限,只能丰富个体的知识,不能导致质变和发展。
10.顺应
答:顺应(accommodation)是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境的过程。图式是个体灌注经验的心理模具,如儿童头脑里关于猫、狗、书、爱等概念。与同化一起构成认知发展的两个基本机制。常出现于主体遇到不能以原先的图式适应新环境的情况下。它有利于增强主体的通话能力,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此外,顺应是个体在社会适应中的调节过程和调节作用。社会适应过程指个人改变态度和习俗,以适应新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和团体的要求。
11.感觉运动阶段
答:感觉运动阶段(0~2岁)是皮亚杰划分的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中,初生婴儿只能通过“这里”与“现在”(此地此时)来理解这个世界,只有那些能感觉到和接触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对婴儿来说,当小球不再被看见、触摸到或咀嚼到,它就不存在。到了第二年末,婴儿才认识到滚入床下的小球仍然在床下,只是眼睛看不见而已。按皮亚杰的解释,这表示2岁的婴儿已经理解了物体永存性。到了感觉运动期末,婴儿开始获得语言,并迅速从感觉运动期向下一个有较高的认知发展阶段。
12.前运算阶段
答:前运算阶段(2~7岁)是皮亚杰划分的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儿童更多依据的是感觉而不是逻辑。皮亚杰用守恒实验的结果来加以证明。在这类的一个实验中,给儿童呈现两个玻璃杯,装有相同数量的水,实验者当着孩子的面将一个玻璃杯中的水倒入一个高而细的试管中,然后让儿童判断这两个容器中水的数量多少。这一时期的儿童会依据两个容器的表面现象(高、矮)的感知来回答。同时还表现为,总是从他自己的观点看世界,不能从别人的观点知觉事物。会认为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别人就会听不见,用手蒙住自己的眼睛,自己就不会被别人看到。皮亚杰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
13.具体运动阶段
答: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是皮亚杰划分的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第三个阶段。皮亚杰认为,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逆向性和互反性,在此基础上儿童逐渐获得类的概念,认识逻辑关系,并形成两种运算系统:一是分类,即按具体事物的不同性质分类,并构成新的集;二是排序,即根据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传递关系加以序列化。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八种群集运算,具有组合性、可逆性、结合性、同一性和冗余性等特点。儿童开始在思维上解除自我中心的影响,逐渐获得长度、物质、体积、面积、重量等守恒概念。但其思维仍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支持,两种运算系统还未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14.形式运算阶段
答: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是皮亚杰划分的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第四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中,个体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而具有抽象的性质,能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根据各种可能的假设或命题进行运算,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形成组合系统和内转换群两种形式运算的认知结构。个体发展到这一阶段,其思维发展已基本成熟。
15.他律道德
答:他律道德(heteronomous morality)是皮亚杰划分的道德发展的两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大约出现在5~8岁,以学前儿童居多数。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具有客体性,以道德实在论为基础。此期儿童认为,制定规则的人是权威,规则是神圣的、不可改变的,必须绝对服从。在行为责任的判断上,倾向于客观责任,即以行为的客观后果而非主观意向作为判断标准。在惩罚的公正性上,倾向于抵罪性惩罚,且认为惩罚越严厉就越公正,犯错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之间无必然联系。儿童尚未从责任和服从的概念中分化出公正的概念,认为与成人权威的命令一致即公正。皮亚杰认为,他律道德源于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的儿童不能分清自我与外界,将环境作为自身的延伸,认为成人的要求即自己的要求,因而自发地服从规则。
16.自律道德
答: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是皮亚杰划分的道德发展的两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约始于9岁以后,约在小学中年级。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支配,具有主体性。已认识到规则是共同约定且可以改变的。在行为责任的判断上,倾向于主观责任,即依据行为的主观意向进行判断。在惩罚的公正性上,倾向于报应性惩罚,且认为犯错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之间有密切联系。在公正的概念上,不再以服从与否而以公平或平等与否为标准,并逐渐过渡到以公道与否为标准。皮亚杰认为,儿童从他律期过渡到自律期的原因有二:一是认识的发展逐步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二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同伴建立真正的社会交往关系,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有所增强。
17.前习俗水平
答:前习俗水平(4~10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第一个水平。在该水平上,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基于行为对于行动者个人的惩罚性或奖励性的结果,而不是基于行为与社会规则和习俗的关系。包括了个体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为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该阶段的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必须无条件服从。第二阶段为工具性相对主义道德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遵从规则是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目标,对他人的观点有一定考虑,但以他人为定向的行为只是为了获得回报。已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是多方面的,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
