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调整心态:做职场上的雄鹰
一个人,倘若总是用失落、消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那么,他将会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并且事事不顺;相反,如果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哪怕是遇到困难,也会很容易化解。积极的心态具有一定的魔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职场中的一切困难,从而将前途和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心态决定人生成败
以积极的心态立即行动,便可获得充实向上的人生。职业竞争表面上看是知识、能力、业绩的竞争,实质上却是职业心态和人生态度的竞争。积极的心态是比黄金还要珍贵、还要稀缺的资源。
所谓心态,就是我们对待万事万物的看法和态度,它是我们采取一切行动的基础,也决定我们用何种方式去创造我们的生活。
心态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比如,两个口渴的人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说:“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者则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呢!”引发快乐的原因,并不在于水量的多少,而在于人们看待问题的态度。
心态决定人生成败。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态;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态度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前途。失败者之所以失败的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抱着失败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自卑、悲观、恐惧、忧虑、嫉妒、猜疑、贪婪……如同一道道“心墙”,阻碍着追逐成功的步履。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关键在于你的态度。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就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没错,成败的原因归结为态度,你对一件事情持什么样的态度,你付出了多少,就会相应的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三个年龄、技术都相仿的工人在砌一面墙。一位记者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心不在焉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记者,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
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在建设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工人仍然在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工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工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态度决定高度,仅仅十年的时间,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态度!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其人生目标必然高远,有了高远的目标,必然会为之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努力必有回报。
有时候看看我们的同学、朋友、战友、同事,当年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可是,十年过去了,你也许会突然发现:有些人比你更出色、更优秀。你为此感到迷茫,甚至埋怨命运的不公。其实,那不是因为他们得天独厚,事实上你和他们一样出色。如果你今天的现状与他们不一样,只是因为你的精神与心态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能只是比你更加积极,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有勇气,更有意志力。
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高度,干任何工作,干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能否把这件工作、这件事情做得更完善、更完美。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走上更高的职位。
毕业那年,四位同学受学校推荐去报社应聘,结果唯有他落选。
那三位同学进了报社之后,彼此默默地展开了竞争,每个人的发稿量均在报社中名列前茅,且不失颇具影响力的佳作。
这时,在某中学任教的他,时常感慨命运不济,否则,凭自己的文学功底,丝毫不会逊色于那三位同学的。而现在只能待在小小的校园里,看不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一日,他带领学生去大山深处探访一位剪纸老人。他惊讶于那位一生未曾走出大山又不识字的老人高超娴熟的技艺——只见他随手拿过一张纸,折叠几下,剪刀如笔走龙蛇,眨眼工夫,便魔术般地变出了一幅精致的作品。轻巧的构图、顺畅的线条、形态万千,那样自然、巧妙,又那样美观、大方。他和学生都看得目瞪口呆。
他禁不住问老人:“您几乎足不出户,是怎么剪出这么漂亮的图案的?”
