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心智成熟(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别不好意思了,要面子吃大亏

1.不好意思拒绝无理请求,弄得自己狼狈不堪

领导经常给你安排大量超负荷的工作,你怎么干都干不完,但不敢说,怕丢饭碗;同事故意把他的工作推给你,屡次借钱不还,你怕影响同事关系,选择不说;朋友托你帮忙给他找份工作,不答应便说你不够意思,找到了又嫌职位不高,待遇不好,鉴于朋友关系,你忍了;火车站看见可怜的小姑娘向你要钱,你一时心软,把自己的午饭钱都给出去了,回头才发现手机不见了,你也忍了,怪自己太傻、太好骗。

因为心太软,脸皮太薄,不好意思对别人说“不”,结果,总要默默地忍受着他人的请求,无理的、为难的、难为情的,统统接受。可在内心里,又常常感到难以忍受,胸口像是憋了一口气,很想大声地对他们吼一句:别烦我了。

可你不敢,因为不好意思,更担心别人会因此疏远自己,会在背后诽谤自己。我们总是在向外部环境屈服,这样活着,未免太过软弱,太过窝囊。要知道,“好好先生”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反弄得自己狼狈不堪。该忍时忍,不该忍时,就不要瞎忍。正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忍再忍,突破自己原则的忍,那就是懦弱。

小美是位新手妈妈,坚持母乳喂养1年多了。办公室的张姐生完2胎,产假刚过就来找小美取经,如何能母乳哺乳这么长时间。

小美笑着说:“无非是多喝水、勤喂奶之类的。”但张姐眨眨眼,笑嘻嘻地说:“是不是你的吸奶器好用?要不我们一起用吧。”

两个人共用一台吸奶器?小美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私人的物品怎么能共用呢?

“我的吸奶器重,每天背来背去好麻烦,你反正每天都要带,我们一起用吧。”张姐又说,“我的挤奶时间和你错开,保证不影响你。”

张姐是公司的关系户,在公司已经有十几年了,领导见了她也要让几分;才进公司1年的小美有些犹豫,勉强同意了。

噩梦就此开始了。

张姐每天上下午要各挤奶一次。为此,小美只能把挤奶时间推到了中午,挤完奶扒几口饭,还没休息就要上班了。

更郁闷的是,每次张姐都要用小美的全套挤奶工具:挤奶器、奶瓶、喇叭口……每次挤完奶倒入自己的挤奶袋后,张姐从来不洗工具。“奶可是金贵东西,你看我乳头破了都在坚持挤奶呢。这些奶可不能洗,留下的就当送给你家囡囡。”

就这样,两个人共用了半年多的挤奶器。

渐渐地,小美发现宝宝有些变化,吃不下饭,脸色也越来越差。去医院一检查,居然得了乙肝!

自己不是乙肝携带者,家人也都没有病毒,怎么得来的呢?小美百思不得其解。

在同事的提点下,小美才得知,原来问题出在张姐身上!她居然有乙肝!这时的小美才追悔莫及,恨自己没有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更恨自己碍于面子,与他人共用了挤奶器。

生活中,面对同事或亲朋好友的不合理请求时,很少有人能够狠心拒绝对方。殊不知,一旦答应一次,你就无法再拒绝第二次,最终只会徒惹一身骚。所以,该说“不”的时候就要大胆拒绝,否则,很可能会让自己成为“冤大头”。

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会拒绝是很有必要的。难不成银行抢劫犯请求你帮他望风,你也要帮忙吗?当然,有人会反驳说,这是犯罪违法的事,不一样。可很多时候,正是我们的不好意思无形中助长了对方不道德的心理,长期下去,不但自己难受,也滋生了负面风气。

如酒桌上的拼命劝酒,很多人不好意思拒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潜规则:但凡酒桌上劝酒,不能不给面子。再比如,和闺蜜一起聊天儿,当好朋友聊到某人的隐私话题,甚至有人身攻击的苗头时,无人制止,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就都喜欢在背后嚼别人的舌根子。

社会中有很多负面风气,都是人们的“不好意思”滋生出来的恶果。在人类的语言中,拒绝的话最难说出口。可永远的“好好先生”,会给人一种虚假感,且极容易被有心人利用而成为“冤大头”。别再千篇一律地“不好意思”了,面对不合理的请求,就要勇敢地拒绝,大声说“不”。

