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优秀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D零售商业

金奖天地艺术馆

设计机构:ENJOY DESIGN(广州燕语堂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郭捷

重庆万科天地艺术馆主要包括艺术陈列与展示馆、万科品牌与项目体验馆和咖啡厅三个部分。

艺术陈列与展示馆陈列当地艺术家的创作作品,错落的楼梯连接不同的展示平台,形成不同高度的展示空间。设计师借由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进行一番奇思妙想,撷取当代艺术精神的意识取向,在节奏张力与内在的形式感知之间寻觅微妙的线索。

空间交叠的笔触间似有无限的深度,白色的块面与黑色的线条相组合,平面与立体交织在一起,让人想起巴内特·纽曼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纯净的形式,生长的线条,尽显宁静、安详的气质,让人感悟生命的气息,找回内在的节奏和韵律。

万科品牌与项目体验馆是品牌展示区、沙盘区和科技体验设施的集中区域。每个馆均设有相对应的香薰和音乐主题,全方位营造空间感受。身体与心灵的相遇是感官和体悟的温情重燃,简约的设计,注重形式创新;清爽的视觉表现与室内建筑的大体块形成微妙的对比。沙盘区,米白色大理石有蓄势待发之势,行走其间,渺小与浩大的意象比邻同现。

一侧的休息洽谈区,毫不累赘的简净,空间精神熔铸着纯粹而平和的气质。细节的装点无不回应着空间脉络,吊灯的直线结构与黑白表现主义的绘画及线性结构元素相得益彰。

咖啡厅中,靠窗一侧是休闲区,空间视野无比开敞,在大面积的玻璃面墙前凭窗眺望,山湖景致尽在目前。

银奖层迭

设计单位:物上空间设计

设计主创:张建武、蔡天保

设计团队:许振良、李德娟

结构是组成空间的基础构件,空间越小,主要结构的位置对空间规划的影响就越大。

因为空间狭长,一至二层的层高过高,且不能增加夹层,所以设计师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避免空间显得狭长;第二,楼梯的位置应恰到好处。然而,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便会发现,楼梯的位置和动向才是设计的重点。

关于楼梯设计,由于空间狭长且不能超出预算,因此,“装置”成为设计的突破口。设计师把楼梯打造成一个通透的装置,放置在空间中部,连接一、二层,中间增设一层平台,并且融入一层的功能区,有效疏通动线走向。竖向钢条的构思灵感源于“发丝”,既有导向性、安全性,又增强空气流通,避免视觉阻挡,人走在其中,极富戏剧性。此外,在平台上开辟一个小型阅览区,随意摆放些小羊书架和鹅卵石抱枕,斜倚在抱枕上,手捧一本书,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置身于这一片小草原中,思绪飞奔,享受难得的悠闲。通过一系列巧妙地处理,劣势变为优势,成功地解决了上述两大严峻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打造视觉中心。时尚潮流、造价低廉、视觉冲击……面对一系列甲方提出的苛刻要求,怎样把“装置”打造成一大视觉焦点,这成了设计师另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黑色加黄色是非常经典的色彩搭配,运用于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既有时尚韵味,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所有功能性的器物、墙面、地面、顶面均为黑灰色,而楼梯装置则刷成黄色。没有多余的造型堆砌,使用最基础的结构,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体现楼梯的“装置感”,让楼梯则成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

由外往内一层望去,巨大的黄色“装置”如雕塑一般跃然于空间之中,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现现代时尚的都市之风。

银奖老粮仓的新生

设计单位:深圳市黑龙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王黑龙

设计团队:汪若晨、周益刚、马晓龙、马鹏伟

粮仓X号位于长沙北郊,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也是当时全国较先进的粮食储存库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最好的“汉阳造”机制红砖瓦,由最好的工匠以“梅花丁”砌筑法建造而成。

这种外形椭圆的房式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粮仓样式——“檐部、墙身、勒脚”三段式,非常经典。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以该类建筑为主体的大型粮仓储备基地仍然承担着全长沙的粮食储备重任。该苏式粮仓原先共有十栋,高约13米,长约38米,宽约14米,每栋建筑均有八对逐级内收的构造柱,守护近60厘米厚的墙体。屋顶采用木构“人”字梁,外铺以红瓦。20世纪90年代,新的储粮技术和设施逐渐取代老式的粮储设施,房式粮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进入21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兴起,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规划外迁。为了保留历史记忆, 2010年底长沙市文物管理部门为仅存的五栋苏式粮仓挂上“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点”牌,但由于利益的驱动,老粮仓建筑仍免不了被“误拆”的命运。至2016年底,仅剩下一座岌岌可危的X号苏式粮仓。

一个偶然的机遇,设计师发现了这座历史建筑,在与现业主多次交流后,双方达成“再生利用”的共识,并提出保护性修复、功能性改造、前瞻性重生的激活计划。基于极有限和并不准确的资料,黑龙设计团队进行了前期调研和现场测绘工作。整个改造计划本着“修复、重构、激活、重生”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老粮仓原有的建筑特点,实现现代元素与前工业化历史痕迹的和谐交融。

空间功能的改变应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使其彰显现代之美,但同时兼顾合理性,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建筑的原有特点和风貌遗存。黑龙设计团队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对旧建筑进行清理、维护和加固,对数十年间陆续加建的附加物予以清除;同时,采用技术手段对原建筑已朽烂的木结构进行更换和翻新。