老人笑了:“因为我心里有啊,心里有个精彩的世界,才能在手上表现出来啊。”
他怦然心动:原来,自己总以为只有面对精彩的世界,才能有精彩的创造。殊不知如果暗淡了心灵,即使面对再精彩的生活,也会熟视无睹的。
此后,他怀着满腔热情边教书、边写作,他的精美文章频频地出现在各类报纸杂志上,他利用寒暑假采写的纪实作品也连连获奖。
数年后,他又考取了研究生,成为一所高校里颇受同学敬佩的副教授,还是国内颇有名气的自由撰稿人,其名气早已远远超出了那三位当初让他羡慕不已的同学。
是的,精彩的是心灵,决定自己人生命运的是心态。心有多高,你就会飞多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你就可以达到原来无法企及的目标,冲破原来认为难以跨越的藩篱。世界上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态度不端正、心灵不阳光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就个人而言,职业竞争表面上看是知识、能力、业绩的竞争,实质上却是职业心态和人生态度的竞争。积极的心态是比黄金还要珍贵、还要稀缺的资源,积极的心态是个人最核心、最根本的竞争力。以积极的心态立即行动,便可获得充实向上的人生。
保持主人翁的心态
无论做哪项工作,都要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以这两种思维做事,得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在职场中,员工健康的心态包括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主人翁心态。无论是企业CEO,还是部门经理;无论是业务主管还是普通员工,如果你认为公司是你自己的“船”,那么你的命运就与公司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哪项工作,都要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以这两种思维做工作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有了主人翁的心态,才能真正做主人。
我们常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的,一个企业,如同一个民族,当它强大时,它的人民才会扬眉吐气;当它衰败时,人们可能只能暗自嗟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应该把企业当成一种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撑,视企业如生命,与企业共命运。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只是公司的一个员工,一个打工者,干好分内的工作就可以了,何需主人翁心态?其实不然,虽然你不是公司的老板,但你却是某个岗位的主人。如果你仅仅将自己定位为打工者的话,遇到难事就会躲着走,不愿意多干一点,殊不知这种情况下,你就少积累了一次经验,也就等于放弃了一次技能提升的机会。要知道,知识、经验、技能的提升和报酬的提升往往都是成正比的。换句话说,当我们认为这件事“与自己无关”时,我们就不会为此件事动脑筋,想办法,费时间,花精力。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看不到“与自己无关”的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对自己有什么价值,我们被自己认识层面的盲点欺骗了!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成为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它会成为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成为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成为你的命运!”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不注意的一点一滴所掌控的,无论如何你一定要明白,在公司这条“船”上,你是主人,不是乘客,公司的荣誉、公司的盛衰成败都和你自己有着紧密的联系,否则最终蒙受巨大损失的兴许还是你自己!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员工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细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说:“这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为答谢你这么多年为公司所作出的贡献。”
老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应付”我们的工作,不是积极行动,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退一步讲,或许你具备了主人翁心态仍然不能改变打工的事实,但你如果想要成功就应该时刻这样想:即使是打工,我也首先是为自己打工。虽然我不一定是企业的主人,但是,我要为我的职业生涯之路而努力。把工作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一种积极、负责、奉献、坚持、永不言败的心态去做好工作,长期坚持,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某公司的副经理王佳平常总是主动加班,被其他职员嘲笑具有“奉献精神”,是现代职场的“活雷锋”。虽然他的综合能力不是公司最强,但是他的责任心引起了董事长的注意,于是毅然决定提升他做经理。
以公司为家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放弃自己狭隘的想法,竭尽全力去工作,不仅帮了企业,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还应不断地钻研业务技术,不断地修补自己业务技术上的“短板”,时刻提醒自己,努力的受益者最终也会是努力者本人。
总之,如果我们以“主人翁心态”思考、做事,我们和公司(团队)最终会达到“双赢”的境地!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在职场中,当你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去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更有效率!
“感恩”一词最初来自基督教。其本意是要信徒感谢主为了拯救世人所作出的牺牲(被钉在十字架上),感谢主的慈爱与宽容,感谢兄弟姐妹的支持与帮助等。《牛津字典》给“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有人说:“所谓幸福,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个深爱你的人,一帮与你同舟共济的同事。”为什么将感恩作为构成幸福的第一要素?这主要是因为感恩能够使人们逐渐变得仁爱、宽容起来,并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感恩如同阳光一样,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不管我们是社会哪个阶层的人,不管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长存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会拥有一切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我们的生活中便会出现一处又一处动人的风景。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缠上了!”
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个穷小孩微笑着轻声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然后,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让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在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也帮助了自己。”所以,我们应该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别人,而不是伸出脚去试图绊倒他们。职场中也是如此,当你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去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更有效率!
邢路是某知名广告公司的一名设计师,有一次被公司总部安排前往德国工作。与国内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相比,德国的工作环境显得紧张、严肃并有紧迫感,这让邢路很不适应。
邢路向上司抱怨:“这边简直糟透了,我就像一条放在死海里的鱼,连呼吸都很困难!”上司是一位在德国工作多年的中国人,邢路的心情,他完全能够理解。
“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每天至少说20遍‘我很感激’或者‘谢谢你’,记住,要面带微笑,要发自内心。”
邢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开始觉得很别扭。可是几天下来,邢路觉得周围的同事似乎友善了许多,而且自己在说“谢谢你”的时候也越来越自然,因为感激已经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悄悄发芽生根。
渐渐地,邢路发现周围的环境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糟糕。
到后来,邢路发现在德国工作是一件既能磨炼人又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是感恩的态度改变了这一切!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当你微笑而真诚地说出“谢谢你”、“我很感激”这些话之后,你就已经在自己和别人的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这是比任何物质奖励都宝贵的礼物!
