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从世界到中国到柳林:文化遗产话语的考古
第一节 “世界非文物组织”:柳林人的文化遗产话语
柳林盘子会的“主人家”与“纠首”按规矩每年都会轮值。成永平是旧街上二轻局盘子2010年的“主人家”,我2009年底初次见他是在刘二娃的小餐馆里。当时刘二娃叫我过去陪酒并顺带介绍我们认识。作为即将在元宵节上任的新主人家,成永平在我这个外人面前有些要尽地主之谊的意思,想尽量多跟我说些关于盘子的事。他说盘子在新中国成立后受了一段时间的压制,到“文化大革命”后才复兴起来,“八几年以后才弄开盘子文化,说民间艺术是个‘非’……唉,才又闹开了。”成永平或许当时是喝多了,一时间想不起“非”后面“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字。除此之外,成永平说的这个时间也比较模糊可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纪之交才开始推广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不可能在80年代就进入到柳林,成为盘子会活动复兴的背景。事实上,只是到2005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随之展开一系列从国家到地方的申报工作之后,这个概念才顺着“文化系统”的层层脉络关节到达“下面”的地方。像成永平这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称和概念出现时间记忆模糊并常和其他历史阶段弄混的柳林人还有不少,至于与这个概念相关的更遥远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更没什么人闹得清了。
比起其他人,小吃店老板兼掌勺刘二娃算得上是个头脑灵活、视野开阔的柳林人了,通过跟我的交往也略微知道了这“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个全国性的概念,在国外还有舞台。他也会跟周围的人稍稍地“普及”一下相关知识:“咱柳林这个盘子是入了‘世界非文物组织’了……”在文化系统里工作的人对这些概念的引入过程要敏感得多,县政府新闻办的主任白新全是从文化局过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传到柳林的时间还有印象。他说:“200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那时我已经离开了文化局,但是还帮着他们干。当时没有这个机构,第一批申报的时候还是由省文化局社文处(负责)。过了一年省里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就是管非遗的申报、普查,但这个中心现在在省艺术馆,不在文化局了。(20)05年第一批的时候我让申报盘子,县里没有申报,可能是经费和积极性的问题。06年申报,07年通过了。”除了受压制的那段时间,盘子本来就是柳林镇上每年元宵期间红火的主角,经县上申报前后连年“文化节”的宣传,现在的柳林镇民纵使全名叫不上来,也自然而然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常在耳边、似陌生又熟悉的词和柳林盘子联系到了一起。盘子因为国家级“非遗”的头衔在柳林内外越发“红”了,而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也因为盘子的入选而被柳林人模糊地熟知了。至于更宽泛的“文化遗产”概念以及“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差别关联也并非普通柳林人所关心和能够理解的,定义与范畴上的区别还是“圈内”的精英们费神了解的事。
县文化局演出市场办公室的王成贵兼任了柳林青龙文化站的站长,2009年正在负责“柳林水船秧歌”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对“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区别和关联比较了解,他说:“近两三年听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是古建筑、古村落,非物质文化是一种听到的、看到的、说的、唱的、民间的活动。”2009年正月,王成贵的文化站在青龙的古宅刘家大院搞了一场年俗展,算是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合到了一起。相比较而言,由于不像有柳林盘子会这样“新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在柳林被普通百姓谈论得就要少得多。其实从级别上来说,和柳林盘子会等量齐观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柳林也并非没有,同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香严寺就在清河边的北山坡上立着,作为2001年国家公布的第五批518项“国保”单位之一,在柳林也算是地方一宝了。但是“文物”这顶算不上时尚的帽子戴在老庙的头上,所引发的关注显然不及盘子会。相比之下,“非遗”甚或“文化遗产”在当下的柳林都还是冒着热气的时兴词儿。柳林盘子会这次“功成名就”有文件、有金匾、有电视台的报道,还有文化节上的专家作证。而这香严寺,门前的匾上还真没有写着“文化遗产”几个字,更漫说柳林县城里那些比香严寺级别更低、规模更小的庙了。
除了像贺四牛这样订阅了北京出的《中国文物报》、成天操心古建修复的民间人士和文化大楼里的专业干部之外,意识到时兴的“文化遗产”概念和既有“文物”之间关系的柳林人毕竟不多。贺四牛领头管理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王庙虽然比不上县城里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香严寺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塔寺的级别与待遇,但在某种程度上汇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潮中还是合情合理的。2009年秋的龙王庙九天圣母殿开光庆典上,贺四牛对着龙王庙戏台下的民众表态:“我想用一句话来表达我激动的心情,表达我坚定的决心:尽心竭力保护文化遗产,赤胆忠心修缮文物古迹。我将继续努力,让龙王庙重放异彩,保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为构建和谐柳林贡献自己微薄之力,为柳林旅游事业做出贡献……”“文化遗产”此时对于柳林这个靠煤矿起家,在近十年间暴富起来的晋西小县来说,已经是实现由“煤炭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型的一个重要资源。
2009年正月十四,柳林二中的体育场上正在举行秧歌会演,大红气球牵引着巨型条幅“传承文化遗产,提高城市品位”“壮大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21世纪的头十年中,很多柳林人通过盘子入选“名录”和随之而来的宣传知道了“文化遗产”这个词,但他们中绝大多数的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个概念是如何在遥远的“世界上”被创造出来,之后漂洋过海地来到中国,再又翻山越岭地来到柳林,突然间吸纳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么多东西:盘子、秧歌、弹唱、香严寺、龙王庙、引嫊子、埋人,甚至还有节庆里剪的剪纸和捏的卷卷……