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

答:(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起始时代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这些官报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所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唐朝。

(2)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

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唐代中叶以后,开始实行藩镇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节度使纷纷在长安设立办事机构,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也被简称为留邸或邸。进奏院的负责人简称进奏官,有时也被社会上泛称为邸使或邸吏。唐代的进奏官是由地方派遣的,因此只对派遣他们的藩镇长官负责,不受朝廷的管辖。这些进奏官们既为所代表的地方藩镇呈递章奏,接受和代转朝廷下达的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

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这种雏形状态的官报,在当时并没有固定的名称。当时人称“进奏院状”、“报状”、“留邸状报”等,这种原始状态报纸的出现便标志着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答: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是指在报纸诞生之前,即唐朝之前的新闻传播活动,这一时期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出现之前,传播手段十分原始。

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传播的辅助手段的,还有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后两项通常用于军事。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就是木铎,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与新闻的发布和采集活动相近。

(2)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

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和岩石。这些传播媒介垂之久远和传于后世的考虑较多,现实的传播作用和传播的时效性还不算太大。

早期的口头广告、音响广告和悬帜广告随集市贸易的出现而出现。

关于传播功能、传播效果、传播心理、传播技巧、传播道德乃至于受众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的理论著作和思想家开始出现。

(3)汉代以后,传播体制日趋完善,传播载体开始多元化。

汉代以后,随着邮驿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制日趋完善,面向全国臣民的政令发布工作也日趋经常化和规范化。传播载体逐渐以竹简、木简、绢帛和纸为主,传播距离扩大,时效性增强。

(4)三国两晋时代军阀割据,战乱频繁,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和社会舆情十分活跃和发达。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载体是多元化的,既有包括木简、竹简、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烽燧这种传统的报警手段继续被沿用,童谣和谣言也是社会上普遍采用的传播手段。

3.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

答:(1)唐代官报的背景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称为邸吏,或者是进奏官。唐代官报便是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

(2)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及负责部门

唐朝官报所提供的信息,有一些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一些则是从他们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编辑工作分为采、编两个环节,进奏官既是唐朝官报的记者又是编辑,编辑工作的负责部门便是进奏院。

唐朝官报的发行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当道”,即他们的主官。负责部门通过唐朝覆盖全国的邮驿系统发行。

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答:(1)“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

以“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为代表的唐代报状,是一种从官文书中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是一种和后来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它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由地方一级军政单位在首都的派驻机构向地方传发,因而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与宋以后的邸报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报状还残留有某些官文书的痕迹,但已不同于官文书,而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传播工具。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们与16世纪诞生于欧洲的“新闻信”相似,但比作为西方近代报纸远祖的“新闻信”早诞生大约800年。

(2)“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被称为中国最早报纸的原因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即进奏院状。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卷三所收的《读开元杂报》一文,这是唐代人详细记述唐代报纸情况的唯一一篇文献。从孙樵在《读开元杂报》一文中提供的情况看,他当年在襄汉地区所看到过的那几十页“杂报”,很可能就是开元年间长驻首都的山南道的邸吏们,根据当时中枢部门“条布于外”的材料,传发给山南道地方长官的“报状”或“留邸报状”,是这一类官报的残件或抄件。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它是一种报纸,是一种近似于“进奏院状”、“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

“开元杂报”的原件早已失存。现在还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它们是驻首都的各地进奏院发布的,是一种在当时的政府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它们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答:宋代“邸报”是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是都进奏院。

(1)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的特点

宋代“邸报”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状那样,只是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们向自己的藩镇长官们报告朝廷信息的新闻信,而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宋代“邸报”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信息传播工具。它的读者已经不像唐代的进奏院状那样仅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和广大的士大夫知识分子。

宋代“邸报”已经由不定期发行转发为定期发行。刊期的每一次调整,都基本上做到按期连续发行。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也有所加强。