感恩会让我们更加具有敬业精神。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会懂得,工作不光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更是我们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没有了这个平台,我们的能力就无从体现,因此我们也会更加努力地去工作。
感恩会让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变得真诚。员工真诚地感恩于公司的培养,老板真诚地感恩于员工的付出,员工与老板之间的配合就会默契,一种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就会变成朋友之间真诚的合作关系。
感恩会让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一辈子不犯错误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一个第二次犯同样错误的员工仍然可能是个好员工。感恩会让我们变得宽容,与同事和谐相处。所以,感恩会让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我们都应该时刻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这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会使我们一步步地走向卓越和成功。而且我们不应该只对给过我们关心、帮助和掌声的人怀抱感恩之心,对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味真情,更要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驱逐伤害。
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人把握机会,发挥潜能战胜对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让你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真正把职场变为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人人都会受到暗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
人们为了逃避痛苦和追求成功,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灾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一切都会过去的”,从而减少承受不幸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美好、激动人心的情形,这个美好的情形就会对人产生一种暗示,可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当然,以上两种都是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即良性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有助于身心健康。
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破坏或干扰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状态。比如:一位工人下班后被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经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有通电,冷库里的温度是常温!又如:某医院因填错了编号使两个胸部透视的病人互相取走了对方的检查报告单,这两个病人,其中一人患有肺结核,一人健康。后来,那个真正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却不药而愈了,而另一个根本就是健康的人,因受到错误的报告单的暗示,最终住进了医院。这是令许多人感到吃惊的现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心理暗示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因此无论遇到什么事儿都要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而在职场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往往是圆满完成工作的保证,可以帮助你和同事愉快地相处,与上级有效地沟通,积极地投入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相反,一个不良的心理暗示则会使你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影响到未来的事业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职场中人尤其要时时提醒自己,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战胜不良的心理暗示。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真正把职场变为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魏恒是一家连锁工厂的老板。在他的众多工厂中,有一个工厂生产情况特别差,魏恒于是去找那个工厂的厂长,了解他们比其他工厂差很多的原因。厂长说:“我试了种种方法,或命令,或奖励,甚至巴结奉承,但工人就是提不起工作的兴趣。”
当时正好是夜班和白班交班的时候。魏恒拿了支粉笔,走向车间。他问一位快下班的白班工人:“今天你们共做了多少件?”“50件。”那位工人回答说。
魏恒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在地板的通道上写了一个很大的“50”后,就出去了。
夜班工人进厂时看见地上的字,就问白班工人那是什么意思。白班工人回答说:“刚才老板进来,问我们共做了多少件,我回答说50件,他就在地板上写了一个‘50’。”
第二早晨,魏恒又到车间,发现地板上“50”字已经被改为了“60”。
白班工人看见了地板上的“60”,知道夜班的成绩比他们好,不觉产生了竞争的心理。下班时,白班工人也很得意地在地板上写了“70”。此后,工厂的生产率与日俱增。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人把握机会,发挥潜能战胜对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魏恒利用数字符号的暗示,激励工人的竞争意识,可谓激励的诀窍。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来自于他人的赞美和肯定,当别人对你说“你真能干”、“你真棒”时,你会感到自己信心十足,而且往往也会变得更加能干,因为别人对你的肯定,将变成你对自己的期望,你的行为也会尽力去回报这一期望。其实,我们何不自己肯定自己,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呢。
第一,用语言暗示自己。每天对自己说:“我有潜力”、“我能落实计划”、“我能行”、“我能成功”等等。这样,你就真的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优秀了呢!