2.不好意思拒绝借车的朋友,结果害人害己

BMW,是宝马德系的一个品牌,不过有车的朋友都知道,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BE MY WIFE,意思是车如老婆,恕不外借。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遭遇过被借车的经历。不借吧,朋友情分和亲戚面子上过不去,害怕被戴上一个“小气”的帽子。借吧,车不比其他物品,价值高又娇贵。自己开出去刮了蹭了,自扇两耳光也就算了。若朋友开出去刮了蹭了,那可就难办了。朋友不修,自己也不好意思提起,只能吃哑巴亏。这还算好的,万一出个交通事故,不但开车人要负责,车主也要负相应责任,还会涉及金钱。

资料一:

2015年2月,石家庄一辆白色宝马因为严重超速,于高速路上冲出护栏掉进路边的悬崖,直至次日上午才被路人发现并报警。经救援发现,车内三男一女已经全部身亡。而驾驶人并非车主,属于借车载客。由于肇事者死亡,车主不但要自行承担车辆的损失,还需承担4名乘客高达数百万的死亡赔偿金。原车主闻讯几近崩溃。

资料二:

重庆人雷先生借车给朋友刘某。刘某开车到成都,没想到雷先生两天内连收三次违章停车短信通知、一次违章闯红灯通知。而借车人刘某却是电话不接、短信不回。雷先生最终选择了报警,结果民警告知他这属于财产纠纷,需要走司法程序。

有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车主都有过被借车的经历,大多数人因顾及情面,勉强将车借出。“不借吧,说你小气,借了吧,真怕出意外。”这是我们有车朋友共同的心声。不愿意借车,并非都是抠门,也不是不顾情谊,实在是借车有风险,后果难承担。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导致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简单来说,就是以下几种情况是需要车主来承担责任的:

(1)出借故障车,车主要担责;

(2)借给饮酒人,车主要担责;

(3)借给无驾照者,车主要担责;

(4)“顺风车”载客,出事后车主要担责。

而值得警惕的是,千万不要以为买了保险就一切万事大吉。在以一切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的企业信条下,保险公司也不是轻易就赔的,比如以下三种情况,借车出现事故之后,保险公司是不予赔偿的:

(1)未经车主同意二次转借,不赔;

(2)对方驾照不合法、驾照类型不符、酒驾,不赔;

(3)撞伤或撞死车主家人的。

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和不必要的麻烦,对借车这件事,我们还是要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尽量予以拒绝。有时候,双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能真正维持友情的方式。若是好心借车给他,结果最后出现事故,导致纠份,朋友也会失去。与其这样,倒不如一开始就拒绝。

据媒体报道,2014年4月,某地居民徐友发听信哥们儿崔海生的单方面谎言,以为他有驾驶证,就把自己的爱车借给崔海生,让他带女朋友兜风。徐友发的心思很单纯,哥们儿好不容易交了个女朋友,正值“稳定军心”阶段,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哥们儿一把,所以借车的时候丝毫不含糊。可他没想到,他这一借还借出问题来了。

崔海生当晚酒后驾驶,撞上一辆摩托车,造成摩托车主受伤以及两车损坏,恐惧的崔海生弃车逃逸,给摩托车主带来救援不及时的二次伤害。法院审理此案时,认为徐友发听信了崔海生的一面之词,存在一定的过错,在此事中需承担一定的责任。最终,徐友发承担了该事件超出交强险赔偿30%的赔款共3万元。

事后,崔海生自知理亏,再也没有和徐友发联系过,两个铁哥们儿就此陌路,而徐友发的女友更是与徐友发分手。

不要总是一味地说“是”。大是大非上,该拒绝时,就应该果断拒绝,这不但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保护,是对相互间感情的真正负责。

3.超出自己能力的请求,一旦应承下来受苦的是自己

在小品《有事您说话》中,郭冬临扮演的“郭子”是个极其热心的人。但凡有人请他帮忙,无论那件事他能否做到,他都会第一时间应承下来。比如,科长让他帮忙弄一节车皮,他明明没这个能力,依旧点头答应;为了给人买票,他不惜“一夜风流”,甚至还学会了“风流功”;不假思索地答应帮人家扛白菜,结果让自己的老丈人冒充民工。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就像剧中的郭子,与人交往时喜欢说大话,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只要别人开口,不管事情大小难易,先答应了再说,当真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切都只是为了一点面子。

