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这些压力来自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多个方面。一个个残酷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令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心理问卷调查。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适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与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开放的校园使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控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才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优势,学习压力增大。第四,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就业难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一种旨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教育,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并且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在高校快速发展起来。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2002年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在教育部的积极关注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几乎所有高校都以不同形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他们开展了许多诸如心理沙龙、交流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批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队伍正在逐渐成长。
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2000年,由北师大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热潮。
许多高校学生还自发建立了学生心理社团,一些学生还自编自演心理剧来宣传心理健康的新潮流。黑龙江高校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晓萍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密切配合起来,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学校要营造和优化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将国外的科学理论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与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成才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全社会都要正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家长和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从小就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预防或消除大学生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所以,大学生最易出现或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成了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问题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常常感到紧张、焦虑和无所适从。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重要影响。对于绝大部分新生来说,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校园和同学。多数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朋友和熟悉的环境,开始独立生活,面对众多的问题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动手解决。所有这些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这种应激超过限度时,就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重者出现烦躁、严重焦虑不安、头痛、神经衰弱等表现。
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是当地的尖子,老师、家长对其宠爱备至,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但在新群体中,他们可能不再是校园“明星”,学习上也可能不再是优等生了,假如不能恰当地接受和对待,就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表现为自信心降低,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从而使其更难顺应现实。第二,学习方法不当会造成成绩下降,比如对新的大学课程仍沿用已不适用的中学学习方法,结果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又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探讨,使得在学习问题上被动应付,心理上承受较大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产生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
南方与北方学生的空间换位就学等因素,会带来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这也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如果他们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外,随着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善,女同学攀比衣着打扮,男同学抽烟饮酒,追求享乐,过生日及郊游消费逐渐上涨已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部分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心理问题,比如严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精神压力,甚至会引发违法行为。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成人感的增强,他们对社会环境常常很敏感,同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现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崇尚时髦,喜欢追赶潮流,常常是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效仿什么;二是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其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增强,使得他们倾向于批判传统社会观念。
(二)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某高校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在随后座谈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一位大二学生也写道:“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特别是一年级新生,认为“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70.4%。
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其负性情绪,对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虽然学习上很尽力,上大学就是为了求学,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也十分压抑。”调查中有42%的学生经历过考试失败,随机抽查了一个30人的大四工科班级成绩,在7个学期中,有63科次不及格,人均2.1科次,不能不引起重视。
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学生学习功利化与教师要求和学校管理经常发生冲突,容易引发焦虑、烦恼等心理问题。
(三)自我认同问题
大学生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步入大学殿堂后在脑海里就设计出自我的完美未来。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障碍会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这一矛盾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结果是大部分学生试图努力重建被现实排斥的自我,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甚至反过来攻击现实。部分学生消极颓废、苦闷、不求上进、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有自杀观念等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意识到了“自我”,并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产生出强烈地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和强化自我的需求。但是,这是一项复杂而难以驾驭的系统工程。其中有个别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并因此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另外,还有一类同学,他们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放大了自我的“劣势”,忽略了自我的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了某种防御性和压抑性的心态,表现为少与同学、老师交流,常多独处,部分人还表现为敏感多疑、不信任他人,常伴有严重烦恼和恐惧不安等情绪。
(四)人际问题
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开始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及对此做出评估,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涉及师生、同学、亲友等不同层次,但以同学间的关系最重要。
大多数学生由于学习目标和志趣相同,都能融洽相处。部分学生会因遭受过某种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也有部分学生表现为常担心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纳。有时候对同学或朋友的言语很敏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别人或哗众取宠,造成人际关系不良。还有的人由于性格问题,导致交友失败,使自己陷入孤独之中,表现为常因小事与同学发生矛盾和摩擦,进而互相猜忌、疏远,个别的会发生打架、斗殴现象等。
(五)人格问题
在大学阶段个体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已基本形成。但是,部分大学生人格特质中存在着不良方面,这些不良方面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性活动以及进一步的发展和自我完善等,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当个体意识到这些不良方面及其后果,又无力改变的情形下表现出消极的防御反应及自我否认,结果给个体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六)恋爱和性问题