第二,用“汽车预热”方式调整心情。我们都知道,汽车上路前都要进行发动机预热,这样才能保证汽车良好的行驶状态,做事也是一样。当星期一早上你还未从“周末综合征”中彻底解脱出来时,先不必急于工作。可以先与同事们交流一下,或是先翻阅一下上周的工作日志,当你给自己的心情“预热”之后,再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工作状态。
第三,在状态最好时迎接挑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有时人们难免会莫名的情绪低落。这时就应该先做些简单的工作,不要给自己增添过重的负担,不要总是对自己说“我的能力实在不行”、“我缺乏变通的技巧”、“大家都不喜欢我”等等。要知道,真正能够击倒你的人有时恰恰正是你自己。因此,不要总是给自己贴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失败“标签”,而应该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成功一定属于自己。那些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可以等到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再处理,因为好心情能激发饱满的工作热情,促使人们增强信心,迎难而上。
拥有一个不抱怨的世界
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抱怨,唯独没有抱怨自己:我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的抱怨呢?其实,你一定要相信:只要你做得好,工作就会给你回报。拥有一个不抱怨的世界,你会赢得一切。
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出现情绪上的波动,进而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抱怨:抱怨老板太吝啬,只知道让员工埋头苦干,却从不给他们升职和加薪的机会;抱怨付出太多,薪水太低;抱怨考核制度不公平,管理混乱……唯独没有抱怨自己:我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的抱怨呢?
心理医生指出,抱怨是一种情感发泄的正常行为,有不满情绪过于压抑不行,但发泄过度,没完没了地抱怨同样不好,非但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还不能达到宣泄情感、令人心情愉快的目的,反而会让人陷入负面情绪里。因此,一味抱怨,倒不如积极地完成工作。
2006年夏,美国著名的心灵导师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他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色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在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抱怨”运动用一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据了解,“不抱怨”运动开展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积极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不抱怨的世界》一书当然也风靡全球。
威尔·鲍温在书中指出:“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事实上的确如此,在工作中,当你心里满怀抱怨和不满时,你就只会考虑自己需要什么,却从来不去想别人给过你什么。在公司里,你什么也看不惯,觉得什么都不如意,因此终日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总觉得老板亏欠自己,从来不曾感觉到公司为你所付出的一切。因此,你便会轻视自己的工作,而且做事很马虎。如此一来,你就更没有可能得到老板的重视和提拔了。领导分派同样的任务,有的人不抱怨,积极努力地去完成;有的人稍微抱怨之后也能想办法去完成它;而有的人则充满了抵触情绪,不断找各种理由去抱怨,这就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了。作为员工,对工作应该具有较好的执行力,而不是一味抱怨。拥有一个不抱怨的世界,你会赢得一切。
汤姆是一名修理工,在经济不景气时,他和几名同事一起接到了老板的解聘通知书。面对这一无情的打击,早就对老板怀有怨恨的几名同事跑到老板那里,对老板进行了一番辱骂,临走时还踹破了公司的大门。老板很理解这些失业者的心情,因此没有和他们过分计较,但令老板吃惊的是,在解聘的人当中,唯有汤姆没有参与这次“辱骂”行动,他便决定找汤姆问个明白。
当老板找到汤姆时,他还穿着那身油腻的工作服,正在车间修理一台机器;那认真地工作劲头,像没有接到解聘书一样。
“你不怨恨我吗?”老板问。
“哦,不,先生。我一直都非常非常感激你,感激你为我提供了这个工作机会,而你今天之所以这样做,我想是因为公司受大环境的影响,我相信你做出这个决定也是迫不得已的。因此,我很理解你,也很同情公司目前的处境。你看,现在离下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得抓紧时间干完活再走。”汤姆说完,又埋头工作起来。
3个月后,正在街头寻找工作的汤姆忽然接到了前任老板的电话,说公司经济开始好转,只要他愿意,马上可以回去上班。当汤姆兴奋地回到公司时,才发现这次公司只招聘了他一个人,而当初和他一起被解雇的同事,现在依然在人才市场上奔波。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曾说:“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毫无疑问,汤姆之所以再一次得到这份工作,与他不抱怨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始终如一地感激自己的老板,而不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对立面,不把他当成自己的敌人。因此,如果你有意见要和老板及时沟通,即使遭到解聘,也要体谅老板的处境,要礼貌地离开公司;即使心存不满,也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任意发泄,更不能当众辱骂老板,你的辱骂只会让你显得不成熟,缺乏理性罢了。