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事情办好了,把自己累得够呛,朋友却一脸理所当然;事情没办好,也很少得到一句暖心的话语,反而惹得一身骚,无语话凄凉。

曾秩全在同学圈里是公认的急公好义,当代“宋江”。新闻里说的用竹竿给几位室友挑饭、帮同学签到、给朋友当“僚机”等,都是他曾经做了无数遍的事。即使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他依旧是这个性格。因此,单位上但凡谁有事,总会第一时间找他。

不久前,他突然四处借钱,且金额不小。对此,朋友们都很诧异。他工作不错,家庭条件也很好,虽然才参加工作不久,但基本上不存在缺钱的可能,干吗要借钱呢?原来,他的一个好哥们儿把人给打了,要赔一笔医药费,找他借十万块钱。但他没有这么多钱,就想着找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帮忙把钱凑齐了再借给好哥们儿。

有朋友问他:“你自己都没钱,干吗还要答应他呢?”

曾秩全说:“我也想拒绝,可我找不到理由啊,而且,他可是我的好哥们儿,若是我拒绝了他。这以后说出去,别人还怎么看我,还怎么混。”

事实上,他口中的好哥们儿,基本上也就是每年聚会的时候才见一面。而且,那人没什么原则,尤其在钱这件事上,一向是“大钱小还,小钱不还”。在大一的时候,曾秩全就曾借给他几百块钱给女友打胎,结果,直到毕业了都没还钱。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或是出于善心,或是出于面子,对别人的请求从不加过滤,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困难的,都照单全收。但要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办到就能办到的。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事情我们都束手无策。因此,当别人向我们提出请托的时候,别急着应承,先考虑一下,这事是否有能力去办,如果办不成,那就不要承诺别人,否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杨飞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银行工作。正巧,他的一个高中老师想开一家公司,但缺少资金,得知这件事后,便问他能不能帮忙贷点款出来。

最初,杨飞本想拒绝,毕竟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单位还没什么分量,而且那位老师的贷款资格并不符合规章制度。但他又想,这是老师第一次找自己帮忙,若是拒绝不太好。而且,老师找他也是给他面子,于是,他一口应承下来。

可当他的老师满心欢喜地回家租好门面,聘好员工,只待资金到位便开业时,杨飞这边却迟迟拿不出钱来。老师非常生气,责备他说:“你开什么玩笑,就算你不帮我,也不能这么害我啊。”最后,老师一气之下与他断了联系,杨飞有苦说不出,只能苦笑。

古人云:轻诺必寡信。随口就向别人许诺的人,往往不会有什么信誉。这是一个客观上的问题,人力有尽时,总有些事是我们无法做到的。随口向别人承诺,也很容易遇到自己无力完成的事,最终会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社会是现实的。不管我们是出于善心,亦或是为了面子,一旦答应帮别人办事,只要事情没办好,那就只有一个结果:让别人对我们失望。而生活中,人们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空口说大话的人。更何况,一个人行走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有了良好的信誉,才能得到更多的青睐,因此,“言必行,行必果”就变得十分重要了。轻诺者必寡信,最终会寸步难行。

任何事,当需要做出承诺时,我们都必须慎重,无论对象是谁,都不要轻易应承超过自身能力的事。否则,不但会给自己带来困扰,更会给别人带去损失,无端破坏双方感情。就像故事中的杨飞,既让老师平白损失了金钱,又破坏了师生间的情谊。所以拿破仑才会说:“我从不轻易承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能自拔的错误。”

总而言之,遇到他人请求,先给自己一分钟的冷却时间,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办这件事,如果没有能力,请果断拒绝,千万不要逞强。

4.职场“滥好人”费力不讨好

上司又额外布置了一件任务,同事又托付了一个“小忙”,办公室又没水了……一次又一次地帮忙,忙得头昏眼花,拒绝一次别人都会认为你不够意思,太自私,事情办得稍不如意就各种怨声载道。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我们还要继续下去吗?自己手头的工作还没有忙完,要接受他们的额外请求吗?

