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进展
直击考点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课程改革和新课改
所谓“课改”就是课程改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八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这八次课程改革,将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今后的改革有所助益。
“新课改”指的是1996年至今正在开展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1.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收回教育主权。
2.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
3.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重视地方教材和乡土教材。
4.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没有统一的教育方针,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5.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程改革——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6.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
7.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有别于应试教育的课程。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前七次课程改革遗留的课程问题,为了顺应世界课改的潮流,中国政府又开始了一场广泛、全面、深入持久的课程系统改革。
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原则,新课程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秋季实验进一步扩大到330个市、县。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
新课改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这场改革仍在继续,成败与否有待实践的检验。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2017上半年已考简答)(见下图)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真题演练】
【2012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体全面发展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体全面发展论、合作教育学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论、素质教育理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故选B。
【2013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并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张,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故选D。
【2017上】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B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简单的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体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要求。①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②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如地方或学校可选择艺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也可选择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③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高中阶段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课时量的1/3。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②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③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真题演练】
【2014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的(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统一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结构的特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故选A。
【2016上】根据《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我国小学现阶段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课程并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
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
D.时代性
【答案】A
【解析】题干强调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即体现了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故选A。
【2017下】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 )。
A.设置综合课程
B.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
D.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答案】D
【解析】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新课程和三维目标
新课标对于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维目标,指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整合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真题演练】
【2011下】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它们是( )。
①知识与技能
②知识与兴趣
③过程与方法
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为了实现学生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新课程制定了三大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故选C。
四、新课改的课程结构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二)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真题演练】
【2013上】我国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 )。
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
B.十二年一贯整体设置
C.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
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改革的内容。第六次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改革理念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故选C。
五、课程标准
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真题演练】
【2013下20】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方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标准的含义。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故选B。
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六、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currere”,意指像跑马道一样的东西,有“跑道”“履历”之意。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意义指“学习的进程”。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但这里所说的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这里的“课程”是指功课及其进程。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其代表作是《教育论》,其教育观点包括以下几点:教育目的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的,因此,他明确要求必须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主张用实践的方法研究知识的价值,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关于“课程”的概念也逐渐演变成具有双重意义的范畴。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主要涉及:
(1)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劳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真题演练】
【2017上】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斯宾塞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答案】A
【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思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是一个复杂的事物,有着宽广的外延,因此,在当前的课程实践中,课程存在着不同的类型。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则主要是学习直接经验。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是从某一学科领域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的课程形态,分科课程的种类与科学知识分化情况密切相关。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属于分科课程。
【真题演练】
【2013下】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分科课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学科课程、融合课程的概念区分。语文、数学、英语是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编排课程、进行教学,应属于学科课程,故选D。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新课改中规定,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中以综合课程为主。如小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课(3~6年级)属于综合课程。
【真题演练】
【2013上】我国小学低年段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
A.活动型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校本课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性质的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故选A。
【2014上】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
A.生活性
B.综合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答案】C
【解析】《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题干中的表述即是开放性特征的具体表现,故本题选C。
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所谓“相关课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例如,物理、化学、数学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历史、地理、公民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语文、历史、音乐在某些主题上的关联等等。相关课程可以克服分科课程彼此封闭、各自为政的缺陷。通过寻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彼此整合起来。这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当教师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以后,也可以彼此配合,避免对知识的不恰当重复。
所谓“融合课程”(fused-curriculum),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原来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例如,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物理、化学、生物融合为综合理科,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融合为生理学,西方历史、西方地理、西方音乐、西方文学可以融合为西方文明等等。融合课程并非原先的几门传统学科的拼盘或混合,而是打破或超越了被融合的各学科的固有逻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机体——融合课程的逻辑。由此看来,融合课程在学科综合的程度上远远超出了相关课程。
所谓“广域课程”(broad-fields-curriculum),是指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像“19世纪西移美洲的移民”这样的主题可以整合所有知识领域,而不只是相关学科,由此形成的课程即是广域课程。因此,广域课程实际上是“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与“经验本位综合课程”融合的产物,并非纯粹学科本位的。
【真题演练】
【2016下】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内容,这种课程属于(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
【答案】B
【解析】广域课程是指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题干中描述的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内容,属于广域课程。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地方课程。
各地自主开发,省厅审批,规定性与自主开发性相结合的课程属于地方课程。
(2)校本课程。
完全由各学校自主开发,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发明与创意、环保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学科的学法指导、名作赏析、阅读写作、英语写作方法指导、英语兴趣小组、英语奥赛辅导、社团课程等都属于校本课程。
4.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的素质培养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1)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的实施主要是为学生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2)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了适应学生个性进一步发展和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的辅助途径。
