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心理学:解密身边之不可思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刻奇:朋友圈里的“刷屏”与滥情感伤

微信朋友圈是如今大家都喜爱的生活记录平台。比如看到此处,你来找找自己的手机,是在手上?桌子跟前?还是你正在看书中也时不时地翻看着朋友圈?相信,七步之内,不,三步之内,必有手机。不可否认,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却也让我们慢慢地沾染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恶习。

你一定看到过“不转不是中国人”“为人子女必看!父母亲为我们付出了一切”“请与我一起承诺不吃狗肉好吗?”“转发后XX显灵”这些动态,又比如“抵得上20年工资的3句忠告”“感动生命的100个瞬间”之类的“鸡汤文”。这些文章点击观看后,都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内容普遍带有个人极端思维,或者偏激的言论,而且转发人数众多,大有“刷屏”之势——这种行为便属于刻奇,转发的人便属于刻奇者(图2-1)。刻奇者们以某种决绝的命令语气“要挟”其他人一起参与,因为他们要扮演那个先知先觉的崇高者,并以崇高来打动他人。

图2-1 画家笔下的刻奇者

刻奇是什么?我们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米兰·昆德拉那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发现了刻奇(原文为kitsch),中文译本里译为“媚俗”,在那个时代,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去说明和形容用感伤或者其他情感来让自己感动是怎么回事,后来直接音译为“刻奇”。经过一系列的阐释,对于刻奇内涵的解释已经相当丰富。在这个现象中,我们暂时把刻奇理解为一种情感机制:先自我感伤→再意识到自己的感伤→被自己的感伤打动→上升为自我崇高→企图以这种崇高来打动别人。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图2-2)一书中提到:当看见草坪上的孩子时,由刻奇引起了两行“前后紧密相连”的热泪,第一行是说,看见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是说,与所有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感动,多好啊。昆德拉接着强调:“第二种眼泪使刻奇更加刻奇。”

图2-2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对此,可以理解的是:一个人为此流出的第一行眼泪,不仅是因为遇到眼前的景象了,而且是因为自己被这景象感动了。

从这种感动中,他觉得自己原来是一个良心未泯的人。他一边流泪一边对自己说:你看我仍然是个好人啊,我的内心仍然是有感情的,有人曾经说过我内心冷漠或者缺乏人性,那些统统都是鬼话。

第二行眼泪使得这个人更加昂首挺胸起来:他发现原来自己不是个孤立无援的人,当他汹涌的泪水与别人的泪水一起奔流时,他体验到了自己是人类成员的那种感觉,他加入了众人的行列,并且感到被接纳,他不仅重新找回了安全感,而且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闪闪发光,正在走向光明和出路。

因此,刻奇始终伴随着一种虚幻的性质,是一个人借此摆脱对于自己评价不高的印象。昆德拉的这个例子需要进一步修正的是,刻奇更多产生于悲苦的对象,而不是幸福的对象,因为痛感要来得更强烈。刻奇为何会在社交圈(图2-3)如此流行?有人引用“社交货币”这一概念来说明,所谓“社交货币”,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人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来塑造自己的产品或思想,从而达到口碑传播的目的,因此“社交货币”能让刻奇者在家人、朋友和同事那里获得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

图2-3 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形成社交圈

对于刻奇者来说,转发文章的内容是否真实,是否真的“不转就不是中国人”,都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真正的重点在于他们要借此为自己的形象加分。

因此,刻奇之所以令人侧目,就在于它归根结底是一种虚假的、不真实的情感,是一种自我愚弄。

2.1.1 一群人的自我欺骗叫作刻奇

刻奇(kitsch)大概就是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被自己的情感打动,分享这种情感,将这种情感上升到一个崇高的位置。当你在微信朋友圈里庆祝母亲节、怀念邓丽君和张国荣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历着一个这样的自我情感变化呢?