(2)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的地位

进奏官带有官报记者的性质。“邸报”的稿件,大部分是进奏官从门下省等政府部门抄录下来的。抄录过程也是选择和采集的过程。

进奏官在一定范围内承担编辑职能。在宋朝实行统一管理以后,“邸报”的发报工作仍由各州进奏院和进奏官们负责,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则逐步由中枢部门接管。进奏官的参与,主要表现在传报的环节上,经审定允许传报的稿件,到了进奏官手里,还会作一些筛选和删节。

6.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

答:(1)“小报”既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产物,也是受宋代朝报商品化直接影响的结果。根据史料,可以把“小报”这种民办报纸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

“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民办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小报”和“新闻”都是当时读者对它的称呼,用以区别于官报。

“小报”开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末年以前的“小报”只是偶尔以“别录单状”等方式出现,北宋末年才逐渐地实行专业化。社会上开始有一些人以出版“小报”为业,“坐获不赀之利”。

“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应“小报”发行者的委托,在各处访录朝廷政事活动消息的有“内探”、“省探”、“衙探”等。“内”是大内,即皇帝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地方;“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中央一级政府机关;“衙”指省以下的一般政府机关。“内探”、“省探”、“衙探”指的是在以上这些地方探听和访录新闻的人。其他经常出入宫禁的人,也不时为“小报”提供新闻。

“小报”的内容,主要是朝廷动态报道和官吏任免消息、皇帝的诏令、臣僚们的议疏章奏等时事性政治材料。和官报比较起来,“小报”的内容有两个特点:a.信息比较灵通,新闻的时效性较强。b.所发表的大多是尚未公开的“朝廷机事”。“小报”的消息并不完全准确,有的“小报”中还出现过假新闻、假诏旨和伪造的章奏。

“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宋朝的印刷业十分发达,印刷工匠的技术非常熟练,印刷的成本也不高,“小报”的发行者当中就有掌握印刷手段的“书肆之家”,因此,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复制一些“小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小报”的读者范围很广。有京官,也有地方官和一般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皇室成员和社会上关心朝廷政事的人,也有不少是“小报”的热心读者。

(2)“小报”屡禁不止的原因

“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因此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但终宋之世,“小报”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其原因主要在于:“小报”的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禁止刊载的文件和新闻,或先于官报透露了这些文件和新闻,满足了社会上对朝廷政事和人事信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

7.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比较起来有哪些不同?

答:明朝官报的发行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和提塘。通政司汇集各类章奏和地方上报的消息,是消息的总汇;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的诏旨和章奏;提塘将这些诏旨和章奏从六科抄出,经过筛选和复制,传发到省,再传到府县,通过辗转抄录,在官绅中传阅。这就是明代“邸报”抄传活动的全过程。

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与宋代比较起来,不同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朝“邸报”的内容主要来自汇集章奏和地方上报消息的通政司,审定工作由皇帝和六科共同负责,六科的官员们还承担了采集、记录和为“邸报”提供皇帝谕旨的工作。宋朝“邸报”稿件的采编、整理由中枢部门接管,其中的审定工作,由门下省的给事中负责。

(2)明代不设进奏院和进奏官,由各省都派提塘官长驻京师,担任军情和各项文报的呈递下达和抄传“邸报”等任务。提塘的办公地点通称提塘报房,简称报房。宋朝“邸报”的发布机构是进奏院,提塘官就其所从事的工作而言十分接近于唐宋时代的邸吏或进奏吏。

(3)明代抄传“邸报”的提塘报房作为提塘官们的办公地点,是由提塘官们自建或购置,并非由朝廷统一设置,而宋朝的进奏院则是在政府中枢部门管理下,按一定的制度统一设置。

(4)明代“邸报”基本上每日发行,有关“邸报”的抄传活动也是逐日进行的。相比之下,宋朝“邸报”虽定期发行,但前后的刊期并不完全一致。

8.“急选报”和“天变邸钞”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新闻传播媒体?