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公平,只会导致心理严重失衡,使自己变得浮躁不安。下次,当你想抱怨时,最好也能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老板真的如你想象中的那样无情无义、无知无能吗?自己就真的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和委屈吗?或者退一步想,如果没有老板和他领导的公司,也许你就没有现在的这个工作岗位,也就没有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因此,你应该感谢老板,至少他为你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一个让你得以生存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你应该多考虑自己的责任,不要总是认为老板在算计你、剥削你,对你不怀好意。你要相信:只要你做得好,工作就会给你回报,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心态,努力工作。只有不抱怨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只有不抱怨的世界,才是令人向往的世界。
驾驭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把人生比作波涛汹涌的海洋,那么人就是那远航的船,而情绪无疑是那船上的帆。我们只有适时地调整帆的方向,也就是学会控制自己,才能朝着正确有方向行驶。
快速的生活节奏,紧张的工作压力,使得现代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十分脆弱。再加上很多人并不善于用合理的方式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很多时候不良情绪就被他们带入到了工作中。而不好的情绪会使人心烦意乱,常常拿身边的人和事发泄,往往把不该搞砸的事情搞砸。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发现,1/4的上班族经常生气。耶鲁大学组织行为教授巴萨德也强调:经常生气就像不断的小感冒,严重影响工作表现。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驾驭好情绪这匹野马。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有一次,他在家里看报纸看得太入迷以至于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至极,回到办公室时,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无缘无故地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莫名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了老董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正在看电视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猫便命丧黄泉。
以上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踢猫效应”。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回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结果是“猫”这个最弱小的群体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其实,作为一个企业或团队的领导者,保持良好的风度,做到“入局而不为局势所迷”是非常重要的。风度是什么?举止潇洒,言谈儒雅,这只是表面理解。风度的实质是:对己,在压力下能保持从容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较好地控制情绪;对人,能做到与人为善,真诚,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不迁怒于人。那些面对强大对手仍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将帅,那些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仍能为大众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总之,一个人,经常迁怒于人,经常向周边释放消极的因子,导致所处环境的恶化,是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成功的。
在职场中,我们还非常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了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怎样加以改正和弥补,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当然可以理解。但受了批评之后产生“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以后吸取教训、从善如流,这才是最好的工作态度。
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对服务小姐大声喊道:“小姐,你过来!你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服务小姐一边赔着不是一边说:“真对不起!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
小姐再把这些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能不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了出去。
在旁边的一个顾客看到这一场景,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的错,你为什么不直说呢?”
