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通论(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尚书》

一、《尚书》的形成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是虞、夏、商、周时期“典”“谟”“训”“诰”“誓”“命”的汇编,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夏、商、周文献中最集中的传世文献。虽然目前陆续出土了一些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但这些考古资料都是片断性的,真正成体系的三代文献仍是保存在《尚书》中的文本资料。

《尚书》,最早被称为《书》,收集的是三代的公文,内容自然与行政密切相关。它在汉代被改称为《尚书》。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传说时代的唐尧,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由于夏商周史料的匮乏,这就决定了《尚书》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是了解上古宗教、政治、思想观念最重要的史料。

那么,《尚书》是怎么形成的呢?《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言“君举必书”,是说国君的一举一动都要记录下来。《汉书·艺文志》也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是说在古代君主的身边有专门负责记录其言行的人。《尚书》保存的正是虞、夏、商、周时期国君与重臣们发布的重要文件和说辞:有的是史实的记载,有的是君臣议论的描述,有的是臣子开导君主的话,有的是勉励的文告,有的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这些文件在先秦时期流传很广,有些是当时记录的,有的是后世根据口耳相传的记忆追记的。根据《墨子》《国语》《战国策》《左传》等先秦文献统计,当时流传的大约有一百四五十篇。可见在两周时期,《尚书》是诸子通读的经典。

司马迁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52],曾删定《尚书》。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曾感慨夏、商之文献不足征,又怎么会轻易地删去《尚书》的一大半呢?春秋时期的其他典籍都引用《尚书》,孔子应当选取其中的一些作为教材,其他的或许因为没有被选用而逐渐散失,特别是经过秦代的焚书,那些流传不广的或者没有被儒生传承下来的,便陆续失传了。到了西汉,汉文帝、景帝、武帝开始留意收集整理图书时,《尚书》的版本问题就出现了。

二、《尚书》的流传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

一是今文《尚书》,其传者为伏生,本是秦博士。秦始皇焚书时,他把《书》藏在墙壁里,流亡在外。汉初回家,再看所藏的《书》,已丢失数十篇,只剩下28篇。到文帝时期,伏生已经90岁了,在齐鲁间传授《尚书》。汉文帝派晁错跟他学习《尚书》,于是晁错就用汉隶把伏生所记诵的《尚书》记录下来。这个记录的文稿,即为今文《尚书》28篇。汉武帝时又加上一篇《泰誓》,变成了29篇。伏生传《书》给欧阳高、夏侯胜、夏侯建,于是分别形成了欧阳氏《尚书》、大夏《尚书》、小夏《尚书》三个派别。这三个派别的出现,主要是师徒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授的,难免会在原文上出现误差,其阐释也不尽相同。每传一代都加入新的理解,渐渐地分章和篇数都不一样了,这是由传授形态导致的。

二是古文《尚书》。汉景帝时,鲁恭王拆孔子故宅的一段墙壁,发现其中藏有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而成的。鲁恭王把这些书交还给孔子的七世孙孔安国。孔安国整理后,发现此《书》比通行本多出16篇。汉武帝时,孔安国将书献上。这本书被称为“孔壁本”,又被称为“孔安国家传本”。由于这本书是用古文写成的,一时无人能通读,被保存在皇家书库里,也称之为“中秘本”,《汉书·艺文志》称之“中古文”。刘向用之以校三家的今文本《尚书》,也就是古文尚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河间本”,它是河间献王刘德收集整理的。刘德在做河间王时,有很多儒生投奔,他们一起整理礼乐、古书,其中就有一个《尚书》的本子,也是在先秦以传抄形态流传下来的古本。

三是“伪尚书”。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汉成帝时,东莱张霸献上一种新的《尚书》版本,共有100篇,前面还有孔安国作的序。大家都非常兴奋,于是就拿“中秘本”来校对它,却发现这是张霸离析29篇为100篇伪造出来的,随即便把它废黜了。但《书序》却从此得以流传。