答:“急选报“是保存至今的两份明代报纸原件的其中之一;“天变邸钞”不是明代“邸报”的原件,而是被某些明人书籍当做附录保存下来的当时“邸报”刊载过的文字。

(1)《天变邸钞》

《天变邸钞》的内容

《天变邸钞》是被一些明人的文集当做附录保存下来的一篇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这一报道,从当时出版的民间报房发行的“邸钞”(即“邸报”)上转录下来。“天变”就是指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1626年5月30日),发生在北京内城西南,以王恭厂火药库附近一带为中心,波及到周围近百里地区的特大灾异事件。报道这次事件的邸报,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不少京内外人士都是通过阅读这份报纸才了解到这次事件的详细情况。

《天变邸钞》的性质

《天变邸钞》关于北京这次灾异事件的报道,并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从这点看,它出于官方的提塘报房的可能性比较小,出于民间报房的可能性比较大。它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

(2)《急选报》

《急选报》概述

万历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北京雕版印刷,长宽为24.6×14.4厘米,作“小本”状,共六页,以黄纸为封面,左上端印有加黑框的报头,内含“急选报”三个大字和“四月份”三个小字,内容为官员的任命。纸张和印刷的质量都不高,说明是为了抢时间而草草印出来。

《急选报》的性质

《急选报》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但估计很可能是民间报房的产物,是民间报房所出的“邸报”之外的众多“报儿”中的一种。有可能单独发行,也有可能作为附件随“邸报”一并发行。它的被发现,说明我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即公元1580年前后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

(3)综上所述,“急选报”和“天变邸抄”均是一种出自民间报房的报纸。

9.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清朝参考明代官报发行制度,继续在全国范围发行“邸报”。清代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的十分接近,也有自己的特点:

(1)清朝的发行渠道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

通政使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机关。和明代不同,清代通政使司的主官通政使,由满汉官员各一人担任。担任通政使的官员,特别是其中的满员,历来是皇帝宠信的大臣。

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的机关。清初沿明制,六科自为一署,每科满汉各一人。雍正以后隶都察院,成为院属机关。

提塘主要负责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六科发抄的明降谕旨和应发章奏,由各驻京提塘官抄录传送到地方。提塘分京塘、省塘。京塘指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和地方及中央政府都保持一定的联系,具有双重领导性质。省塘专门负责京省之间官文书和官报的传递工作。

(2)清代官报逐日发行

与清代的官报发抄活动相同,官报的发行活动也是逐日进行。

(3)内容包括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

与明朝官报的内容不同,清代官报的内容,基本上由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三部分组成。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

(4)官报的内容和抄传发行由皇帝决定

清代没有设置类似宋代上都进奏院那样的统一管理进奏官的专门机构。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包括谕旨和章奏哪些应发,哪些不宜发抄,往往由皇帝作最后决定。

10.清代的提塘、提塘报房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

答:(1)清代的提塘、提塘报房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

提塘自设提塘报房。清代的提塘是官报发行渠道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分京塘、省塘两种。为了及时处理“邸报”的誊录发行等项工作,清初就出现了提塘自设的报房,具有半官方的性质,属于半官方的机构。

民间报房分离自提塘报房。由提塘及其所设报房垄断“邸报”的抄录刊刻发行活动,一部分人分离出来,以刻报为营生,进而设立自办的报房,刊刻抄报,成为民间报房。开始和提塘及其报房还有一定的牵连,其后逐渐脱离关系,成为完全独立的民间自设的报房和纯粹民营的“私家报纸”。

(2)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的原因

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这些报房因而也被称为京报房。它们所出的京报,在部分读者中有时也被混称为邸抄或邸报,但是京报并非政府官报。

民间报房所出的京报虽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全部稿件都来自内阁和科抄,与官报内容相似,但其读者对象与发行渠道跟官报并不相同。

京报由民间报房发抄,读者为官绅士大夫和市井小民。政府官报则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集中管理,统一发行,并且主要在官僚机构内部流通。

民间报房出版京报,旨在营利。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民间报房,从一部分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的,成为完全独立的民间自设的报房和纯粹民营的“私家报纸”,在经营的过程中,它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而政府官报是为官员们明悉朝政、维护政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