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文案写作指南:故事营销的24堂核心课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3 文案力:提醒受众,他需要你的商品

文案就是对受众有影响力的文字。写文案,务必时时把受众放在心中。

你会怎么定义文案呢?而什么又是文案呢?

正式的解释:“文案是为了宣传事物或主张所使用的文稿。”

简单来说,所有的宣传稿都可以泛称为文案。但我其实更喜欢这样定义——


文案就是对受众有影响力的文字。


首先这句话我放入了一个“受众”,也就表明文案不会对每个人都有效,它是有主力受众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写文案,务必时时把受众放在心中。

第二个关键词是“影响力”,文案不一定只为了宣传、促销,如果某个理念能通过文字植入读者心中,在很多年之后,慢慢地、默默地对读者产生影响,这也是文案。

写文案的目的,是为了影响人。

故事就是文案

我再请你思考一个问题,“说故事”跟“写文案”有什么不同呢?

有人会说,文案只是宣传,故事还有剧情。如果只是讲到这个层面,似乎有点太浅了些。要比较差别,你可以先列出“说故事”是为了什么,“写文案”又是为了什么。

最简单来说:

1.说故事是为了要打动人,被记忆与传播。

2.写文案是为了要彰显商品优点(或达到目的),沟通与说服受众。

然后我们交叉比对一下两者的功能:

好的故事,能不能做到文案的功能,沟通与说服受众呢?应该也能吧!

好的文案,能不能做到故事的功能,打动人,被记忆与传播?好像也能吧!

这样说来,故事与文案的界线好像有些模糊。不如我们回到刚刚我对文案的定义——


文案就是对受众有影响力的文字。


回忆一下你看过的故事、电影、动漫、小说,有没有哪一个故事教会了你要怀抱希望?有没有哪一个故事教会了你要面对自己的缺点?有没有哪一个故事教会了你生命的可贵?

不管你的体悟是什么,在我们的生命中,应该都有被一个好故事打动、得到启发的经验。故事其实就等于文案。只是我们通过人物剧情传递某个信念与价值观,并由此影响读者。

只是,因为篇幅、受众、呈现载体的关系,“商用故事”内容编排的目的性会更明确,以确保能达到商务目标。在第二节“营销力”的后半段,我们都在谈厘清受众,还有受众真正要什么,并根据受众要的调整说辞。

知道了谁是“对的人”,接下来我们还必须让“对的人,在对的时间,碰上对的商品”。

因此,写文案时,先不论文字的运用技巧,有一个关键词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情境”。

文案最重情境

我曾经看过一个产品文案,叫“懒人自动穿袜器”。

它其实就像半个被剖开的中空短圆筒,你先把袜子口撑开,套进半圆筒边缘,接着将它放在地上,因为半圆筒已经撑开了袜子,袜子顶端就会有一个半月形的开口,这时就可以把脚伸入袜子里。

老实说,我看完这个穿袜神器的第一秒反应:“谁发明了这个废物!”如果我有时间把袜子套进半圆筒,我干吗不直接套在脚上?这岂不是多此一举!

但我慢了一拍才思考,谁会需要这个东西呢?

正在阅读的你猜到了这个商品要卖给谁吗?

答案就是卖给不方便缩脚或抬脚的朋友,他们的脚没办法移到手能穿袜子的距离内,所以要靠这穿袜神器固定袜子,再伸脚套进去。

因为我不是这个商品的受众,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所以第一时间没有想到。但是回过头我就想,这文案也写得太烂了吧!

这个商品绝对有人需要,有这个困扰的朋友极有可能会买,但是文案上竟然连他们应该主打的受众(复健者、受伤者)都没有提到,反而主打懒人,真正的懒人才不会用这东西呢!像这样的文案,就是没有找对受众,连带把情境也搞错。情境一错,受众对商品就毫无感觉了。

反过来说,写文案不是创作文学,不需要太华美的辞藻与修辞,只要文案描绘的情境打动了受众的心,让需要的人,在需要的时间点,看见商品的好,他们对商品的兴趣就先打了80分。

至于怎么找文案情境,我通常有两个思考点。

一、使用前,不什么

同样从商品角度思考,会使用这个商品的人,是因为他感受到了“不什么”。

我们以买眼镜来举例,想要买眼镜或换新眼镜的人,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哪些“不什么”?

最简单的一个肯定是“不清楚”,裸视或现有眼镜度数已经看不清楚了,所以必须通过买眼镜、换眼镜来解决这个“不”的感受。

经过简单的举例,想一想,对于买眼镜和换眼镜你还可以想出哪些“不”呢?最少逼自己也想出三个吧!

参考答案有:

1.生活不方便:一副只能看远,一副只能看近,生活中来回切换眼镜很麻烦。

2.眼睛不舒服:镜片质量不佳或度数不准,造成眼睛疲劳。

3.鼻梁不舒服:眼镜太重,鼻梁有压迫感。

4.镜片不耐用:材质容易刮伤、磨损。

5.样子不好看:镜框造型老土,丑丑呆呆。

这些“不什么”,就是顾客希望解决的问题和对商品的要求,它可以发展成我们对商品的情境塑造。

1.想要免换眼镜,看远看近一副搞定吗?渐进多焦镜片,划手机、看户外从此不必换眼镜……

2.想要减轻眼睛负担,让双眼清爽吗?进口蔡司镜片+顶级滤蓝光,体会有如裸视的清晰感……

3.想要减轻重量,宛如没戴眼镜吗?全新镜框材质+超薄镜片,一副重量不到25克……

4.想要镜片耐刮耐磨,一副能用好几年吗?全新镜片材质,抗刮磨、抗高温、抗侵蚀……

5.想要时尚美观,让眼镜变身潮流配件吗?本系列镜架多款式、多色彩、自由配……

商品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我们在文案中明确点出受众的问题,他们才会联想起过往体会过的“不什么”,感受到他们需要此商品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当内心渴望解决的动力大过他们将付出的代价(金钱、时间、心力)时,他们就会付诸行动,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因此,你也可以练习,会买你的商品的人,他们是感受到了哪些“不什么”。你也许会想出很多个“不什么”,但记得在“营销力”小节中提过的,必须以“商品功能+受众需求”为基础,取舍客户群,聚焦痛点。最后还是要用受众最难以忍受的“不什么”当作主打情境。