青年人的性生理已发育成熟,但性心理和性意识还远未成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如性罪恶论、性开放论、性占有论等,这可能导致对性的过度关注,产生性幻想、性压抑、无法与异性正常交往等。一般情况下,性意识问题不会有严重后果,但当其达到严重程度,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即会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影响生活、学习和健康等诸多方面。
伴随性意识的是性行为,在未婚大学生中,这种性行为多停留在自慰性行为水平,如手淫、触摸等。部分学生因获知不正确的性知识,或对性有不正当的认识和理解,因而造成诸多心理压力,严重的心理压力就可形成心理问题,如因偶尔手淫产生焦虑、烦恼、自责等负性情绪。在大学生中,部分人会因早年的性经历产生严重的心理阴影,并由此影响了心理的安宁,影响了与他人特别是异性的交往,少部分人甚至会产生恐惧未来的婚姻生活的心理。在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性别烦躁、性欲倒错等心理障碍。
部分大学生,可能会意外遭受各类性伤害。其中,部分较严重的性伤害会给当事者后来的学习、生活、社交、自我发展,甚至个性造成严重影响,由此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心理保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体像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形象的认知评价,比如认为自己的身材过于肥胖,不能接受自己的体像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甚至会引发攻击、逃避或病理性行为。
目前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相当普遍,与之相伴的失恋问题也越来越多,部分大学生把失恋看成是极端严重的生活事件,这会使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估、人际交往、学习、生活规律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由此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七)就业问题
高中毕业生总希望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并选择一个自己热爱的专业。但总有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自己并不满意的专业,入学后发现自己对所选专业缺乏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习压力较大,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无精打采,读书纯粹为应付考试。
对于这类专业选择不合意的学生应进行具体分析。对其中一部分适合学文科而不适合学理科的学生宜调换专业。因为每个人的才智发展有一定的趋向性,适合学文科的很难成为数学专家,反之亦然。满足这些学生的愿望有利于其才智的充分发展,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计划不一定与每人的愿望一致。也就是说,有时专业无法调动。对于多数年轻人而言,心理的可塑性很大,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校方及家长给予这些大学生充分的启发、指导和帮助,能使他们对当初不大喜欢的专业产生兴趣。
毕业找工作是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最为关心和忧虑的问题。有许多大学生把职业方向的选择与个人成长相联系,更多地从自我发展和完善方面考虑。他们希望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以便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他们又对工作报酬的高低,岗位和地区是否理想,自己家庭和恋人关系是否得到照顾等感到忧虑。因此,在临近毕业之际,他们往往具有情绪不安,思想不稳的特点,加上他们毕竟尚未完全具备成年人饱经风霜形成的稳定思想状态,所以在这一阶段往往会发生大的思想波动,甚至会出现意料不到的问题。
(八)网络成瘾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难以自我控制地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社会功能和身心健康受损的现象,称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下滑、身心健康的损害、道德人格的缺失,更有甚者会因此引发犯罪。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当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上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纲要
2002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特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该《实施纲要》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领导、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权威性的概要说明。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施性和主动性。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性原则,防止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干扰,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大学生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等内容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与适应;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学科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心理调适技能以及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重点;对于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教育。要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
要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等。
高等学校的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科学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经常性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以发展性辅导或咨询为主,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辅导或咨询机构要科学地把握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严格区分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所承担工作的性质、任务。在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将他们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评估工具,为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跟踪服务提供参考,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
要大力开展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高等学校要积极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解决一些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扰,达到自助与助人的目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
(四)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
(1)教育部有关职能司局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统一领导,统筹规划。
组织国内心理科学专家、学者,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咨询、评价和指导;组织编写师资培训使用的正式教材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读物;组织开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支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高等学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任组长,并明确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辅导或咨询工作。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充分利作有关资源和条件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保证经费投入,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2)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少量、精干,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或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编制中统筹解决,原则上应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序列。评聘相应的教师职务。设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机构的高等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队伍管理序列。兼职教师和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工作量或给予报酬。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建立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校师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习督导等。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容不迫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所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工作应规范化,坚持长期分类进行。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主管司局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此外,还要重视对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
(4)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
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落到实处,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组织或委托国内心理科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者对各地、各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督导。督导内容包括学校重视和支持程度,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和开展辅导或咨询的情况以及工作的实效等。
(5)教育部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政策,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课题研究和工作、学术交流。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政策并予以必要的保证,切实做到领导责任落实、机构设置落实、队伍建设落实、制度建设落实、工作场地落实、经费投入落实,努力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思考与练习】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2.心理健康的意义。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4.根据心理健康标准制订自我完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