汉代的29篇今文《尚书》,16篇古文《尚书》,再加上孔安国的序,总共46篇,这就是今古文《尚书》的全部内容。由于今文《尚书》已被立于学官,西汉哀帝时刘歆建议将古文《尚书》立为学官,遭到今文经学家的反对,直到王莽摄政才得以实现。但东汉初年又出现了排斥古文《尚书》的思潮。古文《尚书》本来就佶屈聱牙,不仅难于背诵,也难以理解,受到排斥之后,渐渐地就失传了。

《后汉书·杜林传》记载东汉杜林曾得到一个漆书古文本《尚书》,只有一卷,他就拿这个本子来校订传世的今文《尚书》。但现在来看,这一卷的本子只不过是今文《尚书》的一部分。当时的贾逵、马融、卢植、郑玄都给这卷古文《尚书》作传注,并把它称为“古文尚书”,但这卷书在东汉末也亡佚了。东汉中期,古文《尚书》已经散佚了,因此马融等人才把漆书本视为至宝。他们所注的“古文”实际上是用古字体写的今文《尚书》,而不是那本从先秦传承下来的古书。魏明帝正始年间,刻三体石经,其中所谓的《尚书》古文,只不过是其字体用先秦古文、秦小篆书写而已,并不是最初的古文《尚书》。

我们现在所用的本子,当然不是流传于先秦的古文《尚书》,也不是流传于汉代的今文《尚书》,而是东晋元帝时梅赜伪造献上的。丁晏在《尚书余论》里说,王肃不仅伪造了《孔子家语》《孔丛子》,还伪造了这部托名为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并附有孔安国的传。其说法大致可以成立,因为古文《尚书》在晋武帝时还一度被立为博士。梅赜不过是一个太守,他哪能伪造出佶屈聱牙的先秦古文?必定有王肃这样既通经学,又有权势,并肯于伪造的人才行。所以,梅赜不过是重新发现并呈献给皇帝罢了。前面所言,今文28篇,加上《泰誓》共29篇,而这本《尚书》就是把那28篇分割成33篇,又伪造了25篇,以成58篇的。当时人并没有发现这本书是假的,于是就把这个《古文尚书》当作真正的古文进行研究。唐代的孔颖达编《五经正义》,对其做了注疏,用的就是这个《古文尚书》。这个本子流传到现在还在使用,包括离析28篇而成的33篇和晚出的25篇,其中《虞书》5篇,《夏书》4篇,《商书》17篇,《周书》32篇。

这个秘密直到宋代才被发现,蔡沈在作《书集传》时就觉得《古文尚书》有问题。元代吴澄作《书纂言》,只注解今文,而将伪古文除外。明代梅作《读书谱》《尚书考异》,发现所传的《古文尚书》是杂集补缀而成的,因为它无一字无所本,是把先秦典籍里的话收集起来编辑而成的。我们知道一本典籍的流传不可能正好在当时的典籍中全部被引用。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列出128条证据证明《古文尚书》是伪造的。此后,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王鸣盛《尚书后案》、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惠栋《古文尚书考》、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等,分别从训诂、章句、音韵等角度进行论证,终于使大家意识到《古文尚书》的本来面目。

三、《尚书》的研读

阅读《尚书》时要注意分析其中关于夏、商、周历史的记载,如《尧典》记载了尧舜时的一些文艺思想、政治和社会形态,以及天文历法知识。《禹贡》记载了不少地理常识。《甘誓》记载了祭祀时所用的誓言,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宗教仪式,特别是神道观念。《商书》和《周书》记载了许多详尽的商周史事,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牧誓》《康诰》《吕刑》等反映的军礼、军社等制度和重刑、明法等观念,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史料参用。

《尚书》的文字古奥迂涩,唐人看起来已经是“周诰殷盘,诘屈聱牙”[53],读起来确实很难懂。目前最好的《尚书》注本,仍是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通论性质的有刘起釪的《尚书研究要论》《尚书学史》,我们期待着更好的当代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