在工作中,很多人出于与同事们搞好关系的心理,对于各种各样的请求,总是来者不拒,常常因此使自己陷入身心崩溃的境地。还有一些人,为了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员工,任劳任怨、积极助人。怎么说呢?有这份心是不错,但请不要成为一个职场里的“滥好人”。职场关系不是靠“有求必应”来维系的,优秀员工也不仅仅靠任劳任怨就可以。通过做“老好人”,得来的“好关系”,也没什么值得庆幸的。

高振宇自小就被父母教导,与人要和善,能帮就帮,毕竟出门在外靠朋友。于是,他总认为别人请他帮忙,就不应该拒绝,从学校到走进工作岗位,他都是如此。

刚进入公司那会儿,为了给人留一个好印象,他每天特地抽出时间跟同事们打成一片。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周,办公室的人他就都熟悉了个遍,同事们也都知道了他的性格。渐渐地,大家都愿意和他开玩笑了,平时有什么跑腿的事儿也都让他帮忙做。后来就更不生分了,连倒水、扫地、中午叫餐这些杂事,都不跟他客气。

刚开始的时候,高振宇还干得津津有味,觉得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错,未来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但渐渐地,他发现不对劲儿了。原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公司业务也渐渐熟悉了,上面给他的工作量也逐步大了起来,自然也就没什么时间处理杂事了。可同事们却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些事由他来做,依旧有事没事就请他帮忙。

高振宇觉得很苦恼,他不想再做这些杂事,也试着拒绝过。可只拒绝了一两次,就有同事说他不好,透露出不满的意思,这让他有些纠结。继续拒绝,怕同事们说他翅膀硬了摆架子,连这点小事都不愿意做;不拒绝吧,本职工作又完不成。

一时间,高振宇陷入两难,无比后悔自己之前充当好人。

俗话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但如果我们在予人玫瑰的同时,还要予人月季、牡丹,和其他各色各样的花,那就不是手有余香,而是怪味儿冲天了。

君不见,在金庸先生的众多小说中,被读者评为最不受欢迎的主角之一,就是谦谦君子、似乎对任何事情都能容忍的张无忌。大多数读者都认为他没有原则,处处留情,做事拖拉,简直就是个“滥好人”。所以女读者认为他花心,男读者认为他没有男子汉气概。但实际上,他并非滥情之人,之所以给人留这种印象,就是因为他太好说话了。

在工作中也一样,一味地迎合别人,总是妥协、逆来顺受,别人并不一定买账,自己也并不会因此就得到别人的尊重,反而会让别人看轻。相反,如果我们学会适当拒绝,只要拒绝得有理有据,那么,不但不会得罪对方,还会让对方真正尊重我们,从而对我们刮目相看。毕竟,有谁会对一个只进不出的闷葫芦表示尊重呢?

丹佛大学丹尼尔斯商学院的院长克莉丝汀·里奥丹曾说过:“太随和、太好说话的员工虽然试图给上司或同事留下好印象,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凡事都要有度,太好说话,不但不会让你有所收获,有时候反而会阻碍你的职业发展。”

因为在他人看来,凡事都谦让、随和,从不与人争论、辩驳的人,要么是没有主见,要么就是油嘴滑舌、处事圆滑。而不管是哪一种人,都不为人所喜。

只会一味地迎合,而不敢大胆说“不”,虽然会给他人留下“好说话”的印象,但也会让别人抓住你的短处。今天你接受了对方的无理要求,来日你便拒绝不了他的其他要求了。因为对方在未开口之前就已经认定你不会拒绝,这份认定是不容易推翻的。如果你拒绝了,别人非但不会感念你以前的仗义,还会因为你此时的拒绝而心生怨恨。

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当你所提供的帮助被人视为常态时,别人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一旦停下,反而会引来恶意的目光。因此,大多数时候,说“不”要比说“好”更加有助于我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别再做职场“滥好人”了!同事并不会因此就铭记在心,上司也不会觉得这是公司必需的能力。与其让自己疲于奔命,不如勇敢地拒绝,学会说“不”。

5.碍于面子的聆听,让自己成了别人情绪的“垃圾桶”

生活中,有太多人因为碍于面子或情分,不得不接受来自同事、朋友,甚至是亲人的抱怨、哭诉。常常是家里一个人情绪不好,连带所有的家庭成员都非常压抑;办公室里有人闹情绪,连带一群人都不敢大声喘气儿;买东西遇到情绪不好的售货员,经常莫名其妙地与之发生口角。情绪,就像传染源一样,会肆意影响周遭的人。