作品《生活在别处》中的玛曼是一个母亲角色,她独自将天才儿子雅罗米尔抚养长大,并为之骄傲,她的儿子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玛曼将儿子视为自己的一切寄托,关心他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可是,儿子渐渐长大,这位母亲也发现她正在一点点丧失对儿子的所有权。终于有一天,儿子谈恋爱了,跟一个她并不喜欢的红头发姑娘好。

因为雅罗米尔需要空间与恋人相处,他希望母亲能够在晚上的时间出门。所以,玛曼不得不在外面待到很晚才回家,有时候,甚至白天也出去。在外面无聊游荡的时间里,玛曼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丈夫,她的内心泛起一种“失去父母和丈夫,被儿子赶出家门的女人的痛苦情感”。玛曼的心情并没有止于这场悲伤,她细细品尝其中的伤感,竟然生出满足感。当她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看着银幕上两个接吻的陌生人时,眼泪从她脸上慢慢滚落。回到家中,她则摆出一副受了委屈的面孔,不理睬儿子的问候。

她想用晚归来向儿子雅罗米尔抗议:他对待自己的母亲就像对待一位女仆,母亲干完了一天的活儿,甚至不能在自己的家里坐下来歇口气。玛曼被自己在儿子那里受到的委屈而感动,在她看来,这是一位忙碌一天的母亲的伟大牺牲,在这种自怜自艾中,玛曼有了向儿子抗议的底气,有了让儿子来讨好自己的理由。在这之前,她已经在这种伤感中认可了自己的伟大。

人们都期待得到高于自身的人物的赞扬,在很久以前,这个评价的人是神、是上帝、是高于自己的生命体。而文艺复兴和科学的发展,把人们从上帝那里解救出来。没有了上帝,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个上帝的化身,所以要赋予生命一个崇高而神圣的意义、一个热泪盈眶的理由、一个感觉自己与其他人类同在的时刻(图2-4)。

图2-4 某种神圣时刻的刻奇

然而,在大多数时候,这种神圣的时刻并没有出现。所以,在这样一个刻奇的时代里,我们只能自我欺骗(图2-5),人们无法容忍任何一个场合中自我的缺席,执着地证明自己的存在,并以各种更为美好的样貌和状态寻求认同。

图2-5 自我欺骗

母亲节、邓丽君、张国荣这些本身就是与美好有关的象征符号,它们代表亲情孝顺、甜美流行、善良优秀等,所以人们喜欢在关于它们的场合出现。

除了在这些节日或者纪念日活动中寻找自我感动,人们还喜欢在自我身上花工夫。而一些美图相机和修饰应用程序的流行,恰恰就迎合了这部分人的需要。尽管它们呈现的你和真实的你有些差距,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那个经过修饰、去除了不满意因素的自己。即使你随便拍一张照片要传到微博上去,微博也会提供各种色调滤镜供你选择,让你的照片看起来更美。如Instagram这类图片分享应用程序的风靡(图2-6),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它提供了多种可能,让你的自拍照或者其他记录生活的照片,看起来更像高大上的电影镜头。

图2-6 人们用Instagram上传的图片

当你在那家被文青和白领们奉为圣地的咖啡连锁店里坐下,对着咖啡杯来一个特写时,最好旁边还有一本小众的书,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手、侧脸、腿、穿着鞋子的脚)能够小小地出镜,效果会加分,拍照完毕后启动图片应用程序修饰,选择一个不那么明快,带着一点模糊气息的色调,再配上一段关于生活的小小感悟,不用太多,几个字即可,最后传到你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平台上,一套证明“我存在且美好地存在”的常规动作便完成了(图2-7)。在这个过程中,你被自己的这种情调感动了,并希望在你的网络社交圈中感动更多的人。

图2-7 刻奇者的心理画面

欺骗是对别人掩盖真情,自欺是对自己掩盖真情。自我欺骗很难克服,因为它如同气球爆炸一样总在瞬间发生,自身甚至会毫无察觉。

2.1.2 刻奇,是一切真实的反面

我们把刻奇的含义列举一下。

(1)自我感动及感伤。

(2)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

(3)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

(4)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

(5)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这时候,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6)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的含义。

(7)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和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8)这是最主要的——刻奇是一种自我愚弄。