怕你暂时想不到有哪些“不什么”的感受,我提供一些简单词组供你做参考。


不安全、不满意、不够快、不持久、不方便、不好用、不自由、不够多、不景气、不相信、不清楚、不舒服、不公平、不开心、不好看、不好吃、不轻巧、不健康、不齐全、不受欢迎、不会用、不赚钱、不及格、不幸福、不顺畅、不干净、不宽敞、不整齐、不好闻、不好听、不好睡、不好走、不好戴、不受控、不强韧、不便宜、不自然、不稳定、不有趣……


我们除了强调使用前“不好的情境”,当然也可以强调使用后“好的情境”。

二、使用后,什么感

前文中我们曾提到一个关键:价值与实用、价格没有绝对关系,也提到人类非常容易因为心理作用而影响对价值的判断。

因此有人戏称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卖梦”。卖一个美好的愿景给顾客,让他相信:消费之后可以改善他的生活,改变他的人生。

在构思文案情境时,另一大思考点就是,使用此商品引发的正向感受。

很多文案新手总把沟通的重点放在商品的功能上,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要去想顾客“真正要的”是什么。

买蜂蜜的顾客,他们不是只想喝到甜甜的蜂蜜水,他们想要的是健康的人生。在我们卖给他们蜂蜜的同时,我们同时要强化他们脑中对愿景的想象,想象那个美好、健康、畅快、轻松的未来。

在文案中,我们要将愿景明说(或暗示)给受众听,让他脑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因此,我们要思考,商品被使用后,可以为受众带来什么“好的感受”。

· 不锈钢锅的客观功能:能让煎炒不粘黏。

· 不锈钢锅的愿景感受:你也能轻松做出佳肴,变身厨艺高手,让全家人赞不绝口。

· 扫地机的客观功能:能自动吸附灰尘。

· 扫地机的愿景感受:让扫地不再麻烦,你上网它扫地,打扫变成愉快的休闲时光。

· 减肥腰带的客观功能:能让血液循环、脂肪燃烧。

· 减肥腰带的愿景感受:让你轻松变美变苗条,从此自信耀眼,享受朋友的羡慕眼光。

当我们将美好想象的愿景说出来时,受众不知不觉就在头脑中上演了小剧场。


我买了一个新锅子,我可以煎出滑顺漂亮的半熟荷包蛋,我可以煎出香喷喷、外表完美、入口酥脆的鱼。家人看到我把荷包蛋和煎鱼端上桌,他们会惊讶地大喊:“真的假的,这是你煎的?”我会骄傲地点点头,享受他们对我的崇拜之情。


你有没有看过电视购物?电视购物其实就是将情境演给你看而已。

他们会先示范煎炒各种食材的情境,前一个锅子煎出来的东西又焦又破,锅子粘满食材,怎么刷也刷不掉,一个锅子就这样毁了,让你感受到“不什么”。接着大厨师会拿出要推销的锅,将食材一个个完美地煎出来,旁边的主持人还会不停地惊叹佩服。

当你看到锅子里那个像溜冰一样滑顺的煎鱼、煎蛋或煎豆腐自由滑动翻滚时,你会忍不住将自己带入厨师的身份,催眠自己:好简单、好轻松,我也做得到!我也可以改变!旁边的主持人的惊叹声就是晚上家人对我的赞叹!

朋友别傻了,换了锅子你的厨艺还是一样的,你只是掉入愿景或正向情绪的陷阱罢了。

经过说明后,我们可以练习揣摩,买了你的商品的人,他们将会有什么样的“正向感受”呢?你可以用受众最向往的感受当作主打情境。

怕你暂时想不到有哪些正向感受,我提供一些简单词组激发你的想象。


优越感、自我价值感、独特感、成就感、自信感、安全感、轻松感、幸福感、开朗感、畅快感、自由感、努力感、成长感、勇气感、疗愈感、炫耀感、独享感、愉悦感、兴奋感、利他感、公益感、得到美好回忆感、崭新体验感……


由此正向感受,再结合商品的功能与使用,化成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呈现。比如,变成家人称赞的大厨,打扫时间只需要划手机,窈窕大变身出席同学会。

让受众看到情境后,体会到正向感受,进而带入自我,想象愿景。这样就是成功的情境塑造。

最后帮大家总结一下本节的重点:

文案就是对受众有影响力的文字。写文案,务必时时把受众放在心中。写故事其实就是写文案。

除了厘清受众与他们真正要什么,还必须提示“情境”,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有这个商品真棒!”想起对商品的需求,想象使用后的美好。

可以是受众在生活上没有这个商品会感受到“不什么”,也可以是使用后将得到“什么感”,由此切入想象,化成生活中常见、有共鸣的情境。

将受众原本的“坏情境”因为商品演变成“好情境”,这样的成长改变过程,其实就是商用故事的主线。接着我们就换“故事力”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