服务小姐笑着说:“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和气来交朋友。”
服务小姐的工作态度想必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钦佩不已,因为平日里遇到矛盾和纠纷,我们可能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继而做出一些事后后悔不已的事情来。其实,当我们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急于去做自己计划中的重要工作,而应该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尽快离开当时的环境,避免进一步的刺激,使不良情绪消退;将心中的愤懑、不平向人倾诉,从亲朋好友处得到规劝和安慰,以缓解怒气;适时适地向使自己愤怒的人说明自己的不满,说出自己的意见,使矛盾得以调和,而不是越积越深。
如果把人生比作波涛汹涌的海洋,那么人就是那远航的船,而情绪无疑是那船上的帆。我们只有适时地调整帆的方向,也就是学会控制自己,才能避免有可能发生的“船毁人亡”,阻止甚至可能由此带来一系列不良因果链的产生。
保持谦逊,不要张扬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熔炉中,为人处世,要适时保持谦逊,切忌飞扬跋扈、锋芒毕露,这样会让我们少受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一个人只有谦虚,才会让别人尊重。谦虚的人常常会把自己摆在较低的位置,向他人学习自己身上不具备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常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张扬、自满的情绪自然会侵蚀他谦虚的本性,使自己陷入虚荣的包围圈。孔子曾经说过:“世上绝顶聪明的人,应当用持重(举动谨慎稳重)保持自己的聪明;功誉天下的人,应当用谦虚保持他的功劳;勇敢无双的人,应当用谨慎保持他的本领;才华横溢的人应当用退让来减少自满。”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熔炉中,为人处世,要适时保持谦逊,切忌飞扬跋扈、锋芒毕露,这样会让我们少受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饱满的稻穗,往往是下垂的;低俯之草,往往更经风霜。”在历史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时时刻刻保持着谦逊的姿态。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著作等身,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是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牛顿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却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在工作中也是如此,锋芒太露,必遭人忌。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有一些人,稍有成就便得意忘形,以为自己绝顶聪明,别人都算不得什么。殊不知,树敌太多,事事必受他人阻挠。也有一些人认为,工作时一定要突出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因此,在工作中处处争强好胜,把自己的能耐表现出来。但他们没有想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处处锋芒毕露只能引起同事的反感,成为办公室里令人反感的“中心人物”。
有人说:“办公室是闲话的滋生地。”这话一点也不假,如果你想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明白“逢人只说三分话”的道理,尤其要注意谨言慎行,放低姿态,保持低调,这是自我保护的良方,也是保持心情舒畅的秘诀。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汉朝时的贾谊就是一个例证。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20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受到了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
但是,满腹才华的贾谊对于社会的复杂性一点也不了解。因此他在朝廷上总是无所顾忌,每有诏议下达,老臣们口不能言,贾谊逞能展才,替大家一一回答,跟大家所想的意思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诸位老先生们还认为他有才能,后生可畏。
但是,久而久之,贾谊的主张终于引起了部分朝中重臣的不满。他们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一个洛阳人,年纪轻轻,刚学习便独断专行,所有的成法都让他翻得一团糟)的流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结果文帝让贾谊离开长安,去做长沙王的太傅。
被后世人称为“洛阳才子”的贾谊确实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常常居安思危,倡导改革,这固然是在为国家利益着想。但是,他大有锋芒毕露的味道,少年得志,心气就高,又不熟谙官场的游戏规则,以至于栽倒在官场的厮杀之中,可悲更可叹。这也提示我们职场人士,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则,一个人,不管自身能力有多强,都要时时刻刻保持谦逊,一个谦逊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不仅能够使人保持低调,向人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人接受批评。对于员工来讲,要能够接纳领导的批评,因为领导对你的批评大多是出于一种公心或希望你能有所长进,如果有错而不能认真地对待,或是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找一些“理由”,这样势必给领导留下一种自高自大或是不负责任的印象,因而丧失很多机会。一个人犯点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接受批评和改过的勇气。
有一句谚语说:“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对于个人来说,要飞翔就需要谦虚谨慎地工作、学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当然了,这并不等于说,要一味去遮掩和埋没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该出手时当出手”。
放下孤傲的心态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万分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一样。
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露了锋芒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下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总是会因为过于高估自己而忽略了尊重别人,却不想想一个人只凭自己的才能是成就不了事业的,任何事业都是许多人合作而完成,如果你不知道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闭上嘴巴,或者是在心里缺乏对别人的敬意,那么你的事业必然是一无所成。