我们从小到大都处于刻奇之中:小时候写作文“看着胸前的(___)我骄傲地笑了”;军训结束之后抱着教官哭得稀里哗啦;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求婚,引来千人围观,如同商场促销。这些时刻的共同点是:当事人带着激动和赞美看着自己的灵魂,感慨自己的崇高。

网络时代,刻奇变得越来越专横:灾难之后,微博上满屏插遍红蜡烛,拒绝加入感伤洪流的人被视为冷酷或居心叵测;微信上大量的“男人一生要懂的10句话”“母亲20个让你流泪的瞬间”“关于小日本你不知道的99件事”,大多缺乏逻辑和审美,极尽煽情之能事,让人躲避不及。

刻奇让我们寻找容易擦掉的眼泪:韩剧中得绝症死掉的女主角、电影里妻离子散、母子分离得哭天抢地、妈妈的白发和爸爸的驼背;刻奇让我们寻找成本极低的崇高:在朋友圈里高声呐喊“不转不是中国人”“这一夜我们都是XX人”;刻奇让我们寻找轻而易举的共鸣: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一个时代人的青春。

刻奇用“珍爱生活,快乐当下”的空洞来慰藉幸福的人,却掩盖人生的千疮百孔;刻奇用热泪高呼和呐喊,却欺骗了人们渺小的灵魂;刻奇用粗糙简单的“正能量”包装苦难,企图让我们对现状不加分辨地顺从(图2-8)。

图2-8 社会矛盾充斥人的内心

在昆德拉看来,无论我们如何鄙视刻奇,它都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我们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刻奇总是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和日常生活中。

“我们都需要有人看着我们。”昆德拉在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写道。他认为,我们的生活希望承接不同的目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哪怕是以被自我感动的方式,我们需要被投以各种关注的目光,这些目光可以来自自己,也可以来自熟悉的朋友、陌生的公众,甚至想象中远方的一双眼睛。人们总是喜欢被铭记,害怕被遗忘,而刻奇便是“存在与忘却之前的中途停歇站”。

于是,当人们把庆祝母亲节的细节配合自己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等待朋友们点赞、评论的时候,是在自己的目光之外,要争取更多他人的目光;当人们在怀念邓丽君、张国荣的时候,或许也是被那种伤感而感动,而且参与到这种纪念的大队伍里,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存在的证明:“我也知道他们,我也听过他们的歌。”——当人们渐渐发现了刻奇的存在,便开始对这种现象、这些刻奇者产生了鄙夷(必须说明的是,对刻奇的抵抗,也很容易沦为刻奇)。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刻奇的边界。如同米兰·昆德拉(图2-9),他是“刻奇”一词流行的推手,在小说里极尽对刻奇的嘲讽。可是,当他将刻奇无限放大时,便将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真正崇高的情感与刻奇等同起来了,导致对一切价值的否定!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丧失了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

图2-9 米兰·昆德拉画像

显然,如果将所有的感伤怀念都斥之为“刻奇”,这本身也是一种刻奇(自以为深刻、清醒)。诚如前面所说,必须同时完成两个阶段,才是刻奇。很多人都只是感伤,如果这感伤是油然而生的,而非跟风或人云亦云,那么,感伤并不可耻,而是相当珍贵的。

2.1.3 你我都有的kitsch时刻

(1)谁都有伤心的失恋期间,分手后忍不住分享过去的点点滴滴,雄文从初次见面到浓情蜜意,洋洋洒洒动辄三万字,加上来自朋友纷纷安慰的留言,以至于自我陶醉,伤感得到了升华,整个人犹如站在舞台中央。

(2)电影是个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东西,小众电影又带着高尚的标签,在听完别人分享的一段过于晦涩难懂却又口口相传的小众艺术电影影评后,自己也一个人边犯困、边百度情节和隐喻后,宣泄文采,心满意足地描述自己的观影心得,与朋友一同分享每一个让人心照不宣的时刻。

(3)说走就走的旅行听起来不错,是一种自由洒脱的姿态,可是,我们往往硬要把旅行与“无聊乏味的生活”对立起来,做出一种抛弃一切义无反顾的姿态。例如,“寻找初心”已经成为千千万万看似志同道合的青年所做的最矫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