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当代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个性教育   D.特长教育

2.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

A.1991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5.(  )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定向作用。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的思想  B.个人本位的思想

C.社会效率论的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的思想

7.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

A.教育性质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目标

8.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教育目的受(  )。

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9.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10.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无目的论思想

  11.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是在(  )。

  A.1911年   B.1912年   C.1957年  D.1978年

  12.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  )。

  A.旧式分工   B.生产力水平   C.政治经济制度   D.教育思想和制度

13.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确定我国教育方针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14.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目的首先是(  )的目的。

  A.全民教育   B.社区教育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15.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作出规定。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   C.素质结构   D.人才规格

  1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A.个性自由发展  B.具有开拓精神

  C.具有独立个性的   D.具有创造才能

  17.普通中小学(包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性质是(  )。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学前教育   D.中等教育

  18.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才的规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问题

  B.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C.全面发展强调五育并举,就是坚持学生的平均发展

  D.全面发展教育指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19.当前,流生问题与(   )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

  20.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它具有强制性质。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家庭教育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C  6.B  7.B  8.C  9.D  10.A  11.B  12.A

13.A  14.C  15.A  16.C  17.A  18.C  19.A  20.C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陕西师大2013研,上海师大2012研、2001研,山西师大2012研,华中师大2012研,山东师大2010研,中国传媒大学2009研,北航2009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北师大2005研,武大2005研,华东师大2010研、2004研,浙大2003研,西南师大2002研,华南师大2002研]

答: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使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要培养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教育目的本身体现着人的一种价值追求,即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智育[华中师大2011研,上海交大2001研,华东师大2001研]

答:智育是指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智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方面,指人对知识的掌握,对事物的敏捷而正确的理解、辨析、判断,以及具体的发明创造等等。在形式上通常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过程实现。创造认知能力是智育目标中的特殊要素和高级成分。一般智育目标是创造教育认知目标的基础,但创造教育的认知目标与一般智育目标是有区别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间接实现。智育在个体的全面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3.培养目标[苏州大学2002研]

答: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或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从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任务出发,针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和教育目的的关系是特殊和普通的关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例如,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生,使其能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技之长。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及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中山大学2003研]

答: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教育目的确定以后,教育事业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朝预定的方向发展。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有: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我国教育目的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实际上是现阶段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只有德、智、体三个方面。人的精神结构中除了品德和智力两个方面,至少还应包括审美等能力的培养,还应当包括健全的心理素质这一维度。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更是我国教育长期和根本的任务。当然,全面发展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我们只能实现在一定历史阶段最大可能的全面发展。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我国的教育目的始终强调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是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或社会主义方向的人。这在不同时期表述上有所不同,如:“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又红又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等。社会主义的教育追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并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的可能空间。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它也需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成员,从而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必须具有以前各社会阶段所未有的高度的民主特征。除了教育机会均等方面的进展之外,这一民主特征的重要内涵就是尊重个体的存在价值、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领域需要具有不同风格与特长的建设者,需要“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建设者。所以,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在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般要求的同时,也必然重视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其他个性品质,强调个体才能和特长的充分发挥,从而寓一般于特殊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目的内涵。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首都师大2005研,南开大学2004研,华东师大2001研]

答:我国的教育目的经过多次修改,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在教育目的的理解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青少年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立志做社会主义的自觉劳动者。其次,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的人才。最后,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脑力和体力劳动。

(2)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需要指出,体、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既各有特点,都是受教育者不可缺少的素质;又相互联系,统一组成受教育者完整的素质结构。

(3)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即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这种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的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他们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全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就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3.辨析: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全国统考2008研]

答:此观点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

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如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学校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的、复杂的而又仔细的,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对学生的培养要靠日积月累。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将教育目的具体化,明确在某一时段内,教一门学科或组织一项活动时,希望学生在认知、情感、行动和身体诸方面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教学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操作,越便于评估和改进。

(2)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基本条件,但是仅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

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更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四、论述题

试评我国曾出现的教育政治化和教育市场化的倾向。[南开大学2004研]

答:(1)两种倾向的基本内涵

教育政治化是我国很长时期内存在的一种现象。政治选择决定政府行为,政府行为影响教育结果。教育与政治历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政治的需要往往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造就统治人才。

教育市场化的观念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应当通过产业经营的方式盘活教育存量、扩大教育增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教育市场开放以后,教育的内在质量成为衡量竞争、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尺度,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在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方面,政府配置资源能够实现公平但效率不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较高但不能体现公平。在改革过程中,应将两种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但教育是不能搞产业化或市场化的。

(2)对两种倾向的评价

教育政治化在把握教育总体方向,为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指导,为国家建设服务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尤为突出。但同时也极大地束缚了教育的活力,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多元化的。

教育市场化对促进办学多元化,增强教育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由此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许多教育经营者片面追求利益,造成了教育市场的混乱,这些都需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