因而,有人说,在企业里,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的人,最令老板厌恶。因为他会把一个人的不爽,蔓延成整个公司的不爽。也有人因此提出,生活中最需要帮助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很会表达自己负面情绪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表达的人。一个人,即使原本天性乐观,但听过太多的负面信息后,也会变得阴暗消极,看什么都是黑的。

赵倩颖最近就很烦恼,因为她的外婆总是跟她说一些令她特别难受的事情。

赵倩颖很孝顺她的外婆,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陪外婆聊天,外婆也会把不顺心的事说给她听,但外婆很少和她说具体是什么事情,只会把一些气话说给她听。

比如:我不如早点死了算了;我干脆搬回老家自己住;没人听我讲话;我死了你们就可以安心过日子了,等等。

每一次,赵倩颖都只是静静地听,小心说话,因为她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怕触了外婆的霉头。况且,每次说完后,外婆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她也就没放在心上。但时间久了,她也会莫名其妙地生出消极情绪,说不出为什么,就是很难受。

这一天吃午饭的时候,家人一起讨论暑假旅游的事,问外婆要不要一起去。不知道为什么,外婆突然就生气地说:“你们全去旅游吧,我一个人看家。”

赵倩颖劝道:“一起去吧,好不容易一家人一起旅游。”外婆说:“不去!不用花钱啊?!”然后又是一番气话。说什么:“生女儿不堪!不如去生个蛋。”赵倩颖不知道外婆是在说她,还是在说她妈妈。整整一个下午都觉得心里憋得慌。

很多时候,我们迫不得已地做了别人不良情绪的垃圾桶。如果说这是相互的,那么可能还会觉得平衡,就是大家互相倾诉、互相理解和支持,然后大家都会有一种收获了美好的感觉,或得到情绪的释放。这是一种情绪的流动和支持。

但如果只是单方面的,那这样的关系和方式就会让被倾诉的那一方,日益变得压抑和感觉到不平衡,如此一来,这样的关系早晚都会面临结束。因为没有人可以一直做别人情绪的垃圾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每一颗心灵也都是敏锐而善感的。我们很容易被身边之人的情绪和看法所左右和感染。

李晓彤和秦洁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李晓彤是个娴静沉稳的姑娘,而秦洁则极富情绪化,但凡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能闹翻天。

从上小学起,秦洁就很喜欢把自己的烦恼一股脑儿地向李晓彤倾诉,还总让李晓彤帮她拿主意。开始的时候,李晓彤还是很热心帮助的,可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的情绪有时候也会跟着秦洁的情绪变化,于是开始担心。

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工作原因,两人去了不同的城市,李晓彤暗自高兴,终于不用再受闺蜜的言语轰炸了。可没想到,秦洁一有什么心事,还是会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这让李晓彤很无奈,她想朝秦洁吼一句:“我不是你的垃圾桶,不要一有什么破事儿都往我这里倒。”但她又不愿伤了彼此感情,每次只能耐着性子敷衍。

现代人的压力很大,上学要考试,工作想升职,还要思量结婚生子的事,还要考虑养活老父母和孩子,更得为房子、车子发愁。不用管别人,自己的烦心事就一堆接一堆地来,此时再去为别人的事分忧,那可就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倘若耳旁念叨得多了,每个人都会发疯。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好不容易调整好心情,朋友亲人又来找我们诉苦,结果,对方心情好了,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却独留下我们自己身陷在他人的烦恼中,不得解脱。如此一来,长期反复陷在灰色情绪中,我们又如何能有好心情呢?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总是顺心如意,遭遇情绪低落是在所难免的事。可将自己的负面情绪统统倾倒给别人,无异于将自己的痛苦重新施加给别人。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经常听他人无谓的“倾述”,只能让自己遭受他人无形的伤害。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做他人的倾听者,无非是为了证明“我是有用的,别人是认可我的”。但我们不必以此来证明自己,我们已经有自己的生活和烦恼了,就不必再做他人的情绪垃圾桶了。