(3)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根本性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并没有给出权威性界定,只是从综合实践活动所包括的内容和目标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如: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进行选择学习的课程,不作强制要求。
【真题演练】
【2015上】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①国家课程
②地方课程
③必修课程
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分类。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故选A。
【2014上20】《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研发或选用。该课程属于( )。
A.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
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
D.学校规定的选修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具体的课程类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故选A。
【2016下】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 )。
A.层次性
B.等量性
C.等价性
D.主次性
【答案】C
【解析】选修课和必修课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同等重要。
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从表现形式上看,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种类型。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和态度的非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分为三类:一是物质性隐性课程,如校园环境的特征等;二是制度性隐性课程,如人际关系准则;三是心理性隐性课程,如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真题演练】
【2012下】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和态度的非正式课程。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的布置都属于物质性隐性课程。故选C。
【2014下】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故选D。
【2015下】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C
【解析】课表是存在于教学环境内的事物,在课堂外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养成,而不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课,所以是隐性课程,故选C。
【2017上】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育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它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这类课程,自己体现在学校、班级的情境之中,题干中的板报、橱窗、走廊等媒介,属于隐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
1.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2.学科知识水平
课程内容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需求,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考察。
【真题演练】
【2013下】“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
A.教学科目
B.经验获得
C.社会改造
D.预期的学习结果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描述单纯地把课程目的固定在学习目标上,学习目标即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这样的观点是有问题的,故选D。
(四)课程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分五个层次:
一是理想的课程,即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二是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平时在课程表中看到的课程即属此类;
三是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这种领悟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是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即互动);
五是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
【真题演练】
【2015下】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 )。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A
【解析】古德莱德认为存在五种不同的课程:(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其中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故本题选A。
【2016上】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现的课程属于( )。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D
【解析】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也即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是教师对正式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另外,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还有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五)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它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如下:
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也称序列组织,就是指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例如,布鲁姆等人所著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强调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按顺序排列的典型。在发展论者看来,学生生理的、社会的、理智的以及情感的发展,都是按一定顺序从内部加以调节的。因此,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顾及学生发展的阶段。
横向组织,即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他们主张用一些所谓的“大观念”“广义概念”“探究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使课程内容与学生校外经验有效地联系起来。实际上,他们强调的是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关心的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
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3.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就是指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螺旋式则要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呈现内容的基础,后面呈现的内容是前面呈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层层递进。
【真题演练】
【2015下】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内容。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A.垂直组织
B.横向组织
C.纵向组织
D.螺旋式组织
【答案】B
【解析】综合课程是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正是横向组织的表现,故选B。
【2016上】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内容,这种组织方式属于( )。
A.横向组织
B.水平组织
C.纵向组织
D.综合组织
【答案】C
【解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指按照学科的逻辑线索展开,属于纵向的组织方式。而横向组织打破了学科的知识界限,按学生发展阶段和需要为依据来组织的。
【2017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小学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第二学段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这要求该部分教学的内容应采取的组织方式是( )。
A.直线式
B.圆周式
C.螺旋式
D.顺向式
【答案】C
【解析】题目中先认识,后理解,体现的是螺旋式。
七、课程设计模式
(一)泰勒(R.W.Tyler)的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
【真题演练】
【2012下】泰勒《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 )。
A.任务分析模式
B.过程导向
C.工作分析
D.目标导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目标导向。故选D。
【2017下】泰勒在《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局限在于( )。
A.程序不清晰
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
C.缺乏逻辑性、系统性
D.不重视课程评价环节
【答案】B
【解析】泰勒提出的目标模式强调,目标的选择不仅是课程开发必须采取的第一行为,而且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可知这种模式的主要局限在于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斯腾豪斯(Lawrence Stenhouse)的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是斯腾豪斯在对泰勒“目标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
过程模式的特征是不以事先确定好的、以经仔细分解一般目的而得出的目标系统作为课程编制的依据,而是关注整个课程(包括教学)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
八、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课程计划的构成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及说明(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应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对青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包含学科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4)课时安排。
(5)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
(6)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概念
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2.教学大纲的构成
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等。
(2)文本部分。它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3)其他。
3.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第一,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就有可能统一各个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的质量。
第二,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规定了本学科的目的和要求,内容的广度、深度,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的进度和方法。
第三,学校和教师应全面彻底地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第四,教学大纲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教科书
1.教科书的概念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教科书。
2.教科书的结构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九、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课程资源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真题演练】
【2011下】课程资源指的是( )。
A.教师和学生
B.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D.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履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故选D。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1.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分: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
2.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式区分: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用于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等。隐性课程资源指以潜在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师生关系、家庭氛围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3.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如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如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规范、人际关系等。
4.根据资源属性区分: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
5.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文字资源、非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6.根据资源的载体形态,可将课程资源分为以人为载体、以物为载体、以活动为载体。
【真题演练】
【2014上】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
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
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文字性课程资源和非文字性课程资源。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