第二,基于粮仓的功能,旧建筑是一个只有通风而无采光的封闭体,除了环布周边的小通风窗,欠缺功能改变后所需的基本条件。在不影响旧建筑外廓的前提下,设计师在建筑的顶部沿“人”字坡两侧,于东西向打通采光墙,西侧墙面也打通了被堵塞的原输粮管道和出入口。

第三,旧粮仓“人”字梁的木构建筑年久失修,已被假天花板遮掩。让精密复杂的木构重见天日,是唤醒旧建筑生命力的重要一步。

第四,室内平面取东西轴向,由西往东环绕空间,引导人流。东侧设步梯,通往二层回廊和展示空间。

第五,旧建筑外围整体下沉,形成小型广场,为今后的公共活动预留条件。无边镜面水池的设计改善了周边的硬质环境,尽显通透之美。

第六,对旧建筑的表皮进行深度清理。外立面剔除外加物,并修复严重损坏的砖面,保留特殊的时代标识。内部则铲除原防水的灰泥层,露出红砖结构。

第七,建筑内的二次改造,均采用独立的钢节构,与旧建筑轻分离,既不损害脆弱的旧建筑,又以全新的建构方式与旧建筑形成对比。例如,玻璃盒子外罩的主要出入口,保留裸露的混凝土门檐,将其打造成访客的一个视觉焦点。

经过数月努力,改造计划保护了老粮仓原有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记忆,并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历史印记。粮仓X号逃离了濒临被拆的“厄运”,以地产会所的身份重获新生。

铜奖空间的立体裁剪

设计单位:北京元道同和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霍兴海

眨眼女装线下旗舰店位于北京CBD建外SOHO东区写字楼底商,面积约170平方米,上下共两层,一层为设计师品牌服装店,二层为私人订制区。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师试图用简约的设计打造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空间。

在空间处理上,使用轻薄的钢板,进行压缩、拉伸,通过“压 + 拉”一连贯的动作,获得空间张力,使人在空间中不再聚焦于“四壁”,视线受钢板边缘走向的引导,获得 “游走”的空间体验。

空间材料限定为三个层次:一是构成主体的6毫米厚钢板,6毫米的厚度在空间中足以让人忽略它的厚度;二是作为背景的深灰色真石漆(表面非常粗糙),光线在上面能神奇地“消失”,空间呈现一种“无边界”的错觉;三是作为边界限定的地面和天花板,白色和浅灰色的色彩搭配,使得钢板隔断尽显“此时此刻”的确定感。

导视设计方面,在钢板上打孔,后嵌入钻石,文字犹如钢板上渗出的水珠一样晶莹剔透。

设计师将几种不同直径的玻璃球通过不同的高度随意地悬吊于天花板上,在其他灯具的映衬下,空间洋溢着一种朦胧之美。这种朦胧的美感与钢板所营造的“此时此刻”的确定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空间在冰冷的性格中又多了温柔的一面。

铜奖盘子女人坊

设计单位:水木言设计机构

设计主创:梁宁健

设计团队:金雪鹏、周剑锣

这是一个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充分理解的“传统”空间。

想象在于,身为中国人,在全球化和传统精神相交融的氛围中,能否把握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精神?“理解”在于,古籍中阐述的女性闺阁,并非完全无迹可寻,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种精神风貌?

这个拍摄中国女性古装影像的空间位于杭州,主题是“重新挖掘传统女性之美”。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现代人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点:端庄娴熟,忍辱负重,顺从温柔,自我压抑。

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尽管与现代人有类似的压抑特质,但另一面所呈现的大家闺秀气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知礼守礼的风雅之美,在现代讲求女性解放、自由独立的氛围中,别有另一番吸引力。

由此,针对“女性古典摄影”的命题,设计师采用了一个新思路:重新续写“传统”女性,把她们原本极具开放、热情、活力、温暖的那一面通过空间展现出来。传统是古典兼具活力和生气的,她们既古典端庄,又开放而不拘小节,同时充满生命的热情。

摄影空间区包括大厅入口、屏风区、摄影展区、服装区、洽谈区、半开放式空间、水吧台等。设计元素方面,大面积使用中式柱廊、现代金属管、樱花形装饰片、古典灯笼、山水夹丝玻璃。施工工艺方面,采用不锈钢重新度色,简洁的不锈钢收口使空间尽量保持干净。粉色硬包布之间的布接缝处采用5毫米的金属条做压条,同时比平面凹进去5毫米,以强化墙面的方向感与立体感。

铜奖大正鲲府销售中心

设计单位:河南励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秦丽

设计团队:王敏、张秋实、周理杰、王艺超

项目前期作为销售中心,后期一层空间作为整个小区的入户大堂,二层部分空间设置为开放空间,与居民互动,成为一个共享场所,同时配备社区服务中心、书吧、小型影音室等,一次投入,避免二次更改的浪费。

针对项目内部空间的结构特点和甲方的投资预算,设计师提出“让造型消隐,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学空间上”的空间设计理念,并运用“以复合环保材料和人造天窗来增强空间错落可视感”的设计手法。入口视角定制了以楼盘“鲲”为主题的立体艺术品,由120根造型不一的不锈钢手工着色打造而成,外罩4500毫米×3000毫米超白玻整版无接缝玻璃。面与面自然融合,最大限度地拓宽空间视野,打造一个纯粹、凝练的空间,用现代极简的语汇营造素净、统一的色调和强烈的生活美学仪式感。色彩方面,大面积使用白色、灰色。选材方面,使用具有自然纹路的人造石和具有亲和力的仿真木皮。因此,色调和肌理既接近,又有着微妙且耐人寻味的差别。静驻此地,领悟微妙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