6.不懂拒绝上司的暧昧,代价惨重

跟漂亮女上司来一段情缘,与帅气经理谈场恋爱,这是无数人当初踏进职场时曾经幻想过的美好场景。然而实际情况是,经理中年秃顶,露齿一笑中透出几分猥琐;漂亮的女上司比你早生了二十年,如今正值更年期;又或者,一个不小心,自己就成了破坏别人家庭、出卖青春美貌与肉体的小三。

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乱象层出不穷,对于职场暧昧,尤其是与上司暧昧这种事,现实远比偶像剧来得残酷;不知有多少人就因为拿捏不住尺度或不懂得拒绝,成为职场中的炮灰。

赵艺璇刚毕业就进了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不久,一部门领导看她表现不错,就把她要到了他的部门。领导也很赏识、关心她。可没想到的是,这个领导对她的态度越来越暧昧,甚至时不时地有过分举动,让她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次她加班。下班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领导让她去办公室,说跟她谈工作,结果也没说什么工作,一会问她缺不缺钱,一会问她需不需要买件衣服,甚至还坐到她旁边,摸她的脸,夸她长得好看。赵艺璇逃出办公室,那一夜,她心很乱。

赵艺璇将自己的苦恼向闺蜜倾诉。闺蜜告诉她,最好不要拒绝领导,免得工作中被穿小鞋。更何况,这年头儿,谁没有个暧昧上司,只要尺度拿捏好,升职加薪分分钟的事儿。闺蜜的话让赵艺璇有些反感,但她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也就打算先忍着。

随着时间推移,赵艺璇发现自己在工作上越发顺风顺水了,领导仍旧跟她保持暧昧,这种感觉竟让她有些着迷。她开始相信闺蜜,也许,就这么暧昧下去也不错。

直到那一次,领导在街上遇见她,请她吃饭。之后,领导直接带她去了宾馆。突来的袭击一下子让她清醒过来,惊慌中,她逃离了宾馆。

她可以接受领导的暧昧,但却不想真把自己搭进去。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那件事后不久,办公室开始传流言,说有人看到她和领导开房,说得有模有样,原本就不满她晋升太快的人们,纷纷加入讨伐她的队伍。

最终,赵艺璇不得不离开那家公司,离开那座城市。因为,在同事们眼中,她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小三;那位领导的妻子更是直接闹到公司,险些打了她。

职场本就是一个微妙的地方,并不是打情骂俏的场所,它的正常运行依赖一套很严格的管理机制。同时,公司也不是一个密封的私密场所,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会或多或少地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受到公众舆论的影响和左右。

有些人总以为,和上司搞暧昧,能让自己在工作上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再不济,拿年终奖的时候也能比别人多那么一点。殊不知,这样的想法很短视。现如今,职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家都互相盯着。若你凭实力取胜,人家最多嘴上逞英雄,无法对你造成实际伤害。可一旦与某些禁忌沾上边,对你不满的人就会肆意攻击,你就会成为千夫所指。

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更何况如今,看的不只是天,还有许许多多觊觎的人呢。也许我们不像公众人物那般受人关注,但我们也同样有着自己的圈子,就如故事中的赵艺璇,一旦给身边的人留下负面的印象,又如何能继续安心工作和生活呢?

坦白地说,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很难保证自己会在一家公司,甚至某个行业里待上一辈子。因为贪图这短短几年的发展,而将自己一辈子的名声拿去赌博,这不是最明显的赔本买卖吗?钱可以再赚,可名声一旦坏了,一辈子也赚不回来。职场,不是靠暧昧就能平步青云的,这是对灵魂的出卖。不清不白的暧昧,只会带来悲伤。

始终要明确一点,现实生活不是童话。在公司,我们跟上司或老板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雇佣与被雇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的目的就是希望下属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最高的价值,如果没有任何价值,等待的结果只能是淘汰出局。

更何况,对于那些已婚的事业型上司来说,他们是理智的,极少会贪图一时的暧昧而毁掉自己的前途与家庭。反过来说,那些不思上进的上司,即使我们真的靠上去了,又能有什么用?总之,上司的暧昧只是一杯温柔的毒药,我们要学会拒绝。

7.不好意思拒绝应酬,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

提起应酬,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感到厌恶。因为“应酬”这个词,总让人觉得是在应付别人,虚情假意的。试想,工作已经很累了,下班已经疲惫不堪,好不容易有了点空闲时间,还要跟人搏感情,不免令人心塞。若真是感情好,大家一起玩倒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可你不情我不愿,看着就倒胃口,还硬要往肚子里塞,那就罪过了。