18.习俗水平
答:习俗水平(10~13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第二个水平。在该水平上,儿童的道德判断基于个人努力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能清楚地意识到并考虑他人的观点。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第三阶段为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儿童倾向于愉悦和帮助别人,为得到别人的承认和使他人高兴而遵从准则,评价别人时考虑其主观意向,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第四阶段为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倾向于尽本分,出于履行义务和尊重权威而采取步调统一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认识到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
19.后习俗水平
答:后习俗水平(13岁以后)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第三个水平。在该水平,个体道德发展趋于成熟,一般要到青年末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实际上很多成年人也未能达到。道德判断基于社会契约和民主的法律或伦理和公正的普遍原则,即使这些原则和现行法律或权威人物的规定有冲突。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第五阶段为社会契约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承认社会共同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有了责任心和义务感,尊重法制,能够考虑别人的利益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与福利;第六阶段为普遍伦理原则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在认同现实规定的道德准则的同时,还探索并遵循合乎逻辑的普遍性和一致性的道德选择原则,相信道德的普遍价值,认识到人类的尊严,服从内在的良心,凭自己的良知进行价值判断,尊重相互间的信任。
20.自我同一性
答:自我同一性是指自己能意识到自我与他人相区别而存在,以及自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亦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埃里克森认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是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个体发展的任务。进入青春期,个体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就要使两者达到统一。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前期发展阶段所建立的信任感、自主感及主动感直接相关。若顺利完成前期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就容易建立,对诸如“我是谁”“我将去往何方”的问题不会再感到困惑彷徨,并由此顺利进入成人期。若不能顺利完成前期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就难以建立,会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妨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答: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原因如下:个体生活在环境中,受环境的影响,但个体从来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的。从受精卵开始,个体就与环境发生动力的交互作用。但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表现方式不同。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反应的交互作用是指面对环境刺激,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作出反应。胎儿从一开始就是活动的,起先是不自主运动,如心跳,然后发展出大量协调的运动。随着胎儿的发展,心跳减慢,对刺激的反应更有力。怀孕20~25周后,胎儿对声和光有不同的反应。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其特定的行为模式的先天倾向,显示出气质上的差别。一些婴儿较“亲近”,另一些则较“退缩”。有亲近反应特点的婴儿往往对新环境和刺激反应积极。有退缩反应特点的婴儿往往对新环境和刺激反应消极,要么哭闹,要么焦虑,要么通过其他方式表明其不安。还有研究表明,在子宫中心跳快的婴儿更有可能成为内向、胆怯的儿童。而内向、胆怯的婴儿与外向、活泼的婴儿之间心率的差异在两周大时就已清晰可见。这两类孩子对于父母的体贴关怀的反应是不同的。反应的交互作用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都在起作用。
(2)唤起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例如,易哄、爱笑的婴儿比烦躁不安、大哭大叫的婴儿会得到父母和周围人们更多的关怀,温顺的孩子比惹是生非的孩子会受到父母较少的限制和训斥。父母的教养方式往往是由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所唤起的。有人说父母的某种教养方式塑造了儿童的某种性格特征,其实儿童的性格也会塑造父母的教养方式。同理,勤奋的成人和懒惰的成人从社会得到的回报也是不同的。唤起的交互作用也是贯穿于人的毕生发展的。
(3)超前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个体。孩子长大了,有一定的主动性之后,便产生超前的交互作用。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常选择与小伙伴们在一起打架闹事的地方,而不会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这一环境反过来又强化和维持了他的攻击行为。如果不允许他外出到惹是生非的地方去找小伙伴,那么他将会创造条件,如把小伙伴们邀请到家里来,主动地促成有利于攻击性发展的环境。
上述三种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方式在个体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强度是不同的。个体在出生前的发展,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个体出生后的婴幼儿期,仅限于在父母所提供的环境中活动的时候,其基因型与环境的内在相关非常显著。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开始选择和建构自己的环境时,基因型与环境的最初相关逐渐为超前的交互作用所代替。而反应的交互作用和唤起的交互作用在生活中仍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2.分析婴儿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