唐代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人物温庭筠,是宰相温彦的后代,他才思过人,名词佳句传遍天下。但是他一生落魄坎坷,屡试不第,时乖命蹇,造化弄人,只好流落于江淮之间,潦倒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结果是空误了满腹才情,终其一生大事无成。
温庭筠在诗文辞赋上费尽了苦心,但却不注意自己的穿着仪容,嗜酒好赌,经常与一些无赖子弟聚赌生事,动辄喝得醉醺醺。因为他的形象不堪入目,人送外号“温钟馗”,由此可知他是何等的不注意修身。虽然温庭筠小节不修,但江淮的一个官员姚勖却非常怜惜他的才华,送给他一笔银子,用以资助他求学上进。不想温庭筠却把这些钱全都花在了寻花问柳上,虽然是文士风流,但终究有负姚勖的期望。于是姚勖非常生气,就把温庭筠叫来打了一顿板子,希望温庭筠能够改过自新。
实际上,温庭筠屡试不第,原因在于他考试的时候喜欢作弊。以他的才情,别说是作弊,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中举。可是他每次答完了自己的试卷之后,就替别的考生答卷,而且是一答就是数人,所以他又有一个“救数人”的外号。考官沈侍郎虽然知道他不守规矩,但还是不忍心因此而失去这个人才,就有意将他的座位单独安排。但温庭筠习性不改,竟然一次性给八个考生口述答卷,到了这种地步,考官只能剥夺他的进士资格。
像温庭筠这样倚仗自己有才有能,却不明白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凡事只论人之过,闲时招惹是非,是社会生存之大忌。所以当子张问起如何在官场上谋生的时候,孔子指点他说:凡事要多看,多学,多经验多体会,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疑问,任何时候也不可以轻率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因为你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有可能引发别人的不安心理。所以少说话,多用两只眼睛看,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通常会高估自己,有些人根本没有一技之长,却不愿意干简单普通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会能争相高薪聘请,有时甚至有单位来聘用还挑三拣四不愿意去,宁愿什么也不干,也不愿意像其他普通劳动者一样去工作。
有一位博士在找工作时,被许多家公司拒之门外,万般无奈之下,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他才华出众:他竟然能指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员所能比的,这时,博士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也游刃有余,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博士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有了前两次的事情,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博士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说明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老板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在社会上适当对人低头,放下孤傲的心态,不失为一种策略。当你遇到一个很低的门的时候,你昂首挺胸地过去,肯定要给脑袋碰出一个包来,明智的做法只能是弯一下腰,低一下头,你就会很自然地走过去了。
因此,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放低姿态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作为,学习谦恭,学习礼让,学习盘旋着上升,这既是人生的一种品位也是境界,它让我们脚踏实地的攀上成功的高峰。
学会缓解工作压力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地“管理”自身的压力。在工作中,当压力过大时,要学会缓解压力。
当今社会,压力是现实环境的产物,它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压力,正视压力,进而冲破压力,这才是强者的风范。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它们吃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努力奔跑就会惨遭厄运。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和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激烈的竞争好比残酷的战争,使每一个职场中的人士深感压力重重。我们常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话固然不错,却并不全面。因为不同的人所能承受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在人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压力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激发人的热情和创造力,使人努力进取,收获累累。然而一旦压力过久地超过人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们就会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如忧虑、失眠、暴躁、酗酒、对抗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地“管理”自身的压力。
有一则小寓言故事说,有一种小虫子,很喜欢捡东西,在它所经过的路上,只要是能碰到的东西,它都会捡起来放在背上,结果可想而知——小虫子被压死了。
人不是小虫子,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又像极了小虫子,只不过背上的东西变成了“名”、“利”、“权”。职场中的人们也是如此,总是贪求太多,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夜以继日地加班,不辞辛苦地努力向上“爬”,把重负一件一件地压在自己的身上,也压在了自己的心上。
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当代职业经理人工作情绪不良,压力指数上升,心理疾患频发,并引发各种症状:容易疲劳、沮丧,失眠,记忆力衰退,工作效率降低等,这已经危及身心健康,成为许多经理人从成功走向卓越的屏障!因此,游刃职场,一定要学会取舍,学会轻装上阵,学会善待自己,凡事不跟自己较劲,具体建议如下:
1.了解压力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你?是繁琐的工作事务?是人际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如果不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那么你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深感压力和倦怠的原因,那就有必要求助于专业人士或者机构,如心理医生。