在无酒不成宴的中国餐桌文化中,没有酒,就没有气氛,所以我们在应酬时也就免不了要喝两杯。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可在应酬中,大不大酌很少由我们说了算,一顿吹牛下来,喝得头晕眼花,呕吐不止,叫人憋屈。可人是社会性动物,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社会,自然,我们也就无法摆脱应酬。

但是——千言万语抵不过一个但是。过多不必要的应酬,往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一个人,应该学会拒绝无意义的应酬,否则,也就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变得完全是为别人、为应酬而活了。

王灿杰今年30岁出头,看上去体格健壮。2016年6月,他因突发致命性疾病被紧急送往福建省立医院介入科病房。见到记者时,还在输液治疗的他连呼“后悔”。

12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的身体什么毛病都没有,更因为酷爱锻炼,浑身肌肉紧绷,羡煞旁人。但入行这些年来,作为公司业务员,他总是上班久坐,无法按时起身活动,下班又陪客户大吃大喝。有时一晚上要赶3次场。除了早餐能在家里吃,午饭、晚饭都在应酬,经常晚饭后还得赶去KTV喝一顿,然后再去吃夜宵。

躺在病床上,王灿杰痛苦地说道:“每天到外面胡吃海喝,听着觉得很爽,但其实连续一周你就会腻。”前些年,他仗着年轻,拼事业不要命,一顿能喝一斤白酒外加几瓶啤酒,伤了肝。当时妻子就劝他,可他不听,反把妻子说教一通。

直到这一次,他上班时突然恶心呕吐、胸背剧烈疼痛,并排出红色水样便。同事赶紧送他到当地医院。经医生诊断,王灿杰这是同时突发急性胰腺炎、肝脏门静脉多发栓塞、胃肠道大出血3种重症,其中任何一种病都可能致命。

如今,后悔不已的王灿杰毅然辞去工作,在家调养。

生活处处是战场,不进则退。想升职,就要跟着领导走,跟着饭局走;想要人缘好,应酬免不了;恋爱了,对方的亲戚朋友同事一大堆,也少不了一阵笼络;结婚后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外有同事朋友,对内有三亲六戚,往上有各位长辈,往下有晚辈敬酒。总之一句话,我们就是处在各种各样的应酬包围之中。然而,生活已经如此苦闷,如果我们还不学会将自己从这些应酬中抽离,等待我们的,将是无穷的麻烦。

孙虹与高伟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可自从高伟换了工作,两人就经常红脸吵架,可谓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原因是,因为工作性质,高伟夜夜笙歌,应酬不断。

孙虹说,每天看到他来回穿梭在各个夜总会,她就觉得生气,每次打电话,他身边总有女人的声音;再不然,就是难听的歌声。虽然知道这只是工作需要,可孙虹心里还是憋着一股气。她想让丈夫别干了,可丈夫又不听。为此,两人持续保持敌对情绪。

对于妻子的愤怒,高伟也很无奈。作为公司的业务人员,这些应酬岂能避免,一次不去就有可能折单,有时候还是大客户邀请,这让他实在不好意思拒绝。

很多人觉得,不应酬,不但生意谈不成、朋友做不成,就连机会也抓不住。事实上,酒桌谈笑、逢场作戏这类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往往意义并不大,只是出于环境压力而不得不做——做了没什么好处,不做却总担心被别人排挤。

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先有合作的基础,才有谈成生意的可能,最后才有应酬,而不是反过来。人与人之间先有了感情,然后才会深入交往,最后才会走到一张桌子上去。这里面自有其因果。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将这种关系颠倒,把结果理解为原因,以至于错误地以为,只有应酬才能搞定一切。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好意思拒绝应酬,是因为我们担心这样做,自己会不合群,可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却没意识到:没有真正的成功,是靠取悦别人而获得的;也没有失败,是因为保持自我而遭遇的;更没有真正的朋友,是靠应酬得来的。一个人应该具有掌控自己时间和生活的能力和权利,总以别人的期望来编织自己,最终难免成为“他控型”的人,让自己不自觉地成为别人生活的一部分。

8.不好意思拒绝陌生人的求助,结果被骗

如今,各种诈骗手段越来越难防,也越来越没有下线;尤其有一些骗子,专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善心行骗。比如,走在路上,突然一个陌生人过来寻求帮助,表示自己是外地人,来此地办事,钱包和证件都被偷了,希望借钱买票回家,并诚恳地留下他的电话、微信等一切联系方式,再三表示将第一时间还钱,这种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是拒绝还是施以援手呢?