答:依恋是婴儿依附于养育者(大多是母亲)的一种社会情绪性联系。依恋关系不是先天预定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亲子联结。出生后婴儿逐渐对那些给予舒适的身体接触、熟悉且对其需求有反应的人形成依恋(通常是其父母)。
(1)婴儿依恋的类型
艾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发现,婴儿在实验情境中有四种类型的依恋行为:
①安全型依恋。婴儿以母亲为安全基地,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难过,通常停止探索活动。与母亲重聚时受到抚慰,很容易回到游戏或探索活动中。
②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当母亲离开时,婴儿很少哭叫,对母亲的返回忽视或主动回避。
③不安全—抵抗型依恋。婴儿极力与母亲黏在一起。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会表现出强烈痛苦;分离后重聚时,婴儿会大发脾气,有时会把母亲推开,表现出矛盾行为。
④无组织或无定向型依恋。婴儿对与母亲的分离、重新团聚,表现出矛盾的、没有组织的反应。母亲返回时,可能哭叫,但又跑开,或者一边看着其他地方,一边接近母亲。
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对孩子今后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的表现是更有能力、更独立自主、更自信,更具社会能力。无组织或无定向型依恋的孩子很可能在应对压力方面有困难,有更多的问题行为。
(2)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
①依恋是婴儿和抚育者之间所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取决于关系的双方。儿童自身的心理特征也会影响依恋的类型和依恋是否容易建立。婴儿生下后不久就以其独特的气质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对于抚育困难型的婴儿,如果父母的抚育方式适合婴儿的气质特点,结果就会和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反之,如果父母认识不到这一点或没能力这样做,抚育困难型的婴儿更有可能发展成不安全型的依恋。
父母与婴儿的交往方式只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因素,别的家庭环境因素如家庭的结构,家庭各成员对婴儿的态度等也是婴儿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之一。
②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的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依恋并不仅仅是母亲使婴儿的需要(包括食物、水、温暖、舒适、解除痛苦等)得到满足,婴儿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的绝对量也不能单纯决定婴儿依恋的性质。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最重要的方面。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正确地理解,做出及时、恰当、抚爱的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则不能。
3.比较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概述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要点。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5.分析青少年期的主要特点。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6.分析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的主要特点。
答:心理发展是持续的过程,不因身体发育成熟而结束。成年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
(1)成年早期(20岁~35或40岁左右)
成年早期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成家立业,并生育子女等。在20多岁时,最忧虑的是求偶问题、择业和就业问题。30岁左右的大多数夫妇已生育子女,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养育子女,既要干事业又要干家务,生活是很紧张的;到子女渐渐长大时,还要为子女上幼儿园、升学而忧虑。成年期要发展恰当的兴趣、角色态度和价值观,社会期待个体应肩负起成人的责任和职务,其行为应符合该社会文化的要求,扮演好配偶、父母、独立的劳动者等角色。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适应人们所期望的成人标准,他就会遇到挫折,会影响他成年中期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发展,也会影响成年晚年生活的幸福。
(2)成年中期(35或40岁~60或65岁)
成年中期也叫中年期,是个人一生中在家庭生活及职业上的高峰期。中年人在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就、社会地位和声望,都深受人们赞赏。中年期社会化的中心问题是事业的发展和生理上的变化。中年人随着生殖期的终止,生理上已有明显的变化,健康状况也走下坡路,但由于中年人的知识经验丰富,加上以往的工作基础,社会对中年人的期望也很高,因而中年人的工作负担和生活负担往往特别沉重。现代女性多半因更年期不再受月经与怀孕的困扰,反而对性生活更觉得自由。不过,也有些妇女因停经期开始,自觉丧失生育能力,以致情绪低落。这现象称为更年期抑郁。更年期抑郁是形成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中年危机并非都与更年期生理变化有必然的联系,它的产生主要是个人心理适应的问题,如怎样担负起社会责任和职业适应,担负起对自己的父母和子女的责任,大多数中年人还面临退休后的生活适应问题。
(3)成年晚期
成年晚期也叫老年期,是人生历程接近尾声的时期。习惯上,把60岁或65岁作为中年与老年的分界。老年期虽然是生理明显老化和机能衰退时期,但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善和保健的增进,大部分男女在65岁甚或70岁出头,心智和生理方面才开始出现特殊的老化现象。从社会性角度,老年人的社交范围逐渐减小,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在日益缩小,开始趋于中性。对于健康的老年人来说这一时期也是充满个人成就的时期,有不少追求自由的选择和探索的机会。老年人只要保持着活力,在许多方面的表现可以像一个中年人,虽然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离开工作岗位,身体疾病发生率日益增加,但许多人凭借环境和个人的支持还是能过上完满的生活。可以把老年期划分为三个亚阶段:精力充沛的中老年期(65岁到75或80岁)、迟缓的高龄期(75或80岁到大约90岁)、虚弱的老迈期(9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许多老年人自然会产生经济依赖、身体依赖和情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