2.分散工作压力。可能的话把工作进行分摊或是委派,以减小工作强度。千万不要陷入这样一个可怕的泥潭当中: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人。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同事和老板或许也会有同感,于是就会把工作尽可能都加到你的身上。这样你的工作强度就要大大增加了。
3.善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适当休息。废寝忘食虽然是一种值得钦佩的敬业精神,但是劳逸结合也必不可少。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时休息一下,站起来活动活动,做做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等等,这可以使你放松大脑,防止压力的形成,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4.不要把工作视为全部。当你的大脑一天到晚都在想工作的时候,工作压力自然而然就到来了。因此一定要平衡一下生活,分出一些时间给家庭、朋友以及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等,最重要的是娱乐,娱乐是缓解压力的良方。
5.建立良好的办公室关系。与同事建立有益的、愉快的合作的关系;与老板建立有效的、支持性的关系,理解老板的问题并让老板也理解你的问题,了解自己和老板在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6.接受不能改变的。辨别一下你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情,然后把这两类事情分开,并列出清单。一天的工作开始时,告诉自己:不管是工作中的还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就由它去吧,不要有过多的考虑,给自己平添无谓的压力。
总而言之,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也可以摧残人的才华和意志,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给自己施加适度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要学会缓解压力。
忠于自己的职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道理就在于每一份职业都涵盖了丰富的知识,都有让人们穷其一生也无法看完的流光溢彩。
没有谁甘于一生平庸,没有谁不想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然而和平时期少有凭一时之勇便成英雄的壮举,少有众人瞩目影响深远的岗位。我们面对的只能是平平淡淡的工作,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只要你能忠于自己的职业,做到兢兢业业,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伟业。
人们常说一生的时间太短暂,其实精力更是有限。因为我们除了工作,还要休息,还要参与各种社会生活。精力被分散了,分散后我们变得越来越平淡。滴水穿石的事情我们虽然亲眼看见过,但仍然不相信将自己一生的精力集中起来,能够用微小之躯造就成一个伟大,于是惰性越来越大。
工作、生活、休息三者中,工作才是我们的脊梁。也有人说事业是男人的生命。然而我们的现实表现是我们总是不够尊重我们的工作,总是对它三心二意或是移情别恋。忠于职业,就是要全心全意地对待,心无旁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日月只有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方才造就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我们若能始终守一,相信人生也会饱含韵味。
时传祥是山东省齐河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曾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
时传祥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在旧中国,掏粪工不仅受到社会的歧视,还要受行业内部一些恶势力的压榨和盘剥。时传祥在这些粪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尽了压迫与欺凌。解放后,新中国给了他做人的尊严,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使他扬眉吐气,他对党充满感激。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应该像时传祥那样,忠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职业,就是要把工作变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生的追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道理就在于每一份职业都涵盖了丰富的知识,都有让人们穷其一生也无法看完的流光溢彩。
恪尽职守也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美德之一,因为这是在用一种更高层次的方式为所从事的工作、事业作贡献。身为员工,当你忠诚于老板时,可以加强老板对你的信任度,因为很多老板在用人时,既要考察其能力,更注重其个人的品质,而体现品质优劣的关键就是忠诚度。忠诚的人无论能力大小,老板都会以其本能委任职责;相反,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忠诚,老板也不会委以重任,甚至还会将其拒之于门外。
这就要求我们明白恪尽职守、忠于工作的重要性。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害怕被雇用,而现在大多数的人们都害怕不被雇用。因为,工作对我们来说,不仅意味着物质、经济,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有成就感、幸福感。有了工作,我们可以得到喜欢的衣服,想吃的食物,安定的住所……如果钱多了,还可以捐给穷人,表达自己的爱心。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我们有了工作,找到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证明了我们的某种能力,证明了我们被人接受、承认的本领。相信对于每一个刚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讲,签约的那一刻都是开心而幸福的时刻。
叔本华曾说过:“人将何以打发其一生呢?倘若这个世界成为繁华安逸的天国,乳蜜甘芳的乐土,窈窕淑女,悉配贤才,无怨无仇,那么,人们必定会无聊以极,亦或会因烦闷而死,再不,就会有战斗、屠杀、谋杀等等。”根据叔本华的观点,我们的工作还多了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打发那些无聊的时间。相信那些在闲下来很久以后的人都肯定有一种无所事事,度日如年的感觉。
因此,我们一定要热爱工作、珍惜工作。只有真正地喜欢自己的工作,我们才会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会把精力、智力等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美丽的人生,也为别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