资料一:

2015年9月,四川的王先生在路口等绿灯时,突然有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走过来敲他的车窗,似乎急于和他对话。刚开始,黄先生以为只是问路的;打开车窗后,该中年女子却指着不远处一辆外地牌照的小车说,她和丈夫来这边办事,钱包被人偷走了,现在连加油的钱都没有,车也走不动了,希望王先生先借点钱给他们应急。

就在王先生半信半疑之际,车上又走下一个同样穿着体面的男子,对方满脸愁容,语气诚恳地请求帮助,并称可以互留电话,过后把钱如数奉还。王先生心想,自己也是生意人,出门在外,难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于是就掏了300元借给这两个陌生人。几天后,等王先生拨打男子留下的手机号码时,却发现早已停机,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资料二:

李磊的亲身经历就有点儿惊险了。那是三个月前,他在沈海高速公路泉州西福出口附近等红绿灯时,一名外地口音的男子突然走上来说:“这位小哥,我是到泉州旅游的,但是中途掉队了。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你能不能让我搭车到市区与旅行团汇合?”生怕李磊拒绝,男子一边恳求,一边承诺找到旅行团后,他愿意支付车费。

路上,男子不断跟“旅行团工作人员”打电话,指引李磊把车开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之后,便有两名男子跳上车,威胁他交出钱财。为求脱身,李磊只好破财免灾。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不自主地生出施以援手的心思。也正因如此,当我们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时,往往不好意思拒绝,觉得反正对方所求不过举手之劳。殊不知,骗子利用的就是这个心理。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我们需要警惕,不要不经思考就点头答应。仔细想想,对方的求助言论中有没有什么逻辑漏洞。比如,之前有人遇到所谓的“跨省穷游”,希望能得到帮助,但听他说话,明显一口地道的本地话,傻子也能猜到他在编造谎言。可见,遭遇陌生的求助时,我们要认真思考其合理性。

当然,相比我们普通人,那些专门挖空心思设计骗局的人,他们制造出来的假象往往足以乱真,不是那么容易被我们揭穿的。生活中,我们也的确很难分辨,那些举着牌子寻求帮助、走在火车站要钱买票的人,到底哪些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哪些又是恶意欺骗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法律与警察的帮助了。

大学生杨旭,在2015年暑假结束后返校的时候,刚下火车,便遇到一位老太太牵着一位小姑娘的手来到他面前,说是家住城郊,因为有事来城里,结果钱包掉了,回不了家,希望能给十块钱买车票。生怕杨旭不信,老太太还主动把身份证递给他看。

杨旭一看,的确是本人身份证,就想掏钱。可转念一想,自己以前就被类似的情况骗过一次,万一这次又是骗局呢?于是他灵机一动,拿出手机说帮她们报警,让她们呆在这儿别动。没想到,对方一见他拨打110,立刻转身离开。

现实就是这样,即便我们再怎么努力去美化,依旧掩饰不了那些阴暗的伤疤。所以我们不能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在传递美好的同时,也别忘记祛除龌龊。收起不必要的同情心,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努力用理性的思维去辨别。如果对方是真的需要帮助,我们自然乐于援手。但如果对方只是利用我们的好心行骗,我们也不能让这些人得逞。若实在辨别不了,不妨交给警察来辨别。

有些人,说好听了是善良,说得不好听,那是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缺乏说“不”的勇气。随随便便一个人向他编个故事,他都会当真,不会加以辨别。这样的人,与其说是乐于助人,倒不如说是助长歪风邪气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才给那些心怀叵测的家伙提供了作案的土壤。可以说,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无论求助者所说是真是假,最好的解决办法,都是让其转而向相关部门或警方寻求帮助。

同样,反过来说,一个人出门在外,难免遭遇各种窘境、困境,在遇到困难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求助的应该是公安机关,而非麻烦其他人。总的来说,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求助,如果可以,将一切交给警方;如果实在想帮忙,也要斟酌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